缪雪银
【摘要】幼儿主题画是根据一个主题进行自主创作,需要绘画内容的个性表达,主题画脱离了临摹的束缚,反映幼儿的所思所想,是促进幼儿绘画艺术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同时,幼儿的主题绘画活动是是其认知能力和表现能力发展的标志和足迹,这样的作品从构思到绘画可以纳入一个不断地吸取外界知识、经验,不断地产出和表现的过程。而主题画中教师的指导过程就宛如“三部曲”,贯穿整个创作过程,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发现,只要在主题画指导中把握“三部曲”的指导节奏,幼儿创作也就有了灵动之美、丰富之美和创意之美。
【关键词】幼儿 主题画 指导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0-0226-02
一、前奏——观察思考与学习
1.引导幼儿观察事物、体验生活,形成初步意象
著名美学家朱光潜曾说“有一双慧眼看世界,整个世界的动态便成了他的诗,他的画,他的戏剧,让他的性情在其中怡养。”创作的灵感源于生活,幼儿作画也是如此,丰富幼儿生活,开阔幼儿眼界是幼儿进行主题画创作的前提。主题画特别强调幼儿通过自己的生活体验,加以想象和思维进行作画,试想,如果幼儿头脑中没有看过六一的歌舞表演,怎能画出“热闹的舞台”,没有对下雨的观察体验又怎能画出“雨中的故事”呢?要引导孩子多去观察,使孩子有能力创作出主题画来。所以教师确定的主题内容是贴近幼儿生活的,提供与生活有关的命题,如中班可以选择《过生日》《闹元宵》《热闹的大街》,大班可以选择《赛龙舟》《我的梦》《等等。即使是儿童的自由创作的主题画也不是空穴来风,怪兽、恐龙、机器人、战斗士、公主、精灵等等形象也都和儿童的生活经验有关,不是直接的也是间接的经验,可在命题之前搞相应的活动,增加儿童体验,通过引导儿童回忆活动的情节和细节加深儿童形象记忆,引导儿童观察事物特征,启发想象力。帮助孩子确定绘画主题时,要遵循以激发孩子感兴趣为主的原则,因为孩子只有在把绘画当成一种游戏时,他的主动性和创造力才能得到最好的发挥。
2.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展开讨论,拓展想象空间
在指导儿童画创作时,可根据创作主题,设计问题,鼓励儿童积极思考问题,支持他们发表见解,通过探索去解答问题,进入绘画情境,深化绘画主题。如主题画《过生日》,通过“你想怎样过生日?”的讨论,儿童不知不觉地进入角色,进入描绘的具体情境,教师再根据幼儿的讨论添枝加叶:“过生日要准备什么?你想邀请谁?安排他们在什么地方?”于是想象中的构图就浮现了。再如《我的梦》,教师先问孩子:“你做过梦吗?你的梦是怎样的(喜悦或恐惧)?你想做怎样的梦?”,让幼儿相互的描述,想象也随着天马行空。然后问幼儿:“你想怎样表现你的梦?”孩子们就会说:我的梦乱七八糟;或者我的梦很美,我要画自己在天空中看到的东西。随着描述,画面逐渐明朗。
二、间奏——引导与创作
1.注重教师的引导作用,循序渐进,传授合理技巧
有了丰富的意象,接下来是“怎样画”的问题了。我们曾经以为传授技巧会扼杀幼儿的想象力,但如若没有绘画技巧,头脑中有再多的生活经验和再丰富的知识也没有办法表现,所以还是离不开一定的绘画技能。由于幼儿的生理、心理特点的限制,绘画技能不能是高深的、难度大的,应是最基本的,最简单的,而且必须是智能型的。不然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就无法得到发挥。机械的模仿是不利于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发挥的,传授绘画技能时,必须启发幼儿自己动脑筋,自由创作。如:幼儿画小狗时,要让幼儿认真观察分析小狗的外型特征。如小狗长的什么样?身体各部分的特点?等等。再通过回忆和想象:“小狗平常会在在什么地方呢?它喜欢干什么呢?”这样通过孩子想象画出小狗的各种动态,如小狗在睡觉、小狗追皮球、小狗一家在玩耍等等。同时随着幼儿绘画经验的积累,要教会幼儿怎样解决事物的远近、重叠的关系;怎样把画面布置的更合理;怎样把颜色涂得更鲜明、协调。传授绘画技能应当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循序渐进的过程。应从第一节课就开始不失时机地培养,使幼儿知道怎样把形象画的很生动。
