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移动互联的铁路物流配送服务探讨

2016-12-07 12:33曹宁宁
铁道运输与经济 2016年5期
关键词:物流配送铁路物流

曹宁宁

CAO Ning-ning

(中铁特货运输有限责任公司 企业管理和法律事务部,北京 100055)

(Business Management and Legal Affairs Department, China Railway Special Cargo Services Co., Ltd., Beijing 100055, China)

基于移动互联的铁路物流配送服务探讨

曹宁宁

CAO Ning-ning

(中铁特货运输有限责任公司 企业管理和法律事务部,北京 100055)

(Business Management and Legal Affairs Department, China Railway Special Cargo Services Co., Ltd., Beijing 100055, China)

在阐述铁路物流配送服务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对铁路物流配送的自建模式、固定合作模式、动态合作模式 3 种主要模式的优缺点进行比较分析。借鉴国内外物流企业技术和经营模式创新经验,结合铁路物流配送的特点,提出通过建立基于移动互联的信息平台整合社会汽车运输资源,提高物流配送服务能力和水平的发展思路,从业务流程、系统设计和配套措施 3 个方面构建基于移动互联的铁路物流配送服务新模式。

铁路;物流配送;移动互联

1 铁路物流配送服务发展现状及经营模式分析

1.1 铁路物流配送服务发展现状

铁路在向现代物流转型发展过程中,把铁路运输业务范围从“站到站”延伸到“门到门”,对包括两端接取送达在内的全程物流业务实行“一张货票核收、一条龙服务”[1],更好地适应了客户的物流服务需求,拓展了铁路运输的发展空间和经济增长点。截至 2015年底,全路具备配送 (含上门取货,下同) 服务能力的车站共有 2 500 个,日均完成配送量 20 万 t。铁路局通过规范业务管理、强化流程控制、完善信息系统等手段提升配送服务质量,通过扩大办理站点、自建运输能力、规范业务合作、打造服务品牌等方式扩充配送服务能力,促进整体业务稳步增长[2]。

目前,全路自有和协议公路配送车辆大约 1 万辆,其中自有车辆占比只有 15% 左右,大部分配送业务外包给公路运输企业,双方签订合同,铁路将向客户收取的两端运输费用扣除一定比例 (主要用于纳税) 后付给配送业务外包合作伙伴。配送业务外包模式主要存在 2 个问题:一是由于缺乏规模化、网络化的公路运输企业,铁路局可以选择的合作伙伴不多;二是由于每单配送业务的产品品类、特点、道路通行便利性、运输成本等因素存在明显的差异化,采取简单化的处理方式难以使外包费用科学合理。因此,铁路局很难从配送业务中获取直接收益,公路运输企业由于收益预期不明朗,积极性也不高,难以形成合作共赢的发展格局。

1.2 经营模式分析

铁路物流配送经营模式主要有自建模式、固定合作模式、动态合作模式 3 种。

(1)自建模式。自建模式指铁路运输企业利用自有汽车运输资源,组建汽车运输队,直接向客户提供配送服务。该模式的优点是业务界面简单、控制力强、服务标准统一,有利于打造品牌形象[3];缺点是需要大量投资,业务量不饱和时车辆运用效率不高,汽车运输队管理难度和安全风险较大。

(2)固定合作模式。固定合作模式指铁路运输企业选择一家或少数几家具有较大规模和较强实力的公路运输企业,将配送业务外包,由公路运输企业负责具体实施。该模式的优点是利用社会资源避免投资浪费和车辆闲置,可减少汽车运输队管理成本和安全风险;缺点是可供选择的公路运输企业较少,合同价格难以合理确定。

(3)动态合作模式。动态合作模式指铁路运输企业将配送业务外包,只要符合基本条件的公路运输企业、个体户均可参加合作;铁路运输企业将每单业务外包信息通过信息平台发布,各参与方均可实时获取信息并进行竞价,价格最低者中标。该模式的优点是能够广泛地整合社会汽车运输资源并合理确定外包成本,提高经营效益;缺点是业务界面比较复杂,服务质量管理难度较大。

