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家有:不能忘却的孙中山

2016-12-05 15:03李少威
南风窗 2016年24期
关键词:清政府孙中山国家

李少威

他是政治家,不是政客,政客为自己,政治家为国家,政客喜欢表演,政治家是发自内心的。这些故事在民间一流传,大家就很尊敬他了。

1911年,辛亥革命的枪声响起。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一朝崩溃,覆水难收;“三民主义”,“人民公仆”,国家与民众的关系在社会认知上颠覆性重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为培养中国人的国家意识、实行共和、团结反帝提供了出发点……在经历李鸿章所称的“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以后,中国走上了披荆斩棘的重生之路。

这一切,无法绕过一个名字—孙中山。其创造性的思想与实践的价值,在21世纪的中国仍不可低估。中山大学教授林家有数十年如一日,专心致志研究孙中山,对孙中山的人生经历、思想发展和历史功绩有深厚而独到的理解。日前,《南风窗》记者对他进行了专访。

Q&A

N-南风窗

L-林家有

改良还是革命?

N:孙中山先生生于1866年,他的青年时期中国正在经历由体制内精英推进的洋务运动,洋务运动最终以中日甲午战争中国的失败画上句号,孙中山早期对改造中国的路径的认识,是基于这样一种背景。

L:没错。洋务运动片面强调技术尤其是军事技术,所谓“中体西用”,它是居于统治地位的地主阶级迫于形势不得已而为之的改革,无法触及最根本的层面,即政治体制和文化结构。

19世纪六七十年代,刚刚结束的太平天国革命让清政府感受到了危机,知道必须有所改变。承担这种改变使命的,是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这些比较开明的体制内精英,这帮人有一个共同的身份,就是治军的人。怎么变呢?他们首先从军事角度考虑,认为鸦片战争的失败是因为技不如人,所以要引进西方技术,搞一些军事工程,制造坚船利炮。

除了认识问题,就是出发点问题,他们是从维系和巩固统治地位的角度考虑的,当然就有很大的局限性。但是我们也不要因为它不是革命就简单否定它,过去我们是用现代化的立场来思考近代化的问题,因此对这个时期基本持否定态度,这是不对的。应该看到这些人也是爱国者,只是方式不同。

N:没有这些人先行尝试,提供一种视角和高度,后面更先进的思想包括孙中山的思想可能都不会发生。

L:一点不假。国家和人一样,都有一个成长过程,那时的中国处于近代化的幼儿期。孙中山当时还是在校学生,他也不是一开始就要革命,开头他也主张改良。

两场战争对这个转变起了重大影响。一场是1884年中法战争,那时他在香港,看到香港人民抵制为法国提供服务,他的民主主义思想才开始萌芽。这场战争,中国花了这么大力气搞改革还是打败了,所以他感觉“恼火”,开始反思既有路径究竟对不对。另一场更关键的战争是中日甲午战争。西方国家我们不了解,鸦片战争跟英国打仗,道光皇帝还问英国在哪里,有没有陆路可通,但日本我们是比较有数的,甲午战败给中国人的思想冲击非常大。以往我们都是在忙着对付英国、法国这样的西方国家,没把日本看在眼里,连孙中山都认为,日本的本事都是从中国学来的,而我们竟然败给身边的这个岛国,这就带来了一场转折性的反思。孙中山当时就想,清政府自身由于地位局限,是无法找出落后和挨打的原因的。

教育和“国民”

N:从社会角度看,要改变人的素质,提升人的精神面貌,康有为、梁启超从儒家理论出发提出的“新民”思想是一个例子。不过,孙中山先生是第一次在中国使用“国民”这一概念的人,这是近代政治文明的核心概念之一,从方法论上讲,这两者有根本性的区别。

L:是的,这个问题非常重要。

康梁都是很聪明的人,但他们还是走的科举道路,没有孙中山的经历,也没有机会去外国。当然后来跑出去了,但年纪大了,也没有机会了。后来也有很多年轻人出去留学,尤其去日本的比例最大,但是大部分人还是抱着读书、考试、当官的心态去的。孙中山晚年在岭南大学演讲,提到一些学生去了国外不但没学到好东西,连自己中国的东西都忘了,跑去学做一个外国人,学的水平太差了,有的学生还在外国变成个地痞流氓。

孙中山不一样,他13岁就到檀香山,上了基督学校,接受自由、平等、博爱的思想熏陶。他活了59岁,在外面生活了30年,近代以来,对世界真实状况的了解,没有一个人能超过他。17岁到香港拔萃书屋求学,他从社会治理的角度对香港和大陆做了一些观察。他后来到香港演说就讲,我在这里读书,看到这里是个小岛,但英国人管理得很好,秩序、卫生、人的精神面貌,方方面面都要强于我的家乡广东。他原来学医,后来他不当医生了,因为医生只能救一人,救不了国家民族。

