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初中语文的情境教学

2016-12-08 15:50:24王国全
散文百家 2016年3期
关键词:孔乙己创设初中语文

王国全

河北省故城县三朗乡原西中学



谈初中语文的情境教学

王国全

河北省故城县三朗乡原西中学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用情境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促使学生深入细致地理解文本内容,感悟文本真意,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初中语文;情境教学

怎样才能激活课堂,营造出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呢?关键在于教师要结合课文内容,拓展教学思路,善于创设各种情境,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积极健康的情感体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习活动成为学生主动进行的快乐的事情。那么,创设富有情感色彩的课堂情境有那些途径呢?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从以下几点进行尝试:

一、音乐抒情,渲染情境

在文学作品中,作家用语言文字表达情感,只有细细品味,方能贴近作者。在音乐作品中,情感就在节奏与旋律之中,无需深究,无需揣摩,仅凭听觉,就能用音乐最直接的感染力唤起情感共鸣,引发情感认同。实际上,文学与音乐同作为情感的艺术,实有其相通之处,若能在导入新课或朗读时,配上一段适宜的音乐作为背景,无疑将调动学生的情感,使静态的文字变得鲜活起来,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去体会文本。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创设吻合文本情感基调的音乐情境,让音乐抒情,渲染情境,拨动学生心灵的琴弦,触动学生的想象,让文本的意境在音乐中得到升华。如《天净沙·秋思》的教学中,其难点就在于如何让学生在寥寥数语中,体味游子的孤苦离情。由于中国的传统音乐与古典诗词尤为契合,因此,我就给学生播放古筝选曲中的《秋日情思》,在凄凉婉转的音乐中,我让学生进入诗的意境,去想象作者伫立在清澈的溪水之畔,残阳如血,满目秋色,一股人生命运的苍凉之感不禁涌上心头……从学生沉醉而凝重的表情可知,音乐已凭其独特的感染力使课堂盈满了悲思愁绪的气氛,使学生自然体会诗句的妙处,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

二、创设表演情境,洞察文章内涵

21世纪的课堂,应当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这就要求教师要为他们营造环境鼓励他们主动探索、主动思考,全身心地参与。在语文教学中,表演情境有时也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在教学初二的《核舟记》时,里面多涉及空间位置,所以我让学生自学课文,把课文分成两个表演场景:一个是苏、黄、佛印神态,一个是两个舟子的神态。分成两个小组进行表演,学生们认真研究课文,相互讨论,课堂气氛活跃。学生们在笑声和表演中学习课文,从错误的表演中认识自己理解上的偏差,最终得出了正确的位置。

三、问题悟情,引入情境

通过音乐渲染情境,能够使学生尽快受到情绪的感染,进入学习的最佳情绪状态,但由于学生缺乏深入思考,从而无法让学生真正理解文本真意。问题是学习的核心,而思维的火花也总因问题而点燃。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文本内容精心创设问题,将学生引入问题情境,让学生因“疑”生奇,因“疑”生趣,诱发学生求知欲,引发学生主动而积极的思维活动,促使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领悟文本情感,理解文本深意。如《孔乙己》中的“大约孔乙已的确死了”,其中的“大约”与“的确”看似矛盾,学生一时难以理解。因此,我就设计了以下问题:“孔乙己最后一次出现时是什么样子?”“小伙计有多久没有看到孔乙己了?”“看客都以什么态度对待孔乙己?”“孔乙己在看客的心里重要吗?为什么?”“如果孔乙己死了,其死因会是什么?”通过这一连串的问题,激活了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水到渠成地认识到造成该句矛盾的根源,就在于那冷酷无情的黑暗社会与封建迂腐的教育制度。

四、创设媒体情景,渲染学习气氛

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步的源泉。”创设语文情景,画面、音乐对渲染情境,激活学生的想象思维是一种重要手段。画面、音乐与语文有相通之处,都是反映社会生活,表情达意。如果能把画面、音乐语言与语言文字沟通起来,教学就真正实现了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等器官,在这种联觉的通感中,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在教学《送元二使安西》这首诗对于从未离家的孩子,要他们去体会分别的那种滋味,用语言来激发引导他们的感情进入诗中情景和意境,实在是有点儿勉为其难。这个时候,画面、音乐就可以凭借其独特的感染力来使课堂充满那种离情别绪,我给学生设置了一幅生动的离别画面,并且放古曲《阳关三叠》,在凄凉婉转的音乐中,学生一下子融入到诗词所渲染的意境中,真切地体会到作者的情感。

五、创设生活情景,激发学生情感

语文学习,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教师应该将教学内容设计成生活中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有价值、适合于学生发展的语文学习过程,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语文的魅力,体验到语文学习的乐趣,从而创设富有情感色彩的学习背景。我往往让学生写自己的亲身的直接的体验、感想、感悟,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用各种形式的练笔方式记录下来。让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的重要事件、家庭生活、学校生活、自己的喜怒哀乐成为作文活水。同时也常常转述与周围人交流或通过阅读获得的他人的体验、感受、感悟。

创设情境的手段和途径很多,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创新因素,在教学过程中用心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创设各种不同的情境。使学生在情境中观察、想象和思维,促使智力和语文能力的发展。

[1]高蓉洁.情境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考试周刊.2008(24).

猜你喜欢
孔乙己创设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井冈教育(2022年2期)2022-10-14 03:11:04
《孔乙己》“读写结合”教学设计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甘肃教育(2021年12期)2021-11-02 06:30:12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5:56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5:20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甘肃教育(2020年8期)2020-06-11 06:10:20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孔乙己(下)
孔乙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