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丹 谢周翔 朱鹏飞 景 涛
(1.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海学院,广西 北海 536000; 2.广东省汕头市第二建筑设计院,广东 汕头 515000)
广西龙道村古建筑拯救性研究保护★
李 丹1谢周翔2朱鹏飞1景 涛1
(1.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海学院,广西 北海 536000; 2.广东省汕头市第二建筑设计院,广东 汕头 515000)
从古民居、书院、祖庙、碉楼等方面,分析了龙道村古建筑的特点和现状,探讨了目前急需拯救的对象和方法,并提出了恢复和修复的具体方案,为古村落古建筑的保护提供依据。
古村落,古建筑,书院,祖庙
我国古村落数量众多但消失速度惊人,随之消失的还有无数存在于古村落的古建筑。近年来国家对古建筑的保护力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然而大量古建筑仍然濒临破坏甚至消失的危险。目前我国古建筑的保护主要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及以《威尼斯宪章》为代表的相关国际文件,已形成一套有中国特色的保护体系,拯救性保护是在此基础上提出的更为具体,有可实施性的保护方法。
龙道村位于广西贺州市钟山县,由山东青州太尉陶英的后人在元朝时期建立,距今已有700多年历史[1],是收录在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古村落之一,其古建筑的规模形成于清咸丰年间,具有丰富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
1.1 带院落的干栏式古民居
钟山县北邻富川瑶族自治县,西接恭城瑶族自治县,且辖区内有花山、两安两个瑶族自治乡,因而龙道村的古民居深受周边瑶族干栏式建筑的影响,纵向空间设计上采用当地干栏式建筑的风格,顺应坡地走势建造,一层用作堆放劳作工具、柴禾等杂物及饲养牲畜,二层用于日常起居。又因龙道村先祖迁自山东,故而其古民居在横向空间布置及屋顶外墙方面保留了北方院落的建筑特色。二层以天井中空空间为中心,堂屋为正,客厅与堂屋相对,左右分别用作饭厅、厨房。细节方面,岭南地区的门窗有所体现,从而更好地适应当地的气候特点(见图1)。
1.2 整体强大的防御体系
自清咸丰后钟山匪患不断,几经匪贼明火烧杀打劫,百姓死伤人数甚多。龙道村人吸取了在匪乱中弃村而逃,畜牧、财产被劫,房屋被烧的教训,统一规划修筑坚固的屋墙和炮楼进行积极的防御[2]。原有9座碉楼沿着古建筑群的中轴线分布,相邻两建筑间留出1 m过道,用木板在二层开门处架空作为通往碉楼的特殊通道,从而增加建筑之间的连通性和对外的防御性。除此之外,古民居外围设墙,多处设闸门、门楼,巷道曲折复杂,使龙道村成易守难攻之势。
1.3 代表耕读文化的书院和石门楹联
耕读文化是中国古代农耕社会与士文化相结合的独特产物,是一种中国式的乡村文化[3]。书院作为耕读文化的典型代表,处于龙道村古建筑群最中心的位置,采用双层建筑,硬山屋顶,书院二层内墙有门可到达后面的碉楼。
耕读文化在龙道村的另一体现是石门楹联。除了古民居外,祖庙正门和二进院内,书院前后门都有石门楹联。雕刻手法有阴刻有阳刻,字体娴熟工整,有的还雕刻着八卦图、龙凤、花草,文化气氛浓厚(见图2)。
1.4 代表宗族文化的祖庙
从文化上来说,宗族文化不但是民族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也是乡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4]。龙道村祖庙建造在整个村域中轴线西南端,坐东北朝西南,曾经用作小学学堂,现在逢农历初一、十五、过年过节村民仍会在此奉神祭祖。祖庙具有明显的清式建筑风格和丰富的木刻纹饰(见图3)。
由于年久失修,缺乏有效的保护措施,且近年来龙道村原居民大量迁出,一些古建筑已经出现损坏、倒塌甚至消失的情况。 笔者从2014年2月至9月间对龙道村共进行了5次实地调研,发现受当地春夏季强降雨等因素的影响,半年内,龙道村古建筑的坍塌现象及其内部木结构、梁柱、屋顶、外墙体等重要构成部分的损毁和缺失更加严重。书院的内部木结构现已坍塌,楼梯及走廊也已损毁。仅存的6座碉楼外部墙体、内部结构以及屋面等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损坏。祖庙也出现局部损毁,搏风处人像灰雕破损,壁画不清。对龙道村古建筑进行拯救性保护刻不容缓。
首先,要对古建筑的原状进行全面了解。这一点是现行的保护原则中都公认的。《文物法》规定:“对不可移动文物进行修缮、保养、迁移,必须遵守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国际上首先提出古建筑保护基本理论的《威尼斯宪章》明确提出必须利用现有的文献和材料来研究和保护建筑遗产,通过一切科技手段来保护和维护历史建筑。现代科技的优越性要充分发挥到对古建筑的保护和修复中,建立古建筑信息库。古建筑复原的依据来自几个方面:原建筑的实物遗存、测绘图纸和照片、文字记述和图画、参借相应对称或多座相同的古建筑[5]。以三维激光扫描、数字化近景测量等为基础的现代测量技术可以帮助我们快速精确地获取大量的数据,而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使古建筑相关资料能够得到长久保存,并能给资料的分享提供便利,为古建筑研究和保护创造更好的条件。
在已有的数字化信息数据基础上,要进一步分析其还原修复的可能性,利用图像处理技术、人工智能等技术对古建筑进行虚拟还原修复。
