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子健
河北省馆陶县魏僧寨中学
中学作文教学创新的建构策略和方法
刘子健
河北省馆陶县魏僧寨中学
中学作文教学中的创新教育,就是以创新教育的精神和理念为指导,在中学作文教学中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张扬个性,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引导他们写出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文章,从而培养他们终身发展需要的写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教育实践活动。
创新教育;教学策略;培养创新思维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根据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总结语文教学实践中的经验教训,在写作教学方面也提出了明确的目的要求,适应时代,驶向未来,既讲究规范,又鼓励创新。那么,如何实现作文教学的创新呢?笔者结合新课程标准,提出了中学作文教学创新的建构思路。
作文教学目标的改革对作文教学实现创新有着重要的意义。教学目标是作文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它是教师所预期的通过各种教学活动使学生的学习发生变化的结果,是教与学双方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奋力达到的目标,同时也是检查、评定教学活动效果的参照物。
教学策略是指教师实现教学目标和教学意图而采取的一系列具体的问题解决行为方式,解决的就是‘如何教”和“如何学”的问题。《语文课程标准》在写作目标中提出了“写自己想说的话”、“乐于书面表达,增强司作的自信心”等内容。因此,必须实现写作教学策略的创新,具体来说,表现在以下方面:
1.实现作文教学的开放。
谓开放的作文教学,指教师不预设刻板的教学目标,不勾画教学流程的运行轨迹,不套用死板的评判标准,而让学生有充分显示个性与才能的自由天地,在学得知识、掌握技能的同时,争取更多的个性张扬和思维发展。实现写作空间的开放。写作是最具有开放性的,囤子课堂的作文教学必然是失败的,教师应积极创造条件,引导学生走向校外去认识、感受丰富的生活,不断扩大写作领域。教室之外、图书馆、阅览室、体育场、风景名胜、农贸市场等,都应成为学生主动求知、感悟生活的课堂。有条件的地方,还可开辟网上阅读空间,加大知识容量和信息密度,培养学生开阔的视野,纵横综合的思维和恢弘博大的胸襟,让五彩缤纷的生活成为每个学生写作的源头,让本应充满生命气息的作文走出窒息灵魂的传统训练樊篱,再现其亮丽的色彩。实现学生思维的拓展。学生的思维是最活跃的,视界是最明澄的,个性是最独特的,生命意识是最强烈的。创新也是作文的灵魂,是学生彰显个性、充分发挥个人才智、体验写作快乐的关键。
2.实现学生阅读的扩大与深化。
读是写作的基础,作文教学创新的改革,除了要着力丰富学生的生活,还要努力扩大学生的阅读。然而遗憾的是我们的许多中学生不仅阅读总量少得可怜,而且对阅读活动本身失去了兴趣。离开了丰厚的积累,无法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因此,扩大学生阅读面和深化阅读层次是作文教学创新的重要内容,必须着力培养阅读兴趣,让学生逐步懂得广泛阅读是自身健康成长、成人、成才的需要。同时,推荐优秀读物,选择其中精要、精彩部分,如哲理名言、刻画传神之处、妙语连珠的段落等等,剖析、咀嚼,让学生动心、动情,使学生产生欲罢不能的阅读兴趣。通过多种教育、多种活动,让学生感受到阅读是自己生活的一部分、生命的一部分,实现主动探求。
1.生活化的作文指导教学。
作文指导上,目前不少教师只是从概念到概念,从理论到理论来讲什么选材要新颖,主题要鲜明,结构要严谨,事例要典型等等,讲起来头头是道。至于如何才能新颖,却又说不清楚,最多就是拿一篇课文中的范文或作文选中的佳作说说而且。课文虽然也是一种范例,但毕竟离学生的实际太遥远了,教师缺少亲自写作经验,只能纸上谈兵,不能现身说法,因而指导的力度有限。因此,可以采取下水作文和自由作文的方式,这样作文指导的空泛无味就会大大减少,能够体验写作中的甘苦,就能取得文章写作中难以看到的鲜活经验。从而提高教师自身语文能力、语文整体素质,同时提高作文指导的生动性、趣味性和实效性。
2.灵活多样的作文写作要求。
作过程应该是轻松愉快的,不必也无须给学生过多的束缚。我们往往要求学生写多少多少字,限多少时间内完成,否则就怎样怎样。学生作文应当眼作家创作一样,当行则行,当止则止,实在写不出时不硬写,不必一气呵成。允许能力稍差的学生有停顿、间歇,亦可迟交、缓交(但要有针对性地帮助他们提高写作速度,努力赶上,以便尽快地与大家同步)。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感到没有重压,能轻松地作文。有时候,在写作过程中,同学问还可以停笔讨论、争辩。写作与话难并举,这样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开放性训练,学生对事物的认识亦可在讨论、争辩中得以提高,有利于提高作文的质量。
3.生活化的作文修改和讲评方式。
《语文课程标准》中特别强调学生“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要求学生“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因此,作为作文教学重要环节的修改环节必须采用生活化的方式。具体来说,可以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自己修改;也可以在班里成立修改小组,找几个功底较扎实的学生,修改同学的作文;还可以让学生面对面互相修改。在具体修改活动中,教师要有针对性地提出修改要求和修改方法,让学生有“法”可依。
新课程标准下作文教学的创新必须围绕学生主体,围绕“生活化”的基本路线进行,使学生获得真正的写作体验,而这需要广大教师变革教学思想和教学实践活动,深入学习新课程改革理念,真正实现中学作文教学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