他也爱看书读报,对一切新东西都充满探索欲。在外国,在香港,他都看到人家的社会井井有条,而自己的国家乱糟糟的,他就在想,中国落后其实是教育跟不上,人的素质是个大问题。搞建设,搞改革,都需要人才,而中国人才太缺乏,你想怎么做,灌输半天他们也听不懂。后来搞革命也面临这个问题,一开始他想依靠各地的会党,但这些人都是社会底层,听不懂他的道理,后来他把动员对象转向新军,因为这些人是军事学堂出来的,他们有文化,至少听得懂。

“士农工商”,我们只有“士”是知识分子,而在西方国家,“农、工、商”同时也是知识分子。孙中山回国之后1890年写的第一篇文章,是写给他的同乡、退休的驻美公使郑藻如的,他说你应该利用你的影响力,好好在家乡办教育,每个乡都应该有学校,孩子们要从小学习。他提出的办学方向是近代西式教育,而不是康梁办的那种学堂。

他从近代意义的国民教育的角度来思考社会问题,提出“国民”这个概念也就顺理成章。

革命的“不归路”

N:虽然孙中山言辞恳切,但郑藻如也没有理会他的提议。

L:没有理会,可能年纪大了,又退休了,不想管事了。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前夕孙中山还上书李鸿章,也提到要办教育,李鸿章也没有理他。孙中山的认识是走在前面的,后来清政府也知道教育的重要,1905年开始建立新式学堂,但是太晚了,历史不会再给它机会。在快要完蛋的时候来改革,没有用的了,反而加速了它的完蛋。

N:突然的废科举堵死了知识分子的出路,这很致命,相当于清政府给自己制造了一片高素质的掘墓人。

L:是的,孙中山转向革命之后,革命派与改良派的矛盾表面化为要不要保留皇帝,孙中山说皇帝不能保留,于是这些满腹怨气的知识分子都支持他,必须拿掉皇帝。他的民主共和主张和实践,从社会心理上完全瓦解了皇帝的神圣性,辛亥革命以后皇帝被彻底扫进历史垃圾堆了,谁要复辟,老百姓都不答应。

N:暴力革命毕竟是最后的选择,他前期试图推动改良的努力得不到回应,而国家又越来越危殆,是一个逐步心灰意冷直至绝望、愤怒的过程吧?

L:是这样的,洋务运动后期他的思想还是比较迷糊的,振兴中华,还有可能寄希望于清政府。他跟李鸿章提到,我有一些调查研究,怎样养蚕种桑,回来以后我可以给你介绍怎么在广东、在新疆发展农业,但李鸿章理都不理他。接着甲午战败,他就真正失望了,知道用不动根基的局部改良来救中国已经不可能了。甲午战争是他思想转变的关键,以前西方列强侵略中国,你对付不了,搞了30年洋务运动,结果差劲到连日本都打不过。洋务运动彻底完蛋了,你还是不知道中国的问题出在哪里,没救了。他去了武汉,四处考察,又在广东到处转,然后就出国去了,去檀香山组建兴中会。

下定决心后,他讨论过在广州搞这么一个组织,因为广州人思想开放,兴中会第一批26个年轻人,就有24个是广州的。后来没有在广州建立,因为一下子就会被抓住、杀掉,去檀香山,清政府鞭长莫及。在国外建立革命团体还有一个社会基础,就是广大华侨。那时各个国家都歧视中国人,排华,美国排华特别厉害,华侨几代人辛辛苦苦积攒的财产,说没就没了,国家积弱,不能保护他们,所以他们对清政府也非常不满。

N:走出这一步,就无法回头了。

L:没错,某种意义上说这个职业革命家也是被逼出来的。

1895年就准备在广州搞起义,还没发动就失败了,他的朋友陆皓东被清政府杀了。他也被通缉,用10万两银子要他的脑袋,康有为的脑袋都才值5万两,可见清政府把他作为重点诛杀对象。他就没有回头路了,只能一心跟清政府干到底了。1896年转到伦敦,孙中山被清政府的特务抓住了,关进了驻英大使馆,准备弄一个箱子把他装起来运到船上,再送回中国杀掉。媒体知道了一公开,英国非常不高兴,我是一个主权国家,你怎么能随便在我这里抓人,政府就出面干预。关了十几天,大使馆只能把他放出来。

