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汉语姓名称谓语的性别歧视现象

2016-12-06 07:33崔现悦
小品文选刊 2016年17期
关键词:姓名现象汉语

崔现悦

(山东师范大学 山东 济南 250000)

浅析汉语姓名称谓语的性别歧视现象

崔现悦

(山东师范大学 山东 济南 250000)

汉语的词汇系统非常庞大复杂,而语言又是社会的产物,作为汉语词汇系统重要组成部分的称谓语,不可避免地会反映出我们华夏民族的社会、家庭及道德伦理观念。众所周知,延续几千年的中国封建传统非常注重等级尊卑。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男性往往是处于中心地位,而女性常常被人们理所当然地排除在社会活动以外,我们仅仅从汉语姓名称谓语的使用上,就能十分明显地看出一些性别歧视现象。

汉语;姓名称谓语;性别歧视

1 称谓语的概念和分类

1.1 概念

称谓语应该是人们由于身份、职业、性别等因素的差异,在不同社会角色和各种社会关系里使用的名称。称谓语有别于称呼语,称呼语是人们在面对面交际时使用的,是“在直接的语言交往中指称某人的方式”,用于表明相互之间关系的名称。

1.2 汉语称谓语的分类

我们在家庭中和父母、兄弟姐妹有血缘关系,在家族生活中,又会形成长幼、尊卑等多种关系,这些关系都需要有特定的称谓,才能保证人们正常地进行交际。

上面我们说过,称谓语是人们由于身份、职业、性别等因素的差异,在不同社会角色和各种社会关系里使用的名称,从这一概念出发,我们大致可以把汉语的称谓语分为:职业称谓语、姓名称谓语、通用称谓语、亲属称谓语等。把纷繁复杂的汉语称谓语作了归类,有利于进一步研究其中包含的性别歧视。

下面我们专门探究姓名称谓语里边的性别歧视现象。

2 姓名称谓语中的性别歧视表现

姓名称谓语应该是社会称谓语的一部分,但是它有其自身的特点,即不同的姓名称谓语用于称呼不同的称呼对象,名字相同的除外,它有稳定性一般不会变更。“姓名是社会的产物也是语言的产物,姓名使用上的差异性,体现了男女社会地位的起伏升降。” 男女两性之间在姓名称谓语方面存在很明显的性别歧视现象,在此我们专门拿出来分析。

2.1 男女命名的差异

汉族人十分看重男女差异,于是在给孩子取名字的时候就会把这种差异表露在名字上。人们对男性的刻板印象总是希望他们有所作为,英雄一般无所畏惧,而女性则应勤劳恭顺,温柔美丽等等。按照如此传统观念,给女性取名时,一般选用能体现女性美的字眼比如红、慧、芳、娇、妙等词;还有的用花草作名,甚至用鸟类为名等,这些鸟类大多是观赏性的。男人一般不会用这些字,男性会选用比如刚、健、猛、鹏等字。这一方面说明了女性娇小温柔的特点,也从另一方面说明了女性的顺从性,是男性的附庸,供男性玩赏的对象。从命名人上,一般都是由男方来为孩子取名。此外,男性一出生就会被长辈记入族谱,而女性却被排除在外,不入族谱,出嫁后从夫,会以夫姓入族谱,但不写女子本名,也反映了历史遗留下来的让女性附属于男性的文化传统。古语有言“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还有“重男轻女”思想,在此观念的影响下,一些父母的求子意识常会反映在女孩儿的名字上,如来弟、招弟等,以此希望下一次会是男孩。

2.2 婚后女性姓名的变化

在中国的封建社会里,男子有姓有名,有的还有字号;女子一般有姓但没有名,称呼的时候在姓后边加“氏”,比如“崔氏”、“范氏”等。出嫁后的女子则必须把夫姓放在自己姓之前称呼,如 姓张的女子嫁给姓马的男子,女子就称为“马张氏”,死后墓碑上会刻上“亡妻马张氏之墓”或“慈母马张氏之墓”等,不会刻上女子真实的姓名,至于是谁家的亡妻、亡母,就只能靠其丈夫或儿子的姓名辨别而知,其中对女性的歧视鲜而易见。还有一部分女子是既没有姓也没有名,用排行大小称呼,旧社会中的女性常被视为男人的私人“物品”,而不是拥有独立人格的个体,他们对女性的称谓也有用房舍物品代替的,比如妻子有“正室”、“偏房”之类的称谓。在男人对外人介绍自己的妻子时会说“内人”、“贱内”等,无不体现着对女人的贬低和轻视。甚至在口头上,叫某人的妻子时,是用男人的姓加“家的”称呼,比如孙姓男子的妻子就叫“孙家的”等等,连女子的姓也一并去掉了,女性彻底丧失了自己的姓名权。

3 汉语姓名称谓语性别歧视现象成因溯源

3.1 儒家文化

语言和文化关系亲密,汉语中之所以长期存在对女性的歧视,一个重要原因是受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儒家文化的影响.比如给女性的言行立下“规矩”,即“三从四德”,女子小时候要遵从父亲,嫁人后遵从丈夫,如果丈夫死了就要遵从自己的儿子,决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必须以男性为标杆。给女性立下如此多的规矩,要求她们绝对服从,对于男子的言行举止却没有要求,这样的双重标准就是一种严重的性别歧视。儒家思想的“男尊女卑”、“男外女内”、“三从四德”等价值观念约束着女性,“熏陶”着世人,无论女性怎样挣扎、反抗,总也逃不出男性的掌控范围。随着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女性遭受歧视的现象就不可避免地反映到了汉语称谓语中。

3.2 社会分工

让女性身份地位低下的根本原因来自社会分工。在封建社会里,人们普遍认为女性不必出门工作,也不允许她们抛头露面,婚姻家庭是她们的唯一归宿,女性像是笼子中的金丝雀,看似衣食无忧,其实早已丧失了自由。时至今日,法律颁布,各方努力,女性地位已发生很大改变,在接受教育、民主选举等方面享有同男性平等的权利,但男性仍然担任着社会上的重要职位,显示着比女性更重要的社会性别角色,歧视现象仍然存在。汉语称谓语中的性别歧视现象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正如戴庆厦在《社会语言学教程》中所提到的:“男女在语言使用上的差异,不管是大是小,是明显或是隐蔽,根本的原因在于不同的社会地位、社会分工导致他们扮演不同的文化角色,进而逐渐沉淀出不同的心理定势。”

[1] 刘彬.汉语中体现出的性别歧视现象[J].焦作大学学报,2009(2):18.

[2] 曹炜.现代汉语中的称谓语和称呼语[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62,64,65.

[3] 徐丽华.试论汉语称谓语中的性别歧视[D].曲阜师范大学,2008:5,16.

[4] 李晓文.现代汉语称谓语的缺位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4,21.

[5] 玉斯英,玉素甫.从汉语称谓语看汉语文化背后的性别差异[J].语文学刊,2011(2):2,7.

崔现悦(1991-),女,汉族,山东省淄博市沂源县,在读研究生,山东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字学专业。

H136

A

1672-5832(2016)05-0294-01

猜你喜欢
姓名现象汉语
学汉语
轻轻松松聊汉语 后海
追剧宅女教汉语
汉语不能成为“乱炖”
第四章光现象
你能解释下面的现象吗
小记者档案
猜谜语
一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
奇异现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