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 芹
(山东师范大学 山东 济南 250014)
《论语》中“其”字用法研究
鲁 芹
(山东师范大学 山东 济南 250014)
《论语》是我国重要的语录体散文著作,它不仅对中国的思想政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而且书中诸多虚词的使用对研究先秦汉语语法研究具有相当的价值,例如“其”字就是《论语》中不可忽略的对象,“其”在《论语》中有不同的词性,不同的语法意义。
《论语》;“其”;副词;连词;代词
《论语》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最具有代表性的语录体散文著作之一,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纂而成。它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主要思想,包括政治理想、礼仪制度、学习态度、语言思想等等。它不仅对中国的思想政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而且书中诸多虚词的使用对研究先秦汉语语法研究具有相当的价值,例如“其”字就是《论语》中不可忽略的对象。
“其”的用法在《论语》中也是非常有代表性的,它可以作为代词出现,也可以以副词的词性出现。当然还有一些含有“其”字的短语也运用在其中,例如“其诸”“与其…宁”“奚其”“与其…岂若”“与其……无宁”。据不准确统计,包括含“其”短语在内,“其”字在《论语》中大约共出现了257次,其用法也是各不同的。
1.1 “其”字作为一般的副词,表示“大概”的意思。比如:
“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伯夷叔齐饿于首阳之下,民到于今称之,其斯之谓与”,在这三个句子中,“其”都可作为副词,以“大概”的意思来进行解释。
1.2 “其”字作为语气副词:
(1)表委婉、推测语气,译为“大概、恐怕”:
如“孝弟者也,其为仁之本与”、“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道不行,乘桴游于海,从我者其由与”、“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都表示“大概、或许“之意。
“微管仲,吾其披发左衽矣”、“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表示“恐怕、大概”的意思。
“臧文仲其窃位者与”中的“其”字作为语气副词,相当于“大概、似乎”之类的意思。
(2)表推测的语气,译为“是否”:
如“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焉,其从之与?”
(3)表委婉推测委婉肯定的语气,解释为“应该”的意思:
如“乐其可知也:始作,翕如也”。
(4)表委婉的语气,解释为“难道”之意:“犁牛之子锌且角,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
(5)作为语气副词,表示“能够”:“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
(6)作为语气副词,起强调作用,这里有“能、可以”的意思:“二,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
(7)表委婉判断的语气,有“大概、只有”的意思:“片言可以折狱者,其由也与”。
(8)表诧异语气,表示为“竟然”:“何为其莫知子也”。
(9)作为语气副词,表反诘语气,相当于“岂、难道”:“举尔所知,尔所不知,人其舍诸”。
(10)“其”用在词组中,起舒缓语气的作用:“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
2.1 “其“字作为指示代词,译为“这、这种、这样”“那、那种、那样”
在“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中译为“这种”;在“何为其然也”中“其”字译为“这样”;而在“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中译为“那、那样”之意。
2.2 “其”字作为一般的代词指代
(1)指代“儿女”:“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父母唯其疾之忧”中都是指代“儿女”。
(2)指代“自己、自己的”:在“指其掌”、“以其子妻之”、“其生也荣,其死也哀”中“其”都是指代“孔子自己”;在“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中指代“君子自己”;在“攻其身,无攻人之恶”“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中指代“自己、自己的”。
(3)代指“你的、他的、其他的”:“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中的“其”译为“你的”;在“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中可解释为“他的”;而在“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中译为“其他的”。
(4)具体句子中具体的代指:“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中“其”指代“中庸”;“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中的“其”复指“桓魋”;“立则见其参于前也”中的“其”指代前文中出现的“言忠信,行笃敬”六字;“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中的“其”代指“阳货”。
“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中的“其”字解释为“假如”。
4.1 “其诸”:“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其诸:语气副词,表委婉、推测语气,相当于“也许、或者。
4.2 “与其…宁”:“与其奢也,宁俭”、“与其易也,宁戚”、“与其不孙也,宁固”。“与其…宁”:用于让步复句的一种凝固格式,相当于现在的“与其…宁可”“与其…不如”。
4.3 “与其…无宁”:“且予与其死于臣之手也,无宁死于二三子之手乎”。
“与其…无宁”:即“与其…不如”。
4.4 “奚其”:“夫如是,奚其丧”,“奚其”解释为“怎么会”。
4.5 “与其…岂若”:“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其若从辟世之士哉”。
“与其…岂若”:表关联关系的惯用关联语,与“与其…不如”相近。
[1] 曹亚辉.<论语>中“其”作代词的用法分析.[J].语言应用研究,2009(8)
[2] 郭爱平.先秦汉语“其”字研究.[D].2007年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3] 黎路遐.定指代词“其”的发展.[J].中国语文,2013(5).
[4] 栗学英.中古汉语的语气副词“其”.[J].南京审计学院学报,2011(2).
[5] 王力.古汉语常用字字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6] 杨伯峻.<论语>译注.[M].香港:中华书局香港分局,1984.
[7] 朱城.先秦时期代词“其”作主语考察.[J].语言研究,2003(4).
鲁芹(1990-),女,汉族,山东泰安市人,汉语言文字学硕士,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字学专业,研究方向:训诂学。
H131
A
1672-5832(2016)05-005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