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对小学品德教学工作的一点思考

2016-12-07 15:05王红春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6年31期
关键词:品德小学策略

王红春

摘 要:思想品德课程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健康灵魂、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渠道。由于受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传统教学中“重智育、轻德育”,导致思想品德课程得不到重视,严重影响了 学生的健康成长。新时期教学中我们要认识到传统教学中的误区,不断改进教学策略,以便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学习,提升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

关键词:小学 品德 教学 策略

近些年来随着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物质生活追求欲望越来越强烈,这也在无形之间影响了小学生的价值观,追名逐利、过于自我也是大部分学生的现状,品德教育的缺失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品德教育迫在眉睫。然而由于受教学观念、教学模式的影响,品德教育过程中存在不少的问题。

一、传统品德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为了提升升学率,传统教学中课时安排主要是语数英,这就导致学生的品德教育处于缺失状态。加上教学方式的落后、教学内容的缺乏,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1.忽略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

虽然小学教学方法一直在进行改革,但是小学思想品德教学课堂中,教师还是处于高高在上的地位,教师通常都是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空洞死板地对学生进行教学,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在教学中缺乏系统性的研究,不能掌握相关的规律,小学品德课还是停留在课堂上,作为学生的一项任务去完成,对小学生的积极性有不好的影响。

2.脱离孩子们的日常生活

很多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总是按照教材的顺序,一点一点地给学生阅读教材中的内容,学生学习的知识只是停留在教材中。而教材为了适应所有学生的要求,选择的材料都是具有典型的代表意义的,并不能针对学生的个体有所体现,所以学生只是学到了表面上的理论知识,并不能进行生活实际的联系。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将教材和生活区分得太明显,不给学生表现自我经历的机会,让学生很难投入到思想品德教学中去,失去了教学的意义。

3.典型教育案例缺乏

思想品德课本知识含量毕竟是少数,学生在学习教材的时候,通常只能使用有限的案例进行生活联想,并不能掌握最新的动态消息。教师在教学的时候,也缺乏最新知识的引进,在现实生活中代表性的案例没有给学生介绍,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没有体现,学生的思想出现偏差也不能及时进行纠正,导致了学生判断是非的能力并不能快速提高。

二、做好小学品德教学的策略简析

为了更好地做好小学生的品德教学工作,教学中我们要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践,运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来完善学生的认知体系,提升他们的学习效率。

1.提高学生学习主体地位

在新课标的要求下,教师要转变教学的思想,认识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主观能动性的体现,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要改变原来的教学思路,将课堂更多地留给学生,做好引导作用。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要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主动和学生进行沟通交流,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掌握学生的思维习惯,制定符合学生学习特点的策略。

2.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

思想品德选择的课程都是和生活联系非常紧密的,所以教师要善于使用这些机会,更加贴近生活。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要给学生讲述教材之外和生活紧密相关的知识,让学生能够在教材的基础上,拓展知识面,丰富教学的内容,领会生活的本质。例如在进行农村教学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利用便利的条件,让学生去农村感受农村生活的环境,他们的生活并不是原来那样艰苦,他们在享受着宽松的生活环境、新鲜的空气,每个人的脸上都是满足的笑容。这样接地气的教学活动才会让学生更加喜欢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教师要通过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相结合,在教学中加入生活中的案例,让课堂回归社会,不断贴近学生的生活,了解到知识学习的真正使用性质,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要让学生把自己平时学习到的思想理论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来。思想品德课生活化能够突破教学模式的单一化,让教学模式变得更加多层次和多角度,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生活化的巧妙引入,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热情以及学习效率得到进一步的提高。教师要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当学生从心底真正地喜欢一门课程的时候,其主观学习意识才能够加强。这样才能够激发学生对于知识的渴望,从真正意义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品质。

3.开展丰富的教学活动

小学生的注意力比较分散,很容易被其他的事物吸引注意力。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尽量采用多种活动,提高学生的精力,让学生投入地进行思想品德课的学习。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技术已经在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技术,给学生播放与思想品德相关的视频动画,让学生充满观看的兴趣。教师还可以使用多媒体营造良好的氛围,让学生能够在安静、舒适温馨的环境中学习,从而提高思想品德的素质。对于很多经典的案例,教师只是使用一张嘴很难表达清楚,不如使用多媒体播放制作好的动画,让学生更加直观地进行学习。

4.重视学生实践体验

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重要的影响,尤其是小学生的社会经验少,更是对教师的反应非常敏感。所以教师要提高自身的素质,善于用实际行动感化学生,使其在良好的榜样作用下进行学习。教师要重视学生自己情感的体验,让学生在思想品德学习之后,真正地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思想品德教学的价值。例如在进行“我的体育活动”学习的时候,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讲述自己在体育活动的时候遇到的真实案例,让学生通过自己事迹的描述,提高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和对事物的反应能力。

思想品德教学的最终目的,还是培养学生的思想素质。所以教师在进行思想品德教学的时候,要注重学生个人素质的培养,针对学生的个性进行符合实际情况的交流,让学生个体能够得到尊重。教师要对学生的个性和行为方式有一定的了解,从而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对于性格活泼的学生,教师就要培养学生的耐性,让学生能够安静下来。对于沉默寡言的学生,教师就要组织他们融入社会团体中。

综上所述,小学思想品德是重要的教学学科,教师要按照新课标的要求,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能够在良好的环境中提高自身的素质,做一个高素质的小学生,为以后的生活和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猜你喜欢
品德小学策略
抓细微之处 促品德养成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品德微视频评价的思考
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