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上饶市能源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2016-12-09 09:05:48丰何生
市场研究 2016年11期
关键词:能源消耗节能降耗全市

◇丰何生

浅析上饶市能源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丰何生

10.13999/j.cnki.scyj.2016.11.022

一、前言

能源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助动力,对社会经济持续、平稳、健康发展都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促进和保障作用,而经济社会的发展也会带来能源的变革。因此,能源消费与经济发展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本文拟通过十年来上饶市经济发展与能源消耗相关数据对比分析,反映经济发展与能源消耗之间的关系。

近年来,上饶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能源消费主体、产业结构均发生了不小改变,这些变化势必会引发能源消费及其结构的变化。本文拟从单位强度、能源消费主体、能源品种结构等变化来阐述能源消费变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二、能源消耗与经济发展关系——“四说”经济发展与能源消耗

从附图来看,能源消费随着经济的增长而增长,但它们并没有明显的同步关系。从整个走势来看,全市能源消耗的增长幅度始终是低于地区生产总值的增幅,这表明全市经济发展对能源消耗的依赖程度在稳步降低。

附图 2006年~2015年全市能源消费与地区生产总值(GDP)增长幅度图

(一)单位强度变化“数说”经济发展与节能降耗

1.单位GDP能耗持续下降反映了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对能源消耗的依赖程度在逐渐降低。2006~2015年全市单位GDP能耗同比分别下降3.13%、4.61%、5.81%、4.62%、4、32%、1.19%、6.08%、3.74%、3.94%和3.25%。

2.主要耗能产品单位产品能源消耗下降彰显了经济社会发展所带来生产工艺的改进和管理水平的提升,促进了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2015年与2005年相比,单位粗铅、铅冶炼、机制纸及纸板、水泥熟料和水泥综合能耗分别下降3.93%、22.97%、39.57%和26.62%。

3.重点行业能源利用水平提高印证了各行业经济发展质量。受近年来招商引资质量的提高、生产工艺的更新改造和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等因素的影响,全市主要耗能行业单位增加值能耗持续下降。其中:非金属矿业制品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业和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单位增加值能耗分别在“十一五”时期同比下降近50%、31.67%和50%的基础上,“十二五”再分别下降26.39%、9.09%和14.75%;电力及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在2007~2010年间的下降16.76%的基础上,“十二五”再下降5.88%。

(二)措施量化“诉说”经济发展与节能降耗

1.节能减排长效机制的建立和完善,确保了经济发展的同时节能降耗有保障。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通过科学制定并分解了节能减排目标、实行节能减排督察考核问责、建立健全节能工作领导机构和协调机制等举措强化节能降耗工作的责任分工、沟通协调、监督监管等各项工作落实,确保全市节能减排工作稳步推进。

2.严格的产业准入管理机制,确保了经济发展的同时能源消耗增量可控制。通过严格执行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制度;建立资源环保型工业项目联审工作机制;实施和强化环评“区域限批”制度等举措,有效地控制高能耗、高污染的项目落地。

3.狠抓重点领域(行业)的能源有效利用,确保了经济发展的同时节能降耗有抓手。一是狠抓了建材、火电等重点行业余热回收、提高入分解炉煤粉燃尽率、改造末级过热器和前置泵、增加电除尘高频电源和增压风机电机等节能技改项目;二是狠抓了江铜集团废渣、废液和废水再利用等循环经济发展。三是狠抓落后生产能力淘汰。近年来,全市共淘汰机立窑、城区燃煤锅炉等落后产能数十万吨。

4.加大对节能减排的扶持与引导力度,确保经济发展的同时节能降耗可持续。一是不断争取中央和省级财政专项资金对节能减排项目的扶持。二是充分发挥税费和价格政策的引导作用。三是按照“点、线、面”的思路,有序引导重点耗能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四是大力推进节能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和新设备的研发和推广,倡导节能新风、营造节能氛围。

5.强化节能减排监督管理与宣传教育,确保了经济发展的同时节能降耗有成效。一是定期和不定期组织针对不同污染源,开展了清理整顿不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等专项督查行动;二是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环境污染问题加大节能减排执法力度;三是加强了节能减排的计量、统计、监测和管理体系建设。四是加强了节能减排宣传教育。

(三)经济结构调整“细说”经济发展与节能降耗

1.产业结构优化推动了节能降耗。(1)从工业来看: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得以迅速发展和提升。其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分别从2005年的79.4%和11.82%提高到2015年90.26%和25.65%。(2)从建筑业来看,全市资质内建筑业企业户数和产值分别从2005年的109家、44.99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199家、485.6亿元。(3)从第三产业来看,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从2010年的31.45%提高到2015年的37.84%。其中:金融业、营利性服务业占GDP的比重分别从2010年的1.42%和4.0%提高到2015年的2.81%和6.11%。这些产业结构的调整带动了用能结构的调整,全市第一、二、三次产业和居民用能的结构从2010年的2.43:73.58:12.29:11.70调整为2015年的2.57:67.21:15.24:14.98。

2.能源消费主体优化夯实了节能降耗。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经济活动单位增加,能源消费主体向能源利用效率更高的方向集聚。普查数据显示: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经营户的构成;企业法人单位、机关和事业法人、社会团体法人及其他法人构成和个体经营户中第二和第三产业构成分别从 2004年的 9.96:14.00:76.04、43.58:28.63:27.79和 12.61:87.39调整到2013年的17.83:22.62:59.55、43.58:28.63:27.79 和6.3:93.7。

