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郝朝帅
文‖郝朝帅
【摘要】电影《港》的票房与口碑背离较为严重,其原因在于主创徐峥放弃了前两部“戏”取胜的关键:以“向下”的价值取向作为“核心竞争力”,以及以年轻人为“目标观众群”的投其所好。
【关键词】《 港》;“核心竞争力”;“目标观众群
2015年9月下旬开画的《港囧》,到了第十天票房总量已经攀升至12.8亿元,成功刷新了此前创造神话的《泰囧》,而到了10月下旬,这个数据已经被刷新到了16亿——再次稳稳站上了华语2D电影的票房巅峰。只是,在第二次迎来这辉煌时刻的时候,徐峥的心里或许爽得并不那么彻底。与上一部《泰囧》不同,《港囧》自从公映之后,基本就被淹没在吐槽的口水里,线上线下多是差评滔滔——虽然口碑和票房相背而驰对于当下的中国电影市场而言可谓常见,但相对于徐峥背后的付出和信心而言,碰到这种现象还是多少令人有些挫败与不爽吧。
如果没有《泰囧》的票房奇迹,人们对《港囧》也不会有这么高的期待,正所谓“成也萧何败萧何”:因为有了前者的超好的市场铺垫,后者才会有强大的票房号召力,而处处用前者成绩来衡量后者的结果是,几天之后口碑就被票房远远地甩在了后面——问题出在哪里呢?缺少了黄渤和王宝强,搞笑铁三角变成了徐峥独角戏?包贝尔刻意模仿王宝强,但是人缘不济成了邯郸学步?这些说法都似是而非,一部系列电影,只要剧情保持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时刻牢记取悦好“目标观众群”,上面那些理由都不足以撼动观众的口碑。徐克当年导演的《黄飞鸿》系列,甚至男主角都能从李连杰换成赵文卓,一样还是完美的经典。
而《港囧》真正让人担心之处在于,作为“囧”片系列,它似乎在“核心竞争力”和“目标观众群”这两条商业电影的生死命脉上都出现了令人不安的“游离”——而这两条在前面的《人在囧途》与《泰囧》中则得到了坚定的选择和贯彻。
虽然导演不同(《人在囧途》为叶伟民,《泰囧》则是徐峥本人),但前两部“囧戏”的整体故事框架与角色设计可谓一脉相承。徐峥与王宝强,一个是都市中成功人士状的“老板”,衣冠楚楚、器宇轩昂;一个是城市的边缘人物——进城打工的牛奶场工人或者油饼师傅。王宝强的形象一直是“傻”而耿直、“笨”且温暖,他用那颗未曾被商业社会所驯化的质朴、坦诚,在人心惟危的都市中保持着乐观的天性,既有着顽强的生命力,也有柔软的内心。他对母亲的孝、对朋友的信、对陌生人的善,都使得他活得坦然而且坚定。而作为这些特质对立面的徐峥——貌似在生活中游刃有余的“中产阶级”,他们拥有了一定的金钱和地位,但却是活得紧张焦灼、躲躲闪闪,不敢(或无法)直面自己的生活,生活质量其实比不上前者。这两种人原本生活在不同的世界很难形成交集,一旦不得不形影不离的时候,冲突与摩擦必然不断发生,包袱笑料也在啼笑皆非中一次次生成。而这种种冲突摩擦的结果是,看似更加聪明的徐峥总是顾此失彼、计划落空,而头脑一根筋的王宝强却会歪打正着、愿望达成,并且,影片最终还是草根王宝强的质朴与活力拯救了陷入精神危机之中的中产阶级徐峥,让他更深刻地找回了生活的真谛、幸福的真谛——作为喜剧类型片,前两部“囧戏”坚定地执行了这样的叙事立场,王宝强对徐峥的一胜再胜,则是高调张扬了中国的传统道德观(或者说仍是今天官方与民众共同认可的“主流价值观”)。王宝强角色身上负载着的是“老实人不会吃亏”、“人算不如天算”、“公道自在人心”等等传统中国所推崇的品质。而两部“囧戏”也同时构设了一个关于屌丝逆袭的美好故事,显示了草根阶层的巨大力量,给银幕前“沉默的大多数”提供了有效抚慰。
