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课堂开展探究式教学应把握的策略

2016-12-05 14:18应从祥
教学月刊·小学综合 2016年11期
关键词:记录本科学实验

应从祥

【摘 要】小学科学课堂探究式教学中教师有效教学的行动策略受到越来越多科学教师的关注。从科学课堂的结构出发,结合学生的探究活动特点,可将其归纳为三点策略:一是精选实验器材,二是遵循科学的本质,三是有效指导学生实验记录。

【关键词】探究式教学 行动策略

小学科学课堂探究式教学可以说是当前小学科学教学中最主流的教学范式,当然,这一教学方式要取得实效有赖于教师在课堂上要采用正确的行动策略。在正确把握科学课程核心目标的前提下,从实验材料的选择、实验过程的推进等诸方面加以精心考量和组织。

一、 遵循科学的本质:让探究有助于核心素养的提升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启蒙课程,因此遵循科学的本质,立足于核心素养的教学是课堂教学的方向。韦钰院士在《十年“做中学”为了说明什么》中提到:“我们论及的‘科学,至少包含科学知识、科学研究和科学方法、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还可以包括科学素养等。”研究表明核心素养具有发展连续性和阶段性,小学阶段的科学核心素养包括:实证思想、科学概念、探究能力、科学思维和科学态度。有效的行动策略,就应该使我们的课堂最大化地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累积与提升,实现多维目标的发展。遵循科学的本质,课堂教学更容易呈现出深度。

以南京市自编“做中学”教材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1课《认识水》为例。教材安排的主要活动是在四杯透明的液体中找出水,学习目标是通过观察、比较不同的液体,归纳出水的特点。

其实,生活中学生对水很熟悉,水的物理特点绝大多数学生并不陌生。因此,本课的重难点不在认识水的特点,而在正确运用眼、鼻、舌等感觉器官去认识四种液体,并学会在充分观察的基础上记录发现,在充分交流的基础上比较、归纳出水的特点。因此,学会探究是本课的重难点。

第一次试教,笔者完全站在学生的角度,设计了一个竞赛活动:有水、白酒、盐水、雪碧四种液体,请把它们一一找出来。当然活动之前笔者先引导学生讨论并示范了方法,期待学生运用规范的方法来探究。但实际活动过程中,学生完全忽视了观察的流程和规范,直奔竞赛的最终结果——找出四种液体。场面热闹非常,但探究方法没有得到实质性训练,学生的科学素养提升不大。

为让学生学会探究,正式开课时,笔者作了三大调整。1.分步骤引导学生观察四种液体。首先出示演示材料:牛奶和清水,引导学生理解“透明”一词(因为部分学生对“白色”“透明”两概念混淆不清);其次出示分组材料:白酒、清水、雪碧、盐水,引导学生讨论探究的方法:用眼看、用鼻闻、用舌尝,并规范方法、明确顺序;最后在分组活动汇报比较的基础上得出水的特点。2.将实验记录由小组集体记录改为人人都要记录,每人发一张记录单,除四种液体外相应的其他探究器材也人手一份,确保人人有机会参与探究。3.考虑到毕竟是一年级的学生,词汇量较小,对气味、味道找不到恰当的词语来准确表达。教师课前以问卷调查方式进行了前概念调查,并让学生在课前对气味、味道做简单交流,保证学生能准确记录观察的结果。

如此,这一课的教学,不仅是站在儿童的立场,尽可能让课堂生动有趣,更站在科学素养的累积与发展的立场,尽可能引导学生在探究中学会方法,指向了科学课程核心素养目标的落实。

二、 精选实验器材:让探究有助学生科学概念的建构

有人说“一套好材料可以促成一节好课”“材料是教材中最重要的部分”。由此可见,对于探究教学尤其是实验课教学,材料的选择太重要了。材料分为两类,一类是直接用来观察的对象。比如“种子的研究”中用以观察的各种实物种子,认识“溶解”概念使用的盐、沙等,都属于直接用以观察的对象。另外一类是实验的工具。比如,研究“磁力大比拼”中用到的回形针,“摩擦力的秘密”用到的测力计等都是用来完成实验观测的工具。

直接用来做观察对象的材料,一般应具有丰富性和典型性两大特点。因为概念的建构需要让学生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感性认识越丰富,越方便学生分析、综合。典型性突出概念的本质属性,更容易在变式中让学生通过差异比较,最终抽象、概括形成概念。精选实验器材,课堂教学容易展示出效度。

如一位教师执教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2课《盐哪里去了》,所选的材料给人印象深刻。这位教师选择的不是一勺盐、一勺沙子,也不是少许盐、少许沙子,而是一粒盐、一粒沙子、一粒绿豆、一粒白糖。他先让学生观察盐、糖、绿豆、沙等物体,描述它们的样子。再给每个小组一粒盐、一粒沙子、一粒绿豆、一粒白糖,要求放入水中,观察并描述它们放入水中的现象。在学生描述现象并对以上物体分类后,讨论:盐到哪里去了?引入高锰酸钾,总结梳理出“溶解”的概念。

