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人口较少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研究
——以米林县南伊珞巴民族乡为例

2016-12-06 08:52扎西刘玉
西藏民族大学学报 2016年5期
关键词:文化产业民族文化

扎西,刘玉

(西藏大学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 西藏拉萨 850000)

西藏人口较少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研究
——以米林县南伊珞巴民族乡为例

扎西,刘玉

(西藏大学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 西藏拉萨 850000)

米林县南伊珞巴民族乡作为我国实际控制线内最大的珞巴族聚居地,其经济社会和文化变迁状况是我国人口较少民族与现代化社会适应和发展的一个缩影。其文化产业作为新兴产业,在创造经济效益和扩大就业的同时,也为珞巴等当地民族的文化传承及创新带来了历史机遇和挑战。本文基于在南伊珞巴民族乡的田野调查资料,以SWOT方法着重分析其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发展的必然趋势,并探讨促进珞巴为主的当地文化产业良性、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和策略。

人口较少民族;文化产业;南伊珞巴民族乡

一、南伊珞巴民族乡概况

米林县南伊珞巴民族乡位于西藏喜马拉雅山北侧的南伊沟,雅鲁藏布江南岸支流南伊河流域,距米林县城五六公里,距首府拉萨约500公里,该乡南面与印控区玛尼岗相邻,西北衔接米林县里龙乡。至1962年以前,南伊是工布地区对珞瑜地方传统的边贸点之一。1968年设立三个行政村,各村之间距离1至5公里,区域面积约648.4平方公里。其中,林地面积5.87万亩,草地面积2.1万亩,耕地面积1244.5亩。南伊乡居住着珞巴、藏族、门巴、汉族等多个民族,根据米林县政府2014年统计的各乡镇数据,南伊乡人口分布见表1。

表1表明,南伊乡非单一民族聚居地,珞巴族自20世纪50年代从珞瑜迁入到该地后,人口比例逐步增多,1988年经自治区政府批准,南伊、琼林、

才召三个珞巴族较集中的行政村从米林区分离出来,成立南伊珞巴民族乡。这样该乡珞巴族人口超过藏族,成为该乡主体民族。近年来,南伊珞巴民族乡通过落实兴边富民政策和国家项目扶持政策,当地群众安居工程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特色产业扶持、珞巴族民俗文化保护、扶贫开发等方面有了长足发展,2015年,南伊珞巴民族乡农村经济总收入为1110.71万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13122.76元,现金收入达9587.4元[1],成为西藏人口较少数民族发展较快的典型代表之一。

表1:南伊乡人口分布表

二、南伊珞巴民族乡文化产业发展现状的SWOT分析

依据南伊珞巴民族乡的民族概况,本地文化产业发展有其内外部竞争环境和条件,以SWOT方法从文化产业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等方面可以对其文化产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

(一)南伊乡文化产业的竞争优势

1、具有丰富而独特的文化资源

文化产业竞争的核心要素是文化,文化产品和服务所销售的并不仅仅是产品和服务本身,更有背后深层的生存理念和价值观。珞巴族衣食住行等既受到以灵物图腾崇拜为表征、以巫术为重要形式的原始宗教的影响,也受到自然地理气候的影响。南伊珞巴族主要是半个世纪前从印控珞瑜迁徙到南伊河流域,他们虽迁徙到藏区居住,但仍然保留了独具特色的饮食文化、服饰文化、丧葬文化、禁忌文化、建筑文化及节日文化等。珞巴族虽然没有文字,但通过口头传唱方式继承了集体创造的文学艺术,包括始祖传说、氏族神话、历史故事、谚语、谜语、祭祀祷词等,如《阿巴达尼三兄弟》、《鱼头上为什么有箭骨》及《玛德法德和玛流法格》等,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鲜明的民族风格。珞巴族是一个喜欢以舞蹈、音乐、体育运动等艺术形式赞美生活的民族,这些艺术作品都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比如“驯牛舞”,其灵感来源于狩猎活动中鸟兽活动的情态以及人们捕捉、驯养动物的动作。珞巴族民歌是一种将诗歌和一定的曲调结合而成的一种五音阶歌唱形式,有“夹英”、“巴日”、“月”和“亚里”四种,歌唱内容既有叙述民族来源和迁徙历史的,也有歌颂青年男女爱情的。珞巴服饰被列入全国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珞巴始祖传说、珞巴织布、珞巴竹编、珞巴刀舞被列入西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些丰富的传统文化是民族的身份标识和符号,也是文化产业发展中必不可少的元素和资源。