值得一提的是,这种“向下”的价值取向的主导性,不仅仅体现在今天的各种商业类型片中,比如在韩寒那部充满文青气质的《后会无期》中,同样延用了这种叙事模式:陈柏霖的角色就是一个有文化的王宝强,而冯绍峰的角色则更靠近徐峥。影片中,后者虽然外出闯荡多年,有一种世故的油滑,待人接物显得很有经验,然他更习惯于看到人性的黑暗面,并没有在外面的世界中磨合出强大的内心,一旦遇到打击动辄气急败坏、束手无策;而前者作为一个海岛上的小学教师,虽然没见过什么世面,但他对身外的世界有着满满的善意,在多年的“读万卷书”中已然修炼出通达的人生态度,总是气定神闲地以不变应万变。于是,经过一番探险之后,二人最终命运是,冯绍峰的角色在故事中彻底消失,不知所终;而陈柏霖的角色则成为人生的赢家,不但功成名就,还成为保存家乡小岛的功臣。
——可以说,这种主导性价值观的昭示,这种角色力量的反转,就是两部“囧戏”的“核心竞争力”。对于以盈利为目标大众文化产品,这一点绝对不可忽视。可以看到,近些年来,在高速进入全球化和城市化的同时,通行在社会生活中的是强者逻辑,赢家通吃,在经济丛林里争取进入食物链顶端才是普通人追求的终极。而商业电影,作为“造梦”的工厂,从浅处言,必须要有效抚慰那大面积未能(或许完全没可能)进入食物链顶端的观众们,这样才能获得满意的市场票房。从深处言,大众文化毕竟还肩负着引导大众的“教化”意义,当下社会道德水准的整体下滑也需要以足够的“正能量”来进行反拨。就像好莱坞大片,越是在生活中美国老百姓的离婚率高,它就越要维护男女主角家庭的完整,哪怕是离了婚的也要让你破镜重圆,“第三者”即使再优秀也要安排他(或她)退出,甚至以死掉的方式彻底玩完(远的不说,近几年且看从《2012》到《末日崩塌》)。这也算是电影工业的一种“社会责任感”了——不用去嘲笑故事模式的老套、情节的烂俗,有市场也有口碑就是商业片的硬道理。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屡试不爽,某种固定的叙事立场才能成为影片的核心竞争力。
于是,回过头来看《港囧》,难免感觉有些“杯具”了。用包贝尔顶替了王宝强,可除了造型上的尽量靠近外,人物与情节设计都可谓是另辟蹊径,误入歧途。徐峥还是徐峥,那位活得不开心的中产阶级,可包贝尔却再也不是纯朴的屌丝,正能量满满的普罗青年了。他是一个天分不足的二货文青、富家子弟,或者说,是中产阶级的未完成状态,徐峥未来的继任者。他的脑筋不足一如既往,但内心也欠缺作为“拯救者”的道德力量。这一次,徐峥只能依靠自己顽强地找回内心,修复青春伤痕,而包贝尔,就只留下制造冲突、完成笑料这一种功能了(他对于“拍纪录片”的理想坚持或可算作正能量,但也不强于徐峥“证明青春”的信念坚持)。如此一来,影片的叙事立场就发生了可疑(可怕?)的倾斜,整部影片成了中产阶级的自我肯定,成功人士的自我歌颂。而上文所说的以草根青年拯救中产人群的“核心竞争力”,则被放逐得无影无踪。——这种叙事立场的选择,真可谓是太不高明了,跌入了近年来被人们屡屡诟病的国产片窠臼。什么窠臼?中产阶级的自我骄矜,中产生活的高调炫耀。就像前几年在国内市场一度走红的、以《非常完美》、《杜拉拉升职记》为发端的“小妞电影”,多是打造了关于“中产阶级”的爱情神话与事业神话,但这些看似“励志”的影片高开低走,在当下的中国影坛日益末路,即便是拥有吴彦祖和古天乐这种绝对男神的《单身男女》系列也无力回天。唯一的反例大概就是那部以小搏大的经典案例《失恋33天》了,而它恰恰是反“中产阶级”叙事的:白百何扮演的小职员每天搭地铁、合租房、生活在没有高富帅和白富美的空间,但照样可以理直气壮地甩脸色给有钱女人,充满优势地戏弄有钱男人。这部影片票房口碑双丰收,背后的人心所向一目了然。养尊处优、衣带渐宽的中产者的自我追寻、实现、表扬,对于银幕前更多年轻的、不掌握任何社会资源的年轻人来说,可远观而不可亲近。——当然或可诛心一点,认定此番徐峥为自己设定的这个角色,是“中国最高票房导演”身处巅峰时自觉不自觉的膨胀所致,自己已经是业界大牛、金牌导演,怎堪再让一个“傻根”来启蒙开悟呢?没有口外羊,一样吃涮锅子!(1)