该教师用“一粒”作单位,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一粒物体在水中的现象,是聚焦观察的重点、聚焦描述的重点、聚焦思维的重点(盐到哪儿去了?只有一粒而已,尝是尝不出来的,所以自然地引出高锰酸钾,引出溶解的概念)。教师采用“一粒”的用意在于对学生学情和认知的精准把握,因为本课的核心概念是溶解,生活中溶解现象比比皆是,然而学生的认识又不充分,他可能知道溶解或融化这个词,但对“均匀分布”完全没认识,所以本课的一个着力点就是溶解的现象,以“一粒”为单位聚焦现象观察,再充分讨论,最后得出概念的现象事实和结论。

用来做工具的材料,一个最简单的要求是简单易操作,尽量避免误差干扰。比如,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2课“热在固体中传递”这个实验。传统的做法是将火柴用蜡分别固定在铁棒的不同位置,然后加热铁棒,观察哪个部位的火柴先掉下来,由此现象让学生明白:热在固体中是从温度高的地方向温度低的地方传递,这种传热的方式叫热传导。有一位教师在上课时对实验器材进行了创新,他用了一种温变油墨,这种油墨本身是红色的,但是遇热颜色会由深变浅,再由浅变无。学生可以通过实验,清晰地看出涂满红色的圆盘加热后颜色在慢慢消退,而且颜色是从火焰的中央向圆盘的周边逐步消退的,这个动态的变化过程直观地让学生理解了中间为什么先变无色,因为温度高,颜色慢慢地在周边消退是因为热在慢慢传递。这样的实验设计让学生很容易就理解了热传导这个抽象的概念。

三、 有效指导实验记录:让探究留下活动过程的印迹

真实有效的实验记录对学生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的养成,实证意识的培养都大有裨益。但学生在探究实验中更关注动手,往往在投入的操作中忘记了或忽略了及时的记录,更由于学生的年龄和认知特点,学生的记录缺少了教师的有效指导和长期训练,往往会流于形式,所以有效的记录教师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一)记录主体的全员性

在科学课堂上,活动往往以小组为单位,有时对小组成员进行分工,记录大多是由一个人来完成,但这不表示记录只是一个人的事情,学会观察、学会思考、学会记录是针对全体学生的基本科学素养。因此,实验活动中应尽最大可能让全体学生人人参与、人人记录。如果是小组实验,仅需要记录员个人完成的小组记录,可以尝试让小组成员轮流当记录员,每月轮换。小组记录的内容是小组在探究活动中收集的数据和资料,代表着整个小组的智慧,因此在探究过程中,应要求小组全体成员对实验中的现象进行梳理总结,然后由小组记录员再汇总到记录本中,以此增强小组每位学生参与记录的意识。

(二)记录内容的全面性

科学实验记录不能仅是实验现象的客观描述或是实验数据的及时记载,它也应该把学生亲历各种科学探究活动后的个性思维保存下来,因此学生记录的内容要全面。在平时的教学中,笔者要求学生人人准备记录本,记录本设计的格式包含有:实验记录单和资料搜索单(如果是教师课前统一制作发放的,一般是课后粘贴在记录本上)。该记录本用来记录科学课中的有关重要知识点、科学概念,课堂上生成的问题及学生在课下进行的探索,科学课中拓展活动的探究结果,学生感兴趣的科学现象及探索等。

(三)记录形式的灵活性

小学科学课中的探究内容广泛,记录种类繁多、涉及面广,仅就记录时机来说有课前的信息搜索记录,课堂上的即时记录,课后的拓展记录等。课堂即时记录包括观察记录、统计记录、调查记录、测量记录、检测记录等。这要求教师在引导学生记录时要针对记录内容和学生年龄特点采用灵活多样的记录形式,要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运用多种形式如文字、画图、文图搭配、图表等做研究记录。如在记录“种子发芽”“月相观察”等较费时间的探究活动内容时,用文字描述有些困难,而用日记的方式以“图画+文字简述”的形式进行记录既清晰明了又方便快捷。

(四)记录功效的多元化

随着教学的深入,学生记录本所记录的内容不断丰富、不断完善,应该发挥记录本积极的导向功能。一是利用记录本见证学生科学学习的成长轨迹。科学记录本承载的是学生科学学习过程中的客观实录,有问题呈现、有现象描述、有思考疑问、有结论发现,它全程反映学生的学习过程。二是利用记录本发挥激励评价作用。学生的科学记录是对学生个体或学习小组的一种很好的形成性评价材料,可以从记录的形式、记录的内容反映学生学习的投入度、思维深度和学习效度,以此作为评价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依据,使评价更具客观性、准确性和激励性。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科学园小学 210000)

猜你喜欢
记录本科学实验
巧用数学记录本,让学生的思维可见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走进阳光,自主绽放
声波实验
关于植物的小实验
最酷的太空实验
科学拔牙
让合作探究走进实验课堂
情感小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