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阳
摘要:由于我国的特殊国情,在目前和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就业形势十分严峻。本文以1979-2014年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宏观经济数据,实证分析就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对奥肯定律进行检验。为宏观经济政策的制订提供数据参考,无疑对加快我国经济发展、建立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奥肯定律;中国经济;适用性
美国经济学家奥肯(Okun)于1962年提出奥肯定律(Okuns Law)。根据奥肯当时的经验研究,在美国经济中,失业率每降低1%,实际GDP将大约增加3%(Okun,1962)。这种产出变化与失业率变化的比值又称作“产出的失业率弹性系数”,简称“奥肯系数”。
奥肯定律可以表示为:[gytφgy?utπut-1],即若实际产出增长率高于其正常的增长率,则失业率会下降;若实际产出增长率低于其正常的增长率,则失业率会上升。方程的具体形式为:[ut-ut-1=-β(gyt-gy)]。该形式是把失业的变动和产出增长率对正常水平的背离联系起来。其中,[gy]为经济的正常增长率,即维持不变失业率的产出增长率,由国家的劳动力增长率和劳动生产率增长率决定;β表示了超常的增长转化为失业率的下降比率。萨缪尔森(P.A.Samuelsm)和诺德豪斯(W.D.Nordhaus)合著的《经济学》中确切表述,“按奥肯定律,GDP增长比潜在GDP增长每快2%,失业率下降1个百分点;GDP增长比潜在GDP增长每慢2%,失业率上升1个百分点,公式表示为:失业率的变动=0.5(实际GDP的增长率—潜在GDP的增长率)”。
以奥肯定律的这种形式为基础,通过分析我国1979-2014年的实际GDP指数与城镇登记失业率的数据,得出产出增长率和失业率变化的时间序列,运用stata作出失业率变化X与GDP增长率Y之间和回归分析。
回归结果看出失业率变动X与GDP增长率Y不存在线性相关关系。实证的结果显示,中国的公开失业率(城镇登记人口失业率)的变化与实际产出增长率之间不存在典型的奥肯规律,但这不能证明奥肯定律在中国失效,因为我国公开的失业率指标不能代替真实的市场失业率。因此本文转而分析就业与经济增长以及通货膨胀(物价上涨)之间的数量关系,分别构建第一、二、三产业的就业增长回归模型。因此本文改用就业量指标替代失业率指标,转而研究就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数量关系,建立扩大的奥肯模型。
[L=C+αLnY]
其中L表示就业量,分别选取第一、二、三产业的从业人数表示;Y表示产出量,用GDP指数来表示。
运用stata对原始数据进行处理并计算出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见表2),结果显示,就业量L与产出量都显著相关,而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相关性比第一产业要高。本文选取L2和L3进行回归。
用就业量替代失业率构建扩大的奥肯模型,分析中国的就业与经济增长的数量关系,从估计的结果看, R2=0.993拟合优度很高,误差项不存在序列相关,t检验显著,模型通过检验。其中α=-52447,β=7780, L=-52447+7780LnY,由系数估计值可知,我国的第二、三产业的就业增长与产出增长为正相关:GDP每增加1%,可促进非农业就业量增加约77.8万人。
实证结果显示,中国公开失业率的变化与实际产出增长率之间不存在典型的奥肯规律,但这不表示奥肯定律在中国失效。用就业量替代失业率构建扩大的奥肯模型,分析中国的就业与经济增长的数量关系,实证结果显示:我国第二、三产业的就业增长与产出增长和物价上涨均为正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