同时,也有数据显示,目前中国电影的观众集中在二十出头的年轻人群中,而中国电影票房增量又主要由二三线城市的“小镇青年”带来。同时,“中国大城市的年轻人绝大部分也并非土生土长的‘城里人’,而是真正意义上的‘小镇青年’,如假包换”(2)。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很好地解释了,2012年的《泰囧》何以成为(《捉妖记》之前的)国内票房冠军,独孤求败了好几年。王宝强土里土气的形象非常容易受到年轻观众的认可,他可能就是大家生活中常见的村头二蛋、街边阿狗,傻乎乎中透着股可爱的执着,虽未受过高等教育却有着明确的人生坚持,做事凭良心,靠谱也暖心。更何况,影片最后总是证明,他还是人生真正的赢家呢。这种影片看着绝对是一个舒服。所以,前两部“囧戏”关于“目标观众群体”还是瞄准得妥妥的,投其所好,正中下怀。
而随着角色设定的转变,《港囧》的“目标观众人群”的问题也就此凸显。这部由赵薇重点参与的(以戏份而言,很难说这部电影有所谓女主角)的“后青春”影片却似乎刻意走了赵薇《致青春》的路线,将目标人群对准70后一代,意图格外明显。像影片中致敬的无数港片和老歌,多是在1990年代走红、70后们耳熟能详的“旧作”。而主角徐峥的初恋发生的时空,更是明确地申明“1994级油画系”——标准的70后上大学的年份。在复现一个90后时空的饱满度来说,这部影片比《致青春》更充分到位。只能说,这次徐峥要下定决心为同龄人代言了,纵然是一部中规中矩的商业片,也要包裹着自己的一腔情怀再打包外卖出去。
如果说,银幕下徐峥和赵薇的同龄人看到这些,心中难免暗潮翻涌,情不自禁地为自己曾经的青春触动一番、伤怀一把的话,那影片给包贝尔的同龄人(和更年轻的人群)又留下了什么呢?想当初王宝强的角色,是因为正规教育和商业社会都在他生活中的缺位,因此他放大夸张了的傻劲与朴实还显得真实可信。而包贝尔扮演的这位“山寨版”呢,则是一个莫名其妙的二货,虽然是学电影的大学生,还背着艺术大家的语录,可脑子一样不好使,而且也缺少任何一点让人感到亲切的情怀与温暖,正能量完全看不到。这样的角色即便真正的文青同道也很难认可他(想想彭浩翔早年《买凶拍人》里那位同样做着电影梦的可爱的屌丝青年吧),广大普通青年更不会去接受这样衣食无忧、满身无趣的所谓“艺术青年”。可是,真正支撑起中国电影票房的观众,是70后还是90后呢?应该取悦哪个人群更有商业眼光呢,这本不是一个问题。要知道,《致青春》的票房成功不可复制,它更多是依靠赵薇个人的IP,而不是不常看电影的70后人群。
在“目标观众人群”问题上,如果对比另一部同期上映的喜剧片《夏洛特烦恼》,更显得意味深长了。和《港囧》比起来,这部影片在前期造势上简直可以忽略不计,“开心麻花”团队或许有些知名度,但绝大多数的人只知道他们的小品上过几次春晚,而春晚对于今天的年轻人来说又基本无感。但是,这部电影硬是敢与《港囧》在2015国庆档期“同台打擂”,而且是不声不响地低开高走,依靠良好的口碑一点点地发酵出12亿多票房,直至一举超越了前冠军《泰囧》。(3)说它与《港囧》分庭抗礼一点也不过分,虽然总体票房上还是略逊一筹,但在投入产出比上,尤其在观众口碑上,很显然《夏洛特烦恼》结结实实地赢了——恰如一场始料未及的屌丝逆袭。
