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月莲
古诗词背诵有许多方法,笔者结合自己对古诗词教学的实践,总结出四种颇具实效性的背诵方法供大家参考。这四种方法是:情节再现法、缩字提示法、画面暗示法和接力训练法。下面结合具体的课例进行说明。
一、情节再现法
所谓情节再现法,是指通过在背诵中对原诗情节的再现来提示背诵相关的诗句内容。这种方法最适合于叙事类古诗的背诵。虽然说叙事类古诗不像小说那样具有完整的故事情节,但作为对某一事件的客观叙事,它或多或少会表现出一定的情节性。因此,根据对原诗故事情节的再现,完全可以引导学生背诵诗歌的原文。情节再现法还适合于运用在学生对诗歌内容有一定了解后的背诵训练中。特别是在诗歌讲解后,运用这种方法指导学生背诵,既能加深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 解,又能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背诵。
如学生在背诵《石壕吏》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运用这种方法。 众所周知,这首诗歌故事的具体内容可以简单地分为投宿、住宿、告别三部分。与之相对应的情节分别是:投宿对应故事的开端;住宿对应情节的发展和高潮;告别对应故事的结局。因此,根据情节的开端,学生就可以想象官吏夜抓人的情景进行诗句的背诵。因为,诗人暮投石壕村,才遇上 “有吏夜抓人”的事情。于是,“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抓人……”就显得非常容易了。究其容易背 诵的原因,情节对于学生背诵帮助无疑是最为主要的因素之一。
再如,背诵《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时也可以运用同样的方法。《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一首记事抒情的古诗,因此,它也具备相关的故事情节:秋风卷茅草、群童抱茅草、秋夜屋漏雨、祈求广厦千万间。如果学生对上述各个情节都能够了然于胸,那么他们在背诵原诗的时候,无疑对其记忆原诗语句具有一定的提示作用。
运用情节再现法进行古诗背诵的训练,它面对的诗歌一定要具备一定的故事情节,它运用的时间,大多数情况下,一定要在诗歌讲解之后。
二、缩字提示法
所谓缩字提示法,是指在古诗的背诵中,通过对原诗句的缩减降低古诗背诵难度的一种方法。缩字提示法适用于全部的古诗背诵,适合于全部的教学时间。无论是叙事类古诗,还是抒情类 古诗;无论是课堂讲解之前的预习阶段,还是课堂的讲解过程中,甚至就连古诗讲解后的巩固性背诵里,缩字提示法都具有与众不同的优势。
在运用这种方法指导学生背诵研读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以下几个层面的问题:首先,缩字的字数与原诗背诵的难易程度密切相关。如背诵白居易的《观刈麦》一诗时,要注意到虽然全诗较长,但因它是五言诗,所以在缩字的时候仅留每句话的前一个字就可以。即,“田、五、夜、小”等字的提示就足以使学生快速地背诵诗文了。而背诵上边提到的《茅屋为秋风所破耿》这样的诗作,就需要教师减少缩字的个数,引导学生背诵。如在背诵“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一句时,就可以通过“何-突兀-屋”这样的缩略形式来 引导学生背诵。其次,缩字的时候要注意词汇的完整性。虽然是缩字,但在缩字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个别词汇的完整性。如在“何——突兀——屋”一句的缩字中, 如果把“突兀”一词缩略成“突”,或者缩略成“兀”,都不利于学生 理解和背诵原诗句。
三、画面暗示法
所谓画面暗示法,是指通过多媒体的应用,在播放相关画面的同时引导学生背诵古诗。特别是对于那些写景抒情类的研讨背诵而言,它具有更独特的作用。这种方法多用于古诗讲解的课堂教学中,并且适用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虽然说,多媒体画面有时会限制学生想象力的发展,但它却可以协助学生完成由字面描绘到画面展现的转化。如对于王维的诗作就可以运用这种方法进行背诵训练,特别是他的那首《使至塞上》。无论是前边的“单车欲问边”,还是后边的“长河落日圆”,都可以通过多媒体画面的提示,引导学生的背诵。
四、接力训练法
所谓接力训练法,是以接力 的方式来考查学生背诵古诗情况的一种常用方法。它一般适用于 课堂教学之后。由于学生之间是 以接力的方式进行古诗背诵,因此,它需要学生的精力高度集中因而,这种方法也就更能真实地反馈学生的背诵情况。但是,在具体的课堂教学实践里,这种方法不能长时间地运用。因为,任何一个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时间都 是有限的。例如,当一个学生背诵到“高处不胜寒”这一句停下来的时候,如果另一个学生能够马上想到“起舞弄清影”,则说明他对这首苏轼的《明月几时有》是非常熟悉的。
总之,中学阶段的古诗词教学中,我们语文教师要善于运用多种背诵方法,再现诗歌的情节内容,提炼诗句缩减内容而降低背诵的难度,再现诗歌所描绘的画面,运用接力方式考查学生的背诵情况,从而有效提升学生学习背诵古诗文的效率,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提升语文的教学成绩。
更 正
2016年10(中)教育新干线第59页《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动态错误资源”利用策略》,作者“衡晓燕”应为“衡晓艳”。
特此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