幼儿主题画的整个过程都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离开教师的指导作用,对绘画就会兴趣不持久,或者态度消极,乱涂乱画,或者主题内容贫乏,水平低下,因而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加强幼儿创新意识的培养,让工具和材料的使用融于动手实践中。鼓励幼儿要有成功的信心。要鼓励幼儿大胆去画,甚至是随意涂鸦,也不要轻易批评、指责,让幼儿克服“不会画”的畏难情绪。
2.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大胆表现,培养绘画素质
教孩子进行绘画创作一定要让孩子“自己想,自己画”,些时教师切记不要干涉太多,更不能一着急就去包办代画。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的引导地位丧失了意义,只是要求教师不要总做具体的示范表演与讲解而要在启发诱导幼儿大胆想象,大胆表现上下更多的功夫。在幼儿绘画的过程中,可以具体引导能力弱的幼儿:你想画什么?你喜欢把他们画在哪里?谁画的大些?谁画的小些?等等。通过引导,幼儿才能在画面上表现出内容主体。还要启发幼儿根据不同的角度去表现。如“快乐的六一节”是孩子们非常喜欢的绘画题材,要注意启发幼儿从不同的角度作画,可以抓住一个人或几个人去描绘,也可以描绘一群人。可以描写整个庆祝场面,也可以抓住个别事做细致刻画。帮助孩子掌握安排画面的方法,又可以避免作画雷同,没有新意的情况发生。
三、尾奏——欣赏与评价
1.用积极的态度评价作品,让幼儿获得多方面的审美经验
幼儿的每一幅作品都是自我表达的一种方式,都应予以尊重,所以,评价时一定要分析到每一幅作品,让幼儿感觉到被欣赏、被悦纳。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在绘画过程中评价某些有进步的作品,在绘画结束后评价构图饱满、富有个性、大胆表现的作品。同时引导幼儿间的互评,幼儿间的相互评价,是帮助幼儿形成相互欣赏。客观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小朋友的作品,“你最欣赏这幅画的哪些地方?为什么?”让幼儿懂得每一幅画都有优点,都有不完美的地方,都是小朋友用心画的,都值得大家尊重。在悦纳自己的同时,学会接纳别人不同的表现方式。幼儿在评价同伴的作品中发现其中有价值的信息,或者请作品的绘画者来充当“解说员”,介绍自己的作品。这种方式最大的优点就是宽松、随意,使幼儿在轻松的环境氛围中获得发展,获得多方面的审美经验。
2.用欣赏的眼光对待幼儿作品,提升幼儿鉴赏能力
教师还要懂得赏识幼儿作品,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表现方式,我们要在不同的画面中解读出不同的味道。如赏识作品的趣味性:一幅画中,幼儿把弯弯曲曲的线条变成怪兽,内容相当童趣,这类画,就不能以画面表现是否丰富来评析,而应以趣味性为评品的焦点。如赏识认真、大胆和自信的态度,在认真画画的前提下出现的线条的自然变化以及造型歪歪扭扭,更加强烈地透露出孩子天真烂漫的稚气。欣赏也是幼儿获得审美经验的重要的一环,在欣赏中得以关注到全体小朋友的作品。所以,教师在欣赏和点评时,要从色彩、构图、对比、创意等多方面清晰地加以讲析,并提出建设性的意见,以此间接提升幼儿鉴赏能力。
请在引导幼儿主题画创作时,带着孩子走进生活;请在幼儿创作时,走近孩子聆听,你一定会发现那份无拘无束而散发出来的“音律之美”,那份诗意不是精心刻画出来的,而是灵感闪现中的故事告白和灵动想象;因此,在绘画活动中,我们不妨想象自己和幼儿一起在弹奏这个三部曲,将主题画的创作指导提升到享受的境界,那么孩子一定会在主题画中有不俗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