2、文化产业基础良好

2015年南伊乡依托旅游业的发展,其文化产业进入初步发展阶段。目前,南伊乡已经成功申报“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很多文化项目正在建设或已建成投入使用(见表2)。

表2:南伊乡在建及已建成的文化项目表

可以看出,各类文化项目的建设正在逐步改变南伊乡的文化产业发展环境,为今后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竞争基础。已建成1所乡文化站、1个博物馆、3个村文化室、1个珞巴民俗文化展厅、1个珞巴民俗旅游广场、1个对外宣传点和1个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珞巴族服饰传习所,组建了珞巴民俗表演队。米林县政府出版了《大山民族

——珞巴族社会文化今昔》及《药洲传说》两部著作,拍摄了电影《珞巴——博嘎尔》及纪录片《远方的家》,并争取在全国院线上映,先后创作《珞巴始祖传说——战舞传奇》、《药王赞歌》、《翁苏》等品牌节目。已成功举办了八届带有珞巴民俗特色的“南伊黄牡丹文化旅游节”,吸引了大量区内外游客,并获封“2015中国最美村镇榜样奖”。全乡家庭旅馆和农家乐蓬勃发展,除提供住宿餐饮服务外,兼营土特产品及珞巴民俗展览服务。现已开发出民族手工产品竹制饰品盒、竹筐、珞巴服装、围巾、包等4大类六十余种,与林芝毛纺厂开展合作,生产珞巴族织布技艺所需的原材料,在材料质地、染色上精益求精,在目前已生产的成品中绣入制作人姓名以保护产权,尝试开发高端产品,并寻求与海外市场的对接,建立海外市场营销代理体系。南伊乡积极与中央电视台《生财有道》栏目合作,成功推出藏香猪、高原牦牛、藏鸡等4期节目,扩大了南伊乡的文化影响力。

3、村民参与文化产业的积极性逐年提高

随着对外开放力度的加大,村民对文化产业的参与热情逐渐增加。县乡重点扶持的农家乐6家,解决当地群众就业25人,创收六十五万余元。目前,在政策的扶持及村民的努力下,当地农家乐、农家旅馆蓬勃发展,村民的参与积极性被极大地调动起来,有25人在旅游公司就业,在景区内从事工艺纪念品零售业、物流业等共计167人。劳动力转移就业人数73人、289人次,实现劳动力转移就业收入七十余万元。珞巴工坊等文化产业基地,也为村民提供了学习及增收机会,先后培养了二十余名珞巴族织布技艺艺人,月收入人均三千余元。在旅游旺季村民们很早就轮值分组进入景点摆摊设点,将创造力与传统民族文化结合,以家庭作坊的形式将原来用于狩猎的长刀、弓箭以及珞巴服饰佩饰和竹编等做成旅游热门纪念品来增收。