(四)能源品种消费变化“述说”经济发展与节能降耗

能源品种结构变化反映了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结构节能。一是水电及电力净调入在全社会能源消费中的占比从2007年的14.4%提高到2015年的19.61%。二是天然气在全社会能源消费中的占比从2007年的0.08%提高到2015年的0.43%。三是煤炭消费占比从2007年的73.0%大幅下降为2015年的61.69%。四是全市余热发电量从2007年的2599万千瓦时增加到2015年的64682万千瓦时。

二、全市节能降耗所面临的瓶颈:“制度不全、升级较缓、掣肘较多”

(一)节能减排制度体系建设尚不完善,全民节能意识不强

在《国务院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文件下发之后,各地陆续将节能减排提上更重要的议事日程加以高位推进,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和举措,但节能减排制度体系建设尚不完善。具体表现为:一是节能的社会氛围尚未形成;二是节能法规制度建设相对滞后;三是节能监管体系建设

相对滞后;四是节能舆论宣传体系不完善。

(二)经济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进展不快,能源结构调整受阻

1.农业附加值不高。一是农产品精深加工不足,附加值低。二是农产品的档次不高。三是农产品竞争能力不强。四是休闲观光农业不强。五是龙头企业规模小,辐射能力不强。2014年,全市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285.5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实现销售收入的比重仅9.16%。

2.工业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一是高耗能工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高达43.99%;二是企业创新不足。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和创新投入占GDP的比重仅为10.73%(2015年)和0.13%(2014年)。三是产业链条不长。目前,我市产业集群与发达地区相比存在产业关联度不高和集群配套能力不强的问题。

3.第三产业发展不强。2015年,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仅为37.84%,分别比全省、全国平均水平低0.76和12.66个百分点;与周边的福建省和浙江省比分别低3.16和11.96个百分点;也比毗邻的金华市、衢州市、丽水市和黄山市分别低12.86、7.91、8.26和10.36个百分点。

(三)部分节能降耗掣肘因素依然存在,节能降耗挖掘空间受限

1.自然资源禀赋带来的制约。受石灰石、黑滑石、有色金属等丰富的矿产资源影响,全市工业产业结构格局短期内难以调整,进而造成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耗结构在短期内难以改变。

2.部分重点企业节能潜力有限。一是全市节能减排在历经近十年来较大范围的落后产能淘汰、节能技术改造和清洁生产之后,行政措施节能边际效益递减,企业节能空间变小。二是受产能过剩的因素的影响带来的生产工艺、设备更新放缓的制约。

3.居民用能的刚性增长。随着城镇化率的提高、居民居住条件的改善、民用车辆拥有量的增加等造成近年来居民生活电力、油品等消耗较快增长,这些给全市节能降耗工作带来一定的阻力。

三、加速节能降耗的意见和建议

(一)加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降低能源消耗强度

一要大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加速中小微经济发展,降低能源消耗需求强度;二要加大优质招商力度,加快产业经济发展转型;三要大力培育优质企业;四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切实提高资源回收利用。

(二)加快能源保障体系建设,促进能源多元化结构调整

一是加强成品油、天然气储备体系规划建设,协调推进成品油、天然气供应保障,逐步提高清洁能源使用率,进一步优化能源品种供给结构。二是用好用足国家节能减排财政综合示范政策,重点开发推广新能源规模化应用。在工业园区、城市综合体、大型湖面和住宅小区等可以实施“太阳能光伏发电”的场地,推广应用太阳能光伏发电,切实提高新能源应用规模。

(三)加强重点领域节能监管,提高重点领域能源利用率

一要通过开展重点耗能产品综合能耗对标找差距活动和组织、实施分行业的节能技术改造计划等举措,突出抓好冶金、电力、建材等重点耗能行业和年耗能1万吨标准煤以上企业的节能工作。二要严格执行国家、省、市建筑物节能标准,大力推进新建和已有建筑的节能工作。三要通过加快交通网络建设、加速推进“黄标车”和老旧车退出机制和积极推广节油新技术的举措,大力推进交通运输节能。四要推动公共机构节能工作。

(四)加大节约能源宣传力度,提高社会公众节能自觉性

节能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节能要靠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只有通过网络、电视、手机客户端和平面媒体等媒介多角度、全方位不断深入持久地开展节能宣传教育,才能让每个公民正确认识国情,树立资源忧患意识,增强自觉节能的意识,真正地把节能降耗贯穿于生产和生活的各个方面,真正地把节能工作不断推向深入。

(作者单位:江西省上饶市统计局)

猜你喜欢
能源消耗节能降耗全市
氯碱装置节能降耗措施的探讨
中国盐业(2018年16期)2018-12-23 02:08:30
2016年1—9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投资北京(2016年11期)2017-02-16 21:52:53
2016年1—9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投资北京(2016年11期)2017-02-16 18:18:30
2016年1—9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投资北京(2016年11期)2017-02-16 17:53:56
2016年1—11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投资北京(2017年1期)2017-02-13 20:44:17
需求驱动我国能源消耗效应研究——基于改进的两级分解法
提升节能降耗增效之工艺改造和技术应用
工业制造项目新增能源消耗影响的对比研究
i-StARS起停系统技术节能降耗
汽车零部件(2014年5期)2014-12-15 17:28:39
施耐德:以PlantStruxureTM PES助力节能降耗
自动化博览(2014年7期)2014-02-28 22: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