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译与探索——对话庹梦倩

2016-12-09 16:13:47庹梦倩敖想TuoMengqianAoXiang
当代美术家 2016年6期
关键词:观者预设尝试

庹梦倩 敖想 Tuo Mengqian Ao Xiang

转译与探索——对话庹梦倩

庹梦倩 敖想 Tuo Mengqian Ao Xiang

1庹梦倩黑夜缝隙80×80cm×15布面丙烯2015

从现实世界中的光剥离出的“光”,庹梦倩无疑完成属于她最成功的转译,随心所动地在抽象与具象之间拉扯,在画面上延伸出自己理想观念中的一种感觉与情绪。暗色与亮光的强烈碰撞,给予观者简单明了的视觉刺激效果,现实生活中的普通场景,被她重新拾起,赋予只属于她的心灵图像。

转译,光,风格

敖想(以下简称“敖”):怎样诠释你的作品风格,你想在作品中表达些什么?

庹梦倩(以下简称“庹”):因为每一张作品,或者说是每一个系列是不一样的,想要表达的东西也不尽相同。我的作品基本以风景为题材,但想与传统的风景绘画拉开距离,让其更具现代性,能够承载更多当代人生活的信息。素材来自于我生活的周遭,又是与当下生存环境的种种偶遇,我尝试从这里着手,去描绘一些超现实的情景,这关乎我内心的某种情结。

敖:这种表达你觉得最后完全呈现在你的作品中了吗?

庹:不完全。因为我的工作方式比较随性,生活中的很多东西会触碰到我,在有一个想法或一种感受之后会立即动手,不会花很多精力做小稿,那对我来说是一种消耗。作品最后呈现出来的面貌有时候和开始预设的不太一致,这种预设不是针对色彩、构图以及画面的完整,而是一种情绪和氛围的东西,这时除了失落,有时也会很惊喜,一些意想不到的效果出现在画面中反而能加强我想表达的东西。也就是说,我心里一直有一种预设,但是呈现的面貌并不确定,它是一种感觉、一种情绪,和内容无关,甚至和我真正的生活也无关,它存在于我脑子里,为着这种存在,我一直在努力去尝试。

敖:在我看来“光”在你的作品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你怎么看?

庹:是的,从我本科毕业创作开始,就非常强调光在画面中的呈现,它能营造种种氛围,那时候描绘和运用到的光是自然光,尤其喜欢一些逆光的感受。后来在一次偶然情况下被夜晚树林中的霓虹深深地吸引住,觉得那种在自然界中闪烁的人造光灵异极了,特别不真实,于是画了《流光》系列,表现一种人类活动的痕迹对自然景观的渗透。再后来到研究生毕业创作,《黑夜缝隙》这一组作品把光单独抽取出来,让背景黑得更纯粹,冷峻妖艳的光点直接主宰着画面的情绪。之后又画了《夜·瘾》组画,用灵动魅惑的光影映射都市夜景的迷幻绚丽,一直到最近的《映》系列作品,则是对光的形态进行挖掘并尝试探索光在二维平面上展现的可能性。

敖:那你进行这种风格的创作大概是什么时候开始的?

庹:应该是研三第一次做个展的时候就开始画这种人造光,当时特别的触动,而且又真实又不真实,在黑暗中、现实中非常魔幻的感受。每一组作品或者每一个系列,当时的情景和我所处的阶段是不一样的,所表达的东西肯定也是不一样的,其实我也不是特别的想去阐释它到底画了什么,表达什么,我尊重我自己当时内心想要表达的情感,然后希望观者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来理解这幅画。

敖:你之后还会延续“光”这种风格吗?

庹:会继续延续光这个题材,但是以什么方式展现目前还不是那么明晰,因为生活在改变,我们所处的每个阶段感受也不一样,总之,顺着自己创作的脉络继续向前,总会有很多新的体验。就像之前不太接受抽象的作品,但是自己对光的表达走到目前这个阶段,觉得具象的描绘不足以表现光的特质,竟也渐渐抽象起来,这是自己之前完全没有想过的。

敖:在你看来现在一些艺术机构会不会对你们的作品形成一些限制?

庹:早些年应该会吧,因为艺术家跟画廊签约了合同,一年要交多少张画,画廊会根据藏家的喜好对你的创作方向提出要求,但是现在的合作方式比较灵活了,基本都是代理某批作品,所以对你之后的作品不会做什么要求,但是他会根据你作品的收藏情况提出一些建议,告诉你哪一种色调、哪一种构图、哪一种大小会更容易被收藏,但是这都不是强制性的,是否吸收和接纳还是取决于自己。

敖:据我所知作为同一届的驻留艺术家,虽然平时会有很多的交流机会,但还是没有出现让人担心的趋同,而是在这种环境氛围中形成完全不同的风格,就拿你的好友王沛奇的作品来说,他和你的作品风格差异还是非常大的,我想知道你是怎么看待他的作品的?

庹:对,我们的创作题材、媒介及表现方式都完全不一样,他的作品很理性,我则比较感性。可能因为是版画出身,沛奇对材料特别敏感,在其属性和运用上做了很多尝试,使作品呈现出来的效果新颖独特。他非常善于去把握日常空间带给他的感受,把我们同处的立体环境很好的转化到二维平面上,同时却带给观者一种不真实的体验,让人游离在日常场景与虚幻情境之中。他的作品形式多样、语言简洁概括、色彩干净稳重,就像他本人给人的感觉一样,理性、阳光、又充满个性,很有意思。

Translation and Exploration——Interview with Tuo Mengqian

The “light” that derives from the light in nature is the most successful translation Tuo Mengqian has done, pulling between figurative and abstract, and the picture demonstrates her ideal mood and emotion. The dark color conflicts with the bright color, which provides the viewers with strong visual stimulation. Those ordinary scenes in daily life are adopted, painting the images of her mental world.

Translation, Light, Style

猜你喜欢
观者预设尝试
端午节观龙舟赛
再试试看
一次惊险的尝试
学生天地(2019年29期)2019-08-25 08:52:26
尝试
小主人报(2018年11期)2018-06-26 08:52:18
一次让我受益的尝试
北极光(2018年12期)2018-03-07 01:01:58
光影行者
大众摄影(2016年8期)2016-08-01 13:27:15
心中的景致
大众摄影(2016年7期)2016-07-08 13:27:53
问题是预设与生成间的桥
心中的风光
大众摄影(2015年2期)2015-02-05 18:15:29
论幽默语境中的预设触发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