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庆超
浅谈田径竞赛规则的演变及趋势
管庆超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 体育学院,贵州 都匀 558000)
田径竞赛规则是田径运动的伴生物。规则为田径运动更好的开展奠定基础,为田径运动做好先决准备。随着时间的推移及各届运动会的开展状况,田径竞赛规则也相应的发生着变化。不同的社会时期对不同阶段田径规则的诸多方面均有着特定的影响。通过规则的演变,使竞赛呈现出人本化、科学化、精细化、公平化、国际化、规范化的趋势发展,使田径竞赛项目的开展朝着更高、更快、更强的路线发展。
田径;规则;演变;发展趋势;方向
田径竞赛规则是根据田径运动各个项目的个性与共性及竞赛方式的特点,规则的不断修改,促进了运动技术的提高,比赛更加精彩,战术运用更加合理,裁判工作更加公平、精确。有利于该项运动的发展,有利于技术的发挥,有利于运动员成绩的提高。使田径运动竞赛能及时有效的适应这种规则的变化,适应田径运动发展的潮流。根据规则演变的规律性对竞赛规则的发展做出分析和趋势的指导和促进训练方法的改进。使田径运动竞赛能及时适应这种规则的变化,适应田径运动发展的潮流。可见对规则演变的研究显得格外重要。[1]
1.1 研究对象:田径竞赛规则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通过在图书馆阅读及查找相关文献资料,并且在中国知网、维普网等各大网站查阅相关论文及参考资料,对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并加以统计,掌握其历程,为研究田径竞赛规则的演变奠定基础。
1.2.2数理统计法。收集整理所得的调查数据,运用 Excel2003文档或Micrsoft Word软件,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
1.2.3逻辑分析法。通过采用归纳、分类、分析、等逻辑方法对田径竞赛规则的演变进行总结,了解其趋势的发展。
2.1人本化
田径竞赛规则的不断变化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发展趋势,“人本化”是规则变化的重心,顺应轨迹比赛是规则变化的目标。人是社会的主体,是社会不断发展的前进动力,是构成社会的主要因素,是田径竞赛规则的执行者与参与者。体育活动是其他社会活动中必不可少的,因为只有良好的体魄,才能更好的参与在其他社会活动中,才能在其他社会活动中展现自己。正所谓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所以说体育运动是其他运动的基础。在体育运动中商业的介入及其他传媒业的融入,使体育运动项目有些失去了其意义,因为有些不法商家采用利益的手段参与其中,达到为其牟利的目的,所以我们要以人为本,商业化操作必须被摒弃,体育强身健体精神的还原和规则的精细化的加强、竞赛规则向前推进的保证必须依赖科学化,为了体现公正、公平的原则必须加大反兴奋剂的力度,同时也是竞技体育不断发展的需求。
人是社会的主体,同时也是构成社会主要的因素和推动社会前进的最坚实的力量。因此人的社会活动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就是体育活动。
运动员的资格在现代规则中做了新的规定:参加国际型大赛条件是只要加入国际田径业余联合会的会员国都可以,不再对运动员的语言、肤色、身份、出生的贵贱等做任何要求,人人平等这一原则得以体现。在2000年悉尼奥运会首次将女子链球项目将列为正式项目。由此可见,人本化、以人为本、尊重人、培养人成了规则修改的一个重要的价值取向。[2]
2.2科学化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社会的各个领域渗透着科技的力量。从制定规则到不断修改规则,都是因为科技的不断更新,科技的不断影响。从训练学、生理学的角度上,一次又一次更加精确的修改运动员径赛比赛的最短间隔时间。在体育现代化的进程中,我们要不断引进发达国家先进的科学技术,如材料、技术、仪器、设备等,我们都从发达国家引进,对先进的体育管理制度与管理方法也要引进,对一些不规则的规章体制进行完善。规则演变的科学化、合理化趋势是因为新材料、新技术和新的管理方法的应用,然而它是一定社会制度与社会结构的产物。按照先进的、科学的或经济的管理制度与方法创造出来的产物。
