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学语文教育中渗透传统文化思想

2016-12-06 13:01王秀娟
长江丛刊 2016年24期
关键词:中学语文传统语文

王秀娟

论中学语文教育中渗透传统文化思想

王秀娟

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因此语文课程承担了传承民族文化的重任。中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渗透传统文化思想,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五千年文化的熏陶,提高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

中学语文 传统文化 教育教学

所谓传统文化,是指由先辈传承下来的丰厚历史遗产,是民族历史上道德传承、各种文化思想、精神观念形态的总体。汉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载体,文学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形式,伦理哲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五千年的文明史,养育了中华民族极其丰富而又瑰丽辉煌的传统文化。语文作为中学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承担着弘扬民族文化,展现传统文化魅力的重任。中学语文教师要注意在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思想,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熏陶。

一、通过古诗词学习渗透传统文化

古代诗词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具有独特的音韵,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通过学习古代诗词,我们既可以感受到文人墨客指点江山的雄心壮志,也能体会到解甲归田,悠然见南山的与世无争,还能在字里行间感受到祖国的大好河山、风俗人情。教师应将古诗词教学作为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措施,从古诗词中挖掘传统文化的魅力,让学生通过诵读优美的诗句,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例如,教师在讲解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时,让学生结合自己对春天的感受,去体会诗人词句中描写的“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的美丽意境。

二、通过汉语字词学习渗透传统文化

陈建民先生在《中国语言和中国社会》一书中说到:“文化的创造离不开语言,语言的变化和发展也往往离不开文化的变化和发展[1]。”汉字是“形、音、义”的结合体,大部分汉字由形旁和声旁组成,从字形构成到语言的结构系统以及语言手段运用的方法都反映出汉民族的文化特点,因此,在讲解过程中我们可以很好的渗透中国传统文化。比如“羊”字旁,在古代“羊在六畜主给膳”礼俗的影响下,大部分“羊”字旁的字在价值观和审美观方面都是褒义的,如善、鲜、祥、美等。又如“贝”字旁,在还没有出现金银这些等价物时,人们是用贝壳来代表财物。因此很多有“贝”字旁的字,都是与金钱有关,如:贷、赊、赔、赏等。通过字形去理解字义,理解了字义又能反过来巩固字形。在教学中,教师如果能结合传统文化将常用的一百多个偏旁部首有目的的介绍给学生,不仅让学生学习到了传统文化,也会对学生汉语字词的学习产生极大的好处。

三、引导学生阅读文化经典

文化经典是传统文化中最精华的内容之一,也是和语文教学结合得最为紧密的部分,中学语文教材上就有很多课文选自文化经典著作。然而,现在的中学生特别追求快餐文化,在流行文化的种种诱惑面前,中学生却将传统文化经典丢弃在了一旁。面对这个问题,莫言如此说道:“中国的传统文化里面包含了很多丰富的幻想成分,你肯定看过《西游记》,也肯定看过《封神演义》这些小说,比如《封神演义》里面的千里眼、顺风耳、天听、地听,都在我们现代科学里面可以找到对应的东西,所以幻想不仅是国外才有,中国也很丰富[2]。”从莫言的话中,我们不难看出,传统文化中不仅有美德精神的说教,也有充满趣味的名人故事、神幻传说,重要的是对学生的阅读进行引导,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语文老师可以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探究适合自己的引导方法。从教学中让学生看到中华民族在大地上探索人性存在方式的辉煌努力和丰厚积淀,还可以开设中国文学与传统文化的选修课程,对学生阅读加以引导,使学生在阅读文化经典中认识自己的传统文化,让中学生为自己的传统文化而感到自豪。

四、重视中学语文教师的素质和修养

我们认识到了传统文化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积极探索了应对传统文化缺失的出路,新课标和新课改在全国各地实施。但是面对这个神圣的使命,我们不得不反问一下自己:我们的教师自身具备这种文化底蕴吗?从教师队伍的现状来看,青年逐渐成为了教师队伍的主体。然而他们的工作经历有限,对于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知识的经验往往知之不多。而且,现在语文教师队伍的主体——青年教师本身就是在应试教育中成长的,他们在学校教育中所接受的传统文化教育就不多,自身的传统文化底蕴说不上深厚,在平时生活中,也很少花时间对传统文化、古典文学进行学习。对于《大学》《中庸》《礼记》《尚书》这类书籍,我们的教师也一般兴趣不大。除了课本上有所涉及,几乎不会再给学生多余的讲授……这些都极容易致使母语教学应有的本色和本真淡出,导致语文课堂语文味不足,缺乏文化底蕴。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不仅仅是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也应该是文化的继承者、实践者和传播者。一个中学生心目中的人文精神、传统文化往往折射在他的语文教师的气质修养、文化底蕴上,语文教师若能充满激情、如数家珍地向学生介绍这些精神资源,学生一定会深深折服并进入阅读的自觉状态。因此,在传统文化传承这一历史使命面前,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都应该有着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自发地加强自身的传统文化修养,古典文学修养,承担传统文化传承这一伟大重任。

[1]陈建民.中国语言和中国社会[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9.

[2]朱玲.莫言:幻想,在中国也很丰富[Ol].搜狐读书,第二十届全国图书博览会,2010 (4).http://book.sohu. com/20100426/n271767460.shtml.

(作者单位:河北唐山市路北区教师进修学校)

猜你喜欢
中学语文传统语文
纪录片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农村中学语文教学中关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走出经验主义、拿来主义迷津——苏宁峰《表现论视野下中学语文的批判性解读》序
郑国明 立足传统 再造传统
走出经验主义、拿来主义迷津——苏宁峰《表现论视野下中学语文的批判性解读》序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