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友梅王孝超邱守美贾元钊龙长俊李文彪
(1.中国石油华北油田采油工程研究院 河北任丘 062552;2.中国石油华北油田第二采油厂 河北霸州 065700)
论文之窗
压裂加砂不足的危害及原因分析研究
吴友梅1王孝超1邱守美1贾元钊1龙长俊1李文彪2
(1.中国石油华北油田采油工程研究院 河北任丘 062552;2.中国石油华北油田第二采油厂 河北霸州 065700)
华北油田进入开发中后期,水力压裂成为增产稳产的重要措施。本文对近3年压裂施工井进行了统计分析,从理论上分析了加砂不足的危害,并结合华北油田具体情况分析了加砂不足的原因和采取的对策,为提高加砂成功率和改造效果提供有利借鉴。
压裂;加砂不足;砂堵;异常高压;滤失;导流能力;压裂效果
压裂缝长和裂缝导流能力是影响压裂效果的两大因素。但加砂不足会导致储层改造不充分,形成的裂缝导流能力低,严重影响压裂效果。高停泵压力、储层地应力异常、岩性致密和砂堵是引起加砂不足的常见原因。在广泛调研国内相关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加砂不足原因的分析,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对提高加砂成功率和压后增产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加砂不足导致砂比过低,不利结果主要有两个:一是支撑剂在裂缝内单层铺置,破碎和嵌入比例增加,对裂缝导流能力不利;二是砂量过少、浓度低使得压开的裂缝得不到有效支撑,缝宽缝长达不到设计要求,裂缝导流能力下降,导致压后产能低、改造效果差。
通过对华北油田201 2—201 4年压裂施工情况统计,加砂不足的井数比例为1 2%~1 4%,措施后加砂不足井的单井平均日增油量均远小于完成加砂井。因此,加砂不足对改造效果有重要影响。
通过调研国内相关研究,从地层、工具设备、设计等方面对加砂不足原因进行了分析。
2.1 地层因素
(1)异常高地应力、岩性致密储层及深井高温油气藏,破裂压力较高,施工过程中加砂困难,极易发生砂堵,导致施工失败。例如,J40井深3700~3850m,属于异常高地应力储层,地层破裂压裂梯度为0.021 5~0.0225MPa/m。该井采用封隔器分压工艺,施工中第一层破裂压力为75MPa,施工压力高,加砂难度大,未完成设计加砂,第二层无明显破裂压力,加砂6.3m3后压力突然上升到82.2MPa砂堵(图1)。
图1 J40井压裂施工曲线
(2)碳酸盐岩储层,杨氏模量、抗张强度、断裂韧性等比沉积岩高,裂缝的破裂、延伸压力均较高。此外,井筒附近储层堵塞严重,地层吸液困难,也使施工压力高。
(3)裂缝性油藏,地层滤失大。裂缝型油藏中存在大量天然裂缝或诱导裂缝,容易导致压裂液大量滤失、降低压裂液造缝效率,形成裂缝宽度窄,加砂过程中易出现砂堵或早期脱砂。T43井储层为碳酸盐岩砾岩体,属于裂缝性储层,酸压时采用支撑剂段塞和大排量降滤,由于存在大量天然裂缝,施工中酸液滤失严重,砂子进入地层后产生脱砂现象,导致砂堵,影响作用效果(图2)。
图2 T43井酸压施工曲线
另外,复杂裂缝油藏在压裂施工中易形成多裂缝,裂缝形态复杂,扭曲程度增加,储层裂缝弯曲摩阻和孔眼摩阻相对较高,二者共同作用造成施工异常高压。
(4)基质低孔、特低渗,物性极差的储层,需大规模改造,使砂堵风险增大。
(5)岩性复杂储层,易形成多裂缝。凝灰岩储层黏土矿物含量高,遇水后有崩解性、分散性、流变性等特点。水基压裂液进入岩石后,水压力降低了岩石的内聚力和岩石的抗压强度,岩石结构遭到破坏,导致裂缝坍塌。并且由于凝灰岩吸水性强,降低缝内净压力,影响人工裂缝的延伸,导致早期砂堵。T1井储层岩性复杂,储层以泥灰岩为主,天然裂缝发育。由于改造层段井深4500~4700m,裂缝的破裂压力、延伸压力均较高,同时天然裂缝发育,导致在施工初期段塞打磨阶段即产生砂堵,导致施工失败(图3)。
图3 T1井压裂施工曲线
(6)井斜或断层的影响。斜井压裂时,在孔眼处形成微裂缝发生不同程度的转向,同时形成多裂缝。这样会增加液体的滤失量,降低液体效率和裂缝宽度。
2.2 工具设备因素
(1)压裂车故障。混砂车出现故障,不能及时给泵车提供充足的液量,使泵车抽空,导致压力异常波动。西5井在加前置液时停车,导致造缝不充分,后期加砂压力异常升高,降砂比未见效后停砂顶替。在携砂液阶段停车,造成支撑剂在缝内堆积,特别是高砂比阶段,易导致砂堵(图4)。
图4 西5井压力施工曲线
(2)压裂时封隔器失封,丧失保护其以上套管的作用。封隔器失封,压裂时易发生窜层,同时有砂埋封隔器的危险Y63井采用顶封压裂,前置液阶段封隔器失封,套压持续上升,停止施工(图5)。。
图5 Y63井压裂施工曲线
(3)带投球滑套的封隔器,在施工中易出现滑套未打开或打开未到位的情况,使得施工压力异常升高,达不到设计加砂量。B18井采用五级滑套封隔器分压,施工中第三级滑套打开不明显,起出管柱发现第三级滑套未打开(图6)。J38井送球入座过程中压力异常升高(上升约40MPa),导致未达到设计加砂量,起出管柱滑套打开未到位。
图6 B18井压裂施工曲线
