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 英
闽北民间舞蹈《鸟步求雨舞》的形态特征溯源
文‖林 英
【摘要】《鸟步求雨舞》又称《祈雨》,是流传于闽北地区建阳市崇雒乡后畲村的带有原始宗教色彩的祭祀舞蹈,本文通过实地调研,简要地叙述《鸟步求雨舞》的起源及表现内容与形式,同时对《鸟步求雨舞》的形态特征溯源进行理论分析。
【关键词】鸟步求雨舞;建阳崇雒;形态特征;溯源
《鸟步求雨舞》是在闽越文化中随时代的变迁遗留下来的具有较强地方特色的民间民俗舞蹈。它是老百姓在遇干旱时节时,为了祈求老天下雨而模仿鸟雀跳跃动作创作的一种民间民俗舞蹈,是闽北地区宝贵的历史文化财富。
“福建地处亚热带,在海洋季风的影响下,旱涝频繁,其中干旱对农业影响尤大。”[1]5建阳市位于福建省北部,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其自然气候对农业生产和人们的生活起着很大的影响。据嘉靖《建阳县志•气候》载:建阳县及周围地带“暑多寒少,夏秋大旱”。古代农业生产技术落后,社会科学不够发达,所以在面对自然灾害时无法采取相应措施,而我国古代就有“若国大旱,则帅巫舞雩”的风俗,“古代的《雩》是求神降雨的祭祀,最早的巫舞就是‘舞雩’,功能是求雨,‘旱则舞雩’是巫舞的本色”。[2]170祈雨风俗就因此形成。
求雨舞是为了祈雨所跳的民间舞蹈,但此舞必须在特定的地点进行,即必须到离后畲村十里外的双龙潭(原名:龙井坑)摆祭坛,举行祭祀仪式时才舞。
为什么求雨活动一定要到龙潭进行呢?笔者采访了崇雒乡后畲村老艺人徐学盛老师,经他了解是与当地民间传说有关:临村(东田村)有一个牧童叫邱文龙,他从小非常疼爱自己的牛,有一天,他放牛回家经过龙潭时,天空突然乌云密布,牛便停下脚步,这时只见牛头瞬间变成了龙头,牧童吓哭了,对牛说:“牛啊牛,我从来都不曾鞭打过你,如果你要变成龙飞走,就带我一起走吧!”说完,他脚踩着石头上了牛背,随后,变成两条龙沉入了潭底。据说,留有牧童脚印的石头至今仍在。双龙潭由此得名。“道光《建阳县志•名胜》载:原称雒田里,相传昔有二龙潜其中,一夕,见梦于里人邱姓者曰:‘此处人众,当辞去。’翌日,阴云四合,有二龙飞升而去。”[3]444从此以后,老百姓便把牧童奉为神,每逢干旱时节便拿了牧童的生辰八字到龙潭边去设坛求雨。龙潭信仰以此为源而流传下来。
《鸟步求雨舞》是建阳市崇雒乡后畲村百姓在遇干旱时祭神求雨所跳的一种模仿鸟雀跳跃动作的祭祀舞蹈。它是男子群舞,参加活动的人数是村里的所有男性,其中有12个人必不可少,称为“十二营军”(8人舞蹈,4人武术)。
求雨仪式由村里的一位有声望的村民组织进行。在祭神求雨吉日到来前,所有参加活动的人都要戒斋沐浴。到了祈雨当天,队伍要到十里外的龙潭边摆坛准备仪式,参加仪式的人按照当地风俗,一律不许戴斗笠或身披任何雨具。仪式开始后,由组织者先念事先准备好的写在黄纸上的祷文(邱文龙的生辰八字),再将祷文焚烧化灰,接着由八名男子跳求雨舞,舞者必须要赤膊,胸前纹龙图案(模仿越族人民,表示龙的后代),身穿蓝色裤子,裤角卷至膝处,赤脚,腰间扎红色绸带,头上扎红色头巾。“舞蹈过程保持严肃庄重的气氛,同时又具有古闽越族人粗犷的韵味。”[4]475待祭祀舞蹈跳后,队伍游行回村,在队伍的最前面由四个人撑着一匹30尺长的土织青布,代表乌云,队伍的最后面也有四个人撑着一匹30尺长的土织白布,用来引雨。队伍一路上敲锣打鼓,走街串巷,途经村、逢桥、遇庙都要停下来跳求雨舞,因为当地的风俗,百姓不愿意自己村里的雨被一起带走,所以在求雨队伍经过时就会用桌椅设成障碍,这时就需要会武术的4个人表演翻过阻碍物,才可以继续前进,所以整个队伍由4个身怀武艺的人引带,直到回到本村,队伍才可以解散,表明雨已带回。