(二)南伊乡文化产业发展的竞争劣势

南伊乡依托旅游业在文化产业发展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整体发展水品还不高,存在很多薄弱环节。一是文化产业起步较晚,资源开发创新层次低、资本转化能力弱。当前的文化产品缺乏创意元素和高科技元素的植入,对民族文化的挖掘深度不够,丰富而独特的文化资源优势并没有转化为产业优势,文化产业对经济的贡献率较低,对外宣传力度有限,还处于粗质化、低端化阶段。以珞巴织布技艺为例,琼林村和才召村均有妇女利用本民族的织布技艺用羊毛毛线纺织,才召村有村民手工制作珞巴族佩饰,但目前基本供展览之用或只放家里并不出售,没有带来经济收益,更没有形成产业。珞巴族的民间说唱艺术、舞蹈等非常具有观赏性,但并没有利用演艺业转化为文化资本。文化产业的发展包括产业的链条化、规模化、社会化、市场化,这些方面南伊乡在现阶段显然难以达到。二是文化资源挖掘保护力度不够。南伊乡在西藏藏医药发展,藏戏传承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该乡也有藏传佛教宁玛派、噶举派的众多寺院遗址废墟,有旧西藏地方政府管理印控珞瑜地区的机构“苏尔敦德巴府”遗址等。同时珞巴族服饰制作技艺已被列入国家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这些文化资源挖掘还不够到位。当地特色文化资源一旦丧失,文化产业将失去差异化竞争的核心要素。三是产业自我发展能力不足,造血功能欠缺。目前南伊乡的文化产业发展主要依靠投资拉动,尤其对中央投资和转移支付依赖程度较高,而中央投资又主要用于文化类基础设施和公益性项目,能带动就业和经济增长的资金极为短缺,制度政策保障的不完善和投融资机制不够灵活使得社会投资特别是民间资本难以进入。对国家投资的较大依赖性更无法充分激发文化市场的活力,这种发展方式粗放单一,不能有效形成发展的内生动力,影响自我的持续发展能力,更无法形成良好的造血功能。四是人才队伍缺乏,人力资源不足。村民大部分为小学文化程度,缺乏懂经营善管理的人才。有些珞巴族农牧民习惯一家一户从事传统的生产生活,缺乏主动寻求致富、合作发展的意识。同时当地文化产业从业人才非常缺乏,有些技艺掌握在老年人手里,年轻人掌握的很少,也不能利用技艺创造财富。对外宣传的能力和水平也是有限的,这都成为制约当地文化产业发展的智力瓶颈。

(三)南伊乡文化产业发展的机遇

2015年10月国家下发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及《西藏自治区“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基本思

路》都明确提出要使“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中华文化影响持续扩大”,推动文化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发展骨干文化企业和创意文化产业,培育新型文化业态,扩大和引导文化消费。2014 年3月,文化部和财政部联合下发的《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总体规划》提出“要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加大公共财政对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建设的支持力度”,[2]林芝市被确定为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的核心区域之一。除了中央的支持外,南伊乡对口支援城市也大力协助其发展以旅游业为龙头,以其他相关文化产业为支撑的文化产业体系。林芝市整体的经济发展环境逐步优化,拉林高速公路通车、林芝米林机场的投入使用和即将建成的拉林铁路极大地改善了当地招商引资的基础设施条件,银行、物流、仓储等条件不断改善,各项优惠政策的扶持同样也在助推文化产业发展。目前,林芝市县两级政府已将南伊乡申请成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正在积极策划将珞巴族民间传说故事拍成影视剧、电影、动画等,通过传统文化的产业化,带来经济效益。旅游业的发展开阔了当地老百姓的视野,参与性的文化旅游体验也让更多人了解南伊乡的民族文化,这种外部交往环境的改变带来了学习交流机会,使当地民族文化保护意识和市场发展意识越来越强。对外宣传力度的加大,使得人们更加关注人口较少民族的发展,这都为南伊乡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机遇。

(四)南伊乡文化产业发展的挑战

文化产业是对资本、人才、创意要求较高的一种产业,基于所掌握的文化资源要具备市场化思维,而南伊乡村民的市场意识相对欠缺,目前政府将部分行业外包给非当地人,采取政府出资、集体所有、外人经营的模式,旅游收入按照户数分配,村民在景点定点摆摊零售土特产,在村落中兴建农家乐盈利。这就导致一个潜在问题,即文化资产主体和文化资源主体的矛盾和冲突,支配产业开发方向和模式的群体是异于本村落的文化他群。例如,从南伊村到琼林村的天堂草场自然景观游、才召村的珞巴山庄,经营者均为外省商人,他们利用当地的自然景观和珞巴文化村落景观吸引游客收取价格不菲的门票等收入,而作为创造并享有文化资源的当地人,却收益很少,村民处于整个生产链条中的最低端。文化产业发展初期,当地村民的市场意识不强烈,但是随着产业的不断发展及经济收益的增加,村民综合素质不断提高,对经济发展资源的争夺会更加明显。这种外部力量对资源的争取除了带来经济利益分配方面的矛盾外,也极易因为是文化他群,而对当地文化理解力和诠释力带来一些曲解,比如琼林村的珞巴族部落山庄,相比于才召村的珞巴山庄,其经营者是本地人,提供住宿餐饮服务外,还在农家乐装饰、展览方面尽显本民族的狩猎文化特色,在开发中通过图片、文字、实物介绍等方式,保护传承并宣传博噶尔部落的历史和生活风貌。