非常有趣,两部影片其实故事框架还大体相同。都是一位活得不很如意的中年男人,心中念念不忘年少时初恋的女神,为此一把年龄了还要执着地回到往昔,寻找自己青春的存在依据。不同的是,《港囧》中的中产生活者徐来(徐峥)在现实生活中上山入地,经过一番奇遇之后感悟到还是身边的妻子和生活最值得珍惜;而《夏洛特烦恼》中的屌丝级人物夏洛(沈腾),则是经过一场漫长的黄粱美梦后幡然醒悟,回到妻子身边。那为什么类似的情节架构口碑却反差甚远?显然不是因为《夏洛特烦恼》的笑点设置更加高明——徐峥在这方面不仅一点也不差,毋宁说,作为一部商业电影,《港囧》显然在制作品质上,在电影元素的丰满上,在画面的精良上,还要胜出很多。一个更有力的解释应该是,一个屌丝男人的故事——他的烦恼和幸福、情感与传递,距离银幕下年轻观众们的生活更近,与年轻观众们更投缘,更“接地气”。尤其是片中那一碗“茴香打卤面”,让很多年轻观众为之动容:有道是“人间有味是清欢”,作为生活中的大学生、小职员、普通的打工仔打工妹,当影院中的灯光再度亮起时,他们就要回到寄身的学生宿舍、格子间、生产流水线……但他们一样可以有自己青春而青涩的甜蜜,有物质匮乏而精神丰盛的爱情。《港囧》成功人士的锦衣玉食遥不可及,但这样一碗妻子为丈夫做的家常打卤面,也许就是他们生活中的爱情最有体温的表达。所以,《夏洛特烦恼》虽然说的还是中年人的故事,但夏洛这个低微普通的男人,他的处境和心态更容易和年轻的心发生共鸣。
银幕里,夏洛是个标准的loser,除了在梦中,他的人生也不会有更多精彩与传奇,做不到为了弥补那一个青春的初吻而远赴香港,他的妻子更做不到买下一个法国的画室向他表达爱意——影片中没有给人看到奇迹的发生,正如在现实生活中一样,夏洛这样的人很难有机会逆袭人生。但是,在银幕外,得观众者得天下,卑微的夏洛在“时光倒流”中完爆了有钱人徐来。如此强大的“群众基础”无疑是一笔巨大的无形资产,为“开心麻花”团队的下一部影片做足了市场铺垫。一年或几年之后,如果说《港囧》目前的2D电影票房冠军被“夏洛”他们的续集给夺去了,那也真的不用大惊小怪。
在谈到《港囧》的票房新高时,有人扒出了徐峥在准备这部电影时所做的种种前期工作,他的繁密、细致、精确都到了令人咋舌的地步,的确很少有人能够比得上他下的功夫。他的各种精益求精,足以显示他是一个标准意义上的商业片导演。(4)但是,《港囧》票房与口碑的背离,也算给他提了一个醒,对电影市场的研究和潜力发掘,或许最基本的前提就是要放下身段,不要自觉背上“偶像包袱”,太把自己当成“神”了。也许这一点对于刚刚开始走上“神坛”的“开心麻花”主创沈腾同样重要。
注释:
(1)关于这部戏,王宝强、黄渤和徐峥之间为何“分手”的说法,在各种传媒上铺天盖地,无可证实或证伪。但能够看到的是,在《港囧》首映日当天,王宝强和黄渤在微博上对此都未作反应,昔日“铁三角”在感情上的破裂已是不争的事实。
(2)《小镇青年撑起中国电影半边天》,“腾讯娱乐”网页2013年11月1日。http:// ent.qq.com/zt2013/guiquan/71.htm?pgv_ ref=aio2012&ptlang=2052。文中注明,所谓“小镇青年”,泛指二三线城市的年轻人。但文章同时提到了,在很多县城中,今天也有一些现代化的影院陆续开张,县城中的年轻人“走进影院已经成为一种习惯”。
(3)来自“中国票房网站”1 0月2 3日数据,网址http://www.cbooo.cn/ m/628183?tn=sitebaidu。
(4)《最卖座的三部华语片,凭什么他占俩》,“毒舌电影”微信公众号,2015年10月16日。
作者简介:郝朝帅,文学博士,广东第二师范学院中文系副教授。
[中图分类号]J90
[文献标识码]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