韬奋故居

2016-12-05 17:19
检察风云 2016年22期
关键词:投身于邹韬奋故居

邹韬奋先生在他的一生中,同时担任着几个角色:新闻记者、政论家和出版家。他一生都在为中国民族解放、为民主政治、为进步文化事业而奋斗不息。

邹韬奋先生于上海的故居原为吕班路万宜坊54号,现在是重庆南路205弄54号。1930年至1936年间,邹韬奋与夫人沈粹缜即居住于此。

故居为单开新式里弄住宅,竣工于1929年,坐北朝南,三层砖木结构,底层前有2米高的围墙,三层为孟莎式屋顶,开设老虎窗。门窗漆成绿色,与浅黄色水泥拉毛墙面互相映衬,色彩鲜明而和谐。

邹韬奋(1895-1944)原名恩润,祖籍江西余江,1895年11月5日生于福建永安。韬奋年青时代家境清寒,靠自己的努力才在上海读完了大学,1926年他开始主编《生活》周刊,提出了“暗示人生修养,唤起服务精神,力谋社会改造”的编辑方针。由于他革新刊物内容,联系实际,联系群众,周刊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销数突破当时全国期刊的发行量。1932 年,他又在《生活》周刊的基础上创办了生活书店,以后发展成为出版发行进步书刊和马列著作的重要文化阵地。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邹韬奋以极大的热枕投身于抗日救国的运动中,并于1933年1月参加了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因受当局迫害,1933年7月流亡海外。

1935年8月,邹韬奋从国外回到上海,继续投身于抗日活动,创办了《大众生活》杂志。1936年11月23日凌晨,邹韬奋在辣斐德路601弄4号被国民党逮捕,同时被捕的还有救国会的沈钧儒、李公朴、沙千里、史良、王造时、章乃器等人,史称“七君子事件”。消息传出,一片哗然,宋庆龄、何香凝等社会知名人士发表《救国入狱运动宣言》,赴苏州高等法院请求入狱,与七君子一同坐牢。罗曼·罗兰、爱因斯坦等世界文化名人也向中国政府提出了抗议。国民政府迫于压力才于1937年7月31日释放了邹韬奋等7人。出狱后,邹韬奋离开了万宜坊寓所,后辗转重庆、香港等地。

1985年,经过了几番风雨的历史变迁,当年的吕班路万宜坊54号已成为了重庆南路205弄54号,如今的韬奋纪念馆便是建在这个地址之上,并将其恢复原貌。 纪念馆室内陈列的都是原物。供瞻仰的有卧室、会客室和写作室。馆额为沈钧儒先生题字。旁边的53号也是纪念馆的一部分,介绍韬奋的思想发展、革命事业和战斗历程的文物资料陈列室。陈列品有珍贵的韬奋手稿,他主编的报刊,各种版本的著作,生前所用的遗物及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笔题词。

编辑:沈海晨

猜你喜欢
投身于邹韬奋故居
卫立煌故居
漫漫关爱路,浓浓晚霞情
你,是我永远的追随
你,是我永远的追随
生命不息 著述不止
这些车你会买吗
魂兮归来返故居
邹韬奋的变与不变
瞻仰胡适故居 见其未知一面
两代帝师归寥落——翁同龢故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