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卞梦健
购房者缘何对调控政策不再敏感
文/卞梦健
今年以来,全国一二线城市楼市潮涌,惊心动魄。比如,上海因抢房而起的假离婚潮尚未平复,杭州单日3265套的售房纪录已横空出世,甚至连郑州、合肥、厦门、济南这样的“普通”二线城市,楼市之火爆景象也是令人瞠目结舌。在此形势下,虽然各地频频出台严格的房地产业调控政策,但对许多购房者来说, 在某种程度上他们已经对此不再敏感。有些市民说:每次有专家说房价要跌,但哪次不是狼来了,狼在哪?这七八年时间里,只看到房价涨,一线城市的房价几乎没看到跌过。现在不买,以后更买不起;现在买,就是赚,不买就亏了。
国家统计局日前公布的数据为这样的“盛况”做了绝好的注脚,8月份70个大中城市住宅销售价格环比涨幅创下近79个月以来的新高。毫无疑问,新一轮的楼市狂潮已沛然降临。与以往房价一涨就有人出来喊泡沫不同,今年房地产业界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是:虽然房价屡创新高,但鲜见有人对楼市作出有份量的预警。曾经的“空头部队”和“空军司令”,几乎都销声匿迹。更有南京购房者吐槽,原本计划卖掉一套南京郊区的房子之后,再到市区换一套新房,但没想到中心城区出现一房难求的现象,几周后再想买以前区域的房子,因为房价上涨,卖房的钱早已买不起以前的房子了。
购房者对地方出台的调控政策已不再敏感,究其原因主要是很多人认为,当下地方政策只具有喊话作用,对于已经历过多年限购的购房者来说,除非信贷收紧,否则抑制作用非常有限。不收紧信贷的任何调控政策,都没有作用,因为全民炒房的深层次原因就在于货币政策,“所谓货币为水,房产是容器”。为此,有关专家认为,如果没有超发的货币,房地产市场就不会如此癫狂,所谓的资产荒,与资产泡沫有相当大的联系。
央行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8月份全国人民币贷款增加9487亿元,是7月份4636亿元的两倍多,而8月份以住房按揭贷款为主的中长期贷款增加5286亿元,占当月新增贷款的一半以上。资本想在一线和热点城市寻找安全岛,但实体经济如此差,不要说投资收益,能收回本金就不错了。所以说,资本对房地产业的追逐,是源于市场对货币购买力的普遍焦虑。
一位不愿具名的分析师说:“房价上扬、地价疯涨,地方土地收入猛增,地方政府的调控看上去严厉,但其实很温柔 ,甚至是矛盾的,并没有严厉打击的意思。”在房价大涨中,与“温柔”政府相伴的是地方土地收入的大增。据中原地产统计,今年前8个月全国单宗土地超过10亿的地块合计有65宗,其中溢价率超过100%的地王高达46宗。另据财政部公布的数据,今年前8个月全国国有土地使用权累计出让收入超过2万亿元,同比增长14%。由此可见,地方政府为了在卖地中多增加收入,在“招拍挂”中无时不在盘算着将每一块土地多卖些钱,所以,地方政府所出台的调控政策,老百姓不仅不再敏感,而且不相信房价会因调控政策出现下降。
业人士认为,现在房价爆涨的原因是资金潮下的资产荒,导致购房者出现了恐慌,要解决这个问题只能从三方面下手:降低资金潮水位,增加优质资产,缓解购房者的恐慌情绪。三方面都需要政策加码,信贷不能只投入房地产业,要有政策约束信贷进入实体。房地产去库存也不能只去一二线城市的,银行对三四线城市应该增加利率优惠。同时,应出台政策应对恐慌情绪,通过增加土地供应给市场以平稳的预期。
可以说,我国房地产市场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竟然出现如此“分裂”的状况:一方面,一线城市和热点二线城市市场高烧不退,武汉、厦门、南京、合肥、苏州等热点城市纷纷限购限贷;另一方面,三四线城市和沈阳等部分二线城市仍在寒风中努力“去库存”,通过各种手段刺激疲软的楼市。各种复杂的、个性化的市场病症,迫切要求政府施政更加精细化,令调控政策为民所谋。为此,今年9月6日住建部发布了《贯彻〈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15-2020)〉实施方案》,再度强调了“坚持分类调控,因城施策”的房地产调控原则。
“分类调控,因城施策”是去年年初中央确定下来的调控原则,并把这条原则纳入未来五年的“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当中,可见“分类调控,因城施策”已经成为一条长期性的施政原则,并且上升到“法治政府”的高度。这就意味着,在房地产业调控方面,地方政府被赋予了调控的主导权,拿到了来自中央的“尚方宝剑”。而且这项权力被置于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的重要一环,是地方政府的权力,也是沉甸甸的责任。拿着这把“尚方宝剑”,地方政府可以怎么做,就值得思量了。因为,由于地方政府为了利益,在出台调控政策时软绵无力,老百姓根本感受不到调控政策的威力,因而人们变得对调控政策不再敏感,所以才会出现越调控房价越上涨的局面。
