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士-2015”学员军事技能竞赛人体身心需求研究

2016-12-06 09:06:48叶伟吴晶王大卫
军事体育学报 2016年3期
关键词:科目军事竞赛

叶伟,吴晶,王大卫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体育与基层工作系,湖南长沙410072)

●专栏・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勇士-2015”学员军事技能竞赛研究

“勇士-2015”学员军事技能竞赛人体身心需求研究

叶伟,吴晶,王大卫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体育与基层工作系,湖南长沙410072)

学员军事技能竞赛参赛人员组成来源多样化,竞争激烈,完成的科目多,人体运动强度大,实战化程度高。其目的是检验生长军官战斗基础技能,锻炼学员的军人品德、领导能力和智能、体能、技能,着力解决“水土不服”、“五个不会”等问题。以“勇士-2015”学员军事技能竞赛为例,分析了竞赛对人体身心的能量代谢、形态、机能状态、基本运动素质、专门运动能力、情绪调适、心理疲劳适应力等的多项需求。

学员;军事技能竞赛;技能;机能;需求

学员军事技能竞赛是落实习主席关于院校教育要“坚持面向战场、面向部队,围绕实战搞教学,着眼打赢育人才”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能打仗、打胜仗的核心要求,坚持战斗力标准及问题导向,为院校学员打造的军事比武竞赛平台。目的是检验生长军官战斗基础技能,锻炼学员的军人品德、领导能力和智能、体能、技能,着力解决“水土不服”、“五个不会”等问题,增进相互了解和相互交流,激发学员打赢斗志,锻炼学员打赢本领,为强军兴军提供高素质人才支撑。

1 学员军事技能竞赛的基本概况

1.1 竞赛的基本内容及要求

学员军事技能竞赛是借鉴美国西点军校桑赫斯特军事素质竞赛的模式,按我军军事训练的特点设置,其科目主要包含按图行进、定向越野、奔袭、障碍、投弹、船只机动、绳桥、核生化防护、救护、武器组装、射击、野战生存、索降、情报收集、引导火力与打击等。从目前举办的竞赛比武来看,不同单位组织的竞赛在科目内容上大同小异。竞赛基本要求是以班组或小分队按照预设路线完成一系列军事任务,不分昼夜,不避风雨,连贯实施。目前学员军事技能竞赛有原总参谋部军训部组织的“陆军学历教育院校学员军事技能集训与考核”、“勇士-2015”学历教育院校学员军事技能竞赛,国防科技大学举办的“强军杯”军事技能竞赛等。

1.2 竞赛的显著特点

以近2年组织的竞赛为例,无论是西点军校的桑赫斯特竞赛,还是我军的勇士杯、强军杯竞赛,其显著特点特点有四:1)参赛的班组人员组成均要求有一至四年级学员,若是大学组则还应有女学员,说明参赛人员组成来源多样化;2)竞赛的目的是检验生长军官的战斗基础技能、体能、智能及指挥与协同,实战化程度高;3)竞赛科目在设置上要求2天完成,行军距离30 km以上,并有其他代表队相互竞争,完成的科目多,运动强度大;4)竞赛过程中,突出强调组织指挥、策略选择,说明智能是成绩的决定因素之一。

2 学员军事技能竞赛的对人体的身心能力需求分析

2.1 对人体的身心能力总体需求

历次竞赛的科目顺序、科目的设置、科目的难度甚至部分小科目内容都不尽相同,但竞赛整体的难度及对参赛人员的核心技能要求大同小异。为备战总部组织的“勇士-2015”学历教育院校学员军事技能竞赛,我们以2014年强军杯军事技能竞赛为例,按体能、技能、智能三个要素剖析了竞赛对身心能力要求。体能主要指身体运动表现能力及与之有关的能量代谢形式;技能主要指竞赛所需的核心军事技能;智能主要指与竞赛紧密相关的指挥、协同等能力,而心理稳定性、意志品质等贯穿全程,如图1所示。

图1 学员军事技竞赛的对人体身心能力剖析图

2.2 能量代谢需求

竞赛模拟小分队实战条件下可能出现的情况,以2天为时间单元连贯作业,着战斗着装负重27 kg,行军30 km以上。在此负重条件下,人体进行快速奔跑已经完全不可能,加之遇有上下坡、越野等其他可能出现的情况,实际以快走及慢跑为主。据2014年强军杯A组13个班(全部男学员)、B组8个班(每班1名女学员)的负重行军的成绩,如表1所示,平均速度为男生班2.21 m/ s,女生班2.30 m/s。因此,班组在完成以1天为时间单元的军事竞赛时,能量代谢整体上以有氧代谢为主。相比较而言,B组速度快可能是因为距离短及识图用图效率高,但是标准差较大,也说明A组整体的速度较之B组相差小。

表1 负重行军速度表

由图1看出,竞赛虽然在负重行军条件下完成,但步枪射击、野战生存、武器组装、手枪射击、引导火力打击、夜间射击等科目因行进距离不远,上下高度不大,身体运动过程中的能量消耗并不高,以有氧代谢为主。