初期的田径场(泥土和煤渣跑道),由于测量工具的简陋,其规格、尺寸一直不能统一,有很大的随意性。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光学测距仪等测量工具的产生,使田径场地的选址、建造和规划都可以依靠先进的科学仪器来完成,使田径运动拥有了一个统一、标准的场地,这样不仅体现了公平、公正的竞赛原则,也使每次比赛成绩具有一定的可比性和可记录性;同时也对保护运动员、提高成绩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田赛、径赛成绩测量工具和电子技术的发展,使成绩测量和评定更加精确化、自动化、实时化。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一些电子实时监控设备和摄像器械的生产,使得竞赛规则做出相应规定。如国际田径竞赛规则明确规定:“凡是国际比赛,必须使用由国际奥委会公认的电子计时、记分设备。”国际田联对电动计时设备的数量也有要求,要求比赛中必须3套计时设备同时使用,且全自动电子计时器须与电动发令枪和起跑监测仪组成一个系统,使判断运动员是否起跑犯规更准确、客观和更具权威性,减少了许多误判和纠纷。所以,在科学技术日益渗透到田径运动当中的形势下,竞赛规则必须与时俱进,来确保比赛的公平、公正。
2.3系统化
历史的前进与社会的发展,导致当时执行的竞赛规则不满足比赛的要求,需要进行一定的修改,于是就有了规则的演变。现在规则的修改已经慢慢的形成了一个程序。规则修改的程序化与民主决策的结合促进了规则演变向系统化的方向发展。
2.4精细化
田径规则的朝演变精细化的趋势可以通过以下两点进行分析:
我国使用的田径竞赛规则,自1951年出版的第一本《田径赛规则》后,由于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达与国际接轨等形势的发展,经历了在变化中发展,在发展中变化的趋势。田径规则的条款逐渐增加,并把规则分门另类,从以前的逐条规定归纳为现在章、节、条、款的有序结构。
时间三个阶段修改次数发行版本 1949-1965初步形成阶段三次八个 1966-1990艰难曲折阶段五次十一个 1990-2010逐步完善与国际接轨阶段六次六个
几十年来,田径规则的变化与发展不是几条或几十条,所涉及的范围很广,数不胜数。从1951至1998年规则修改的条款数来看:规则的修改次数也越来越多,所涉及的内容也越来越广,如田径中原来的两次罚下改成一次罚下,这样促使各运动员之间公平化与规范化的竞争,还有在跳高、跳远及链球等田径项目要求的修改。也包括了与比赛有直接关联的各种赛事具体问题的处理的条款。同时,还包括了与比赛无关,但与比赛有着密切联系的条款。如:田径竞赛规则的定义、宗旨、会籍、场地的要求、商业广告的设置等,正是规则演变精细化趋势的体现。
2.5国际化
许多体育运动的一个主要特征是在以往的比赛中更加国际化,例如,参加奥运会的国家更加系统化。而在1896年只有14个国家和地区参加,在2004年奥运会上不少于201个国家和地区出席。
国际化是一个过程,从定义上它与时间的推移有关,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在田径运动中所观察到的高水平动态国际化,揭示了高度的市场竞争性。田径运动是一个高度多样化的运动,100米跑、马拉松或撑杆跳之间截然不同。一个国家的经济、政治、社会环境及文化是决定高水平运动的重要因素。同时也刺激了它的发展,因为经济基础决定了上层建筑。经济的好坏直接影响了体育项目的好坏,如果没有经济的支撑,体育就不会得到很好的发展,所以体育运动必须朝着国际化的趋势发展。这样才能更加的促进经济国际化,社会国际化,体育国际化。
2.6公平化
