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竞技体育训练过程中若干问题的再认识

2016-12-08 10:39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16年12期
关键词:竞技专项运动员

李 威



对我国竞技体育训练过程中若干问题的再认识

李 威

采用文献资料法、比较法、数理统计和逻辑分析等方法,从运动训练学角度入手,以我国部分竞技运动项目为主要研究对象,重点对训练过程中认识比较模糊的区域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由于对项目特征及本质认识不够导致部分运动项目成绩快速下滑,重新认识项目规律是亟待解决的问题。2)对专项训练认识过于片面,现有专项训练重形式,轻内涵。

竞技体育;项目规律;专项训练

前言

我国竞技体育在进行了多年的训练实践后,在一些项目上总结出经验并上升为理论,伴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原有的训练理论已经不能很好的指导现在的训练实践,传统的优势项目地位也一去不返,女排、女足等以前的优势项目已经被全面赶超。面对这些现象,教练员和科研人员进行了反思和总结,提出了各个项目要以专项训练为突破口,以专项训练为切入点找到了多种训练方法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一些训练问题。方法固然重要,如核心力量训练、本体感受训练等先进的训练方法都对运动训练不同层面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可是在过多的重视方法中往往忽略了项目的本质属性,过度的依赖方法和手段,企图用某一种或几种训练方法解决所有训练中出现的问题,正是这种缺乏对项目规律深层次的认识造成了操作层面上的偏差导致了很多项目发展的停滞。

对于那些已经开展多年的项目来说,之所以重新回归到训练的“起点”,一方面,反映出我们在一些落后项目的训练上还没有形成完整、系统和有效的训练体系,对运动项目本身的特征缺乏深入的了解,对项目的本质没有形成正确的认识;另一方面,也折射出我们以往对项目特征的筛选、辨别和判断方面仍然存在许多问题,需要在观念和认识上进行深刻的反思。因此,在竞技体育发展到今天,我们有必要重新对训练中几个模糊不清的地方进行梳理和总结,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优化训练,让我国的竞技体育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为此,本文拟从训练学角度,结合实际对训练中出现的具有代表性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

1 重新认识项目规律

任何运动项目都有区别于其他项目的本质特征,规律是指事物之间的内在的必然联系和趋势。规律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但人们能够通过实践认识它,利用它。对运动项目的特征与本质进行深入研究有助于教练员和运动员在运动训练中抓住主要矛盾,协调次要矛盾,提高运动训练的针对性,增强运动训练的综合效益。中国女排在经历了04年奥运会的高峰之后,最近几年的成绩一直下滑,不仅在世界上失去了原有的地位,即使在亚洲也面临着日本、韩国、泰国的冲击。究其原因,我们从表1可以看到,随着排球运动的发展,队员高大化,力量化已经成为现代排球的发展趋势,我们的队员在形态方面已经接近甚至超过欧美强队,但是在注重形态的背后,忽视了排球运动“快速、灵活、多变”的特性,过分的强调身高和力量,导致了从选材到训练实践上认识的偏差,我们的队员看起来高了,绝对力量大了,可是脚下灵活程度,连续起跳程度,速度都下降了很多。反观日本队,注重个人技术和集体战术的组合,巧妙的利用技战术的丰富性弥补身体形态和绝对力量上的不足,起到了良好的训练和比赛效果。

任何运动员的竞技能力都由体能(形态、机能、素质)、技能、战术、心理能力、运动智能构成。在技能类隔网对抗项目中,技术和战术的丰富程度对比赛胜负起决定性作用,身体形态起到重要作用。要根据项目特征,合理的划分对运动项目起决定性因素的次序,以系统、整体的观点看待项目规律,避免盲目的将某一项或某几项能力看成是绝对制胜因素,在分析项目特征与本质时应做到有主有次,有轻有重,主次结合,轻重结合。只有正确分析了项目规律,将项目规律与现有条件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合理安排训练的次序和比例,让训练达到真正意义的科学化、合理化。

表1 2010年世锦赛中国女排与前4名球队球员身体形态一览表(x±s)

注:根据www.fiba.com制定,2010年。

2 围绕专项展开科学化训练

长期以来我国将训练分为一般训练和专项训练,即在较长时间的一般训练中,全面发展跟运动素质相关的体能、技能、战术能力以及一般心理品质。随着训练的不断深入逐步的将重心转移到专项训练中,一般训练和专项训练的比例随着运动员水平的提高而变化。但是,运动员进入高水平训练阶段之后,专项能力的训练却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一般能力的训练仍保持较高的比例,导致高水平运动员专项能力训练的比例减少,难以突破已经达到的“能力极限”,专项成绩长期徘徊不前甚至倒退。正是对“专项”和“专项能力”概念认识概念上的模糊才导致训练过程中专项训练的比例不够,致使运动员不能保持高水平竞技状态。

2.1 厘清专项含义,发展专项能力

现阶段高水平竞技中,专项体能的优劣直接决定了比赛成绩的好坏,部分教练员在训练中片面的把跟专项技术动作形式一致(或类似)的练习归类到专项训练中,虽然取得了一定的练习效果,但在运动训练精细化程度很高的今天,这种粗犷式的练习方式显然不是最科学的方法。从表2可知,实验组射箭运动员在核心力量训练后持弓臂三角肌、勾臂三角肌、勾臂侧斜方肌的IEMG稳定性均会随着训练的持续而增加,募集的运动单位数目也越多。因此,提高射箭运动员的力量素质,不能一味追求提高绝对力量,应着眼于射箭技术的项目特点,针对射箭运动员肌肉协调和肌肉平衡用力能力,设计和选择力量训练的方法与内容。