国家住建部的方案强调:“坚持加强政府调控和发挥市场作用相促进,使房地产业与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居住需求相适应。”还提出一个重要的原则,就是“支持居民合理住房消费”。也就是说,出台政策的目的不是为了打压市场,让大家没办法买房,而是要“支持居民合理住房消费”。地方政府在实施调控的时候,一定要对市场有科学的和全面的把握,因地制宜,以房地产市场的发展“不超前”、“不滞后”于本地经济发展状况和本地居民的收入水平为原则,根据本地市场的实际情况实施政策,在实施调控的过程中,无论是行政化的限购限贷,还是刺激楼市增长的“去库存”政策,无论是差别化税收,还是信贷政策,都应当以市场的平稳运行为目标,不能因为行政调控而破坏市场的调节机制,导致市场的大起大落。
与此同时,地方政府手中还掌握着土地这一个影响市场的决定性工具,怎么用好这个调控手段至关重要。所以,住建部在方案中提出在用地方面亦坚持分类原则,“实施住宅用地分类供应管理”。这就意味着,地方政府在用土地进行调控这一点上大有可为。而在运用土地工具的时候,也要根据市场情况,坚持“分类供应”的原则。
其实,国家住建部方案中所提出的“分类供应”原则,一方面是指保障房和商品房用地的分类供应,另一方面也是指在土地供应时,应当根据市场情况,根据城市核心、城市边缘、远郊区等区域的不同,有意识地调整土地供应数量和节奏。总体来说:如果城市房价上涨过快,就应当加大土地供应;如果库存过大,就应当控制土地供应;哪个区域供不应求,房价上涨过快,可能引发恐慌性抢购,就应当以土地供应来消除市场的恐慌情绪。
重要的是,地方政府在拿到“因城施策”的“尚方宝剑”之后,应当权为民所用。施政目的是让人民“住有所居”,让大家能够住上自己心仪的房子,安居乐业,而不是把土地、税收、信贷等调控大权当作地方财政增收的工具。
当然,无论如何调控都会涉及责任主体的问题。基于此,只有各地政府抛开“本地利益第一”的观念,自觉将地方局部利益与国家整体利益有机统一起来,才能打赢房地产市场调控这场涉及国家经济健康发展前景的持久战。所以,新华社在其发表的《房地产调控应坚持因城施策》一文中认为:“从国务院到主管部门,对于房地产调控须强化地方政府主体责任,坚持分类调控、因城施策,政策信号应是明确的。在分化细化的房地产市场上,城市政府调控须因地制宜,把分城施策细化为‘一城一策’甚至‘一区一策’。”笔者认为,这样调控或许能真正取得效果,对于那些已经出台调控政策的城市而言,房价如果真的能降下来,老百姓的焦虑心理就会缓解,对地方出台的调控政策才会信服。
也许我们会自然地认为,调控的目标是抑制房价上涨,因此其结果就一定是让房价降下来。但从之前一些调控动作来看,其往往并没有起到抑制房价上涨的作用,有时反而对房价上涨起到了火上浇油的作用。例如,限贷限购所造成的“末班车效应”就会在短期内推动大量购房需求涌入市场,加剧房价的上涨。再比如,一些城市为了不产生地王,就干脆不供地。北京到现在为止就已经有4个月没有供应住宅用地。这样做的效果无异于“掩耳盗铃”。没有新土地供应,固然就没有地王,结果却是加剧市场供应紧张,进而推高房价。
今年市场热度最高的苏州率先出手,先是3月份的房价“限涨令”,然后是5月中旬撤销5幅土地出让,接着就是“土地限价令”。这个限价令很有意思,规定报价超出政府设定的最高报价时,竞价就被“熔断”,竞价结果无效。可以看出来,苏州市政府面对高烧的房地产市场、汹涌的舆论、上级政府的压力,显然有些着急,因而其出台的政策就显得有些简单粗暴。
从实际效果看,苏州3月份房价“限涨令”并没有产生实际效果,苏州房价在4月份涨幅依然领跑全国。这项政策就像之前在北京等城市曾经实行过的“限价令”一样,一些开发商把装修等费用抬高后与房子捆绑销售,导致实际成交价与账面成交价大相径庭的局面出现,使得价格信号失真,实际上不但没起到抑制价格上涨的作用,还凭空增加了不少交易费用,为房产交易纠纷留下大量隐患。
至于土地“限价令”,可以简单限制土地价格。然而,它在实际操作中很可能变成企业的“一口价”,一步到位出价到最高限价,于是就变成了谁抢先报价土地就归谁,这就失去了“竞拍”的意义,显然也有失公平。这样的土地价格也和在竞争中形成的市场价格相去甚远。同时,对土地进行简单粗暴的“限价”,并不能改变实际供求关系。土地紧张导致住宅供应紧张,仍会推动房价继续上涨。
“分类调控,因城施策”是我国十几年来房地产调控总结出来的重要经验,运用之妙,存乎一心,而简单粗暴的行政调控只会适得其反。这一段时间,深圳、上海、北京的风头终于被苏州、合肥、南京抢过去,房价涨幅领跑全国,土地市场更是地王频出,好不热闹。风头出尽并不是好事,接下来中央政府调控的“雷神之锤”可能砸下来,让一切归于平静。
(作者单位;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财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