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先河
摘 要:本文比较了案例教学与举例教学异同,分析了案例教学在高职财经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的必要性,探索了财经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如何实施案例教学。
关键词:财经职业教育 案例教学 应用
财经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是为社会培养既懂财经专业理论又掌握专业技能的应用型人才。由于职业院校学生入校文化基础相对较弱,培养技能型人才需要教师创新教学方法,职业教育教学过程中摸索出了一系列教学方法,案例教学在财经职业教学过程中效果尤其显著。
一、案例教学不同于举例教学
案例教学和举例教学虽然在名称上只有一字之差,但是在内容上却千差万别。举例教学中的素材可以是教师在备课过程中精心准备的,也可以是教师在课堂上即兴发挥或者编造的,教师在课堂上举的例子既可以是来源于生活实践也可以是虚拟编造。举例教学的素材来源非常广泛,一般来说比较短小和精悍,针对某一个具体的知识点和重点问题。案例教学则是建立在复杂问题和真实发生的典型事件的基础上,教师通过精心编排和艺术呈现而展现在学生面前的文字材料,案例教学中的案例并不是信手拈来或者随口编造的,也不是教师可以直接从报刊或者杂志上直接照搬采用就可以的。
案例教学和举例教学需要实现的教学目的也各不相同,在课堂上的表现形式也大相径庭。举例教学是作为教师在课堂上使用的一种辅助教学手段而存在的,一般起到活跃课堂氛围、集中学生注意力的作用,但是案例教学则是教师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理论知识和分析基础的基础上开展的教学,教师需要精心策划和准备,通过案例作为基本情境和教学素材,引导学生身临其境地去思考问题,将学生带入到案例的真实情况之中。在讨论之前,教师不需要对案例进行讲解,而是要让学生自己去查阅、阅读相关的教学资料,并竭尽所能地开展社会调查,通过已经掌握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巧来分析案例中的问题,在案例教学中师生之间的互动大大加强,教师和学生能够在平等对话的氛围中去研究和讨论,找到解决案例问题的妥善方法。从教学目的上来看,案例教学更加侧重于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科学视角,让学生在分析案例和分享体验的过程中提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举例教学则还停留在帮助学生认识概念和原理的层面上。财经类职业院校在实际教学中应该多采取案例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职业道德。
二、高职财经专业课程教学中采取案例教学法的必要性分析
(一)财经职业教育教学效果差强人意。学生觉得财经职业教育中的内容厌烦又无趣,长期以来就形成为厌学和畏难的情绪,教学效果自然难以提升;
(二)财经职业教育中教学任务重,学生需要学习的专业课程多,教师在讲授财经职业相关课程教学内容的时候也缺少和学生之间的沟通,讲授方式枯燥单一,导致了课堂氛围非常沉闷,学生的抵触情绪日益严重。
(三)财经专业课程理论性很强,需要教师想方设法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教学之中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学生学习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结合在一起,提升财经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笔者认为在财经职业教育中引入案例教学,将复杂的财经专业知识通过生动的案例展示出来,学生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和记忆,教学内容也更加充实,课堂氛围也更加活跃。给学生营造充分的实战氛围是财经职业教育课堂必须要达到的目标,这样可以学生更好地消化理论知识。案例教学法建立在案例的基础上,让学生从旁观者变为亲身经历者,教师则由主导者变为引领者,这样学生可以充分调动出主动思考的积极性,体验到主动学习的乐趣,成为学习真正的主人。
三、案例教学法在高职财经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一)案例教学法的准备工作
首先,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分组。案例教学应该以小组学习为基础,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们自主选择组员组队,一般来说 5~6人一组为宜,并选派一名组长负责小组学习。小组组长应该是个性开朗、组织能力和写作能力均强的学生来担任,这样能够将小组讨论的氛围带起来,同时能够及时有效地归纳小组成员的观点,从而为集中讨论创造良好的前提。
其次,教师要选择合理、适当的案例。案例教学需要一定的案例材料作为辅助,所以要想让案例教学发挥出有效的作用,教师就必须选择合理、适当的案例。具体到实践环节,笔者认为教师应该选择针对性和目的性比较强的案例,能够将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适当地展现出来。在案例讨论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加深对课程重点和难点的记忆与理解,能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充分地运用到案例之中。另外,教师选择的案例应该注重真实性,案例应该是来自于现实经济生活之中的,这就需要财经职业教育的教师要深入到企业和社会实践活动之中去,收集在实际工作中可能会遇到的案例。教师要选择那些具有时代性和典型性的案例,比如近年发生的、引起人们热烈讨论的财经案例来进行讨论,让学生去思考其中牵涉到的财经专业知识,这样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讨论的热情。
(二)案例教学法在财经职业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实施
1.
做好讨论前的准备工作。教师可以根据教学进度,在案例讨论的前一周就将选择好的案例发放给学生,并向学生介绍案例分析的重点和讨论的要点。教师要指导小组组长去熟悉案例并了解案例基本信息,鼓励小组组长带领组员去查阅相关资料,从而提升课堂讨论效率。
2.
组织好小组讨论工作。学生通过在讨论工作中对案例的熟悉和资料的查找已经了解到案例中涉及问题的基本情况,然后小组成员之间要开始讨论,将自己对案例问题的看法进行简单的说明,大家各抒己见、直抒胸臆,相互之间的讨论能够起到启发和补充的作用,从而在小组讨论中找到具有争议的问题,便于在全班讨论的过程中调动气氛、引起热烈探讨。
3.
组织好全班同学进行讨论。每一个小组都应该指派代表将案例讨论结果陈述出来,如果涉及到计算应该在黑板上认真陈列,然后全班同学都要进行讨论和分析。教师要学会倾听和理解,允许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也要允许同学之间有不同的见解和观点,如果学生的观点正确的话,教师要积极予以鼓励,如果学生的观点错误的话,那么教师也要耐心地予以纠正。全班讨论的过程也是知识贡献的过程。
参考文献:
[1]任玉梅.案例教学法在《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教学中的运用[J].财经界,2011(12).
[2]周华,胡国良.谈案例教学法在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探索,20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