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识别的训练

2016-12-06 02:55刘玉文
四川警察学院学报 2016年2期
关键词:拇趾支撑点穿鞋

刘玉文

(四川警察学院 四川泸州 646000)

足迹识别的训练

刘玉文

(四川警察学院 四川泸州 646000)

当前,现勘提取足迹的数量不少,但在利用上几乎只针对鞋底花纹,而缺乏对留痕人人身信息的利用,造成该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现勘人员对足迹特征的认识和把握不够。因此公安院校应加强足迹识别的训练,训练过程由浅入深可分为四个步骤,分别是支撑点、蹬痕、踏痕和足迹综合识别训练,每一步骤均按照先赤足足迹后穿鞋足迹的顺序进行训练。同时不管是赤足足迹还是穿鞋足迹,训练的次序均为先训练捺印足迹,再训练立体足迹,最后训练平面足迹。

足迹识别训练;支撑点;蹬痕;踏痕

理论上讲,每一起刑事犯罪案件现场均会遗留犯罪嫌疑人的足迹,对勘查工作来说,问题只在于能否发现。

对于现场足迹,重点和难点有两方面:一是提高发现率,这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尝试多种物理或化学的方法;二是有效地利用,这涉及到对足迹特征进行有效识别的问题。对足迹特征的识别在目前尚处于经验积累阶段,亦即凭借痕迹检验技术人员自身经验的积累来认识足迹特征,这就需要进行严格而长期的训练,通过由浅入深、由己及人的训练,最终达到对足迹特征的有效识别和利用。

足迹特征是指足迹中反映出的留痕人的赤足特征,包括赤足的骨骼结构和边缘形态等特点。犯罪嫌疑人遗留在刑事犯罪案件现场的足迹多为穿鞋足迹,因此对足迹特征的识别训练最终需要落实到穿鞋足迹上,亦即在穿鞋足迹中识别出留痕人的赤足特征。

足迹识别训练过程由浅入深分为四个步骤:第一步是进行站立足迹的三个支撑点识别的训练,这是后续训练的基础;第二、第三步是进行行走足迹的蹬痕和踏痕识别训练;第四步是对行走足迹进行综合识别训练。

一、支撑点识别训练

支撑点识别训练属于基础训练,是后续训练的基础,针对站立足迹进行,先进行赤足足迹训练,后进行穿鞋足迹训练。赤足足迹训练时也可进行穿袜足迹训练。

人在站立时,为保持稳定,每单足有三个部位同时相互作用,分别为跟骨结节(跟骨朝下的

面)、第一跖骨头和第五跖骨头,称为三个“支撑点”。支撑点识别训练的目的就是在穿鞋足迹中准确识别三个支撑点痕迹的位置和范围。

(一)赤足足迹训练。

足迹识别训练的次序是先训练捺印足迹,再训练立体足迹,最后训练平面足迹。

1.赤足捺印足迹训练。

首先,通过自己赤足定位自身站立捺印足迹的三个支撑点。方法是:自行感受赤足三块骨骼的位置,在足迹上找出相应的部位,观察这些部位与其余部位油墨浓淡及反光强弱的不同。反复观察比较,直至通过直观分析就能够顺利确定捺印足迹支撑点的位置和范围。

其次,通过观察分析确定自己站立捺印足迹三个支撑点的位置和范围,再用自己赤足衡量定位的准确性。该训练的目的是通过痕迹反映就能够定位出自己足迹的支撑点。

最后,识别他人站立捺印赤足足迹的支撑点。确定了支撑点的部位和范围后,与捺印人赤足相应骨骼位置进行比较,反复观察校准。

赤足捺印足迹训练相对较简单。在识别过程中要注意足底纹线、脱皮或伤疤等对油墨的影响,排除这些影响因素后,会发现各支撑点痕迹有一种“力”的反映,是人体自身重力集中在足上而对客体产生的压力。

2.赤足立体足迹训练。

立体足迹和平面足迹训练均需要借助照明和测量工具,如果视力稍差则需要使用放大镜,并且需要掌握正确的识别方法。

(1)识别工具。照明工具可使用普通手电筒,小角度甚至水平配光,主要用于增强反差、凸显特征细节。测量工具可使用卷尺、直尺等,主要用于测量各特征点之间距离,以此评判识别特征的准确性。放大镜的作用主要是弥补视力缺陷,视力不好时无法近距离观察特征细节,这时就需要用放大镜增强观察识别的可靠性。

(2)观察方法。观察足迹特征需要远观与近观相结合,反复比较远观和近观发现的特征,最终确定特征的定位准确性。

远观是指在较远的距离观察定位特征。方法是:蹲在足迹旁边,眼睛距离足迹在10厘米以上、一般不超过50厘米。远观的目的是确定足迹特征所在的部位及其大体范围。

近观是指在较近的距离观察定位特征。方法是:趴在足迹旁边,单膝或双膝跪地,眼睛距离足迹在10厘米以内。近观的目的是确定足迹特征与其他痕迹的分界细节,明确特征具体的范围和大小。

