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荣青,叶青静,周国治,阮美颖,姚祝平,杨悦俭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蔬菜研究所,浙江 杭州 310021)
兼抗灰叶斑病和黄化曲叶病毒病番茄品种浙粉706的选育
王荣青,叶青静,周国治,阮美颖,姚祝平,杨悦俭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蔬菜研究所,浙江 杭州 310021)
浙粉706是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以自育株系材料100Z4M为母本,T09-827B1为父本,结合分子标记辅助技术选育的杂交一代粉红中果型番茄品种。母本100Z4M系先正达种子有限公司选育的番茄品种倍盈和自育抗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材料Z4的杂交后代,经连续9代选择而成。父本T09-827B1是从荷兰引进的杂交番茄品种T09-827的高度分离后代,经连续8代选择而成。该品种2015年通过浙江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认定委员会认定。通过对浙粉706园艺性状、产量性状、品质性状和抗病性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浙粉706品质优良,中熟,丰产,高抗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抗灰叶斑病、枯萎病,中抗番茄花叶病毒病,适合我国喜食粉果地区种植,平均产量可达78.078t·hm-2。
番茄;浙粉706;灰叶斑;番茄黄化曲叶病毒
番茄是我国最主要的蔬菜之一,品种花色多,用途广泛,深受种植者和消费者喜爱。目前,制约番茄生产的因素除市场行情较难预测外,最主要的就是病虫害较重,番茄的产量和品质难有更大提高。其中,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tomatoyellow leafcurlvirusdisease,TYLCVD)和番茄灰叶斑病(tomatograyleafspotdisease,GLSD)是2种世界性病害,分布广泛,危害十分严重。GLSD是近年来新发生及流行的一种病害,发病率逐年增加,病情加重,误诊或防治不及时,常造成番茄减产,一般减产20%左右,有的甚至减产80%以上,给种植户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1]。GLSD在世界范围内均有发生,温暖潮湿地区发生严重。目前,该病在全国多地发生严重。
TYLCVD在中国大面积发生后,给番茄种植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而防治该病的有效措施是采用抗TYLCVD的番茄品种,因此,市场上抗TYLCVD的番茄品种蜂拥而上,占据了番茄品种市场的半壁江山。然而,随着抗TYLCVD番茄品种在市场上的大面积推广,GLSD呈现出暴发流行的趋势[2]。
为了有效地防治番茄TYLCVD和GLSD的发生,选择兼抗品种是一种最经济、安全、可靠的方法。为此,我们以优质、耐贮运、抗病为育种目标,结合分子标记辅助筛选技术进行番茄新品种选育,育成的浙粉706表现突出,并在生产上推广应用。现将有关结果报道如下。
1.1 亲本来源
母本100Z4M系先正达种子有限公司选育的番茄品种倍盈和自育抗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材料Z4的杂交后代,经连续9代选择而成。表现为商品性优良,抗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和灰叶斑。
父本T09-827B1是从荷兰引进的杂交番茄品种T09-827的高度分离后代,经连续8代选择而成。表现为耐贮运性优良,抗枯萎病和番茄花叶病毒病。
1.2 主要农艺性状调查
参照李锡香等[3-4]的描述进行番茄性状调查和记载。
1.3 生产力鉴定