人的发展促进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发需要提供平等的权利和机会,这更需要一个公平的社会。才能保证每个社会成员的生存和发展。田径运动竞赛的原则,所有体育竞赛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公平竞争。为了使运动竞赛体现得更加公平化必须不停的制定、修改规则,同时规则的演变也受公平竞争的原则的影响。如关于禁止使用兴奋剂的问题,兴奋剂的丑闻在体育竞赛中已经是屡见不鲜。国际奥委会和各单项协会,针对在体育比赛中使用兴奋剂的现象,不仅加大了反兴奋剂的力度,又制定出了反兴奋剂的有关条文,专门成立了兴奋剂检测机构。并且关于兴奋剂的规定是越来越具体、详细。如在1981年规则中提到:禁止使用兴奋剂——大会可对每一运动员进行检查和抽查。对使用兴奋剂者,取消其比赛资格。1992年规则中,不但写有兴奋剂药物的具体名称,而且对兴奋剂的检查、责任、处罚程序及制裁等级,作了具体、详细的规定。提供了严格的、规范的兴奋剂检测程序和兴奋剂清单,比赛时加强了检测措施和检测方法。这样的修改补充,保证了运动员在公平、公正、合理的条件下进行公平竞争。较好的净化了赛场风气,为运动员的公平竞争奠定基础。[3]
体现以人为本的宗旨,不断加大反兴奋剂的力度,奥林匹克运动提倡公平竞争,坚决反对兴奋剂对奥林匹克精神的侵蚀。国际奥委会在禁用兴奋剂方面的态度也十分坚决,投入了大量人力和物力进行研究和检测。并对禁用药物的检查方式逐渐严格、对禁用药物范围的不断扩大、处罚越来越严厉。但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使用兴奋剂招数不断在变化,这必然要求竞赛规则继续加大反兴奋剂的力度,来严格限制。如《2002年田径规则》在赛外兴奋剂检查部分增加了许多新的规定:除明确要求各会员协会每年进行赛外兴奋剂检查并向国际田联呈交检查报告外,还要求注册“运动员向国际田联或会员协会提高现住址备案”,无论任何原因使住址变更且超过3天的运动员,必须立即报告上述组织;参加国际比赛运动员也要报告可以联系的临时住址;且要提供训练计划以便了解运动员的训练场所和时间;如运动员未按上述要求执行或者填报虚假信息,则均被视为违反兴奋剂法规,这充分显示了国际田联对反兴奋剂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4]此外,《2002年田径规则》对赛外兴奋剂检查的方法、内容、确认证据、会员协会向国际田联报告、运动员拒绝赛外兴奋剂检查的处理以及服用兴奋剂的处罚程序、处罚权限、处罚内容都做出了新的规定,极大的维护了广大运动员的利益,捍卫了奥林匹克精神,所以说,只有不断加大反兴奋剂力度,才能保证田径运动的健康发展。[5]
田径新规则不断体现出了科学性与公正性,适应了田径运动在技战术水平方面的发展及提高。场地的适应、器材等诸多因素的变化,有利于保证运动员正常水平的发挥,最终创出更加优异的比赛成绩。从我国田径竞赛规则的演变历程可以看出,在社会主义社会的推动下,生产力的不断提高、经济的发展、传媒业的崛起都促使田径竞赛规则的演变朝着科学、合理、精确的方向发展。规则的演变与田径运动技、战术以及裁判法之间的关系是相互联系的。规则的演变促使田径运动朝着更高、更快、更强的道路发展,也更加推动了其国际化,临近化,缩小了国家与国家,地区与地区之间的差异。使得田径运动的举办更加规范化,公平化,因为规则的统一是这一原则的体现。
[1]刘涛,浅析田径竞赛规则演变的趋势[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8,(5).
[2]乔平.国际田联规则修改的最新动态[J].中国学校体育,2001,(3).
[3]詹祥粉.田径竞赛规则演变之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3.
[4]闫斌.我国田径竞赛规则的变化及影响[D].重庆师范大学,2012.
[5]邰崇禧,陆升汉,汪康乐,金慧兰.田径竞赛规则修改的特点分析[J].体育与科学,2003,(4).
(责任编校:呙艳妮)
2016-05-29
管庆超(1987-),男,河南濮阳人,黔南民族师范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体育教育训练学。
G808
A
1673-2219(2016)10-017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