三、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必然趋势分析

基于以上分析,南伊乡文化产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并存,而发展是其必然趋势,这是由优化产业结构、挖掘和保护民族文化、尊重和保障人口较少民族文化发展权利决定的。

(一)文化产业是优化产业结构的战略选择

南伊乡的珞巴族等居民长期以来一直以从事农牧业为主,其收入来源见表3。从表3可以看出,目前,南伊乡村民的收入来源主要是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第三产业中商业饮食业和其他收入占据的比重较大,其发展主要依托当地旅游业,总体而言,收入来源不够多元化。

根据调查,南伊乡村民的职业分布见表4。可以看出,当地96%的村民主要从事农牧业生产。仅仅依靠农业来提高村民收入是远远不够的,必须采用多种渠道拓展收入来源。因此,当地政府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尤以旅游服务业为主。但西藏的旅游季节性很强,从业收入易受游客量的影响,波动性较大。调查中村民反映游客少的年份除农业收入外没有其他的收入来源,也无事可做,当前这种产业结构无疑需要优化调整。

文化产业作为对知识文化及创意资源依赖性较强的资本密集型、污染少、资源消耗低的朝阳产业,是当今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的一个战略方向,其产业链可以从核心层延伸至外围层及相关层,能够创造可观的经济收益,文化资

源也可重复利用以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南伊乡民族文化资源丰富,这种资源禀赋使其发展文化产业具有比较优势。文化产业提供了众多的就业岗位,可以使劳动力从低产出高消耗的部门行业转移出来,将人力智力和当地人文自然资源禀赋结合,提高生产效率及创造财富的能力。从长期发展来看,珞巴族要逐步从农业中分离出来,从事生产力水平更高的行业以达到物尽所用、人尽其才。结合南伊乡的资源优势、发展潜力,发展科技含量更高、资源利用更有效的文化产业,无疑是既能够充分利用当地的文化资源禀赋,增强自身造血功能,又是实现绿色发展、扩大就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一种战略选择。

表3:南伊乡村民收入来源

表4:南伊乡村民职业分布表

(二)发展文化产业有利于民族文化的挖掘保护

学术界对利用文化产业来传承和保护民族文化是有争议的,有学者认为民族文化不能市场化,开发的过程必然是破坏的过程,同样也有人认为民族文化只有在开发和创新中才能获得持久的生命力。但可以肯定的是单纯将民族文化静态的放在博物馆里而不挖掘其时代价值将其活化,那么,民族文化只能成为历史档案资料,而丧失了时代适用性。按照功能主义理论,一种文化无法在现存社会中继续发挥应有的功能,满足人们的需要,最终将走向消亡。有学者将现代化进程中民族传统文化的嬗变过程归结为三种:衰减或消亡,进化变迁,复兴繁荣。[3]在人类历史上,任何一种文化都不是单线进化的结果,相反,对不同文化的接纳吸收并能够在新环境中适应是一种文化充满生机的表现。珞巴族的民族文化艺术只有在现代化进程中加快自我调适和创新的步伐,将文化传承和现代经济发展衔接起来,才能获得生命力并保持自身的独特性,实现其存在价值。文化产业以创意将珞巴族优秀传统文化元素开发出来并结合高科技,以新的符合时代审美的方式诠释古老文化,在文化产品及服务的研发、生产、流通、营销中宣传并扩大珞巴族文化的影响力,将独具特色的文化符号消费作为产业竞争优势,是传统珞巴族文化与现代性相结合的一种有效方式。同时,文化产业的良性持续发展必然要求不断挖掘精品文化资源的深层价值以满足大众精神消费需要,例如,将南伊乡珞巴族的始祖传说、民间故事等以珞巴语的形式创作到影视作品中放映,在利用文化资源并实现经济价值的过程中活化了民族文化,保护了文化的差异性和多样性,无形中传承了珞巴族的优秀民族文化。

