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学生沉浸在语文阅读的世界

2016-12-09 09:54曾清香
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教学研究 2016年10期
关键词:泥人张奇人肖像

曾清香

语文老师如何用精彩、巧妙的人物形象唤起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喜欢阅读、学会阅读、 沉浸到作品中去阅读呢?

一、让学生画一画——抓住人物的肖像描写

人物的肖像描写是描写人物形象时最为常用、最为直接的方法。成功的肖像描写能起到以形传神、形神兼备的表达效果。逼真、传神的肖像描写能够使人物形象跃然纸上,从书本中走出来, 活灵活现地站在学生眼前,而且可以让学生近距离地“触摸”人物外貌形象,进一步去了解人物的身份、地位,去体验人物的经历、遭遇,去掌握人物身份和地位发生变化的来龙去脉。在教学《故乡》一文时,我让学生在通读全文之后,再次研读描写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的这两段文字。读完后让学生拿出纸和笔,同桌两个人为一组,一个人画少年闰土的肖像,另一个人画中年闰土的肖像。学生感觉到这节课非常新鲜,别具一格。我把学生不喜欢读的文章,变成了学生最感兴趣的事情去做,尤其是鲁迅先生的作品。在学生作画时,要求他们一定要抓住闰土的外貌特征去画。此时此刻,教师不用费心地讲解,只是静静等待学生作画。让学生自己去画,自己去思考。学生画好以后,让同桌之间互相交流、对比分 析,看一看谁画得更好,为什么画得好?尤其是对手部颜色、形状和动作的作画更能反映出闰土的身份、地位和生活境况的巨大变化和反差。

二、让学生说一说——抓住 人物的语言描写

人在生活中主要是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去和外界沟通的,课文中的人物形象也不例外。人物的语宵通常会表现出人物个性、思想、精神,更能生动地刻画 出人物的性格特点、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又如在《王几何》一文中,描写王玉琳老师的说话,更是引人人胜、妙趣横生,充满着极强的喜剧性和幽默感。“这就是我的大名! ”文中开始描写王老师迟 迟未见其说话,半天不出声,不说话,一张嘴就是短小精悍,出奇地吸引人。在写王老师讲述自己绰号的来历时,更是幽默风趣。让学生试着用王几何老师的语速、语气和语调,说说这些话语,使学生充分认识到王老师是一位教学知识丰富、教学能力扎实、严肃 而又富有亲和力的老师,是不苟言笑却深受学生爱戴的好老师。 这样,学生就更能感受到作者对王老师的怀念、崇拜和赞美之情。

在整节课中,我让学生自己去读课文,让学生模仿王老师的语气去说话,让学生去当一回老师。学生的喜悦之情难以名状。学生动口说话的能力也提高了,连平时不爱说话的学生也大显身手、兴趣高涨,课堂气氛空前活跃。王老师的音容笑貌、言行举止深深印在了学生心里,学生的阅读欲望一下子膨胀了。

三、让学生演一演——抓住人物的行动描写

行动描写是由人物的动作和行为构成的。成功的行动描写会给学生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使人物形象更加生动、具体、逼真、可感,并具有动态美和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如在教学《王几何》一 时,我让学生试着去模仿王老师首次登场亮相、进教室的情形:“夹着”厚书、大圆规、大三角板、“挤进”门、“站到”讲台上。首先让身体胖点的学生去扮演王老师,看谁演得更像、更传神。从学生惟妙惟肖的表演中,让学生学到描写人物动作的方法。有的学生还认为没有将王老师“眨眼工夫”就站到讲台上这一描写表演到位,没有体现出王老师走路“很快”的特点。我让学生说出了自己颇有见底的理由:“王老师平时就怕耽误学生上课的时间,所以就一直这样走,直至形成了走路快的习惯。”我接着问:“这又说明了什么?” “说明王老师很敬业” “王老师是一名优秀的几何老师” “王老师时间观念很强”……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争先恐后地讲出自己的看法。又如在教学《孔乙己》一文时,我也让学生轮流表演孔乙己在酒店喝酒、付钱的情形,尤其是要注意表现出他的动作特点,如“排”出九文大钱等。

四、让学生想一想——抓住人物的心理描写

心理描写就是直接描写人物心理活动的,它能把人物内心活动用文字形式生动地展现在在学 生面前。把无形的心理活动,变成学生能听得见、看得见、很直 的东西。在教学《皇帝的新装》时,我让学生大胆去猜想人物的心理活动——老大臣、诚实的官员、皇帝三个人心里是怎么想的。 老大臣是“难道我是愚蠢的吗”? 诚实的官员是“大概我不配有现在这样好的官职吧”?皇帝心里是“难道我不够资格当皇帝吗”? 在他们三个人看来,说自己不聪明、不称职、不够格,这可是骇人听闻、最可怕的事情。在精明织工骗子设置的精巧骗局面前,他们三个人都害怕别人否定自己,而进行了自我否定。这种自欺欺人的做法让人觉得更可笑、更愚蠢、更滑稽。正是由于他们这种自欺的心理,才让赤裸裸地举行游行大典的丑剧,光天化日、堂而皇之地发生在大街上,让人们笑掉了大牙。

五、让学生试一试——抓住人物的特征描写

特征描写最能集中、鲜明地 表现人物形象特点,让人物的突 出特点得以生动逼真的再现,奇特绝妙的技艺跃然纸上,能让学生产生跃跃欲试的冲动。如在教学冯骥才的《俗世奇人泥人张》一文时,应引导学生理解奇人泥人张的“奇”。文章是如何表现泥人张的“奇”的?就是通过他的“技艺奇”——捏泥人,进而表现出他的“行事奇”和“品性奇”,课堂上,我让学生把事先准备好的橡皮泥拿出来,先让他们捏一捏普通简易的物品,看谁捏得好。再按照课文中的描写来捏一下“海张五”,看谁捏得绝。“海张五”的特点是“瓢似的脑袋,小鼓眼,一脸狂气”,“穿得阔绰,大脑袋,中溜个子,挺着肚子,架势挺牛”。最后让同桌互捏各自头部形象,看谁捏得像。通过三次尝试去捏,学生捏来捏去,捏到最后还是—堆橡皮泥。学生通过亲手试捏,体验出了俗世奇人泥人张奇妙独特的手艺,确实是独步古今、 名传天下。也真如文中所说“手艺道上的人,捏泥人的‘泥人张 排第一。而且,有第一,没第二,第三差着十万八千里”。学生通过动手去捏,更加深刻透彻理解了“泥人张”的确是一位富有传奇色彩的“奇才”“奇人”。

猜你喜欢
泥人张奇人肖像
推荐书目《俗世奇人》
地毯肖像
三样俱全的《俗世奇人》
画肖像
不可思议的奇人异事
“折手”奇人
从《泥人张》中学写“人之奇”
泥人张
“泥人张”:官司与传奇
泥人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