据统计,截至 2014年底,全国公路载货汽车超过 1 453 万辆[4],经营主体 745 万个,平均每个经营主体不到 2 辆车,具有明显的“小、散、弱”格局,超载运输、疲劳驾驶等行为比较普遍,竞争非常激烈。在这种市场环境下,铁路运输企业大量购置自有车辆不仅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还不可避免地面临“劣币驱逐良币”的恶性竞争。动态合作模式可以很好地解决铁路运输企业目前遇到的难题,是值得铁路运输企业探索的方向。一方面,合同的标的——配送业务是零散的、千差万别的,很难形成统一价格标准;另一方面,合同的乙方——公路运输企业是零散的、各自为战的,很难全面满足铁路运输企业网络化的配送外包需求。因此,采取一事一议的模式,让市场来决定每一单配送业务外包给谁、以及外包的价格,是一种最有效的市场对接方式。按照传统的思维和技术手段,企业很难做到这一点,而动态合作模式的推行,必须依靠强有力的物流信息平台的支撑。

2 移动互联在运输物流领域的应用

近年来,互联网上出现了很多以集配货为主要功能的公共物流信息平台,客户可以通过平台发布车源、货源信息和联系方式。但是,这些信息平台普遍存在以下问题。①信息量少。信息平台注册客户数量有限,每天发布的信息在几条到几百条之间,具体到每个地区后,有效的信息量极少。②功能简单。信息平台的主要功能为信息发布,双方需要通过线下联系和交易,信息平台对于大部分交易过程不提供追踪、评价、结算等功能。③使用不便。信息平台只提供 PC 版本,常年在路上的卡车司机不具备使用环境;具有追踪、评价、结算等功能的平台需要多次人工录入信息,影响客户使用体验。④风险较高。无法了解信息发布者的能力、诚信等信息,难以评价和追责,存在交易风险。由于以上瓶颈的制约,基于 PC 的公共物流信息平台发展很不理想。移动互联技术的出现和发展,对运输物流业的运营模式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移动互联是一种通过智能移动终端,采用移动无线通信方式获取业务和服务的新兴技术,包含终端、软件和应用 3 个层面,具有“覆盖面广、互动性强、精细度好”等特点,通过无线移动网络实现互联网技术的有效运用,在促进无线通讯网络发展的同时,也为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便利[5]。随着移动互联业务的不断拓展,应用变得越来越重要[6]。移动互联技术为物流业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方向转型提供了机会,一些物流企业积极探索物流信息移动互联化并取得良好成效。

移动互联技术在国外物流行业的应用有很多成功的案例。罗宾逊全球物流公司 (以下简称“罗宾逊公司”) 是一家通过物流信息平台整合社会运输商,从而向“无车承运人”成功转型的物流巨头。罗宾逊公司采用轻资产模式运营,凭借开放式的物流信息服务平台,6.6 万家运输企业签约成为罗宾逊公司的合同承运人,这些企业合计拥有100多万辆卡车,依托这些资源,罗宾逊公司可以承接遍及全美的公路物流业务[7]。随着移动互联技术的发展和移动终端的普及,卡车运输企业和个人能随时通过在线工具注册成为罗宾逊公司的合同承运商,并实时接收和反馈各种业务信息,“罗宾逊模式”的市场发展前景更加广阔。目前,国内基于移动互联的物流平台数量很多且发展很快,其中“汇通天下”“卡行天下”等平台已经具备一定规模,在业内影响力与日俱增。综合分析,这些平台主要有以下特点。①竞价服务。对每一单运输业务,采用竞价方式确定服务提供者,通过充分竞争确定合理服务价格。②位置服务。基于车辆在地图上的最新位置数据,实现动态跟踪[8]。③协同作业。承载多方合作关系,实现资源共享及业务协作,而不是以孤立的内部系统阻隔协作信息。④全程管理。可以对系统内下单、在途、末端配送实行全程跟踪,将生产企业、物流企业、区域配送及货运代理企业连接起来,有效管理信息流、货物流、资金流,实现客户需求和运营资源的对接。

3 基于移动互联的铁路物流配送服务创新

铁路运输企业可以考虑采用动态合作模式,充分发挥铁路的路网优势和商业信誉,通过建立基于移动互联的信息平台整合社会汽车运输资源,提高物流配送服务能力和水平。

3.1 铁路物流配送业务流程

(1)需求发布。客户向铁路运输企业提出配送服务需求后,相关信息通过铁路物流配送信息平台自动发布,主要包括配送业务的起点、终点、里程、货物品类、货物重量、货物体积、载运车辆类型、配送时限等。在信息发布的同时,注明有效竞标期。

