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实践活动方式方法初探

2016-12-09 19:02孙喜玲
中国科技博览 2016年23期
关键词:资源利用实践活动小学数学

孙喜玲

[摘  要]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施和推进,实践与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成了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注重实践活动和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是国际数学课程的一个趋势,强调让学生做数学、用数学比让学生知道数学事实更重要,实践活动与综合应用就是“做数学”、“用数学”的具体体现。因此,从发展学生的智力、创造力出发,在教学工作中如何理解和把握数学课程中这一全新的内容,对于数学课程与教学改革是非常重要的。小学数学实践活动是教师结合小学生的有关数学方面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并从活动中发现、选择和确定问题,主动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因此,小学数学实践活动在现代教学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教育意义。

[关键词]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资源利用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3-0248-01

一、小学数学实践活动研究现状和重要意义

在我国,曹才翰先生和蔡金法博士合著的《数学教育学概论》是较早公开论述数学活动的著作,1996年6月,全国活动教学研究与探讨会议在青岛召开,自此,有关活动课程的理论研究与探索在教育界掀起一股春风,它为学生提供了一种进行实践性、探索性和研究性学习的课程渠道。但在实际的教学中,笔者感到综合与实践这一领域目前还没有得到广大数学教师的重视,还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然而开展实践活动对学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1、能够促进学生广泛地接受新信息

实践活动的内容不受教学计划和教科书的限制,也不受班级授课时间的限制,可以使学生多渠道地接受各种新信息。

2、能够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物理学家爱因斯坦说过:“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儿童最喜爱游戏的,数学实践活动能够把数学学习变成生动有趣的游戏活动,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推动学生克服学习困难。

3、深化巩固数学知识,发展智力与创新能力

根据儿童心理学的研究,有些知识用游戏的形式,儿童容易记忆。数学教学也是如此。例如对熟记乘法表、求积公式、计算法则,用游戏的形式来练习印象深刻,不易忘记,比死记硬背的教学效果好。

4、丰富课余生活,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

实践活动可以使学生在紧张的学习中得到调节,从活动中,加深巩固数学知识,扩大知识面,有利于学生德、智、体的全面发展。

二、小学数学实践活动方式方法的具体研究

在学习过程中,实践活动是综合应用的基础,综合应用是实践活动的归宿。研究“实践与综合应用”,就应该重点研究怎样为学生创设有数学研究价值的实践活动。

(一)让课堂实践活动成为学生思维跳动的舞台

课堂实践活动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在课堂内围绕着问题情景进行的实践活动,主要有操作型、模拟型等形式。

1、操作型实践活动是为解决某一抽象的知识点,让学生借助学具操作,将抽象的数学概念形象化,化难为易的一种形式。

操作型实践活动能很好地把学生手的动作和脑的思维结合起来,以活动促思维,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它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某一教学片段应用较为普遍。如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让学生通过折纸、画圆等操作方式主动认识分数属于这种形式。学生在动手实践过程中通过各种感官获得数学知识,不仅对知识的形成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而且对其学习方法、思维方式以及学习态度的形成都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2、模拟型实践活动是让学生在教师所创设的有数学价值的模拟情景中进行操作,以感悟体验主动获取新知,同时增强数学学习的生活性、趣味性。

人类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常常是整合各类信息而综合显现的。我们将“处理”的实际问题引入课堂,让学生在接近实际情景的实践活动中应用数学知识和经验,主动去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如学习了几何图形之后,让学生用长方形、正方形、圆等设计出美丽的图案,装饰自己的教室、房间。不但巩固了几何图形的画法,还培养了数学美感。

(二)让校园实践活动,成为学生知识运用的乐园

校园实践活动主要有测量型、体验型、调查型等形式,其表现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课堂难以描述解释的数学概念,通过校园实践活动来帮助学生建立概念,如较大单位千米、公顷的认识等。以千米概念的建立为例,可以先让学生到校园去走一走,知道一米约有两步,再让学生用步测的方法知道“100米有多长”,从而估计操场的一圈有多少米,1千米大约需要围操场走几圈,感受“1千米有多长”,最后进行实地测量验证。

2、帮助学生确立方向感,形成空间表象,到校园环境中亲身感受效果更好。如在“方向和位置”教学中,让学生站在校园中心位置观察各个方向有什么建筑或物体,使学生形成方向与位置的感受。

3、调查校园中可利用的实践活动教学资源。如学生睡眠时间、运动时间、学习时间等,用数据分析同学们的学习习惯并思考存在的各种问题,从而培养了学生的综合实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校园实践活动,还能较好地突破教学难点。如“植树问题”的教学一直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难点,可以到校园寻找植树问题的生活原型,并合作解决这些实际问题。

(三)让校外实践活动成为学生能力发展的天地

校外实践活动形式包括制作型、调查型、测量型和课题型实践活动等形式。让学生制作一个正方体或长方体是制作型实践活动。在学习“利率”前,让学生查看银行利率表是调查型实践活动。教学“计量单位”后,让学生估测广场占地面积,就是测量型实践活动。

小学阶段课题型实践活动宜采用小课题研究,常见的是学了某一知识之后把所学的知识联系运用于生活实际,如学了“可能性”组织学生分析社会上的一些摸奖、买彩票的中奖概率问题;既需要学生有综合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又需要学生主动与同伴合作,促进了能力发展。

(四)让具体实践活动形式成为学生探究提高的途径

数学实践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力求:创新,多样,有趣味:

1、数学墙报

墙报内容丰富图文并茂,有数学信箱,学习经验交流等。开辟“数学医院”专栏,把作业中错误作为“病题”,征求“医师”给予治疗。

2、数学游戏

数学游戏如接力赛、数学行军等。“数学行军”方法:学生分成几组,在行军沿途布置数学题目如:“请你步测小路距离”。只有答对问题,并最先到目的地的才算是胜利者。

3、布置数学环境

把一些具体事物用数字表示。如学生测量旗杆、大树高度,操场、教室面积。把测量计算结果写在标牌上,悬挂在相应位置。

4、课外测量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规定:

1~3年级用不同的方式测量物体长度,图形的周长。

4~6年级用量角器量出角的度数,体验实物(如土豆)体积的测量方法。

5、课外制作

计算教具:数字卡片、数位顺序表等。

几何教具:长方形、正方形以及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等

计量工具:米尺、简易天平秤等。

6、编制“数学小辞典”

学生每人备一笔记本,教师指导他们搜集数学方面资料:

(1)各种计算表:乘法表、圆面积表;

(2)各种运算法则的重要结语;

(3)各种公式;

……

7、数学竞赛

如测量比赛、步测目测比赛等。目测步测比赛是一种有实际意义的比赛,目测有:大树的高度、小路的长度等;步测的有:广场、草坪的面积等。

教师只有充分利用课堂资源、校园资源、社区资源,整合教学内容,创设有数学研究价值的实践活动,组织多层面具体有效的实践活动,才能帮助学生综合应用已有的知识,经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解决实际问题。让我们放开“呵护备至”的双手,让学生成为真正的探索者!

参考文献

[1] 《新课程标准》

[2] 《数学探究活动开发与指导》江苏教育出版社

[3] 《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浙江大学出版社

猜你喜欢
资源利用实践活动小学数学
高校图书馆资源利用现状调查分析
森林资源保护利用存在的问题探析
在过程中体验 在体验中发展
关于小学数学兴趣教学的思考
小议高中数学的兴趣教学
谈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