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往》与乡愁过渡性

2016-12-06 06:31胡志刚
长江丛刊 2016年7期
关键词:感人南水北调乡愁

■胡志刚



《南水北往》与乡愁过渡性

■胡志刚

这些年来,关注南水北调工程移民现状的各类作品不少,但以中篇小说样式表述这一题材的文学作品少见。

马竹的中篇小说《南水北往》(《湖南文学》2015年第12期头条)发表之后,引起了读者和评论界的关注。小说讲述的是南水北调工程中移民的故事,描写出一个特殊群体的生存状态和精神处境。解读这部中篇小说的角度有多重,既可以从较为常见的叙事母题如人类迁徙、心灵迷失、精神找寻等角度,也可从故土难离、背井离乡、精神根源等视野来分析,我认为作者几乎把所有这些叙事母题,统统置于一个层面统摄起来,呈现这样的题旨:基于心灵慰藉需要的一切乡愁,其实都具有强烈的过渡性。

为了让这个深藏的主题意指逐渐清晰凸显出来,作者充分运用了其一以贯之的密度意识写作观念,把南水北调工程中一切与移民生活有关的事情,高度密集起来,参与到叙事中。比如那个记录南水北调数据与细节的笔记本,那块寄托郧县移民乡愁情感的大青石等等。在短短几个小时的叙事长度中,有关南水北调工程的信息量惊人,几十年来丹江口库区数十万移民百姓的种种人生故事,也似乎悉数纳入在了这样一个特殊的夜晚并得以纷繁呈现。

《南水北往》开篇引用米兰·昆德拉的话,仿佛是要道破主旨:“我们注定是扎根于前半生的,即使后半生充满了强烈的和令人感动的经历。”但这显然只是作家马竹设置在作品中的一个情绪前提,这并非作品真正的主题,因为他紧接着设置了另外一个引导阅读的主题暗示:“土地里的根须自然交错,而天空中的枝叶并不纠结”。但在故事的紧张推进过程中,作家通过作品主人公韩燕玲的心理活动,道出了深意:“但是如果这天空有风有雨,如果有霜有雪,无论出于怎样的力量改变,枝叶怎能不发生纠结?”那么,如何面对并解决这些纠结呢?作品给出的答案是:乡愁的过渡性,是客观存在的。

严格说,讲述故事并非这部小说的重点,在《南水北往》里可以看到,“故事结局”并不重要,而“问题意识”必须明显,这也恰好是这部作品的独特魅力。作家希望读者回眸南水北调的感人经历,希望读者从每个人都有的乡愁情感角度,去理解南水北调这项工程的艰难艰辛程度,理解并认同这项国家行动的重要社会意义。《南水北往》实际要表达的是:乡愁是感人的,但理解国家意志也是有一个过程的。

从马竹长篇散文《南水北调采风记》到中篇小说《南水北往》,我们注意到写作与发表的时间跨度超过七年。他在七年前参加中国作协组织的那次采风活动后,曾经写下过这样的句子:“我以前觉得南水北调只是一个名词,现在深切感受到南水北调是一次生命活动。”之所以相隔七年之后才完成并发表这部中篇小说,能想象他阅读了多少资料,实地又看过多少场景,并一直都在深情关注这项大规模移民工程中发生的感人故事,一直都在思考运用怎样的文学视角、叙事方式来表达那些催人泪下的故事中深含的意义。作家择取乡愁过渡性这个理念,显然是适合事实的,也准确的表达了现实境况。

《南水北往》的叙述方式既显示出作者“密度意识”创作原则的娴熟使用,也显现出他“唯美意识”的文字驾驭能力。这两者水乳交融,浑然一体。一方面如人物对白的处理,有行云流水般的流畅简洁,言外生意;另一方面在情节与细节处理上,达到了细致妥帖的效果。

《南水北往》在叙事方法和主题表达上,都有令我们感到惊喜之处。马竹不用南水北调做小说题目,而是改了一个字:往,含有以往、去往、已往的意思,更有新生、重生的意义。也许我们可以从这里理解《南水北往》的主题。

猜你喜欢
感人南水北调乡愁
南水北调:曾有三个问题争执不下
永远的乡愁
乡愁
记录那些感人瞬间
抗“疫”感人瞬间
九月的乡愁
感人的一幕
用好南水北调征地移民资金
回头一望是乡愁
南水北调难几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