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体育教师胜任力模型建构及其实证研究

2016-12-08 10:39邓国庆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16年12期
关键词:高绩效胜任维度

孟 文,邓国庆



高校体育教师胜任力模型建构及其实证研究

孟 文1,邓国庆2

随着高校绩效政策的实施,教师岗位的发展也逐渐向专业化方向转变,教师岗位需要的是能力突出的、才能卓越的人才,因此关于高校教师胜任力的研究得到了广泛的重视。针对高校体育教师胜任力特征,通过构建模型并设计相关调查问卷,根据统计数据结果进行实证研究,并在研究的基础上对提高高校体育教师胜任力提出可行的建议,该研究对提高高校体育教师胜任力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高校体育;教师;胜任力;实证分析

1 高校体育教师胜任力研究

1.1 胜任力基本概念

目前,关于胜任力并没有准确的定义,学者们对此众说纷纭。部分学者认为,胜任力是指单个个体所具备的,在不同的工作岗位和组织外部环境中,能区别于他人的行为特征。胜任力是区分同一岗位的优秀工作者与能力缺乏者的潜在特征,既包含价值观念、个人动机、自信心和自我控制等因素,也包含行为倾向、行为特征等,这些行为特征可以带来较高的工作绩效,由工作者的工作技能、知识结构、个性特征以及价值观等组成。还有一部分学者认为胜任力是指员工在工作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如个人能力、知识构成、价值观念、行为动机、技能技巧等关键的反应个体特征的总和。总之,还未出现一个适用于所有情况的胜任力的定义,不过有一点是公认的,胜任力一般与个体的工作绩效相关,而且胜任特征受到工作环境、岗位特点的影响。

1.2 高校体育教师胜任力的内涵

研究胜任力必须与工作岗位特征紧密结合起来,因此,分析胜任力在高校体育教师中运用的前提条件是充分把握高校体育教师的岗位特征。基于高校体育教师岗位的复杂性、创造性、示范性等特征,胜任力的内涵主要包含3个层面:第一,高校体育教师是一个泛称,有的体育教师从事教学,有的体育教师进行体育训练,还有的管理学校体育工作,都被称为高校体育教师。 第二,体育教师不仅要有健康的体魄,还需要掌握一定的专项技术和体育知识,具备相应的科研能力。第三,体育教师岗位的专业化发展及绩效考核的实施,要求高校体育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加强个人学习能力和科研能力。

胜任力理论在教育领域的实践使得研究者们的关注点开始转移到教师岗位,并逐渐把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引入教育领域,以胜任力来衡量教师的教学能力,促进了课程的改革,提高了教学质量。本文以高校体育教师为研究对象,将教师胜任能力与体育教师岗位的特点相结合,对胜任力理论进行进一步扩充,对推进未来体育师资力量往更专业化的方向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国外有关教师胜任力模型的研究

国外学者关于胜任力模型的探索一直未停,在此基础上,越来越多的教育界学者胜任力模型引入到对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研究中。Bisschoff and Grobler (2011)[1]提出了一个双因素模型,即教育胜任力特征和协作胜任力特征。Kabilan(2012)[2]提出的优秀教师胜任力素质的评价标准由5个部分构成,分别为自我学习、个体内在驱动力、计算机操作知识、技能与知识结构以及交互能力等。Herneman和Milanowski (2013)[3]得出从授课技巧的提高和人力资源技能的提升层面来提高教师的胜任力水平的结论。Dincke E.H. ctc (2014)[4]运用验证性因子分析与德尔菲技术相结合的办法,发现了高校教师的包含五个维度的胜任特征:个体本身(具备作为教师的基本要求)、教学领域的知识专家、学习过程中的督促者与监督人角色。由此看来,在高校教师胜任力研究领域,国外已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但关于高校体育教师胜任力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