2013年、2014年春季在浙江海宁、萧山和嘉善3个地区进行浙粉706品种生产力比较试验。参试品种共有8个,除辉腾3号外均由浙江省农业科学院选育。试验以浙粉202和浙粉702为对照,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3次重复,每小区面积20m2,株行距为35cm×75cm。试验于11月中旬播种,来年1月定植于普通塑料大棚,用防落素进行保花保果,4穗果打顶。其他具体的田间管理按本地生产习惯进行。
1.4 抗病鉴定
1.4.1 GLSD抗性
GLSD抗性鉴定由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与微生物研究所完成。取6叶1心的番茄苗,喷施匍柄霉杆菌孢子悬浮液 (每个视野4个孢子),置于温室中 (21~25℃,相对湿度90%)培养15d后统计发病情况。病情分级标准和评价标准根据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早疫病接种鉴定方法。
1.4.2 TYLCVD抗性
TYLCVD鉴定采用烟粉虱苗期侵染接种鉴定、病圃鉴定、Ty-3a分子标记辅助筛选鉴定。
TYLCVDTy-3a基因SCAR标记引物设计、合成,及引物反应体系和反应程序参照周国治等的实验方法[5-6]。
2.1 浙粉706的选育
2010年始进行组合选配,并对不同株系进行配合力测试。经2年3点品种比较试验和生产性试验,筛选出100Z4M×T09-827B1组合表现优良。组合100Z4M×T09-827B1的主要特征特性是无限生长,生长势强;中熟,坐果性佳,产量75t·hm-2左右。果实圆整,商品性好,成熟果粉红色,色泽鲜亮,果实大小均匀,单果重200g左右,果皮果肉厚,耐贮运。经抗性鉴定,含有 Ty-3a抗性基因,抗TYLCVD、GLSD和枯萎病,中抗番茄花叶病毒病。2013年春季定名为浙粉706,并开始在浙江、上海、山东、北京、河南等地推广试种,种植户反应良好。2015年通过浙江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认定委员会认定,同年参加第10轮国家区试,表现突出。
该品种无限生长,长势强,叶片上扬,叶色浓绿,叶片长,肥厚,缺刻较浅,二回羽状复叶;中熟,第2花序到第3花序间隔3叶,第2花序花数为7~9朵;连续坐果能力强,早期商品果产量达32.135t·hm-2,总商品果产量达 78.078t· hm-2;果实高圆形,幼果淡绿色,果表光滑;果洼小,果脐平,花痕小;成熟果粉红色,色泽鲜亮,着色一致;果实大小均匀,单果重200g左右(1穗留3~4果时);果皮果肉厚,果实硬度好,耐贮运,商品果率高;综合抗性好,对温度敏感度低,抗TYLCVD、GLSD和枯萎病,中抗番茄花叶病毒病。
2.2 农艺性状比较
2012年进行浙粉706的早春品种比较试验和秋延后品种比较试验,无论是早春栽培模式,还是秋季栽培模式,浙粉706均表现出一定的稳产和增产的特性,比浙粉702和浙粉202表现突出 (表1和2)。对不同栽培模式下,浙粉706的园艺性状表现进行观察,结果表明,较浙粉702和浙粉202而言,浙粉706的耐贮运性明显提高,而且其果实整齐度和均匀度均有明显的提高,但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明显不及浙粉702和浙粉202。
在早春栽培模式和秋季栽培模式下,浙粉706商品果率均较高,表明该品种具有较好的抗逆能力,对温度的敏感度较低。在秋季栽培模式下,番茄烟粉虱发生严重,浙粉202番茄TYLCVD发生严重,导致产量明显下降,而浙粉706和浙粉702均表现出较好的抗性。同时,由于烟粉虱的侵害,3个品种的果实均不同程度地受到煤霉病的侵害,果实的商品性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比较早春、秋延后2季番茄组合试验结果,认为浙粉706在春秋2季均有较好的表现,适应性广。
表1 2012年品种比较试验浙粉706的农艺性状表现
表2 2012年品种比较试验浙粉706的产量性状表现
2.3 多点生产力表现
对2年3点8个品种的早期商品果产量和总商品果产量 (表3)进行分析,浙粉706的早期商品果产量和总商品果产量分别达32.135和76.004t· hm-2,分别比浙粉702增产7.27%和21.79%,比浙粉202增产19.37%和54.10%;早期商品果产量、总商品果产量均与浙粉702和浙粉202差异显著。
表3 2013—2014年多点试验浙粉706的产量性状表现