(3)识别方法。立体足迹训练方法与捺印足迹训练类似,也按照如下三个步骤进行:

首先,通过自己赤足定位自身站立立体足迹的三个支撑点。比照自己赤足三块骨骼的位置,然后在立体足迹上找出相应的部位,通过配光观察,区分骨骼所在部位与其他部位在压力、松紧、反光等程度的差异。远观会发现骨骼部位明显压力较重,客体本身松散的,压力重的地方会紧实、反光强,反之客体本身紧实的,压力重的部位反而会松散、反光弱甚至呈漫反射。近观主要是观察骨骼边缘的表现,在连接处会有明显线条状痕迹。在赤足足迹中,骨骼和肌肉的压力会表现为两个层次,骨骼部位压力重,肌肉部位压力稍轻。

其次,通过观察分析确定自己站立立体足迹三个支撑点的位置和范围,再用自己赤足衡量定位的准确性。

最后,识别他人站立立体足迹的支撑点。确定了支撑点的位置和范围后,与其赤足相应骨骼位置进行比较,反复观察校准。

赤足立体足迹训练也相对较简单,需要注意的是痕迹有明显的力量层次区分,骨骼部位力量重,肌肉部位力量相对较轻。

3.赤足平面足迹训练。

平面足迹训练在平整的地面进行,客体先可选择地板砖、木地板、水磨石等光滑细腻的物面,熟练后再选择水泥地面、泥土地面等略微粗糙的物面进行训练。中介质可选取泥末、细沙、灰尘等可塑性强且细腻的物质,厚度的把握可先较厚,熟练后逐渐减薄,相当于从半立体逐渐过渡到纯平面。识别方法与立体足迹训练相同。

(二)穿鞋足迹训练。

穿鞋足迹训练的方法、步骤与赤足足迹训练相同。训练时,应先选择鞋底软、薄的鞋,熟练后逐渐增加鞋底的厚度和硬度。通常鞋底磨损严重的鞋,在穿用过程中会使着力部位变得软而薄,训练初期可以穿着类似的鞋。

穿鞋训练需要注意的是,赤足重力在足迹上会表现为三个层次,受力最重部位是骨骼形成,其边缘较重部位是肌肉形成,最外围部位是赤足带动鞋底形成,在近观时要识别出该三个部位的分界线。

二、蹬痕识别训练

支撑点识别训练是对站立状态下跟骨结节、第一跖骨头和第五跖骨头等支撑点痕迹的识别,在行走状态下,该三个部位痕迹的形态会发生微小的变化:一是第一跖骨头痕迹前部会受到跖骨蹬力的二次作用,使第一跖骨头压力痕迹发生分裂,形成前部和后部两部分痕迹,这是本部分训练(蹬痕识别训练)要解决的问题;二是由于落足因素影响,跟骨结节压力痕迹会因落足点位置偏内偏外的关系而在相应部位受力加重,痕迹会发生相应的微小位移,这是第三部分训练(踏痕识别训练)要解决的问题;三是起落足方向不一致导致人行走过程中可能出现足的用力向内向外偏斜,在相应的偏斜方向上的第一或第五跖骨头痕迹加重,而对应一侧的痕迹减轻,减轻一侧的痕迹识别难度加大,当然如果减轻的是内侧(第一跖骨头痕迹)则影响不大,因为受到蹬力带动其受力也会相应加重,这是最后部分训练(足迹综合识别训练)要解决的问题。

蹬痕是指在行走过程中,起足时足蹬地形成的痕迹,因此蹬痕识别训练针对行走足迹进行。人在行走过程中,除三个支撑点受力外,拇趾也要用力蹬地,通常将三个支撑点和拇趾一起合称为足的四个“着力点”。拇趾蹬地时,第一跖骨头前端也会蹬地,因此蹬痕包括拇趾蹬痕和第一跖骨头蹬痕。当然,在人快步行走时,或年龄偏大的人行走时,足有多个趾头会用力,相应地也有多

个跖骨头用力,但是刑事犯罪案件现场上出现的足迹多数是穿鞋足迹,鞋底有一定的厚度,足上其他趾头的力量稍小,通常不能突破鞋底厚度而在足迹中形成自身的专属痕迹,而跖骨头的力量较大,可以形成自身的专属痕迹,因此常会发现拇趾蹬痕和跖骨头蹬痕不一致。

蹬痕识别训练解决的是拇趾的位置和范围、跖蹬痕位置等两方面问题,也是按照先赤足足迹后穿鞋足迹、先捺印足迹再立体足迹最后平面足迹的顺序进行。在对照拇趾和跖骨头位置进行校准的过程中,也应按照形成足迹的方式进行比较和校准。