在已有还原修复方案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不同的保护对策,以建筑单元为对象实施保护是拯救性保护的关键。
对龙道村实施拯救性保护,要对其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全面而系统的保护,包括古民居、书院、碉楼、祖庙及依附其的石门楹联、木雕、灰雕、壁画等。笔者通过5次实地调研,将龙道村的主要古建筑现状统计于表1中。
表1 龙道村主要古建筑现状一览表
2001年,由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开展了“文物调查及数据库管理系统建设”项目,广西已经在数据采集、标准研究、软件研发、人才培养、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均取得了重要成果,为有效保护和科学管理奠定了基础。作为文物的一部分,龙道村的古建筑完全有条件做到数据化管理,但目前关于龙道村古建筑的资料还没有形成这样的系统。
首先要对龙道村古村落整体与局部古建筑进行原貌的复原性调查及数据测量记录并建档记录。村内古建筑与其周围环境的现状,原住民口述的相关资料,村志、族谱等对龙道村有明确记载或描述的文本或图片等都要记录保存。随着龙道村原住人口的迁出和对古村落原貌有记忆的人逐渐离世,可用于保护和复原古建筑的一些信息正在消失甚至已经消失,尤其是存在于人记忆中那部分,一旦消失,无法再次获得,因而亟须记录并进行数据化存档。
在现有的资料基础上,笔者认为应对龙道村的古建筑采取不同的保护方式。
古民居和祖庙损毁程度不大,进行修复即可。而书院因其在岭南地区古村落中的罕见性而具有代表意义,需在原址上进行复原。龙道村书院复原模型见图4。
原有的9座碉楼建造于同一时期,且建造手法基本一致,可参考现存的6座碉楼(如图5所示),在原址上重建,符合《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中提出的重建标准:对于毁去时间不长,在公众心目中有较深的印象或留存有可靠的形象资料,与现存的景观环境有密切联系的少量建筑,可以考虑重建。重建应在原址,但必须妥善保护遗址,必要时仍可以恢复遗址原状。重建应当有确凿具体的文献依据,更必须有同时期、同类型、同地区的实物佐证。
我国古建筑保护工程浩大,对技术、人力、物力、财力的要求也非常高。龙道村的古建筑仅仅是散布在中国广袤土地上的众多古建筑的极小一部分,对其进行拯救性保护只是我国古建筑保护的一小步,但可以给我们提供一些具有可操作性的保护思路,使古建筑保护不会因为工程大,难度高等原因而止步不前。即使我们目前还不具备对古建筑实施完全保护的条件,也要留给后辈足够多的数据信息让他们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更好地保护这些宝贵的古建筑遗产。
[1] 陈晓林.南越门户上的一座神奇古村落[N].中国文物报,2005-04-22.
[2] 石承斌.龙道古村建筑雕刻及其文化蕴涵[J].电影评介,2009(1):68-70.
[3] 王 维,耿 欣.耕读文化与古村落空间意象的功能表达[J].山东社会科学,2013(2):44-45.
[4] 邓 苗.乡土传统与宗族重建[J].青海民族研究,2014,25(2):102-104.
[5] 罗哲文.关于建立有中国特色的文物建筑保护维修与合理利用理论与实践科学体系的意见[J].古建园林建筑,2006(1):96-98.
On salvation of ancient buildings at Longdao Village in Guangxi Province★
Li Dan1Xie Zhouxiang2Zhu Pengfei1Jing Tao1
(1.BeihaiCollegeofBeihangUniversity,Beihai536000,China;2.GuangdongShantouSecondArchitecturalDesignInstitute,Shantou515000,China)
From the ancient civil residence, academies of classic learning, ancestor temples, and watchtowers, the paper analyzes the features and status of the ancient buildings at Longdao Village, explores the objects and methods for the emergent salvation, and points out the schemes for the restoration and maintenance, so as to provide some reference for the protection of the ancient buildings in villages.
ancient village, ancient building, academy of classic learning, ancestor temple
1009-6825(2016)18-0003-02
2016-04-18★:广西民族生态文化资源调查与研究(项目编号:KY2015LX783);广西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及其课程一体化建设项目(项目编号:GXTSZY282)
李 丹(1984- ),女,讲师; 谢周翔(1991- ),女; 朱鹏飞(1963- ),男,博士,教授; 景 涛(1978- ),男,硕士,副教授
TU-87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