2.2 国内有关教师胜任力模型的研究

国内文献大多是对高校青年教师的绩效与胜任力之间的关系的研究,以及关于胜任力模型构建的相关研究。徐建平(2004)[5]研究了高校优秀教师和普通教师共有的胜任力特征,其中包括控制情绪的能力、分析性思维模式、尊敬他人美德等等。虽然高绩效教师有独特的胜任特征,但是普通教师的胜任特征高绩效教师同样拥有。李英武、李凤英等(2015)[6]编制的调查问卷运用德尔菲技术、问卷调查方法及结构化访谈,分析了我国中小学教师胜任力包括教学要素、道德情感要素、管理要素、调节与动机等结构维度。丁润冲,王理峰(2016)[7]综合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行为事件访谈法(BEI)构建了一个由4族15要素组成的高职院校体育教师胜任力模型。

综上所述,目前国内的教师胜任力相关研究中,以高校青年年教师、中小学教师、优秀教师为研究对象的模型的研究成果较丰富,然而从高校体育教师角度出发的相关研究却相对较少。

3 高校体育教师胜任特征的确定

3.1 高校体育教师胜任特征及高绩效标准

把高绩效体育教师与能力欠缺、表现普通的体育教师区别开来是胜任力研究的主要目的,而高绩效者与普通教师的胜任特征有共同的成分,两者是包含与包含于的关系,高绩效教师的胜任特征包含了普通教师的所有胜任特征。共有的胜任特征表示一名合格的体育教师必备的素质,而高绩效胜任特征是个人拥有的独特的胜任特征,正是这些高绩效胜任特征将教师人群分出差异,能挑选更适合岗位的优秀的体育教师。

据胜任力研究结果分析,不同绩效水平的教师的胜任特征反映了个人的工作行为表现,因此,研究高校体育教师胜任力特征的前提是确立合理的高绩效标准。在教育部相关领导、专家教授的意见、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整理出符合高绩效体育教师胜任力的标准:一、兼任体育教研组长、年段负责人、校级中层领导、校级领导。二、获得省级及以上各种称号的教师。三、其论文获得省级及以上奖项的教师。四在地市级及以上运动会上指导学生获得优胜。

3.2 高校体育教师胜任特征的确定因素

3.2.1 高校体育教师工作特点

教师的工作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教师的胜任特征,而高校体育教师工作特点的决定因素有很多,其中,占主要地位的决定因素是学校体育教学的功能。高校体育教师的工作具有复杂性、创新型、示范性等特征,学校体育功能包括教育功能、健身功能、娱乐功能的本质功能和文化功能的附加功能,在一定条件下会对人与社会产生影响。体育教师的工作是建立在头脑思维的基础上,通过体力的表现形式展现给学生的,是脑部运作与体力相结合[8]。总之,学校体育各类功能的实现离不开体育教师的工作劳动,体育教师对确保学校体育功能的发挥具有重要意义。

3.2.2 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

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体现在个人能力及科研能力的提高上,存在很大的个体差异性。在专业道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上,每位教师都有自己擅长或是欠缺的领域。体育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推动高校体育老师不断提高自身水平,同时也提升了个人能力,由普通体育老师向专业体育老师转变,这也是研究体育教师胜任特征的基本依据之一。

3.3.3 体育教师绩效工资制度

教师绩效工资制度对提升教师教学质量,激励教师个人能力发展,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具有重要作用,这一模式有利于考察教师的成绩、课堂表现和学生成就,有利于促进体育教师能力的提高。胜任力始终是和绩效紧密相连的,此外教师绩效评定的内容和标准反映了对教师胜任力的要求,激励着教师不断提高个人专业发展能力以提高胜任力水平。

3.3 高校体育教师胜任特征标准

通过对文献资料的筛选、分析,紧密结合高校体育教师这一岗位的特征,初步确定了43个胜任特征。问卷采用Likerts 5级评分法[9],“1”是不重要,“2”是不太重要,“3”是一般,“4”是比较重要,“5”是十分重要。在此基础上邀请10位专家参与调查,收回有效问卷10份。整理数据后利用spssl6.0进行处理,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胜任特征得分均数

