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晓雪
(河南师范大学 河南 新乡 453007)
浅析中国古代音乐思想的百家争鸣
石晓雪
(河南师范大学 河南 新乡 453007)
顾名思义,百家争鸣,就是各行各业、各个领域、各种阶层、各类人物的争鸣。春秋战国的各家,不论属于同一学派还是不同学派,基本上是独操术业,各立门户。他们各摅己见,不屑为苟同,表现出负势竞上、互相轩邈式的竞赛精神,使当时的学术界呈现千岩竞秀、万壑争流般的景观。他们中间的代表人物如老子、孔子、孙子、墨子、孟子、庄子、荀子、韩非子,大多“精思著文,连结篇章”,个个都是后世所推崇备至的鸿儒。他们的作品或记载其言行的作品,绝无蹈袭剽窃之弊,均成为中华文化经典。他们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思想,永远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
百家争鸣;音乐思想;儒家;墨家;道家;孔子;墨子;老子
中国古代音乐作为中国古代的产物,深深植根于中国古代政治、经济、伦理的土壤之上。而作为中国古代音乐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映像,中国古代音乐思想的产生、发展及其内容、功能等必然与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伦理等社会性因素息息相关。如果将中国古代文化当做一个大系统,那么中国古代音乐和音乐思想则是中国古代文化大系统中的其中一个子系统,中国古代音乐子系统的本质与中国古代文化大系统的本质则是同一的。而中国古代文化的认识来源是中国古代的哲学思辨,因而,可以说中国古代音乐思想,源自于中国古代的哲学认识,是中国古代哲学认识论的再现。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孔子,孔子的音乐思想是建立在“仁”的基础上的,而“仁”又体现在“礼”与“乐”的关系上,他以“仁”的精神贯穿于对音乐的态度之中,强调音乐要体现出“仁”的精神。
孔子认为音乐有巨大的社会作用,认为音乐可以改变社会风气,“礼”可以给人以约束,只有这样,才能国泰民安。他的音乐态度是“中庸”和“平和”,所以要求音乐要像《关雎》那样,“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而指责郑卫之音(周代的一种民间音乐形式)。他的音乐思想明显地表现出崇雅抑俗的态度。
孔子评价音乐的标准是“善”和“美”,有特别强调“善” 的重要性,故而推崇歌颂舜之文德的《韶》,说它尽善尽美,而认为武王伐纣的乐舞《大武》是“尽美矣,未尽善也”。他重视乐教,将乐教视为完成音乐的最后阶段。孔子的音乐思想有历史局限性的一面,也有符合社会伦理、政治、经济、教育文化等诸多方面的内涵,因而对后世影响很大。
墨子,墨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音乐思想与儒家完全对立,他站在小生产者的立场上,主张“非乐”(即不要音乐)的思想。墨子“非乐”的思想出于以下动机:
2.1 贵族享受音乐一定会牺牲民众的利益来置办乐器和其他有关的东西。
2.2 全国上下都热衷于音乐,国家将会不安定。
2.3 音乐舞蹈的表演需要青年男女,这样就会耽误耕织,而且这些男女“食必粱肉,衣必文绣”以保持“面目颜色”,这势必会增加人民的负担。
墨子的观点是从小生产者和劳动者的利益出发,反对统治阶级的奢侈生活,认为使用音乐会加重人民的痛苦和在灾难,浪费物力和人力,可能使国家濒临衰亡,这些观点有其合理的一面,但他却忽视音乐对社会和人类所具有的很多功能,如教育、审美功能。因此,他的音乐思想也有有失偏颇。
老子,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主要思想记载于他的《道德经》中,提出“道法自然”,“无为”等观点,其中既有很多辩证法的因素,又有消极、神秘因素。他主张内心达到“攻需极、守静笃”的境界,在自然而然的状态中把握“道” 的真谛。在音乐思想上,老子主张“大音希声”,认为最美的音乐是一种自然的无声的境界。他反对人有各种欲望。
庄子,道家学派另一位代表人物,著有《庄子 》一书,主张“清静无为”。庄子没有绝对的否定音乐,而把音乐分为“天籁”、“地籁”和“人籁”三类,他崇尚“天籁”反对主观作用的“人籁”音乐。
儒家学说,是顺应阴阳之变,即研究天道的学说;又是修明人伦教化,即研究人道的学说。比较而言,儒家轻天道,重人道。儒家抓住人道这一重大课题,反复研究,艰辛探索,建立一整套有关人伦教化的学说。与儒家相抗衡的是道家。道家的创新之处,也许正在于提出和儒家处处对立的学说。举例说来,儒家重人道,道家则重天道;儒家面向人生,道家面向自然;儒家主张有为,道家主张无为;儒家积极用世,道家消极避世;儒家循绳墨,道家毁规矩;儒家要求克己,道家要求无己;儒家要求建功扬名,道家要求无功无名;儒家求实,道家务虚;儒家崇尚阳刚之美,道家崇尚阴柔之美;儒家喜动,道家喜静;儒家图强,道家示弱;儒家竞上,道家善下。如此等等,一目了然,儒家看重事物的一面,道家看重事物的另一面。儒家类似东面而望,不见西墙;道家同样是南乡视者,不睹北方。儒家如同盛于彼者必衰于此,道家如同长于左者必短于右。道家与儒家的分庭抗礼,使儒家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与冲击。正是这种对抗,既显示着彼此学说有合理的一面,又同时暴露其各自的偏颇之处。也是这种对抗性,展现着彼此学说各有传承与创新的特点。与儒、道两家形成鼎足之势的,是墨家。从某种意义上说,对于儒家学说,道家有矫枉过正之弊,墨家的矫正接近于适度。
针对诸子百家,班固《汉书艺文志》中提到这样一句还很有道理的话,“舍短取长,则可以通万方之略矣”。
[1] 周继旨.论先秦的“百家争鸣”与“士”阶层的解放
[2] 文方.百家争鸣所反映的区域文化的冲突与融合
石晓雪(1993.10-),女,汉族,河南安阳人,大学本科,河南师范大学音乐舞蹈学院,研究方向:声乐。
J609.2
A
1672-5832(2016)05-023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