从障碍、高墙、绳桥的科目设置及人体的运动看,单个障碍的运动时间在10 s内,以磷酸原供能为主。运动时间超过10 s的障碍如连续高杠、混合障碍、低桩网等因技术难度低、器械单一连续,实际运动强度并不高,供能方式仍然以磷酸原供能为主。需要指出的是,竞赛规则要求“连续通过障碍中,全体队员没有通过该障碍时,不得开始完成下一个障碍”,通过障碍后因等待队友就创造了短暂休息的时间,约在20 s~4 min。根据半时反应理论,大部分情况下ATP、CP在运动间歇中恢复数量能维持下次练习时相适宜的能量需求[1]。而通过编织过斜梯、水平梯等障碍,运动时间在10 s以上,强度大、动作始终连续紧凑,加之障碍之间的快速跑进,糖酵解供能比例会显著增加。因此,从总体看,通过障碍的能量代谢特点是以无氧代谢供能为主,对机体磷酸原恢复能力要求较高。

在定向越野科目中,人体进行变速运动,但在战斗着装状态下,运动距离达15 km以上,同时在战术条件下,要求全班间距不得超过50 m,因此在能量代谢上仍然以有氧代谢为主,特点是负荷量最大,负荷强度中等。船只机动科目仍然是战斗着装,在陆上抬舟过程中,舟体重量约150 kg,距离在400 m左右;快速行进中,躯干及上肢负荷较大,动作单一;水上操舟行进也是上肢的协同推拉,躯干在下肢蹬腿后的屈伸。从操舟的运动时间看,仍以有氧代谢为主。经5支代表队的45名队员对陆上抬舟主观反馈,表示“腿部酸软”的有42名、“手臂酸软”的有44名,主观感觉表明疲劳程度高,但通过完成抬舟、水上行进1 km后即刻心率监测统计,如表2所示,心率分别为169次/min,143次/min,均介于最大心率70%~89%[2]之间(以学员平均年龄22岁计算),表明负荷强度中等。

表2 船只机动运动后即刻心率(n =45)

2.3 身体形态定性需求

一般而言,特定运动项目的成绩与身体形态在一定程度呈正相关。而军事技能竞赛中讲求完成任务,且任务具有多样性,因此不能简单通过一般的形态标准来进行选材。在协同配合上,通过4 m高墙时除个人力量及相互协同外,身高较高的人更占优势,能提升重心,减小与器械的距离;在船只机动方面需要队员肩部高度尽可能相同,减少因高度差带来的力量不平衡;转场科目,负重27 kg,以身材匀称更占优势,体重过大将会增加相对重量,长距离行军将会消耗更多能量。而救护、射击、引导火力与打击等在本竞赛中与形态指标相关度不高。因此,完成竞赛对身体形态有定性需求,即身高相差不大,形态匀称。

2.4 机能状态需求

在科目的串联设置上,全程战斗着装负重行军,一开始就进行障碍、绳桥、高墙、船只机动等科目,对身体运动准备要求高,人体运动重心上下起伏大,说明具有一定的危险性,也表明竞赛一开始就要求人体进入运动中的“工作状态”,训练中的“战斗状态”,没有多余时间如常态下进行准备活动,这也是军事训练中非常规训练的显著特点,要求战士在任务来临前做好身体准备。对于队员来说,要求平时利用科学的常态化训练手段打下良好基础,通过循序渐进方式提高非常规状态下的身体准备效率。

随着科目的持续进行,中途多次转场,机体长时间保持“工作状态”,势必会出现生理疲劳,竞赛中部分科目可使机体有效恢复,如射击、引导火力打击等,部分科目又需要身体具备良好的状态,发挥最佳的运动水平,如投弹、船只机动等。说明机体在长时间负重负荷下需要能够适应生理疲劳,通过积极休息尽最大可能保持“工作状态”。

2.5 基本身体素质需求

竞赛以营建制为单位组队参加,在两天激烈的角逐中完成近20个科目,是精英及团队之间的较量。由图1可以看出,各科目对人的体能、技能有多项需求。首先是队员自身基本身体素质及军体技能水平要优秀且均衡,要求无明显的弱项,否则,如障碍、绳桥、高墙、投弹、船只机动、负重行军这些对于体能要求较高的科目容易使全班整体体能水平下降。根据学员在不同年级的训练内容,竞赛结束后,我们选定单杠1、2练习,3000 m、5 km跑,屈腿仰卧起坐作为反映基本身体素质的单一指标,以400 m障碍作为反映基本身体素质的复合指标。通过调阅A组13个班学员2013—2014年度考核成绩,如表3、表4所示,较之2011版的考核标准而言,学员的各项平均成绩均明显超过优秀、合格,也进一步证实了竞赛基本身体素质要优秀且均衡,无明显的弱项。

