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绍敏
学贵有疑,没有质疑的课堂是不可思议的。爱因斯坦有言: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一种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看旧的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北宋思想家张载说:“于不疑之处生疑,方是进矣。”学生只有有了怀疑,才能产生认知冲突,才能有学习的自觉性和创造性。那么如何才能有效地引导学生大胆质疑呢?
一、更新教学观念,引导学生想质疑
质疑本是人类的天性,我们满怀着未知而来,面对这充满未知的世界。人生充满太多的不确定,正是这些不确定,使我们的人生充满精彩,充满乐趣。可以这样说:我们在已知的人生中创造,在未知的人生中寻找,当所有的寻找在创造中转化成已知,我们的人生就变得厚重了、踏实了、精彩了。教育的过程就是辅助学生探索未知的过程,沉淀思想的过程。可是,传统教学压抑儿童求知的天性,忽视学生个性的发展;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一味地赶进度、赶时间,剥夺学生思考的时间与空间;教师滔滔不绝,学生如雷贯耳,教师不知所言,学生不知所衷;教师生怕学生提出的问题打乱自己的教学预设,学生生怕自己提出的问题引来教师的呵斥和同学的笑话。这样的课堂怎能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呢?所以我们必须改变课堂教学现状,还课堂教学本真。
二、改革课堂教学环境,激发学生乐质疑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要使学生在课堂上乐于质疑问难,教师就要有目的、有意识地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置身于发现问题的情境中,进入发现者的角色,从而产生式质疑问难的兴趣,积极地参入课堂教学。
(一)改变传统教学观念,面向全体学生,教师真正地从讲坛上走下来,将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成为知识交流的场所,思想碰撞的天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主动参与,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发表独立见解,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标新立异,异想天开。
(二)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相互理解、相互关爱;平等交流、教学互补;水乳交融,共创共乐。消除课堂上的相互戒备,消除学生在学习中的各种心理负担,使他们敢于质疑。
(三)开展形式多样的竞赛活动,引入课堂竞争机制,提高学生质疑问难的水平。举行如提问竞赛活动、答辩活动、开展辩论会,研讨会等,消除各种心理负担,养成大胆质疑的习惯。
课堂不该是“这里的清晨静悄悄”,而应该是“激情燃烧的岁月”。
三、传授方法,指导学生学会质疑
十九世纪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一个坏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授之以鱼,只供一食之需”而“教之以渔,则终生受用”。所以,引导学生掌握质疑方法,学会质疑至关重要。熟视无睹、司空见惯是质疑的大敌。缺乏质疑意识,不掌握质疑的方法,没有养成质疑的习惯,就激发不了学习兴趣,更谈不上走上学习的道路。掌握质疑的方法至关重要。怎样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质疑呢?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寻求突破。
(一)关注质疑的角度
1.从课题中质疑。从课题中挖掘问题是一种较直接、较常见的方法之一。如教学《论雷峰塔的倒掉》时,我积极地引导学生看课题、巧质疑:雷峰塔是一所什么样的塔?为什么作者要对此发表议论?这是一篇什么体裁的文章?作者为什么要写成这种体裁的文章?
2.抓住关键词质疑。文章中有许多关键性的词语,这些词语看起来平淡无奇,仔细捉摸却大有深意,教师应当敏锐地抓住这些词语,引导学生大胆质疑,从而体会作者的创作意图。例如:在我家的院子里有两棵树,一棵是枣树,另一棵还是枣树。作者这样有何用意?
3.问什么,为什么问?古人云:悖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让学生的思想深处有所阻遏,是引导学生产生疑问的关键。教师要学会装傻,只有你傻了学生才能聪明起来。教师要给学生留有思考的空间,千万不要为了赶进度,完成教学预设而一味地催促学生,压制学生,剥夺学生上课思考的权利。
(二)关注质疑的时机
通过教师对学生看书质疑的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在今后的自学中有的放矢地质疑,从而取得小疑小进、大疑大进的效果。
教学的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的过程,一定要适时而发,相机而动。课堂教学与攻坚作战一样,有利的时机稍纵即逝。有经验的教师一定是相机质疑的好手。质疑的机会从哪里来?从学生困惑的眼神中来;从学生的激动的表情中而来;从学生的一举一动中来。
(三)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
质疑不外三个方面: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是什么,揭示概念的内涵,让人对概念有准确的界定;为什么,揭示概念形成的原因,揭示概念形成的来源;怎么办则是揭示解决问题的方法、渠道。教育学生万事都要问问这三个问题,强化学生质疑的意识,养成质疑的习惯。不仅如此我们还要教给学生质疑的种类,让学生知道质疑的三种类型:特指问、是非问、选择问,让学生学会回答不同类型的疑问的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总之,教师要通过鼓励、引导、激发,让学生对质疑有信心、懂方法、受启发,不仅要让学生在课堂上保存发扬这种良好的学习品质,还要把这种良好的学习品质进一步延伸到生活中,使学生随时随地积极主动地质疑,把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做生活中的有心人。这样才能享受到思维的乐趣,在质疑释疑中获得成长的乐趣,将探索成为人生永恒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