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广州艺术博物院古韵留馨—广州艺术博物院藏历代名家梅花展
梅花是传统绘画中常被表现的题材之一,历代传世的梅花图数不胜数,文人墨客喜好通过咏梅、画梅,表达自己的人格追求,寄托自己的理想情愫。3月25日,由广州艺术博物院、岭南画派纪念馆、广东省中国画学会、广州市道教协会、广州道教纯阳观联合主办的“古韵留馨—广州艺术博物院藏历代名家梅花展”在广州艺术博物院中国历代绘画馆开幕,共展出周之冕、金农、罗聘、虚谷、吴昌硕、关山月、谢稚柳、刘海粟等明清及现代诸家的100多幅精品。该展也是“梅社”重建后的首场以梅花为主题的大型学术展览活动。
广州艺术博物院院长陈伟安介绍,“梅社”建立于1928年,缘起于岭南著名画家苏六朋、居巢、居廉在纯阳观频繁的艺术活动,后由高剑父、陈树人、高奇峰等岭南画派创始人以及易石公等一批文人墨客结社,是为岭南画派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本次以梅会友,希望通过优秀的艺术作品,与历代艺术大师携手,走进梅花的世界,使梅花不老的精神再次绽放新鲜的生命,在感受梅花之美之余,将梅花之道、梅花之魂这笔生生不息的精神财富遗留给千千万万的中华子孙,为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作出应有的贡献。” 陈伟安说。
此次展览亮点颇多。作品中白梅、红梅、绿梅等相映成趣,没骨点写、白描填色、勾写圈白等表现形式丰富多样。而装裱亦有中堂、小品、扇面、册页、手卷、屏风画等多种样式。展场中最值得一提的是金农的《晨起滴露图》,图中梅花是金农早晨起床后以青楼女子所用的唇膏点染而成的,画面右侧以其独创的“漆书”题款,方整淳古,与画面相辅相成。除此之外,传统与改革的碰撞亦在展览中可见。如广东国画研究会的主帅赵浩公,其梅花册页将摹古做到极致,形神兼收;而岭南画派创始人陈树人及后代传承人高剑僧、赵少昂、关山月的作品则将改革理念纳入其中。
晨起滴露图 金农
梅鹤图 虚谷
梅鹤图 高剑僧
展览期间,广州艺术博物院还开展“到博物馆临摹”“名画鉴赏”“赏梅雅集”“梅花专场音画会”“咏梅诗歌朗诵会”等活动,并通过经典作品临摹,展开“画梅”“赏梅”“听梅”“咏梅”四种不同形式的艺术体验。■
(本刊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