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构建和谐高效课堂

2016-12-06 11:17邵荣强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6年26期
关键词:自学创设目标

邵荣强

课堂教学中仅靠老师的讲让学生获取知识,已是远远落后于信息时代的理念和宗旨,也越来越不适应迅猛发展的第四次科技革命的要求。数学课的教学应该是努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构建和谐高效的课堂过程。

学习能力包括学会和会学:学会是基础,学生在老师讲的基础上获取知识和技能,这既是被动的,也是低效的;会学则是提高,让学生在学会的基础上,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达成知识的目的,这样的学习就是主动的、高效的。数学课教学中,每一位老师不仅要努力通过讲授使学生达成更多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进而培养会学的能力,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和主人,从而构建和谐高效的数学课堂教学。

自主学习是新课程改革提出的新的学习方式。依据国内外研究成果,自主学习概括地说,就是“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的学习。

“自主学习,生本合一”,就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构建和谐高效课堂一种有益的尝试。要求老师在各个教学环节中精心设计和诱导下,让学生饱含激情地投入到与文本的对话中,投入到自主探究新知中,真正享受自主学习的权利,发现问题、感知问题、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归纳问题、最后得出结论,实现课堂学习的自主价值。即:指导明确目标,自主文本,整体感知。学生汇报心得,教师点拨完善,学生提交疑难问题。通过长期对高效课堂教学的摸索实践,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应从以下几方面来做:

一、培养兴趣是学习的首要任务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位优秀的老师能让学生对自己所教学科感兴趣,需要老师具有渊博的知识、幽默的教学语言、丰富的表情;既要有艺术家的表演才华,又要有科学家的睿智头脑。实际教学中,要用情感去感染学生,用心灵去打动学生,用知识去吸引学生。在欣赏中鼓励,在肯定中帮助,在成功中奖励,从而对学习充满兴趣、对知识充满渴望,能积极主动的去学知识。

二、要指导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明确学习目标、任务是必不可少的。自主学习并不是为所欲为的自己学习。教学中,有老师简单的布置任务,让学生自己去研究、去探讨,教师没有及时帮助解决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这样的自主学习实际是让学生“休息”。学习目标不明确、任务不清楚,漫无目的的讨论一些与教学任务无关的内容,既达不成学习与获取知识的目的,又达不成有效与高效的统一。因此,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应因地制宜,循序渐进,有的放矢的实施,不宜操之过急;否则会走入误区。

学习是要有目标的,教师要善于创设目标情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进而明确目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不断思考,动手实践,再思考,再实践来实现达成的目标。学生真正动起来,思维活起来,学生就会学得主动,学得轻松,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学习中教师还要指导学生根据确定的目标进行合作、探究性学习,带着目标学,合作的意识会大大激发,合作的能力也得到了培养。最后还要善于做好目标性评价。从自觉确定学习目标,选择方式,监控过程,评价效果,形成相对稳定的个性化学习行为模式,并反复循环,使每一次循环达成独立学习的能力得到不断的提升。

三、要善于对学生自主学习方法的指导

1.教给学生达成会阅读的基本方法

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发展的趋势是,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独立地获取知识,而独立获取知识、自主学习的基础首先就是学会阅读。

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有意识的培养学生会阅读的能力:一是要求学生在快速阅读的同时脑子里要迅速形成一定的意象,进而了解主题图所讲的主题和表现的意图;二是要让学生反复去读,多种形式去读,让学生明白“文读百遍,其义自见”的道理。

2.让学生掌握画出重要字、词、句子的阅读方法

古人云:不动笔墨不读书,数学课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教给学生画出重要字、词、句子的自主学习方法并努力使学生养成习惯。长期坚持就一定会对学生学会自学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3.要引导学生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质疑是问题的开始。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必须引导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抓住一切时机,保护学生求知欲、好奇心,鼓励学生敢于疑、大胆疑,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注意听讲,发现问题,敢于提出与他人不同的见解,向权威挑战,以积极的态度和旺盛的精力主动求知,获取最佳效果,在求同存异中培养发散思维。

在教学中创设民主、宽松、和谐、融洽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乐于思考。巴班斯基指出:“教师是否善于在上课时创设良好的精神心理氛围,有着重大的作用。”当代教育学家沙塔诺夫更强调:“在课堂上创造一种普遍互相尊重、精神上平等、心理上舒坦的气氛是每个教师的首要责任。”可见,良好的教学气氛对教学活动的开展非常重要。让学生在学习中无拘无束,方能产生思维碰撞,闪现思维火花。在教学中大胆放手,鼓励独立自学,使学生真正掌握着学习的主动权,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主体性得到充分发挥。通过学期计划、进度和课时让他们心中有数。根据各自的水平和爱好,提前提出学习要求。鼓励学生独立自学,实施个别辅导。

课堂上要引导学生发现一些有价值的问题,既要告诉学生从情景问题创设的意图去考虑,围绕情景问题的创设去寻找问题,发现问题后运用所学知识想办法去解决问题,思之再三而不得时再提出来。

课堂上,教师还要放手让学生猜想和提出假设的提问,哪怕是错问题,都必须认真对待,及时鼓励与表扬。既要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方面、全方位辩证的思考出现的问题,又要激起学生更深层次的考量,畅所欲言,相互探究,寻找答案、找寻规律,使他们的思维变得灵活而富有创造性。

四、要努力培养学生的四种好习惯

1.预习习惯

通过“温故”较易实现知识迁移而获得新知。使教师培养学生自主主动学习的好机会。当然,要明确提出目标,要学什么?怎么学?要解决什么问题?可以一揽子提出自学提纲,也可以在自学的各个阶段适时点拨暗示。要尽量提醒引导联系现实生活,可以有三种:一是课前预习教材;二是解决教材中的疑难问题,对确有困难者,在学习中以求得明了;三是查找资料作深入研究。学生达成何种情况,与教师坚持要求、督促检查有关。教师要根据不同课程的设置提出不同的要求,并坚持课前提问检查。

2.复习习惯

进行复习,分三种形式。一是先复习,后做作业;二是先做作业,有时间再复习;三是专门安排时间复习,注意整理归纳,形成知识结构。多数学生应达到第一种要求,随着学习深入,应对学生提出二、三种要求。布置作业,不仅要布置应用性作业,还应常要求把学过的知识梳理,使其系统化、结构化。当然不同阶段应有不同的复习要求。

3.有效使用网络的习惯

教师要有计划地布置有效使用网络的学习任务,让学生上网查找资料,独立地解决疑难问题,条件具备时,让学生到电子阅览室利用互联网检索并下载文件。

4.勤于思考的习惯

练习中遇到问题要思考。教学中给学生留足思考问题的时间、空间,教师提问难易要适中,当学生无从下手时,要给予启发引导,帮助思考。经过思考回答的正确与否,都要对其思考的习惯与过程给与赞赏鼓励,要经常让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从不同的角度来思考问题,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还需要教师在课堂上营造一个自学、民主、和谐的氛围,恰当而有深度的诱导,科学的指导和灵活的训练。它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但只要我们坚持不懈的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作为教育教学中一项重要的工作去抓,不仅会使学生终生受益,而且对构建和谐高效的数学课堂也是大有裨益的。

猜你喜欢
自学创设目标
基于先学后教 培养自学力
教学与自学
对“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的认识和思考
沈尹默:如何自学书法,才能少走弯路?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