(一)动作特征溯源
1.体态特点:4名舞蹈演员“双手握棍”,左手约握二分之一处于胃前,右手约握四分之一处于右胯前,虎口向上,双腿并拢,呈“正步”站好,膝盖微屈。另4名舞蹈演员“右手握铃刀,左手握龙角于嘴前”,呈“正步”站立,膝盖微蹲。
2.动作剖析:动律:两腿一屈一直,胯保持不动,收腹,腰直立,在做动作时要求上身随之起伏,要有跳跃感。
动作路线及方位:4名握棍的舞者以“高雀跳步”为主要动作,基本体态准备好。下肢动作:第一拍左脚向前,右脚向后,离地跳跃两脚同时落地成左腿屈膝,右腿伸直,前脚掌着地,上身保持直立,重心在前脚。第二拍上身与手保持不动,双腿离地在空中交换位置,双脚同时着地,呈与第一拍对称动作(上身随之起伏,要有跳跃感),另变换方向的连接动作称为“高雀跳转”(动作一样,只是变方向)。另4名握龙角的舞者以“矮雀跳步”为主要动作,基本体态准备好。下肢动作:第一拍右腿半蹲,左腿伸直勾脚向前踢,重心在后腿上,也是双腿起跳,同时落地,上身保持直立,第二拍保持双手位置不动,双腿起跳交换位置呈第一拍对称动作(上身随之起伏, 要有跳跃感),另变换方向的连接动作称为“矮雀跳转”(动作一样,只是变方向)。
3.动作溯源
求雨舞的动作既受“雀步”的影响又有“禹步”的影子。这可以从两方面进行分析:第一,动作之所以取名为“雀步”是因为它主要是模仿鸟雀跳跃的步子。这跟古时的图腾崇拜有密切关系,闽北古属越地,“经考证在闽北,古代先民的遗址或遗物比比皆是,著名的武夷山汉代古越城、分布各地的越王台和越王庙等;古代的蜡、雩、傩三大祭风几乎都有所表现:各地的社庙活动;建欧端午节的驱傩送鬼活动;建阳崇雒的求雨舞蹈等;《建阳文史资料》第二辑有提到崇雒在清以前叫‘雒田’”。[5]43这些都证明了闽北在古时是越族人民主要居住地。
“大约在商代,居住在黄河下游的东夷族因为战败,顺东南沿海南迁,其中的于夷和雒夷两大部落逐渐与原居的越族融合为于越和雒越。而鸟图腾是于越乃至整个越族的重要图腾形式。”[5]40自古以来,鸟神是越族人民逢凶化吉的吉祥物,百越民族崇鸟、尊鸟、信鸟。崇雒崇拜雒鸟,又叫“罗平鸟”,是鸟图腾背景下的具体崇拜。鸟崇拜的缘由是什么?其一,这与古时“鸟田之说”有密切关系,南方民族以种稻为生,因科学技术不够先进,无法抵御自然灾害,加上农民耕作水平低,能力低,更使水田蛇虫杂草繁生,那时全靠一种来过冬的候鸟,吃草根,捕害虫,有利于农业生产。由于鸟田之恩,人们把它们当作神灵来崇拜供奉。一方面为保五谷丰登,另一方面在战争中,人们也希望战士可以像鸟神一样来无影,去无踪,常胜不败。其二,“《水经注•浙江水》载‘昔大禹即位十年,东巡狩,崩于会稽,因而葬之,有鸟来为之耘,春拔草根,秋啄其秽。’ ”[5]41越人崇拜鸟图腾就由此而生,所以闽北古代先民都崇拜鸟图腾。
第二,求雨舞动作中跳跃感是模仿鸟雀,动作分为高雀步和矮雀步都是像禹步。越族的祖先是夏禹,大禹治水多年,积劳成疾,腿走出了毛病,因为他深受人民的敬重,于是人们认为进行求雨仪式的巫师如果模仿跛足求雨一定会更灵验,甚至觉得天生跛足的人,更可以与上天进行交流。这也是为什么巫师只有在跳求雨舞时须屈一足,而在其他祭祀舞蹈中屈两足的原因。高雀步与矮雀步是巫师模仿大禹走路,一高一低是把跛状分开。可见崇雒的鸟步求雨舞是古代三大祭中雩礼的遗风。
祖先是遇旱而舞雩的民族,又崇拜鸟图腾,因而,崇雒举行求雨仪式时跳鸟步舞就不足为奇了。
(二)队形特征溯源