(2)报价竞标。注册用户可以通过信息平台实时查询和接收配送业务需求,在有效竞标期内提交报价参与竞标;提交报价后,有效竞标期尚未结束的,可以多次修改报价。

(3)竞标公告。有效竞标期满后,系统从所有报价中自动选择最低报价,如该报价低于预先设定的成交价格上限,自动成交,并发布成交公告;如无人报价,或报价高于预定上限,交易未能成交,需要进行人工干预,调整预设价格上限,发起新一轮竞标。

(4)业务实施。中标企业收到成交通知后,做好物流配送的准备工作,按约定的时间,到指定地点取(送)货,完成与铁路部门、客户的交接工作。

(5)跟踪评价。配送业务完成后,铁路部门和客户通过信息平台对公路运输企业的服务进行确认和评价。

(6)费用结算。铁路部门和公路运输企业按照约定的结算周期,进行费用结算。

3.2 铁路物流配送服务系统设计

铁路物流配送服务系统基于移动互联技术,以实时的货源、车源信息为核心,通过竞价方式实现车找货、货找车的资源优化配置,并具有强大的实时监控管理功能。

3.2.1 系统架构

铁路物流配送服务系统需要采集和集成大量的互联网数据和铁路内部生产系统数据,为方便客户使用和提高客户体验,应基于互联网平台开发,通过安全平台与铁路内网相连接,实时共享有关数据[9]。铁路物流配送服务系统逻辑架构如图1 所示。

图1 铁路物流配送服务系统逻辑架构图

3.2.2 系统主要功能

(1)交易管理。根据配送需求,自动发起竞价事项,根据投标情况自动撮合交易,实现“车”“货”匹配。

(2)作业管理。针对不同角色的用户,提供全流程的作业信息接收、反馈、查询等功能,实现物流与信息流同步更新。①新任务提醒。进行实时判断,有新任务时通过声音和图标变化等多种方式提醒,点击提醒信息进入任务处理界面。②任务处理。每一步作业任务完成后,直接在主界面中点击各项任务 (包括取货的接单、出发、取货完成、入库交接,以及送货的接单、出库交接、送货开始、交付完成),实时向系统进行反馈。③订单查询。查询订单号、状态、下单时间、联系人、联系电话、地址及货物信息等,同时可以查询历史订单的处理轨迹。④异常报警。配送过程中,如果遇到异常情况,按照规定选择异常情况类型,辅以说明和拍照信息,上报异常信息。

(3)货物追踪。各环节的业务交接均通过信息平台进行签认,公路车辆司机全程通过移动终端反馈货物位置信息,实现配送业务的全程精确追踪。根据配送路线设定电子围栏,车辆偏离指定范围后自动报警,确保车辆始终运行在可控范围之内。

(4)统计分析。利用大数据技术,对货物流量流向、配送时效、配送价格等进行多维度统计分析,为经营管理提供决策支持。以公路运价监测为例,通过对历史成交数据进行分析,可以从地区、时间、车型、流向等维度对公路运价进行监测,为调整服务价格提供数据支撑。

(5)用户管理。对加盟的公路运输企业进行资质审核,根据日常配送业务完成情况进行信用考核,并根据信用等级赋予不同权限。对铁路内部管理和作业人员进行角色划分,并赋予不同权限。

3.3 配套措施

铁路物流配送服务系统改变了铁路物流配送业务的运作模式,需要在以下方面研究制定相应的配套保障措施。

(1)明确合同内容。大量公路运输企业通过信息平台能够方便地参与铁路物流配送业务,但同时不确定性的经营风险也随之增加。因此,应制定格式化的合同范本,明确铁路运输企业和公路运输企业间的权、责、利关系。

(2)制定服务标准。为避免不同公路运输企业提供的服务标准不统一,应制定统一的服务质量标准,并对合作公路运输企业进行必要的培训,确保客户获得良好的服务体验。针对大部分个体司机不具备一般纳税人资格,无法开具发票的现状,应研究建立依法合规、操作简便的代开票制度和流程。