浙粉706总商品果产量在2年的品比试验中均排名第一。早期商品果产量不同年份之间差异明显。2013年平均早期商品果产量和总商品果产量分别为33.939和74.434t·hm-2,分别比浙粉702增产15.54%和22.63%,比浙粉202增产32.54%和59.45%。2014年平均早期商品果产量和总商品果产量分别为30.332和77.574t·hm-2,分别比浙粉702减产0.68%和21.00%,比浙粉202增产7.44%和49.36%。
2.4 品质性状表现
2015年春季,委托农业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 (杭州)对浙粉706果实品质性状进行检测。测试结果 (表4)表明,浙粉706成熟果实的Vc含量、可溶性总糖含量高于浙粉202,可滴定酸含量低于浙粉202。
表4 2015年春季浙粉706的果实品质表现
2.5 抗病性
2.5.1 分子标记检测结果
引物扩增结果 (图1)表明,浙粉706扩增出Ty-3a/ty-3a基因型特有的特异条带 (630和320bp特异条带),表明浙粉706含有Ty-3a抗性基因。
图1 Ty-3a分子标记浙粉706的检测结果
2.5.2 抗性表现
浙粉706在海宁的品种比较试验中表现出较强的抗TYLCVD特性(表1)。为了进一步检测浙粉706的抗病性,委托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和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和微生物研究所对浙粉706进行抗性鉴定,鉴定结果 (表5)表明,浙粉706高抗TYLCVD,抗GLSD和枯萎病,中抗番茄花叶病毒病。
表5 浙粉706的抗性鉴定结果
适期播种,合理稀植。早春栽培可于12月至1月播种,秋延后栽培北方地区可于6月中下旬播种,7月中下旬定植,长江流域于7月上中旬播种,8月中下旬定植。大棚栽培采用单干整枝,栽培密度以3.375万株·hm2左右为宜。
合理施肥,增产增收。浙粉 706结果能力强,耐肥性好,前期生长快,因此,在栽培过程中要注意增施基肥,建议施有机肥15t·hm-2左右,定植后,前期要控制浇水,适当蹲苗,以防徒长。当第1穗果实长至核桃大小时开始施肥灌水,施复合肥150kg·hm-2;当第2穗果和第3穗果开始迅速膨大时,各追肥1次,施复合肥300~375kg·hm-2。在生产中根据生长情况,及时追肥。
在生产过程中,适当控制烟粉虱数量,减少烟粉虱的危害。
其他可按常规管理。
[1] 刘安敏,孙家栋,陶秀珍,等.保护地番茄灰叶斑病的发生与综合防治 [J].中国植保导刊,2004,24(4):23-24.
[2] 刘国华.襄汾县日光温室番茄灰叶斑病发生特点及防控措施 [J].中国农技推广,2012,28(12):46-47.
[3] 李锡香,杜永臣.番茄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
[4] 刘维侠,曹振木,党选民,等.番茄种质资源生物学性状的初步观察与评价 [J].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08,9(1):110-114.
[5] 王荣青,叶青静,周国治,等.高抗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番茄新品种浙粉 702的选育 [J].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14,15(3):625-629.
[6] 周国治,叶青静,杨悦俭,等.利用PCR技术同时检测番茄抗根结线虫基因 (Mi-1)和抗叶霉病基因 (Cf-9)[J].浙江大学学报 (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08,34 (2):163-168.
(责任编辑:吴益伟)
S641.2
A
0528-9017(2016)05-0707-04
2016-03-09
浙江省公益技术研究农业项目 (2015C32049和2014C32020)
王荣青 (1975—),女,浙江文成人,研究员,硕士,从事番茄良种选育及推广工作,E-mail:rongqingw2012@163.com。
文献著录格式:王荣青,叶青静,周国治,等.兼抗灰叶斑病和黄化曲叶病毒病番茄品种浙粉706的选育 [J].浙江农业科学,2016,57(5):707-710.
10.16178/j.issn.0528-9017.2016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