任娴
【教材解析】
《卧薪尝胆》是一篇寓含深刻道理的历史故事。课文叙述了越王勾践兵败不馁,卧薪尝胆,转败为胜;吴王夫差骄傲自大,不听忠言,放虎归山,最终被越国灭掉的故事。课文着重表现越王励志图强的精神,蕴含只有胜不骄、败不馁,才能取得胜利的道理。在教学中可以设计多种方式的阅读,让学生与文中的人物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理解卧薪尝胆的意思,有感情地讲述成语故事。
3.懂得胜不骄、败不馁的道理。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理解卧薪尝胆的意思,能讲述这个故事。
【教学难点】
领悟故事所蕴含的哲理。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引入新课
1. 出示词语:兵败会稽、受尽屈辱、卧薪尝胆、转弱为强。用上这些词语讲“卧薪尝胆”的故事。
2.越国为什么能在二十年后灭了吴国,实现其转弱为强的目标呢?让我们走进课文来一探究竟。
【设计意图】好的课堂教学效果取决于教师对文本把握的程度,对课堂、学生的驾驭能力。对三年级学生来说,这篇课文故事脉络清晰,文字浅显易懂,易于理解,但是要想领悟故事蕴含的哲理则需要老师的指导。如果在新课的开始引导学生从吴王夫差和越王勾践之间的关系入手,从故事的结果入手,对突破文章的重难点就会起到很好的铺垫作用。
二、品词析句,逐步理解
(一)理解“兵败求和”的深意
浏览第2自然段:越国兵败会稽之后,勾践做了什么决定?
(1) 勾践和夫差曾是敌对双方,现在成了什么关系?依据是什么?
(2)在古代,“奴仆”就是下等人。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样的人才是“奴仆” 。
( 写“女”字的象形文字。教师侧身站着,低头,俯身,双手前伸交叉在胸前)这是什么人?这是女人。古代的女人见了男人就要这样,做出一副温顺的样子。(再写“奴”字的象形文字)尽管女人已经很听话,很温顺了,男人们还是用一只大手一把抓住女人,想打就打,想骂就骂。这样的女人就是“奴”。这个字就是“奴仆”的“奴”。( 写“仆”字的象形文字 )这是一个侧身站立的人,有人在他头上戴了一个“羊”的标志,表示这是一个战俘或罪犯。他的屁股后边还要插上几根“尾毛”,然后让他走在大街上。如果是你,会觉得怎么样?
【设计意图】要把语文课上成一种文化,让它具有文化的内涵。从语言文字的角度来说,这并不仅仅是对语言文字的学习,而是要给学生一个印象:语文是富有趣味的,内涵是极其丰富的。此处解释“奴仆”二字,从象形字的结构出发,让学生想象勾践夫妇过的生活,真是“猪狗不如”,从而让他们透过教材走进人物的内心,让课堂展现浓浓的文化味。
(3)带着对“奴仆”的理解来读读句子。
(4)勾践真的愿意去给吴王当奴仆吗?你从哪些词中看出来的?读出勾践的委曲求全以及内心痛苦的抉择。
【设计意图】此处的教学,把着眼点放在教会学生阅读、理解和思考上,这就是在教给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方法和思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这样的教学才是真正有效的教学。
(二)感受“忍辱负重”的艰辛
出示句子:勾践夫妇来到吴国,穿上了粗布衣,住进了石头房,给吴王养马驾车,舂米推磨,受尽了屈辱。
(出示“舂米推磨”的图片,感受其艰辛)
(1) 想象比较:勾践夫妇在越国穿的是__________,在吴国穿的是__________;在越国住的是_________,在吴国住的是____________;在越国吃的是_________________,在吴国吃的是_______________。
【设计意图】这一部分的教学,先让学生完成填空,然后分别从“粗布衣、石头房、养马驾车、舂米推磨”等方面加以讲解,让学生很好地体会到越王所受到的屈辱,从而让学生领悟到越王报仇雪恨的决心早已深藏在心,为下文的报仇埋下伏笔,突出了励志的结果。
(2) 勾践夫妇在吴国还受了哪些屈辱?你想象得出吗?
(补充故事:甚至有一次,国王生病了, 医生要验大便,国王竟让人来尝,而这个人就是忍辱负重的勾践)
【设计意图】在文中让学生感受越王的“忍辱”,此处借助课外资料,阐释越王所受的耻辱,再次突出越王的“忍辱”,暗含“有志者事竟成”的意味,这些都是对文章精神的进一步体现。
(3)勾践在吴国受到的不仅仅是身体上的折磨、屈辱,更是人格上的侮辱啊!这些屈辱说不完,道不尽,但勾践夫妇却一一承受下来,这就叫——忍辱负重(板书)。(用朗读感受)
(4)引读过渡 。
他们在吴国(引读)——整整干了三年 。(连读三遍)
但这一千多个日日夜夜,勾践夫妇硬是坚持下来了,这就叫——坚持不懈(板书)。
【设计意图】阅读是个性化的,但不是让学生随意地去读。怎样才能让学生的个性得以展示,首先得让他们充分地感受,没有感受和体验,就谈不上个性化。所以本段教学就是基于这样的理念,让学生充分想象勾践所受之苦,并推及自己,让学生的情感得以通过朗读来表现。同时也能更好地理解一些关键字词对人物描写的作用。
(三)体会“卧薪尝胆”的内涵
回国以后,越王勾践时刻不忘报仇雪恨。
(1)从哪个词语能看出他报仇的决心之大呢?能换种说法吗?
(2)还有哪些表示时间的词语进一步说明他每分每秒都想着报仇?
(3)创设情景:“夜深了,忙碌了一天的勾践坐在柴草上,尝着苦胆,他想:我不会忘了 ,一定要 。”
【设计意图】有了前面情感的铺垫,学生对勾践回国后表现的理解自然不成问题,但到底他会如何做,仅凭书中的描写不能充分体现他“卧薪尝胆”、发愤图强、立志报仇雪恨的决心,所以应发挥学生的想象力,甚至变换角色,让学生充分展开想象的翅膀,去延伸文本的无限可能。
三、由表及里,情感提升
(1) 勾践整整三年的忍辱负重,每天卧薪尝胆后的发愤图强,还有那长达二十年的坚持不懈,都让越国最终转弱为强,出奇兵灭掉了吴国。
(2)故事学到这里,大家对“卧薪尝胆”一定有了更深的理解,难道它仅仅指的是越王勾践睡柴草尝苦胆吗? 谁能说说文字深层的含义?
(3)勾践需要卧薪尝胆,在当今社会,我们要不要卧薪尝胆?
【设计意图】这里对“卧薪尝胆”的理解,没有停留在字面上,而是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课文的主题进一步得到了深化。要努力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让学生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与体验,有所感悟与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发现。
四、拓展谈话,课外延伸
1.这个故事激励了无数的人奋发进取。
2.阅读《中华上下五千年》。
3.指导学生生动形象地讲述“卧薪尝胆”的故事。
作者简介:江苏省宜兴市桃溪小学语文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