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15日,一则谴责游客不文明行为的帖子引发了网友们的广泛关注。帖子中有4张北京市房山区黄山店村怪石山景区的醉石林被喷上红色涂料的照片。照片显示,醉石林的景观石上被喷上了“陈志成2016.9.1”“沧海桑田掀巨变造就嶙峋乱石山”等字样。这些字的落款都有陈志成的名字,且日期均为2016年9月1日。发帖者还表示,陈志成还在金祖山、孤山口、火焰山等景区都进行了涂鸦,被破坏的都是景点的重要景观,共有13处。
此事引起了网友们的愤怒。9月16日,陈志成主动致电黄山店村委会承认错误,17日便来到景区清洗涂鸦。陈志成今年53岁,他称最近自己心情不是很好,另外也觉得年事已高,可能不会再爬上这些山了,于是就萌发了留个念想的想法。
涂鸦好洗,心病难去
据媒体报道,陈志成之所以认错,是因为其外甥女认出了字迹,并提醒他相关部门正在找他。对陈志成而言,名字很清楚、笔迹很好辨认,既然外甥女能认出自己,那么就很可能有别的熟人能认出自己,很可能还会有人去举报自己、相关部门也会找到自己。自己的“作品”引起了全国轰动,舆论的压力推动着事情的进展,落网是迟早的事。这种认错道歉更像是事情闹大以后的一种自保。
这种侥幸心理并不是陈志成独有的。很多时候,并不是法律没有约束力,街上吐口痰都有法律管着,破坏文物、自然景观、公共财物,在这么重要的地方乱涂乱画怎么可能没有法律约束?但大多数人赌的是罚不到自己身上,以为可以置身事外。天下同名同姓的人多了,确实不那么好对号入座,但现代科技的发展其实已经可以找到具体的人。买景区票不需要实名,但买火车票、飞机票、住宾馆是要身份证的;在游人面前,你是个陌生人,但你留下的各种痕迹是能指向一个确定的人的。唯一的变数是管理部门到底执多大的决心来应对这样的事,是将惩罚挂在嘴上,还是费尽周折找到元凶。前者比后者省事也更节约成本,但后者无疑比前者更具有长久的约束能力。陈志成近乎疯狂的行为,其实也是客观纵容的结果,小恶积累成了大恶。涂鸦好洗,敷衍了事的心病却难去。
景区人过留名,恐是贪念在作怪
“留个念想”,这话听起来总有点奇怪。在《西游记》中,有一个叫做金池长老的和尚,贪图唐僧的锦斓袈裟,于是想着烧死唐僧师徒二人,不成想被识破,偷鸡不成蚀把米。不少游客恐怕有着类似的心理,山河壮美不能足其心,千山万水不能静其魂,天地辽阔不能撼其神,一定要用别样的形式纪念,贪婪地表现着个人的占有欲,既毁了风景,又败了名声。
其实旅行是一件奢侈品,既然已经能够享受得起这份奢侈,为何不能配上一份应有的修养?精神世界与物质世界从来不会冲突,很多的旅行文章中,都描述了旅行的不易和所获所得。但是,每一份有营养的旅行日记,都是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最终丰富了自己,惠及了他人。由此联想到频频曝光的旅客不文明行为,涂鸦、攀树枝、丢垃圾、随地大小便等等,其背后都充斥着一份自私和贪欲,以损人利己为追求的价值观,亦越来越受到社会的抵制和反对。所谓文明出行,不过是有教养地做好自己能够做好的事。这个目标很近,却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