除去8项均数低于4的特征,剩下的35项构成了高校体育教师的胜任特征指标。其中,重要程度均数在4.8-5.0之间的9项胜任特征是体育教师所必备的核心素质和能力,分别为吃苦耐劳、动作示范、教学反思能力、教训知识、运健指导、语言表达、终身学习、自信、职业素养。

3.4 高绩效体育教师胜任力特征的确定

将高绩效体育教师与能力欠缺、表现普通的体育教师区别开来是胜任力研究的主要目的,关键环节是确定高绩效特征。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通过帕累托分析来确定高校体育教师的高绩效特征。首先,根据43个具有代表性的胜任特征来设计调查问卷,统计调查结果并筛选出最突出的胜任特征,收回有效问卷29份,并进行结果统计。

其次,对数据进行帕累托分析法进行分析。帕累托分析法是意由大利经济学家维尔弗雷多·帕累托提出来的,又称80/20分析法,ABC分析法。其主要功能在于,分析出起决定作用的关键因素和不起决定作用但仍有影响力的因素。在帕累托分析图中,左右两边各有一个

纵坐标,左边的表示频数,右边的表示频率,横坐标表示各项影响因素,按影响大小从左向右排列。曲线所表示的频率在80%以下的都是具有影响作用的因素,只是影响的程度不同。

图一 高绩效高校体育教师的主要胜任特征

如图一所示,80%以下的高绩效体育教师主要胜任特征是教学反思能力、进取心、运动与健康指导能力、自我评价、体育学科专业知识、体育教学与训练知识、自信、终身学习能力、责任感、动作示范能力、进取心、关注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创新能力、运动技能、科研能力、信息收集能力、团结协作、职业素养、吃苦耐劳、教学监控能力等20项。

4 高校体育教师胜任力模型的构建

4.1 模型的构建

4.1.1 建模思路

本文通过“基本胜任力词典”确定出26项胜任力因素,在此基础上,采用多层次模糊综合评定法进行分析,建构出二级指标内容。然后根据教师的行为表现将两个指标进行比较,通过比较对各项因素打分并计算出总积分,即可得到体育教师的胜任力状况。

4.1.2 评估方法

采用层次分析法合理地对结果进行评估,确定各项因素在指标体系中的权重,接着采用模糊综合评定法对此进行对比,得出两个指标体系的矩阵如图3所示。

将权重向量值设定为W′:

W′i=2.26+2.26+0.83+0.28+0.69+1.00=7.32

W1=0.20、W2=0.20、W3=0.16、W4=0.12、W5=0.14、W6=0.18[10]

根据计算得出因素的一致比例,当CR<0.1,则表示判断结果具有合理性和一致性,因此就不需要反复调整。

λ1=(1×0.20+1×0.20+3×0.16+5×0.12+3×0.14+3×0.18)/0.20=5.97

λ2=5.97;λ3=5.86;λ4=6.55;λ5=6.08;λ6=6.27

λmax=(5.97+5.97+5.86+6.55+6.08+6.27)/6=6.11CI

=(6.11-6)/(6-1)=0.02将RI=1.25,m=7套入公式CR(CR=CI/RI),得出的结果是0.02,因为0.02<0.1,所以判断结果具有合理性、一致性。

4.2 问卷调查

根据上述模型建构结果,将高校体育教师的高绩效胜任特征与共有胜任特征作为最终测试内容,在对高校体育教师走访调查的基础上,采用文献资料进行分析,并根据胜任特征设计题目,制定出调查问卷。问卷共发放500份,最终收回有效问卷402份,对问卷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

4.3 高校体育教师胜任力因子分析

因子分析是一种统计技术,从许多的变量中提取共性的、具有代表性的因子。一个因子包含许多本质相同的变量,不仅变量的数目减少了,还能检验变量间关系的假设。因子分析的方法主要包含主成份分析法和方差极大正交旋转法这两种方法。