表3 一年级学员普考成绩与合格标准对照

表4 二至四年级学员普考成绩与优秀标准对照

2.6 专门运动能力需求

在功能性体能训练中,运动表现更加强调动作的整合及效率[3],这为发挥稳定的技战术动作,高效完成任务提供了支撑。但在障碍、绳桥、高墙、船只机动、投弹、转场等科目中,因环境、器材及身体状态的因素,部分动作对力量素质有特殊需求,如三级高低横木、梯式杠、连续高梯等需要依起跳以达到攀爬的初始高度;绳桥、水平梯、编织过斜梯、混合障碍需要有更好的核心控制及上肢攀爬能力;负重转场需要更好的腰背支撑力量及腿部力量耐力;投弹在负重情况下,需要更稳定的动作技术、姿态控制能力、上肢鞭打速度。因此,完成竞赛需要有良好的体能基础,强调动作的整合及效率,更加突出身体局部的绝对力量、爆发力、力量耐力及躯干脊柱的稳定支撑力量、上肢的攀爬力量。

2.7 压力下的情绪调适需求

身心作为一个整体,相互影响。竞赛一开始就要求进入战斗状态,其本质是身心进入的“工作状态”。心理上面对任务压力,能产生适度应激,保持专注参加竞赛。良好的“工作状态”能够促进产生适度的心理应激,利于竞赛,反之则会注意力不集中或情绪紧张,进而造成身体紧张并增加能量的额外消耗。

竞赛过程中,可能因中枢神经系统过于兴奋而失误,也可能因应激水平过低而注意力下降、技战术表现不佳而气馁。多内容、长时间的竞争都将导致心理应激处于不同水平,从而引起情绪波动。因此,每个科目开始前,队员需要在班长的组织下确定基本方案,熟悉自己的任务,做好预先准备。竞赛全程需要自身调适情绪状态,保持适度心理应激水平,做到正视竞赛、正视对手,不因发挥表现好而过于兴奋,也不因环境、个人及队友发挥失误而气馁、埋怨。

2.8 长时间竞赛下的心理疲劳适应力需求

根据Smith[4]提出的“认知—情感”压力模型,竞赛全程无休整,需队员时刻保持良好的应激状态,而完成众多的竞赛内容,会因生理资源如能量消耗、动作发挥不佳而造成压力增加、负面情绪,这些都将导致心理资源的下降,进而出现心理疲劳。心理疲劳的出现又会诱发心理应激水平、注意力的下降,从而影响生理机能,降低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及运动表现。竞赛时间越长,心理疲劳持续越久,从完成竞赛任务,提高竞赛表现来说,心理疲劳无法消除,只能尽量减少其带来的负面影响。这就需要队员相互鼓励以提高注意力及心理应激度,需要具备顽强的意志力,能够有面对困难或失败的勇气和完成任务的决心。

3 结论

军事技能竞赛中体能是基础和保证,对个人而言不能有明显的弱项,要求队员身高相差不大,形态匀称;比武全程是以有氧代谢为主的混和供能,部分科目对磷酸原及糖酵解供能有较高需求;强调动作的整合及效率,更加突出力量的重要性;机体在长时间负重负荷下需要能够适应生理疲劳,保持“工作状态”。

全程需要调适情绪状态,保持适度心理应激水平;队员间需要相互鼓励以提高注意力及心理应激度;并且要有面对困难或失败的勇气和完成任务的决心。

[1]张爱芳主编.实用运动生物化学[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5:154.[2]Stand AP.The recommended quantity and quality of exercise for developing and maintaining cardiorespiratory and muscular fitness in healthy adults[J].Medicine&Science in Sports& Exercise,1990,22(5):265—274.

[3]国家体育总局训练局.身体功能训练动作手册[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14:10.

[4]Smith R.Toward a cognitive-affective model of athleticbumout[J].Journal of Sport Psychology,1986,8:36—50.

Analysis on the Cadet′s Physical and Psychological Requirements in Warrior-2015 Military Skills Competition

YE Wei,WU Jin,WANG Da-wei
(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Grass-Root works of National University of Defense Technology,Changsha 410003,China)

Cadets′military skills competitions have characters of various types of participants,furious competition,intensive body movements and high-degree actual combat environments.The targets of military skills competitions are about to examine basic combat skills,to shape cadets′morality,leadership,intelligence,physical fitness and skills,aiming to solve problems like“maladjustment”,“five unable”and etc.Taking the“warrior-2015 military skills competition”as an example,the competition has many requests of metabolism,gesture,strength and condition,basic physical fitness,special exercise ability,emotion adjustment,psychological weariness applicability,and etc.

cadets;military skills competition;physical fitness;strength and condition;requests

G8731

A

1671-1300(2016)03-0097-05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校预研项目(JC15-09-06);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教育教学研究课题(U2016010)

2016-04-10

叶伟(1983—),男,湖北荆州人,讲师。研究方向:军事体育教学与训练。

猜你喜欢
科目军事竞赛
2020丝绸之路数学竞赛
中等数学(2022年3期)2022-06-05 07:50:56
2024年拟在河北招生的普通高校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发布
考试与招生(2022年2期)2022-03-18 08:10:02
我看竞赛
创新思维竞赛(3)
让讨厌的科目“牛”起来
汉语或成俄罗斯高考科目
军事幽默:局
军事文摘(2009年9期)2009-07-30 09:40:44
军事
军事幽默
军事文摘(2009年5期)2009-06-30 01:01:04
“我爱海洋”知识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