求雨舞仪式中,八名舞者由始至终围绕的是太极路线行进,正是因为它融合宗教仪式,才得以保存下来。舞蹈走太极路线,是受道教文化的影响。道教认为太极神通广大,能镇慑邪恶。太极图又称八卦图,图中黑白两条阴阳鱼互相环抱,黑代表阴,白代表阳,阳中有阴,阴中有阳。“《道德经》说,‘道生一,一生二, 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说的是道形成一个统一体,这个统一体分裂成对立的两个方面,这对立的两个方面形成新的东西产生了万物,万物都包含对立的阴阳两气。”[6]117阴阳两种势力的相互作用是产生万物的根源,太极之圆周象征天,黑白二鱼内含阴阳交融互动之意,采天地之大气,天人合一,人神结合。文字记载:南宋时,蔡元定(籍贯:建阳)奉命前往四川、贵州收集各种不同的太极图,当时由于某种原因,阴阳鱼的太极图没有被记载在书上,但是他把它刻在了石壁了。受原始宗教文化影响,求雨仪式选择走太极路线,是希望可以与神沟通,得神相助。
(三)道具特征溯源
求雨舞蹈中所用的道具人们称为“神器”,因为都是古代巫师和道士用的道具,被认为是可以与上天沟通、与雨神交流的工具,用它们做仪式可以请神协助降雨。
棍:圆柱形,长约100厘米的红色木棍。据老艺人介绍,当地的风俗,在雨水降临前,所有男女老少一律不准披戴任何雨具,红色木棍,可以驱魔打鬼,就是拿来挑雨具的。
龙角:又叫狮角,后改为牛角。龙潭有三层,据说当祭祀活动开始时,由一个队员用龙角先盛满龙潭的水,再爬上顶层吹号,这时天就会突然黑下来,祈雨活动才开始。
铃刀:上端一把像匕首大的刀下端一个铜铃,手握刀摇铃,与神沟通。
(四)音乐节奏特征
《鸟步求雨舞》的音乐采用四分之二拍[7]632。
《鸟步求雨舞》是具有原始宗教特色的祭祀舞蹈,是古闽越人民的传世之作。我们应该保护这种原生态的民间民俗舞蹈,并不断地继承和发扬它。随着老艺人年事已高,相继去世,继承它的人越来越少;同时随着现在农业生产水平不断提高,科学的发展,不再需要求雨仪式,所以它渐渐被遗忘。面对我们宝贵的历史文化产物濒临消亡的局面,我们应该携手去拯救它、保护它,为福建的民间舞蹈艺术留住这独具特色的种类。
参考文献:
[1]林国平,彭文宇.福建民间信仰[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2]刘建.宗教与舞蹈[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
[3]李家钦.建阳大志[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5.
[4]徐贯行.闽北民俗文化及其多元性浅探[M]//武夷文化研究.福州:海峡文艺社出版社,2003.
[5]杨慕震.绚丽多彩的武夷风情[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5.
[6]老子.道德经[M] .苏南,注评.南京:凤凰出版社,2001.
[7]吴晓邦,李联明.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福建卷[M].北京: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编辑部,ISBN中心出版社,1996.
作者简介:林英,建阳二中舞蹈教师。
[中图分类号]J70
[文献标识码]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