4.3.1 高校体育教师胜任力探索性因子分析

因子分析的方法主要包含三个步骤:第一,要判断变量进行因子分析合不合适[11],要通过相关系数检验方法。首先,简单相关系数检验,简单相关系数的绝对值需要大于0.3;其次,巴特利特球形检验,只有统计量对应的显著性概率小于给定的显著性水平才能进行因子分析;三是KMO检验,KMO的取值在0-1之间,切越接近1越适合因子分析。利用spssl6.0做因子分析,KMO取值为0.856,符合条件且比较接近1,所以适合进行因子分析;此外,巴特利特球形检验的p值小于0. 000,自由度是2145,也符合原定判断。其次,采用两种方法进行因子分析并删除因子负荷值不符合的题项,不符合表示因子负荷值低于0.3;最后,在因子结构改变后继续进行因子分析,多次探索直到数值趋于稳定。所有步骤完成后,筛选出35个负荷值大于0.3的题项,抽取了5个因素,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最终统计量和总变异解释率

表2的5个因素累计变异解释率达55.492%。筛选出的35个题项在各个因素旋转后的载荷如下表3所示。

将因素1-5分别命名为科研创新能力、信息收集与学习能力、教学与组织能力、专业素专业、个性特征,维度与之前构建的模型相一致,体现了模型的有效性。图2所示即通过因子分析构建的因子模型。

4.3.2 高校体育教师胜任力验证性因子分析

对因子分析所得出的高校体育教师胜任力模型进行拟合度检验[12],如表4,通过LISRELB.7统计软件包得出的结论是良好。

上述通过因子分析产生的高校体育教师胜任力验证模型的因子负荷表[13]如表5所示。

4.4 结果分析

4.4.1 在职高校体育教师胜任力的总体发展水平

根据表6得出的结果是我国高校体育教师胜任力中科研创新能力、教学与组织能力和个性特征为“基本符合”等级,平均值均大于4;而信息收集与学习能力、专业知识平均值低于4,则处于“基本符合”等级。

图二 因子模型

教学与组织能力的平均值最高,说明这个胜任力维度与体育教师的工作紧密相关,是教师的素质要求。其次,自信心等的个性特征也是必备胜任力特征。一般说来,高校体育教师与其他学科相比,具有复杂性,不仅仅要投入体力活动,还要投入脑部精力,除了积极投入自身的教育工作之外,还要时常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由此也反映出高校体育教师工作的独特性。

科研创新能力属于中等阶段的胜任力维度,体育教师们受绩效考核的鞭策,为了“评优”、“评职称”等名利需求需要一定的科研成果为基础,所以科研创新能力也是高校体育教师的胜任力特征之一。

专业知识及信息收集与学习能力虽然得分相对而言较低,但也有较大的重要性。高校体育教师不仅要重视课堂教学,也要加强自身专业知识理论的学习,提高岗位学习能力和自主性。

表4 验证性因子分析模型拟合度评价指标(N=232)

表5 验证性因子分析各因子观测指标的负荷表

4.4.2 不同绩效高校体育教师胜任力水平的比较分析

由表7、图4可以看出高绩效组教师与一般教师在相同的5个维度之间存在着差异。比如高绩效组的5个维度Mean值均大于4,而一般教师组仅有两个维度的值大于4,可见此研究的结果具有意义。

表6 所有测试对象整体测验及各胜任力维度得分

图3的柱状图直观地展示了各个胜任力维度的重要性。

图三 各个胜任力维度的重要性

图4的柱状图直观地对比了两组教师的差距,普通教师组的整体水平都低于高绩效组的水平,说明这两组胜任力的组成结构是存在差异性的。

图四 高绩效组与一般绩效组各维度的重要性

5 对高校体育教师提高胜任力的建议

1.不断学习提高自身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体育教师常常要示范一些动作给学生看,提高教学水平就尤为重要,要简单并高效地教会学生,寻找适合自己和学生的教学方式;其次,科研能力的高低决定了体育教师的绩效水平,教师要利用周围学习资源不断钻研。

表7 高绩效组与一般绩效组在各维度上调查分值的比较

2.爱岗敬业,对体育教师这个职业具有认可感、归属感。体育教师要让自己的行为对学生起到示范作用,要对自己的职业抱着积极的心态有所追求,这样才能有较高的工作绩效,获取成就感。

