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开展职业素养教育的意义

2016-12-05 18:39曾兆敏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6年29期
关键词:职业素养意义创新

曾兆敏

摘 要:职业素养对学校来讲是一个新鲜事物,做这件事情面临许多挑战。概括讲有三点,首先是认识上,其次是资源方面,还有方法方面。职业素养是一个新生事物。随着中国企业的现代化进程对员工的要求越来越严格以及就业市竞争越来越激烈,在秉承“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思想下,职业素养教育与培养必然会越来越受到重视,我们希望越来越多的人能关注并一起来做好这件事情。

关键词:创新 职业素养 教育 意义

一、认识方面

1.重视师资培养,师资是课程改革和实施的核心。

由于我们老师多数都是从学校到学校,缺乏企业和社会历练,对企业知之不多、知之不深,对企业的需求缺乏系统的研究和一手的经验,因此对职业素养的认识不够,相关的知识储备也不够。这也是职业教育的一个矛盾:让不太了解企业的人去培养企业所需要的人才,为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对教师进行前期企业培训。本校的做法是:按期派学院的老师去学习其他学校的教学经验,按期去企业学习考察,甚至派老师去国外学习深造。主题是职业心态、团队建设、有效沟通和高效激励。不但可以为职业素养课程的建设打下基础,也为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提高课堂教学效益起到极大的作用,这点对职业学校的师资尤为重要。[1]

2.对课程建设本身的认识

我们教育行业内的课程建设一般注重知识性内容的选编,与授课者关系不太密切,最多附编一些参考书而已。但我们是以教师为主,主要精力在于改变教师观念,在此基础上进行课程开发,并在开发过程中培养教师上好所开发的课程,其主要目的要把教师培养成能自己调整课程内容的企业教练式讲师。正是这种以培养教师为主的课程开发,对学校的帮助可以用“难于估量”来评价,但也正是这个原因,其课程就不具备完全的可复制性和可移植性,这可谓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也。

3.然后是对资金投入方面的认识

学校教育的生命线在于教师,职业教育也是如此,其次才是设备。职业教育要与企业接轨,应该首先让教师与企业接轨,这也是教育主管部门要求职业学校教师参加企业生产实践的原因所在。因此,我们不仅要硬件方面的投入,也要重视软件方面的投入,拿出一部分资金让教师参与企业培训、与企业合作开发课程应是职业教育迈向教育目标的良好途径。[2]

二、资源方面

职业素养这个词很流行,但由于其内涵太丰富,权威性的系统性的东西不多,需要我们自己去搜索整理并进行甄别。结合上一个问题,我们认为必须要依靠管理咨询公司来做,尤其是一些大的知名的管理咨询公司。如果我们有经费,不妨请IBM、HP甚至麦肯锡来做(当然我不知道他们做不做我们这些小CASE)。与我们合作的北京澜海源创公司,它能接到联想、海尔、中移动这样大企业的单子,说明它对企业的需求把握是很准的。它们知道企业最需要什么,企业员工最缺什么,哪些课程可以前置,从而让我们的学生“赢在起跑线上”。

三、方法方面

职业素养课程的开发和讲授方法,都完全脱离了我们传统的课程开发模式,强调的是以学员为主体的、体验式的课程与讲授,教师在这方面也是从头做起,所以也是挑战。不过,他们的经验是我们最坚实的依靠。我相信我校参与职业素养课程的老师在这个过程中也有很多收获,对我们今后培养名师也有很大帮助。

最后,构建一个有创造性有激情有事业心的团队也非常重要。一方面,由于整个工作都是义务性质,是超出了教师业务范围之外的活儿,而且很多知识需要重新学习,工作量和压力很大,所以很需要教师的事业心和奉献精神。另一方面,需要教师摆脱过去的经验,重新学习和适应一种新的授课方式,课程由教师主演变成学生主演,而学生需要教师的调动,这需要教师的智慧、激情和创造性。我们是在接受联想公司全员培训的基础上,经过甄选、考察、再培训、逐步扩大队伍的。

四、开展职业素养教育的意义

作为首家在学校开设职业素养教育、并将其课程化和系列化的学校,我们认为这项工作有诸多创新之处。

1.丰富了职业学校德育教育的内涵,德育教育是一个“育人”的工作,这里面既有思想又有行动,既有“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又有“怎么办”的问题。在职业素课中,我们不仅和学生探讨人生观价值观问题,还和他们探讨方法论,使传统的纯理念性的东西变得可操作可行动。同时,让他们在行动中去体味价值观问题。我们在中职德育教育中引入职业人的概念,明确中职学校就是培养具有企业伦理观念的职业人,从而使中职德育教育具有更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引入企业开发课程,职业素养课与传统的学科课程不同,它最贴近于实践,最需要为实践服务。由于管理咨询公司接触较多的大型主流企业,经常接触工作和管理一线,对企业人才的定位把握准确,所开发的内容更贴切于现代企业和社会需求;同时,他们的教学资源往往来自于他们自身的调研和实践,课程资源丰富、案例翔实,更容易激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3.以“学生主动参与”为指导开发课程,传统的德育课程往往先入为主,多理论多灌输多说教,评价也是“贴标签”式的。我们在课程开发上,力图摒弃传统的理论式说教式教材,代之以大量的案例、故事、游戏、视频等资料。特别是游戏环节,可以起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让学生在游戏中领会做事做人的一些基本道理和技巧。同时我们注意减少纯理论性的知识,代之以可落实到日常行动的操作方法(我们称之为“落地”)。这样,学生就不会觉得空洞和玄乎。

4.课程开发与授课并举,在课程开发时,我们就考虑到它在授课时可能会发生的问题,比如学生在哪些点上可能会产生怎样的疑问,哪些标准术语应该表述,游戏怎样点评,流程不能按设计地往下走怎么办,等等,因此在开发课程的同时又开发了授课指南,于每个关键点都给予明确指导。这样授课教师可以做到心中有底,不会临阵慌乱。

5.转变讲师的风格,改变“上课”形式,丰富了教学形式。企业培训与学校上课最大的区别在于形式多样,学员的参与程度深、强调体验式。

参考文献

[1]关晶,李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研究的边界及维护,中国高教研究 2014.1.20

[2]管理,当代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现状与对策分析,商,2014.8.18

猜你喜欢
职业素养意义创新
一件有意义的事
有意义的一天
生之意义
技工院校校级领导职业素养的建设及质量评价研究
高技能人才培养新模式职业素养+职业技能
基于CDIO的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研究
诗里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