(4)采用水力喷射施工的井,施工时可能出现喷枪掉喷嘴或者喷嘴刺豁现象,使井口压力陡降,导致施工中止,未完成设计加砂量。
2.3 设计因素
(1)设计前置液比例低,动态裂缝形成不充分。对于塑性地层裂缝起裂复杂或发育有多裂缝的情况,砂堵几率增加。
(2)设计砂比过高或砂比提升过快,对于裂缝扩展延伸困难的地层,易出现砂堵。对于低孔渗致密气藏来说,设计砂比过高,出现砂堵和泵压异常偏高的几率增加,导致加砂压裂施工失败。
(3)设计的压裂液基液粘度偏低,不能满足高滤失和多裂缝复杂情况的需要。
(4)对地层压力认识不足,造成使用承压能力较低的井口,施工时套压超过限定值。
为解决加砂不足的难题,针对造成加砂不足的不同原因,采取相应措施,可提高施工成功率。
(1)对异常高地应力和施工压力高储层,查采取深穿透补孔、高能气体压裂、酸化处理等措施降低破裂压力。
(2)对于裂缝性油藏,压裂液滤失量大,可采取以下提高压裂液效率:①采用降滤失剂或支撑剂段塞降滤,封堵天然微裂缝;②采用油溶性降滤失剂,暂堵天然裂缝;③组合陶粒降滤,不同粒径的陶粒分别填充在不同宽度的裂缝内部,既可降滤,也可以合理支撑裂缝;④采用降滤失性能好的压裂液;⑤适当增加排量,有利于减少裂缝条数,减少滤失;⑥适当增加前置液比例,减少地层滤失对压裂液效率的影响。
(3)对不同性质的地层采取不同的优化压裂液体系:对施工压力高地层,优选低摩阻低滤失压裂液体系,也可采用加重压裂液体系,降低施工压力;对深井高温储层,采用低摩阻、耐高温、耐剪切和携砂性能好压裂液;对黏土含量高、水敏严重储层,压裂液体系应具有良好的防膨性能;对天然裂缝发育的储层,压裂液体系应具备良好的降滤失性能。
(4)优化压裂规模和参数。压裂改造的关键是要达到裂缝导流能力和地层的供给能力相匹配,低渗透油气藏水力压裂应以造长缝为主,裂缝导流能力次之。针对储层物性条件,优选合适的施工参数,如前置液比例、段塞砂比和砂量、加砂程序、加砂量和砂比等,降低施工砂堵的风险。
(5)余东合等人研究的水力压裂实时预警系统,在实时监测压裂施工关键参数的基础上,通过油压—时间、套压—时间双对数曲线的斜率进行压裂实时预警,判断可能出现的风险,有效预防砂堵。
(1)准确获取地层参数是压裂成功的重要保障,可根据邻井地层压力数据、测井曲线进行地应力分析,重点井可以进行小型压裂测试,以准确掌握施工井的地层参数、井眼附近摩阻、滤失情况等资料,实时优化施工设计,提高设计和施工成功率。
(2)压裂加砂不足导致的裂缝导流能力降低,严重影响压裂效果和压后产能。所以施工人员应重视地层、工具设备、设计等影响加砂不足的因素,提前做好预案,并根据加砂不足的具体原因采取相应措施。
(3)合理设计是压裂成功的重要保障,在详细了解地层的基础上,应优化施工设计,选择适宜的压裂液体系、支撑剂体系、泵注程序、压裂设备等,确保设计准确无误。
(4)进一步研究预测砂堵的方法,及时发现砂堵征兆以避免砂堵的发生。
(5)加强对岩性复杂区块压裂加砂不足原因的分析,对产生加砂不足的多种因素开展相应的对策研究,为同区块类似井的施工提供借鉴。
[1]贾海正,李佳奇,张勇辉.莫北油气田水力压裂及影响因素分析[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1,14:152-154.
[2]吴浩兵.海拉尔油田南屯储层压裂施工分析及处理措施[J].石油地质与工程,2013,27(4):103-104.
[3]彭中,李升芳,杲春.江苏油田Z13断块压裂砂堵原因分析及对策[J].复杂油气藏, 2013,6(1):76-78.
[4]曾凡辉,刘林,林立世等.碳酸盐岩储层加砂压裂改造的难点及对策[J].天然气工业,2009,29(12):56-58.
[5]李勇明,郭建春,刘岩等.华北油田Z16裂缝性断块油藏防砂堵压裂技术研究与应用[J].特种油气藏,2009,16(5):82-85.
[6]余东合,梁海波,余曦等.华北油田水力压裂实时预警系统[J].石油钻采工艺,2015,37(2):85-87.
[7]吕传炳,余东合.冀中凹陷高家堡地区异常破裂压力储层压裂改造技术[J].石油钻采工艺,2009,31(3):102-106.
[8]黄仲尧.低渗透裂缝性油藏压裂施工工艺技术[J].钻采工艺,2011,34(6):37-40.
[9]王永刚,郑淑媛,刘彝等.南堡油田深层火成岩天然气藏压裂技术[J].石油钻采工艺,2010,32(3):119-121.
[10]韩庆,孙建平,张帆.压裂施工中压力异常波动原因分析及处理[J].石油和化工装备,2012,15(1):36-38.
[11]张晓光.关于压裂作业中的几个常见问题[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2(5):289.
[12]何智慧,马新仿,熊延松等.预测水力压裂井砂堵的新方法[J].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4,14(8):156-159.
⋆中石油重大专项“华北油田上产稳产800万吨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2014E-35),子课题“强水敏非均质低渗透油藏有效开发技术”( 2014E-35-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