(三)发展文化产业是尊重和保障珞巴族文化发展权利的体现

文化权利是人权的一部分,“文化权利作为一项基本人权,是伴随着人类发展的文化问题日益引起关注,特别是通过国际人权宪章一部分的《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得以确立的”,[4]文化发展问题同样是更高形态和更深层次的民族问题。特别是生活在藏区的珞巴族文化属于非主流文化,非主流文化如语言等极易在上学、就业、对外交流中造成无优势、无使用价值等情况。除语言外,对包括服饰、饮食、工艺等在内的民族文化也易产生

不同程度的不自信。这种情况容易弱化其文化发展。因此,更加需要支持保护并促进人口较少民族文化的发展。国家在《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规划》(2011-2015)中明确指出“保障人口较少民族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人口较少民族聚居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充分发挥人口较少民族文化资源优势,把文化产业作为推动人口较少民族文化繁荣发展的重要引擎和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5]发展珞巴族文化产业除了能够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增加就业,还能利用文化商品和服务对本民族文化进行新的诠释和再现,使珞巴族自己的民族文化有文化自信,在文化产业的发展中让他们看到本民族文化的希望和时代价值,增强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增加保护本民族文化的意识和动力。

四、关于南伊乡文化产业发展的途径和策略

(一)挖掘民族文化资源,加大开发创新力度,延长产业链

根据国家统计局下发的《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2012)》的分类标准,结合南伊乡的实际发展水平,应重点发展以文化为核心的行业,这是附加值最高、有辐射力、文化内涵高的部分,为直接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而进行的创作、制造、传播、展示等文化产品(包括货物和服务)的生产活动以及为实现文化产品生产所必需的辅助生产活动。因此,要在现有基础上丰富行业类别,培育新兴文化业态,鼓励包括广播电视电影服务、文化艺术服务、网络文化服务、文化休闲娱乐服务、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工艺美术品的生产、文化产品生产的辅助生产等在内的行业发展。扶持和培育小微文化企业及中介服务组织,在需求市场和村民中搭建桥梁,解决游客需求和当地文化产品服务供给之间的错位问题。西藏的旅游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单纯靠文化旅游休闲业并不能长久的发展文化产业,还应通过招商引资培育生产制造上具备竞争力的龙头企业,依靠“中国民间艺术之乡”这个国家级品牌,研究、设计、开发新产品并加强品牌的广告宣传。将珞巴文化、南伊特有的藏医药学府文化等的精髓提炼出来开发成文化产品供符号消费,延长产业链,发展民族特色产业,如工艺品产业(如竹编、织布、响箭等)、珞巴族文艺展演、人文自然观光、特色餐饮、民俗及健康有机农业、药材种植与开发、生态保健、土特休闲产品等。因此,在传承保护当地文化资源的同时,要加大开发创新力度,以新的技术和形式将本地丰富的文化资源转化成文化资本。增加文化产品和服务的高科技含量,利用现代传媒声像及电子技术,与内地影视公司合作,将当地民族始祖传说、迁徙历史、谚语故事等素材拍摄成动漫及影视剧等,开发精品文化产品及服务。

积极参与全国各大展会交易会等,如中国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中国西部文化产业博览会、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等,与专业的宣传团队合作并推向内地市场,将培育高产出、低消耗的创意文化产业作为一种长期的发展战略,以非主流族群的特色文化吸引力作为立足点,创新传播模式,扩大其影响力。

(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文化产业是资金流信息流较快的一种产业,对基础设施有较强的依赖性,包括生产基础设施(如仓储设备、物流、邮电等)、社会基础设施(如金融保险机构、文化和体育设施、公共交通网络等)以及制度保障机构(如公安、城市建设规划部门等)。完善的基础设施有利于加速产业活动,是招商引资的一个关键因素,对促进产业空间分布形态演变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南伊乡离县城、拉林铁路、拉林高速公路和米林机场都很近,有明显的地理区位优势,但在硬件设施和软件设施方面都亟待加强,要建立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完善文化产品服务的销售网点建设,加强市场监管和创意知识产权保护,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文化产业要求较强的群众参与性,最大限度地调动当地的人力、物力、财力,南伊乡虽然有发展当地文化产业的愿望,但本身经济基础和财力有限,需要政府及相关部门利用财政转移支付、财政补贴等方式在土地、财税、资金、技术等方面给以政策优惠扶持,如降低市场准入门槛,对村民兴办的农家乐、手工艺作坊及中小民族文化企业减免税收,设立当地文化发展专项基