一般人放他出来他肯定就走了,孙中山不走,还留下来待了9个月,天天在大英图书馆看书,后来提出三民主义,跟这一段的知识积累、思想沉淀有关系。

魅力与自负

N:更早前还有一个伟人在大英图书馆读书—马克思,有意思的是,孙中山在思想上对社会主义也有一定的倾向,民生主义里就包含“节制资本”的内容。

L:是有这种倾向,他的社会主义思想内容主要来自德国。国家经济命脉不能被私人资本控制,大工厂必须由国家掌控,土地收归国有,控制土地,控制资本。国家赚钱,用来安排老百姓的衣食住行,养老医疗,一项一项去解决。他知道老百姓生活搞不好,说什么都等于零。但他不同意马克思提出的阶级斗争的办法,因为他认为在中国资本家本来数量就少,是应该培养和依靠的。

对这些思想,当时也有一些不同意见提出来,但孙中山是个很有主见的人,不会轻易听别人的。他太自信了,过度自信就变成自负,所以他后面的人际关系总是搞不好。比如他要娶宋庆龄,老战友们都不同意,因为那是战友的女儿,不可以,但孙中山说这是我家里的事情,你们不要管。太自负就变成缺点了,我们也不必为尊者讳,一定要去神化他。

N:孙中山有很强的人格魅力,人在国外,但一直在国内有很高的威望,他并没有一个足以在全社会进行宣传发动的庞大组织来为自己的思想做鼓吹,那这种魅力和威望是怎么形成的?

L:人格是基础,也要依赖一定的传播手段。清末有很多留学生,在日本就有七八千人,这些人把外国人写的介绍孙中山的受迫害的经历、革命思想等方面的书带回国内,慢慢他就成了一个英雄人物,老百姓都知道孙文,清政府花大价钱要买他的脑袋。如果不是先在民间成了英雄人物,后来能不能当上临时大总统是很难说的。

孙中山在外面为革命筹了很多钱,但他自己没有钱。1911年12月25日回到上海,记者在码头上等他下船,问他带了多少钱回来,他说我没有钱,只带了精神。那时候老百姓还搞不清楚大总统跟皇帝有多大不同,认为大总统也是富有天下。一个扬州商人过去看他,见了面就下跪,孙中山扶他起来,说我现在当总统,只是人民的公仆,以后不当总统了,就是普通人,和你一样,和大家都一样。那个商人很感慨,说什么叫民主,今天才懂了。回到上海他租房子住,加拿大华侨看到这个情况给他买了一个房子,如果不是华侨赠送,他到死也买不起房子。

他是政治家,不是政客,政客为自己,政治家为国家,政客喜欢表演,政治家是发自内心的。这些故事在民间一流传,大家就很尊敬他了。

孙中山与“中华民族”

N:前面我们说到孙中山第一次在正式文件中使用“国民”这一概念,他还说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官吏是公仆,这些建设性理念影响深远。另外一个更不能忽视的概念是“中华民族”,今天还是国家内聚力的文化核心。

L:这个非常重要。一开始革命是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中华还是一个汉族概念。后来很多少数民族参加革命,满族人也有,就不能这么说了,孙中山开始注意到民族平等的重要性。后来武汉军政府提出“五族共和”,孙中山回国以后认为这个不对,他才提出“大中华”的思想。

“大中华”的思想很多人以为最早是梁启超提出来的,其实不是,最早提出的是当时的驻美公使伍廷芳,在一次讲话中提到过,但正式对外宣布和提倡,是孙中山在南京做的。这样对民族关系进行宏观处理是中国的特色,在内部,各个民族平等相处,对外就用“中华民族”代表中国,大家都有份,56个民族是兄弟民族,大的“民族”包含小的民族,这是中国的创造,后来费孝通把它总结为“多元一体”。西方一般是一个民族建立一个国家,而在多民族国家里,中国的民族粘合是最成功的,苏联后来出问题,一定程度上也是因为这方面没有处理好。

那时候反帝的任务还没有完成,必须要有一个一体的概念来团结人民,给各个民族一种集体意识去一致对外,同时这个概念还要能够给共和制提供社会基础,这就是“中华民族”。今天这一概念的重要性没有任何削弱,反而越来越加强了,这里头不能忘记有孙中山的伟大贡献。

猜你喜欢
清政府孙中山国家
别开生面先行者——孙中山的哲学创意
能过两次新年的国家
搁浅的富国梦——甲午战后清政府主导的第二轮开矿高潮(1895—1899)
把国家“租”出去
晚清政府的海权意识与海军实践
民国时期孙中山邮票赏析
孙中山民生主义的现代启示
浅析晚清政府灭亡的军事经济原因
清政府在西藏用兵驻军及其历史作用
孙中山的澳门情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