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媒体2016年9月20日报道,上海市初三女生李晓(化名)的妈妈黄女士,最近花了近两万元,在徐家汇的一家情商教育机构购买了课程。每周六上午,李晓都要到该机构上一节情商课,课时长达一个多小时,每周的课时费大约为300元。黄女士的这一做法,引来了家长圈的一片唏嘘,不少家长都提出这样的疑问:“花两万元买奥数课程我还舍得,孩子都初三了,你怎么不买文化课程,反而去买情商课呢?”
而黄女士表示,之所以让李晓去学情商课,是因为她觉得女儿还不具备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态,而这些学校都没有系统地教。“我觉得学奥数并不会影响人的一生,可是拥有健康的心态却可以让人受益终生。”黄女士说。
情商教育能托付于两万元情商课吗
情商课程价格可谓不菲,但不少家长考虑到学校的基础教育并没有涉及这个问题,且情商课在某种程度上能塑造思维,确实能提升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情商课逐渐受到 一些家长的青睐。学生、家长的这种刚需,让情商教育这种概念化的东西,一时间成了新兴市场。投资前景看好,利润空间大,自然就会有众多商家和机构纷纷进场分羹。但目前来看,情商教育是否就真的存在即合理?学费不菲的课程是否就能给情商“充值”?在没有标准和规范出台的前提下,市场就已经“穿鞋跑步”,对于这种先入为主,又有谁来对它进行监督?
应该看到,一些家长之所以会考虑给孩子选择情商课程,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孩子孤僻、不爱交流。这种很多人都会遇到的成长烦恼,和情商表达在情绪、意志、耐受挫折等方面的品质还是有所区别的。市场上流行的情商课程,更多在于给孩子以鼓励、思考的空间以及增加沟通。这种趋向于心理干预的流程,如果就能转变成情商培训并用它来挣钱的话,恐怕就太过短平快了。学校教育更应该起到应有的作用,实际上,一些条件较好的学校,已通过在学生中开展采访活动、户外演讲、播音实践、体育拓展等主题行动来推行情商培养。但更多的普通学校还没有达到这种软硬件要求,因此留下了大片情商教育的空白领域。试想,情商课作为孩子们精神领域的补给品,如果任由市场化介入,恐非学生之福。
“培训机构情商课”给教育提了个醒
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的观念,尤其是家庭育才观念在发生根本性转变,黄女士购买情商课的行为,也给教育提了个醒。一是给家庭教育提了一个醒。以前,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家长过分看重孩子的考试分数,只关心升学考试科目的成绩,忽视了对孩子兴趣、爱好、特长等的培养。而这些孩子,由于家庭的溺爱、迁就和教育的不得法,不少人养成了任性、娇气的性格,缺乏爱心,缺乏独立生活和抗挫能力。目前,《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出炉,要求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培养学生的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不少家长也逐渐认识到,教育孩子不仅要关注他们的智力发展,更要关注情商、创新实践能力等的培养。
二是给学校教育提了一个醒。以往,由于家庭和社会评价学校和老师,单纯看学生考试分数和升学率,教师为了迎合家长的需求,不惜采取“题海战术”“时间战术”来单纯提高学生考试分数和升学率,而忽视了学生思想道德、个性修养、情感态度等的培养。而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应达到三维课程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和谐统一。学校要加强对学生心理健康、行为健康的培养,及时、有效诊治学生的心理、行为疾病;要加强学生情绪调控能力和自信心的培养,提高学生自我管理、独立自理等能力;要加强学生安全防范能力和抗挫能力培养,提高学生解决问题、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进而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健全人格。总之,家庭和学校要彻底转变单纯关注学生成绩的旧观念,进而全面关注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