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幼玺
学生需要怎样的课堂氛围?——浅谈如何营造小学语文课堂的氛围
林幼玺
课堂教学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提问。精彩的提问是激发学生思维的撞针,是提高课堂效率的钥匙,是融洽师生关系的润滑剂。课堂需要沉静,但绝不是沉寂。孩子们需要安静的课堂氛围,而在这静静的氛围下的,应该是他们积极思考、自由飞翔的心灵。语文的课堂,是要让孩子真正沉浸到人文学科本应有的本质中去。
语文教学 沉浸 课堂氛围 提问
“老师朗诵着,进入了角色,那深深感动的神情凝注在眼睛里。这种感动传染了整个教室,一堂鸦雀无声,大家都被深深感动了……”
每当我读到于漪老师《往事依依》中的这段文字,总是十分钦佩文中国文老师如此传情的讲课,同时也会思考这样的问题:我们学生到底需要一种怎样的课堂氛围?
几乎所有的课堂评议表上都有这样的条目“学生举手是否积极”“讨论是否热烈”“教师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从没有一条问道“课堂氛围是否沉静”的。
如今沉静地思索似乎被热烈地举手所取代,工整的板书早已被华丽的课件所取代,前一个提问还未弄清就已被后一个提问所取代。安静的课堂似乎成了一节优秀课的对立面,语文课成了一场声光交错的表演,曲终人散,学生的心中除了留下正确的答案,几乎留不下半点思索与回味。
我认为真正的沉浸应该是既如香象渡河——透彻深入,又像羚羊挂角①——无迹可寻,是一种学生在自然状态下自主进入文本,探究问题的过程。
在语文课堂中,应该怎样让学生的心真正地沉浸于课文之中,我想首先要营造沉静的课堂氛围。
课堂上,孩子们都有积极发言的习惯,但有时过于心急,其实容易闹一些笑话。因此,我认为,在提问中应当巧妙地加入一些障碍。比如,在教到三年级上册的《卧薪尝胆》一课时,谈到越王勾践的人物特点,同学们很自然就会回答“一心为民、忍辱负重”,于是我继续加了一个问题:“课文是通过哪些细节来表现越王勾践的这些精神的?”,课堂一下子安静了下来,同学们开始认真地默读。细细地读了整篇文章以后,孩子们发现,作者在文中有很多细致的刻画,“万般无奈”“只好派人求和”“给吴王当奴仆”“受尽了屈辱”“整整干了三年”,这些细节无一不写出勾践当时为了国家,为了人民忍辱负重。孩子们在对文章细细品读之后,不再只是停留在一个词语、一个答案上,而是在自己的读和思考中一点一点地感受到越王勾践的人物品质,更是从中受到了感染,学习到人物坚强、坚忍的精神。
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至少是同等重要的,切不可重形而忘义,重文而忘质。
文章语言的华美与张力同作者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密不可分。
在上到《船长》这一篇课文时,对于课文的结尾——船长与船一同沉入大海,孩子们感到无法理解,有孩子提出,船长明明是可以舍船而活命的,为什么有求生的机会而不要?甚至有孩子觉得,船长死得不值得。
孩子们的这些想法,我在上课前并没有预设到。课堂到此,我并没有急着布置课堂作业,而是以《船长》这篇课文为引子,围绕“责任感”这个话题,和孩子们好好谈了一谈。我先讲到了美国“九一一”事件发生后,纽约当时的一位消防局长牺牲在岗位上,进而谈到了西方人的责任意识。接着,我又联系到中国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观。两个鲜活的事例淡淡讲完,我看到同学们坐在下面正静静地听、默默地想,然后有同学很自然地就想到了在“五一二”汶川大地震中,我们的武警官兵舍己救人。在厦门大台风时,幼儿园的老师拼死护住屋子里的所有孩子,最后几位老师受伤,小朋友们毫发无伤。这时,课堂已经接近尾声了,一个个就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例,让孩子们深切感受到,责任感是人与生俱来的,忠于职守是一种崇高的精神品质。这时,再看课文,孩子们对于船长最后的选择,充满了崇高的敬意。
新时代的学生,随着网络媒体的发达,他们的视野变得更开阔了。现在的孩子绝对不会只满足于阅读一本语文课本,再加上语文这一学科特有的灵活性,较之于理科,它缺少一点点成功感,时间长了,语文就成了主课当中的鸡肋。
假使如此,我们为何不在课前给文章加点料,使之成为一道更富回味的美味佳肴呢?
记得在学习五年级下学期的课文《月光启蒙》之前,我先在黑板上抄下了清代周寿昌的《晒旧衣》:卅载绨袍检尚存,领襟虽破却余温。重缝不忍轻移拆,上有慈母旧线痕。此诗一出立刻吸引了学生的眼球,我边写,他们有的口中默念,有的颔首轻吟,完全沉浸在诗歌所营造的动人艺术氛围中。接下来再上孙友田的《月光启蒙》,因为前面的铺垫,学生的情感一下子就完全投入到这篇课文中,一节课水到渠成,孩子们被作者对母亲的感情深深感染着。
“这几句诗镌刻在我心上,几十年过去,至今还能信口背出。”每当读到于漪老师这段回忆,我总在想,几十年过去后,我的学生会不会还记得现在上课的内容。
如果学生真能记得,我想我的语文教学才是真正成功的。
注释:
①最早见于《埤雅·释兽》:羚羊夜眠以角悬树,足不着地,不留痕迹,以防敌患.引申开来,我们以"羚羊挂角"来比喻意境超脱,不着形迹.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平江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