金等。根据南伊乡的实际情况,结合驻村工作队的工作及对口支援城市的帮扶,增加文化产业相关项目的规划、建设和投入,做好前期的科学调研和论证,使文化项目更具有市场针对性和吸引力,为南伊乡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政策保障。

(三)调动村民参与积极性,提高其发展民族文化产业的意识

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个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文化传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文化生态观主张用生态的智慧和立场,持续性地开发民族文化资源,解决文化传承与市场化的矛盾问题。不是所有的民族文化资源都可以以产业化的形态运作发展,处理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调动本地村民的参与积极性。南伊乡的村落文化产业发展模式要逐步强化村民的主体性,这样既能避免文化他群在开发过程中可能带来的文化异化和过度商业化,也能避免本族人和他族人由于争夺文化资源和经济利益产生矛盾。鼓励村民参与文化产业小微企业的投资兴办,针对民间资本点散面广、应对风险能力弱等特点,应以制度保障支持农牧民集资建立合作机制,政府要通过投资补助、担保补贴、贷款贴息及风险补偿等形式,最大限度地将民间资本整合利用并降低投资风险。珞巴族的文化自觉及文化自信是其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由珞巴族人在对本民族文化资源开发中有所选择和取舍来推动文化产业,提升和凝练本民族的文化,提高作为文化资源主体的当地人发展本民族文化产业的意识,使珞巴等当地民族成为发展民族文化产业的骨干力量而非参与力量。

(四)大力培养人才,构建区内外合作机制

人才是文化产业的创意和智慧宝库,是产业持续发展的动力。尤其是在群众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的民族地区,人才的地位愈发重要。文化产业是以文化为内涵核心的产业,其从业人员不仅要对文化有理解力和鉴赏力,还要懂得文化产品创意策划、品牌设计、产品开发包装、生产经营及推广营销。科技的日新月异及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更使文化产业与科技紧密相连,对专业型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要利用好国家对少数民族的各项优惠政策和人才战略,加大政策落实和扶持力度,积极引进区内外的高层次文化产业专业人才,探索南伊乡文化产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借助政府、企业、高校、科研机构以及社会组织团体的力量,与文化产业发达地区寻求合作机会,将本土没有比较优势的部分通过协作适当外包出去。在引进人才的同时要加大本土人才的培养力度,不断壮大人才队伍并提高整体素质。利用职业教育探索校企联合模式,将农牧民技术培训和扫盲工作相结合,要整合教育、农牧、科技、文化等单位、部门的教育和科普力量,在农闲期间联合举办短期实用的技能培训班,使广大农牧民获得更多的劳动致富技能,提高自身综合素质,适应文化产业发展对其自身文化素质的要求。同时注重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民间艺人及村中综合素质较高的致富能手作为培养对象,做好人力资源的培训和开发工作及长期的文化产业人才规划。

结语

南伊珞巴民族乡文化产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有利于解放和发展当地文化生产力,保障人口较少民族的文化权利,促进文化的发展与繁荣,丰富增收致富渠道的同时能够满足农牧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促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协同共进,为保护、传承、创新珞巴等民族当地历史文化搭建平台,提高珞巴等民族在现代文化发展中适应并发展本民族文化的能力和动力。

[1]数据来源:米林县南伊民族乡政府,2016.

[2]文化部,财政部.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总体规划,2014.

[3]金炳镐,田烨.现代化进程中民族文化的嬗变与和谐民族文化的构建[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7(4).

[4]肖巍,杨龙波,赵宴群.作为人权的文化权及其实现[J].学术月刊,2014(8).

[5]国家民委,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务院扶贫办.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规划(2011-2015年), 2011.

[责任编辑 陈立明]

[校 对 梁成秀]

G124

A

1003-8388(2016)05-0042-07

2016-05-27

扎西(1965-),男,藏族,西藏林芝人,现为西藏大学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民族政治学。

本文系西藏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西藏人口较少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研究”(项目号:13BMZ007)、西藏大学珠峰学者“高原学者”人才发展支持计划的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文化产业民族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我们的民族
年味里的“虎文化”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谁远谁近?
多元民族
文化产业空心化隐优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