目前,虽然国内外众多学者对胜任力相关领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相当多的成果。但是大多数的研究还不够深入,仅仅讨论了教师胜任力的现状及其胜任特征并构建胜任力模型,所得到的结论仍不够充分全面。基于此现状,本文提出一些对未来研究的构想:一是,研究设计、类型创新化。在研究设计上,对高校体育教师胜任力胜任特征的要求没有一个固定标准,问卷数据太少不够大众化,因此得出的数据比较片面,不能反映胜任力在教师领域的原貌体现。其次,研究类型比较单一,大多数集中在胜任力现状的研究及胜任力特征的理论分析上,而缺少实践应用。二是,增加本土化研究,开辟新的研究思路。国外对高校体育教师胜任力的研究早于我国,我国的研究基本都建立在国外的研究结果上,生搬硬套西方的研究方法、理论,并不能深入反应中国社会、文化背景下高校体育教师胜任力的实际情况。因此,未来要增加本国本土的研究,开辟新的研究思路并进行深入分析。

[1] Bisschoff,Bennie Grobler.The Management of Teacher Competence[J].Journal of In-service Education,2011,24(2):11-14.

[2] Kabilan M K.A Literature Analysis of Teacher Competency[J]. Journal of Computing in Teacher Education,2012,21(2):51-57.

[3] Herneman,H.G.,Milanowski,A.T.Alignment of Human Resource Practices and Teacher Performance Competency[J].Peabody Journal of Education,2013.79(4):108-125.

[4] Dincke E.H.Tigelaar (2014) Introduction-the Competency Movement: Its Origins and Impact on the Sector[J].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ublic Sector Management 2014,13(4):306-308.

[5] 徐建平.教师胜任力模型与测评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4:63-66.

[6] 李英武,李凤英等.中小学教师胜任特征的结构维度[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115-118.

[7] 丁润冲,王理峰.高职院校体育教师胜任特征模型构建研究[J].四川体育科学 2016,35(1):132-135.

[8] 祝大鹏.高校体育教师胜任特征模型建构[J].体育学刊.2010,17(11):64-66.

[9] 肖志艳.基于胜任力模型的高校体育教师素质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报.2016,24(3):29-30.

[10] 何齐宗.熊思鹏.高校教师教学胜任力模型构建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 2015,36(7):60-67.

[11] 颜正恕.高校教师慕课教学胜任力模型构建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15,21(6):105-111.

[12] 白银龙.李学东.高校体育专业班主任胜任力模型构建与应用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14(4):97-100.

[13] 黄志明.高校新入职青年教师胜任力模型构建及其应用研究[D].安徽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5:32-45.

The Construction of Competency Model of PE Teacher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Its Empirical Study

Meng Wen1,Deng Guoqing2

With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performance policy, the development of teachers 'positions has gradually changed to the direction of specialization. Teachers' positions need people with outstanding ability and outstanding talents. Therefore, the research on the competence of teacher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as been pai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According to the statistical data result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feasible suggestions on how to improve the competence of PE teacher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on the basis of the research. This research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improve the PE teachers' Competence which has a very important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value.

PE teacher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ompetence; empirical analysis

南京工程学院高等教育研究课题(项目编号:2014ZC40 )

孟文(1981-),男,江苏盐城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与运动训练学。

1.南京工程学院,江苏 南京 211167Nan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Nanjing 211167, Jiangsu, China.2.三江学院,江苏 南京 210012

G807

A

1005-0256(2016)012-0037-6

10.19379/j.cnki.issn.1005-0256.2016.012.018

猜你喜欢
高绩效胜任维度
理解“第三次理论飞跃”的三个维度
软件工程胜任力培养及实现途径
认识党性的五个重要维度
别让高绩效员工过劳
浅论诗中“史”识的四个维度
基于胜任力理论模型的冰雪人才培养新策略
勘察设计企业高绩效团队建设研究
搭建发展成长平台 打造高绩效团队
人生三维度
国内外关于“胜任力”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