蹬痕识别训练的方法和步骤参照支撑点识别训练进行,需要注意的是:

(一)拇趾痕迹。

拇趾痕迹在赤足足迹中表现为两个层次,痕迹中心(不一定是正中心)是趾骨蹬力形成,外围痕迹是肌肉蹬力形成,但是由于拇趾肌肉发达,两个层次的痕迹分界不明显甚至没有分界线,必须通过近观仔细区分。同时,行走速度较快时,整个拇趾痕迹会有微小的向前位移,即趾尖至趾根的距离会拉大,误差最大可达0.1_0.2厘米;如受到冷、硬、伤、滑等影响,拇趾可能勾缩,拇趾痕迹会有较大的向后位移,与正常时的误差最多可达1厘米左右,实践中遇到该类情况时可不再考虑拇趾的长度。

拇趾痕迹在穿鞋足迹中一般也表现为两个层次,力量大的区域是趾骨和肌肉蹬力共同形成,其外围是拇趾带动鞋底形成,两个层次的痕迹有比较明显的分界线。需要注意的是,拇趾痕迹主要是拇趾趾骨和趾肚肌肉蹬力形成,没有到达拇趾趾尖,可以看作是拇趾平面赤足痕迹。同时,受到鞋尖、内底和鞋帮的束缚,拇趾一般不会勾缩,拇趾长度不易发生变化。

(二)跖骨蹬痕。

在赤足足迹中,跖骨蹬痕(不限于第一跖骨蹬痕,也可能是第一、二跖骨或第一、二、三跖骨共同形成的蹬痕)与其后的跖骨压痕(压痕能够表现出不同的跖骨头)有明显的分界线,表现为两个独立而相连的部分。在分界线上会出现明显的断裂痕迹,表现为分界线不连贯、或向前向后的突起等,是跖区内侧蹬痕力量变化的节点,教学中一般将该分界线称为蹬变线、断裂痕迹称为蹬力点。蹬力点是准确判断留痕人年龄的依据之一。

在穿鞋足迹中,跖骨蹬痕表现不完整,一般依附于跖骨压痕(压痕不能够表现出不同的跖骨头,通常只能够发现第一跖骨头痕迹)前端,多数情况下只出现蹬变线。通过配光、近观,蹬变线和蹬力点比较容易发现。

三、踏痕识别训练

踏痕是指人正常行走时足跟后部自然落足形成的痕迹,形状呈月牙形,其前、后缘均呈弧形。踏痕前缘是赤足平面站立足迹的跟后缘。踏痕后缘,在赤足足迹中是跟后部倾斜接触客体的上边缘,在穿鞋足迹中是鞋跟后边缘。

踏痕识别训练针对行走足迹进行,在定位踏痕前缘时会涉及到落足点。落足点是指赤足在正常行走时最初接触地面等客体的部位,在穿鞋足迹中是指赤足突破鞋底厚度使客体最初受力的部位,因此不管是赤足足迹还是穿鞋足迹,落足点均是赤足最初作用客体形成的痕迹,它是准确判断留痕人年龄的定位点之一。

踏痕识别训练的方法和步骤与支撑点识别训练相同,其目的是准确定位踏痕前缘。踏痕前缘表现为一条不完整的弧形线,结合远观和近观能够比较容易识别。

落足点在踏痕前缘上,对其的识别需要注意的是:

1.落足点位于踏痕前缘上,因此判断落足点位置需要先寻找踏痕前缘。赤足足迹的踏痕前

缘比较容易定位。在穿鞋足迹中踏痕前缘距离踏痕后缘1厘米左右,通过配光,结合远观和近观,能够发现呈弧形的清晰踏痕前缘。

2.落足点的位置多数是在踏痕前缘与足迹中心线的交点处偏外位置,这时因为人正常行走足迹的步角多数是外展步,落足的方向导致足最初着地位置往外侧偏移。当然也有落足点位于交点上或偏内的情况,如长期进行模特走步训练的人通常落足点位于交点上,“内八字”的人落足点位于交点偏内。

3.在踏痕前缘与足迹中心线的交点附近寻找落足点。踏痕前缘不完整,在交点附近总是有不连贯、断裂或向前向后的突起,该位置即为落足点。

四、足迹综合识别训练

足迹综合识别训练针对行走足迹进行,训练方法和步骤参照支撑点识别训练的程序,训练的目的是在穿鞋足迹中判断出赤足特定部位的位置或形态、大小等,为最终进行穿鞋足迹的人身识别打牢基础。