表2 8周核心力量训练后射箭运动员12支箭肌电测试IEMG结果及命中率一览表

注:*表示与运动后即刻比较p<0.05,**表示与运动后即刻比较p<0.01。

2.2 围绕专项需求展开训练

体能应于技战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技术训练要伴随着体能的输出,战术安排要与体能匹配。任何运动项目都不存在没有技术内容的体能输出,也不存在没有体能的技术动作,二者都是同时的出现在一个完整的技术环节之中。体能的发展必须与技术同步,只有技术达到一定水平,运动员提高了的体能水平才能在比赛中得以体现。从表3可以看出,中国优秀足球运动员与荷兰优秀足球运动员在跑动距离上存在一定差异,这与我国运动员在有球或无球技术的使用情况有关,由于我们现有的技术水平并不能与体能很好的结合使之合理化、省力化,出现了技术发展落后于体能水平或体能水平落后于技术发展的现实情况,因此很多体能都在一些比赛常用的技术环节中流失(例如停球、带球、对抗)造成了体能的极大浪费;另外,由于教练员制定的战术超过了现有体能储备,在场上出现了过多的无效跑动(被动跑动),使运动员的体能分配不受控制,不得不用比赛后半段的体能去代偿比赛前半段的比赛,因此经常出现中国足球队在比赛的后半节崩盘的局面,体能的损耗在一定程度上与意志品质的关系不是很大,只有设计出与队伍现有体能相匹配的技战术打法,才能将体能发挥到极致,这就要求我们细致的分析足球项目的体能特征,用足球项目需要的体能方式练习,而不是用田径和举重的练习方式来发展足球运动员的体能。从篮球项目中我们也可以看出体能与技战术之间的关系,传统的中国篮球总是按照“快、灵、准”的风格去指导训练实践,运动员在训练中的投篮命中率都很高,试想一下哪一支队伍会让我们的运动员接到球之后,身体稳定住瞄准一下篮框再投篮,这说明我们的训练忽略了比赛的实际情况,训练中的投篮技术练习没有伴随高强度对抗下的体能输出,训练重形式轻内涵,导致运动员在高强度比赛过程中不适应对手的节奏,原有的“非对抗技术”发挥不出来。

表3 荷兰顶级联赛运动员与中国运动员跑动距离一览表

注:(根据Raymond Verheijen,1997;艾康伟等2005)

3 树立以运动员为核心的训练理念

认识上的偏差让我们在组织训练时与项目所需相差甚远。运动员是训练活动的主体,竞技活动中竞技能力的直接体现者和运动成绩的创造者,训练活动的最终目的是提升运动员的专项竞技能力。因此,我们要以项目规律为出发点,以项目的专项特点为中介,针对每名运动员的现有竞技水平、不同训练阶段以及竞技能力结构的不同采用多种方法手段将训练落到实处。要将所有跟训练相关的因素整合到一起,最终落实到运动员身上,在充分认识项目特征基础之上,根据运动员的自身特点选择训练的方法手段,进行具体的、有针对性的、个性化的训练,由于每名运动员的竞技能力结构都不相同,不要试图用某种固定的模式去复制训练过程,在训练过程中要善于变化,敢于变化,只有这样才能让运动员达到运动训练金字塔的顶峰。

4 结论

1.应重视项目规律研究,按照项目内部联系组织实施运动训练过程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2.仔细分析专项竞技结构和特点,抓住影响专项竞技水平的主要因素,以主要矛盾为统领,有针对性的解决训练问题。

3.做到以人为本,运动员才是训练真正的核心,训练应以项目规律出发,以练习内容方法手段为中介,最终目的是提升运动员的专项竞技能力。

[1] 陈小平.论专项特征—当前我国运动训练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体育科学,2007,(2):72.

[2] 刘振铎.现代汉语辞海[M].北京: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2002.

[3] 王三保,刘大庆.论运动项目的特征与本质[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3)[C],2009.

[4] 田麦久,等.项群训练理论[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8.

[5] 侯向锋.核心稳定性力量训练队射箭运动员固势撒放阶段稳定性影响的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10,(3).

[6] 朱伟.历届奥运会中国与世界前八强田径竞技格局对比分析[J].体育科技,2015,(6).

[7] 曲磊,赵怀玉.神经类型与训练比赛关系研究[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12).

[8] 崔小珠,王人卫.应用心率变异性指标评价优秀耐力运动员机能状态研究进展[J].体育科学,2015,(12).

[9] 韩冬,张逸文.女子散打运动员核心力量训练的实验研究[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3,(10).

[10] 吴继魁,韩美宁,等.散打运动员肘关节的等速肌力研究[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16,(3).

Re - understanding of Some Problems in the Process of Competitive Sports Training in China

Li Wei

This paper adopts the method of literature, comparative method,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and logic analysis, and studies some of the competitive sports projects in China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ports training. The focus is on the regions with relatively fuzzy knowledge in the training process. The results show that: 1) Due to the lack of knowledge about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essence of the project, the results of some sports projects are declining rapidly, and it is an urgent problem to re-understand the project law. 2) special training awareness is too one-sided, the existing special training heavy form, light connotation.

competitive sport; winning law; special training

李威(1982-),男,安徽人,讲师,博士,研究方向:运动训练理论与实践、体育产业。

内蒙古民族大学体育学院,内蒙古 通辽 028000

Physical Education Department of 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Tongliao 028000, Inner Mongolia, China.

G80-05

A

1005-0256(2016)012-0138-3

10.19379/j.cnki.issn.1005-0256.2016.012.056

猜你喜欢
竞技专项运动员
TSA在重竞技运动员体能测试中的应用
第1-3届冬季青年奥运会竞技格局分析
一位短跑运动员的孤独
我国优秀运动员商业价值的开发
男女运动员各有几名
花与竞技少女
运动员
同台竞技
单项选择专项训练(四)
同义句转换专项练习50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