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绍英
河北省香河县钱旺镇中心总校
如何激发小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
石绍英
河北省香河县钱旺镇中心总校
小学阶段是人生发展当中的一个相当重要的时期,是发展儿童能力、培养其健康的心理与身体素质、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了解小学儿童身心发展规律,树立科学的儿童观和教育观,用科学的观点和方法论去认识和研究小学儿童的心理特点和规律,分析和解决儿童发展与教育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以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是教育工作者的目标和理想。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足以说明“乐学”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内在的潜力的激发,自然要在宽松、自然、愉悦的氛围中得以完成。事实上,确实如此,我们一旦对某个事情产生兴趣就会形成一股强大的动力,有了这个动力,那些曾看似不可能的事也会轻而易举的被我们解决,相反如果我们缺乏这个动力,我们就会混混沌沌的过日子。学生学习兴趣高涨,他们的创造精神会得以淋漓尽致的释放。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是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学科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从而具有敏锐的思维力、丰富的想象力和牢固的记忆力。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它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谈谈个人的粗略看法。
小学生具有好动的特点。如果我们能举办一些与课堂教学内容有关的活动。这些活动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举办些游园活动,演讲、歌咏比赛,讲故事等。这样可促使学生重温课文内容,巩固了所学课文的内容。比如将教学内容与生活实例联系起来,它就不再索然寡味,而如果将图文并茂、音色俱全的多媒体技术运用于教学的话,那些即使是单调无趣的内容也常会妙趣横生。因此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途径之一。有研究表明,学生对课堂教学中具有活跃性、探索性、社会性和意义性的学习活动很感兴趣。由此可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善于通过实例来说明问题,组织各种形式的课堂学习活动来激发其学习兴趣。成功的教学情境应不断创设问题情境,激起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激发学习的内部动机。这种方法要求教师要熟悉教材,掌握新旧知识的联系,还要充分了解学生。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要“备教材,还要备学生”。如教课文<五彩池>时,可以先让学生预习,然后老师置疑:“为什么叫这个名字呢?池水是五彩的吗?”然后让学生讨论,根据讨论结果,教师再做归纳,学生就会对答案有较深刻的印象。再如,<董存瑞舍身炸暗堡>这一课,面对他大义凛然的选择,可让学生讨论,除了牺牲自己,别无它法了吗?经过一番激烈的论证,权衡一下厉害得失,以及当时的时间和条件限制,董存瑞最后还是得为解放隆化而献身。这种问题情境的创设,学生对烈士的崇高精神有了进一步的感悟。
学生可能会因为喜欢上一位教师的课,而爱好这位教师所教的那门课程。同样也会因为厌烦上一位教师的课,而影响他对一门课程的学习。教师要设法让每一位学生喜欢自己所教的课程,创设轻松愉快的课堂教学气氛。除了钻研教材,研究教法,提高教学水平,更要关心学生,做学生的知心朋友。使学生有想法,愿意说给老师听。上课有听不懂或理解不深的地方,敢于提问。有不同想法,学生也能积极地提出。教师不能用压制的办法来管理学生,否则会造成师生之间的隔阂。教师讲课再详细,学生就是不配合,形成教师说是对的就是对的,教师说是错的就是错的。这样,课堂教学效率怎么能提高呢?在课堂上,师生之间不仅仅是知识的交流,也是感情的交流。
苏霍姆林斯基曾这样告诫教师:“请记住,成功的乐趣是一种内在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时时学习的愿望。请你记住,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力量消失,缺乏这种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十次说教不如给学生一次表扬,十次表扬不如给学生一次成功。每个学生都愿意学有进步和获得成功。要提高学生参与课堂教学过程的参与率,减少课堂教学中的“只管听”。在新课程教学中,要想小学生长时间保持学习兴趣,必须促使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动机。及时、经常的反馈也是必要的。特别是学生的作业,如果不及时批改,等学生开始遗忘的时候再讲评,就只会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这样的反馈也不能激发学生进一步努力的愿望。在小学阶段,教师如能够提供正确的反馈信息,再加上适当的评价,效果相当的好。心理学研究表明,表扬与奖励比批评和指责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曾听到过一个低年级的新教师上课,课上他激情满怀,不管学生怎样回答,他总是说:“你做得很好。”一堂课下来,这句话使用频率颇高,而他关于为什么“好”的理由却一句也没有,很多学生都是一头雾水,似懂非懂。这样千篇一律,纯粹为了评价而评价的毫无意义的反馈结果使学生很被动,不知下一步该做什么,只能被老师牵着鼻子走。教师对优等生固然需要不断表扬,促使他们进一步努力;而培养学困生的自信心,让学困生也获得学习成功的喜悦更为重要。
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提高教学教法艺术,做到“寓教寓乐”、“以学为乐”,使学生学有所乐、学有所思、学有所得。一份辛苦一份收获。只要我们舍得为学生着想,我想教学中没有什么是我们做不到的。,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任务,只有培养起学习兴趣,才能变苦学为乐学。作为当代小学语文教师,我们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教学改革,积极应对教学中出现的种种问题,不断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让学生的知识取得、能力发展与兴趣提高和谐统一地结合起来,体验学习的兴趣。让我们大家一起努力,为把孩子培养成栋梁之材多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