通过前面三个阶段的训练,能够判断出足迹上有赤足施力的部位有“力”的反映。“力”的反映在整个足迹中除上述四个着力点、落足点等五个部位外,还有第一跖骨内侧边缘、第五跖骨外侧边缘等,甚至跑步足迹中还有第二至第五趾痕迹和第二至第四跖骨头痕迹、体态较瘦的人还有第五跖骨粗隆痕迹、体态较胖的人还有足弓外缘痕迹,等等。总之,在足迹综合识别训练中要把握如下细节:

(一)对于位置关系稳定的足迹特征,需要测量相互间距离。这些特征有:

1.跟骨结节中心点。跟骨结节痕迹是一个比较大的区域,占整个足跟痕迹的3/4以上,在对其定位时,一般选取其几何中心点。

2.第一、第五跖骨头中心点。第一和第五跖骨头痕迹均呈类圆形,直径1厘米左右,定位时选取其几何中心点。

3.拇趾痕迹中心点。拇趾趾骨痕迹和拇趾肌肉痕迹的分界线在穿鞋足迹中通常不能区分,因此可作为整体的拇趾痕迹看待。拇趾痕迹呈类圆形或类椭圆形,定位时选取其几何中心点。

4.足迹中心线与踏痕前缘交点。该处定点也就是选取赤足平面站立足迹后缘中点,便于把握赤足的长度。

上述五个位点在穿鞋足迹中几乎不发生变化,即使有跑步、跳跃等特殊情况,其位置变化也较小。因此,在定准特征点后,通过几何作图的方式分析研判,其距离、位置对足迹检验具有重要意义。

(二)对于位置关系稍有变化的特征,需要确定特征之间的前后、内外关系。这些特征通常包括:

1.跖内缘点。即跖区内缘痕迹向内最凸点。跖区内缘痕迹呈弧形、角形等线形结构,在穿鞋足迹中表现明显。由于鞋底内边缘形态、鞋底掌内侧部厚度硬度及花纹、留痕人行走姿势等影响,跖区内缘痕迹向内展开的程度会发生变化,因此跖内缘点与第一跖骨头中心点的距离没有太大参考价值。但是,跖区内缘痕迹向内展开的程度具有规律性,它与拇趾痕迹的内外关系不会受到影响,因此跖内缘点与拇趾痕迹内缘点(拇趾痕迹向内最凸点)的内外位置是足迹检验的一个重要依据。

2.蹬力点。即跖内侧压力痕迹前边缘蹬变线上的力量变化节点。蹬力点会随赤足掌部力量的内外偏移而发生内外变化,也会随起足高度的增减而发生前后位移,但是其与各个跖骨头的

内外关系不会发生改变,因此其距离相邻跖骨头的内外位置关系是足迹检验的重要参考因素。

3.跖外缘点。即跖区外缘痕迹向外最凸点。与跖内缘点的变化同理,跖外缘点与第五跖骨头中心点的距离没有太大参考价值,但是与小趾痕迹的内外关系不会受到影响。如果足迹中能够判断出小趾痕迹,则跖外缘点与小趾痕迹外缘点(小趾痕迹向外最凸点)的内外位置是足迹检验的一个重要依据。同时,跖外缘点与跖内缘点的距离和前后位置关系相对稳定,是判断跖斜宽和第一第五跖骨头相对位置的依据。

4.落足点。落足点会随足迹步角的变化而向内向外位移,但是受人长期养成的行走习惯束缚,落足点相对于足迹中心线与踏痕前缘交点的内外位置关系不会发生改变,该位置关系也是足迹检验的一个重要依据。

总之,足迹识别训练是进行足迹检验的基础,只有对足迹特征能够进行准确的识别,才能保障对现场足迹进行正确的分析和利用。

Footprint Identification Training

LIU Yu_wen

Nowadays,not a few footprints haVe been extracted in crime scene inVestigation,but almost exclusiVely on use for sole pattern,and lack of personal information.one of the important reasons of the phenomenon is that scene inVestigators should haVe a further understan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 of footprints.So the public security uniVersities should strengthen the training of footprint identification,the process ofwhich can be diVided into four steps,that is,strong point,press_mark,tread_mark and comprehensiVe identification training respectiVely.Each step should be trained with the order of shoes footprint after barefoot footprint,in which stamps footprint training is first,three_dimensional footprint training is second,and plane footprint training is last.

Footprint Identification Training;Strong Point;Press_mark;Tread_mark

D918.912

A

1674-5612(2016)02-0110-06

(责任编辑:赖方中)

2016_02_11

刘玉文,(1968_),男,四川宜宾人,四川警察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痕迹检验。

猜你喜欢
拇趾支撑点穿鞋
问题与征解
找准科学养护的支撑点——江苏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养护策略思考
人生支撑点
小蜈蚣穿鞋
人生的支撑点
两会花絮
我是一把椅子的四只腿
穿鞋为的是走更长更远的路
邻指翻转组织瓣及拇趾断层甲床移植修复手指甲床缺损
部分拇趾末节甲瓣移植再造拇指甲床缺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