(3)加强考核管理。建立考核体系,重点围绕履约情况、货损货差、服务时效性、服务态度等内容,对合作公路运输企业进行考核,确保服务质量标准落实到位。

(4)动态调整收费水平。适应市场竞争需要,根据配送外包价格的大数据分析,适时调整收费标准,确定合理而有竞争力的收费水平。

4 结束语

铁路在向现代物流转型发展过程中,两端的配送业务不仅是“全过程服务”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提升服务质量、改善客户体验、提高综合竞争力的关键。因此,应有效整合社会资源,走共赢发展之路。移动互联技术的发展,为铁路部门整合社会运力资源、创新物流配送经营模式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手段。借鉴物流业界积累的丰富实践经验,通过建立基于移动互联的铁路物流配送服务新模式,可以解决目前物流配送中存在的种种瓶颈制约,全面提升配送服务能力和水平。同时,通过整合社会运力资源,铁路部门可以突破以铁路运输为主的服务模式,根据客户需求,以多种运输方式承接物流总包业务,进一步加快向现代物流转型发展的步伐。

[1] 闻 欣. 铁路货运“门到门”“一口价”[J]. 综合运输,2013(7):94-95.

[2] 向劲松. 成都铁路局货运接取送达的实践[J]. 铁道货运,2015,33(1):26-28. XIANG Jin-song. Practice of Freight Receiving and Departure by Chengdu Railway Administration[J]. Railway Freight Transport,2015,33(1):26-28.

[3] 郭玉华. 我国铁路电子商务物流供应链协同发展的研究[J].铁道运输与经济,2014,36(10):1-10. GUO Yu-hua. Study on Coordinative Development of Railway E-business Logistic Supply Chain in China[J]. Railway Transport and Economy,2014,36(10):1-10.

[4] 交通运输部. 2014年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统计公报[A/OL]. (2015-4-30) [2016-03-05]. http://www.moc.gov.cn/zfxxgk/ bnssj/zhghs/201504/t20150430_1810598.html.

[5] 宋 骥. 探讨移动互联技术及相关业务的发展[J]. 信息通信,2014(5):245.

[6] 董志远. 移动互联网技术及其业务发展探究[J]. 中国电子商务,2014(3):58.

[7] 杨达卿. 没有车的物流巨头[J]. 商界:评论,2014(6):136-139.

[8] 张建雄,张 祎. 移动互联网在物流行业的应用研究[J]. 电信科学,2010(10):19-24. ZHANG Jian-xiong,ZHANG Yi. Mobile Internet’s Application in the Logistics Industry[J]. Telecommunications Science,2010(10):19-24.

[9] 中国铁路总公司运输局. 铁路总公司运输生产系统物流配送及相关应用[A]. 北京:中国铁路总公司运输局,2015.

责任编辑:金 颖

Discussion on Railway Logistic Delivery Service based on Mobile Internet

Based on expounding development present situation of railway logistic delivery service, this paper makes comparison and analysis on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3 major modes of railway logistic delivery, including the self-built mode, the fixed cooperation mode and the dynamic cooperation mode. By referring to the technologies of logistics enterprises in China and foreign countries and their experiences of operation mode innovation, combining with characteristics of railway logistic delivery, the paper puts forward the development ideas of establishing the information platform based on mobile internet to integrate social automobile transport resource, increasing capacity and level of logistic delivery service, and establishing the new mode of railway logistic delivery service based on mobile internet from 3 aspects, including business process, system design and supporting measures.

Railway; Logistic Delivery; Mobile Internet

1003-1421(2016)05-0051-05

F252.14

B

10.16668/j.cnki.issn.1003-1421.2016.05.11

2016-03-09

2016-04-13

猜你喜欢
物流配送铁路物流
山西将打造高效农村快递物流配送体系
沿着中老铁路一路向南
本刊重点关注的物流展会
基于Flexsim的饮品物流配送中心仿真优化研究
“智”造更长物流生态链
无人机物流配送路径及布局优化设计
铁路通信线路维护体制改革探索与实践
直企物流配送四步走
企业该怎么选择物流
梦想在铁路人心中流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