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宏达
对华佗之死,多年来一直有不少争论,基本可以确定的是,华佗是为曹操所杀,但曹操杀华佗的原因至今也不曾有一个清晰的论断,争议颇多。不过,《三国志》和《后汉书》中都没有提到华佗要为曹操开颅治疗头风病一事。因此,历史名著《三国演义》中对华佗之死的记述,也纯属虚构。
最近有学者多方考证之后,得出华佗之死的新结论:华佗仰仗自己医术高明而要挟曹操,向曹操要官,结果被曹操所杀。这种说法有三种依据。
一是心理失衡。华佗原本是读书人,不得志的情况下不得已才当了医生。他名气越来越大后,非常羡慕那些达官贵人。所以,《后汉书·华佗传》称华佗“为人性恶,难得意”,其意指,华佗因为不得志,未能踏足官场,性格变得越来越怪,难以与人相处。当医生并不是华佗的理想——他的理想是当官。
二是养病自重。曹操曾经在下令杀了华佗之后,公开对身边人说,华佗可以治好自己的头风病,但却有意不治好,借此以抬高他的身价——曹操寻思我不杀他,他也不会为我彻底治好这个头风病。
三是夸大病情。曹操不过是个“头风”病,但华佗却说此病不能治愈,长期坚持治疗也只能多活几年。
冷静分析上述三条理由,我们会发现,它看上去貌似合理,实际上经不起推敲。
先说第一条“心理失衡”。华佗其实并非官迷。相传,沛相陈珪曾经推举华佗做孝廉,他辞而不就;太尉黄琬征召华佗,华佗也推辞不干。从这里可以看出,华佗没有走孝廉和征召的路子当官,又怎么可能要挟曹操给自己封官呢?要说华佗因为心理不平衡而要挟曹操要官,根本不合乎情理——如果真想当官,华佗就应当逢迎曹操,而不是顶撞曹操、和曹操对着干。
其实华佗在当时已经展现出了一个医生的医德:尽管他不大喜欢曹操的为人,但他依然应曹操之召“常在左右”,多次为其治病。在这期间,华佗既没有向曹操求官,也没有对曹操拖延不治。
那么,后来他为什么以妻子有病为由不赴曹操之召呢?这得从政治角度来看。华佗实际上不愿乱世为官,他的正统思想很浓,曹操“奉天子以令不臣”和华佗的正统思想不合,正因为这样,华佗不愿意为曹操效劳,再加上曹操的病确实难治,治不好麻烦很大,他只好退避三舍。所以,他既不愿受曹操恩遇,也不愿像囚徒般地被禁锢在曹丞相的笼子里。
再说第二条“养病自重”。这个说法是曹操杀了华佗之后传出来的话,从曹操的立场来看,不排除曹操为自己开脱罪责的因素。曹操的头风病的确难治愈,从患者和医生的关系上来看,作为病人的曹操求治心切,作为医生的华佗治疗无门。二者之间要相互理解非常困难。华佗认为头风病难以治愈,曹操认为他是“养病自重”,是故意不给治疗,矛盾由此激发。
最后说第三条“夸大病情”。所谓夸大病情,放在当下却是对患者坦诚相待。头风是一种顽固性疾病,华佗对曹操说此病不好治是实事求是,直言病情,这是坦诚,不是要挟。所以,华佗真正的死因只有一个:他冒犯并触怒了曹操,曹操因为病痛的折磨杀了华佗。
当然,现在看来,曹操和华佗之间,确实有点儿小误会。当时,华佗托故暂回家乡,一去不归。据《三国志》记载,华佗回家后,曹操曾多次写信催他回来,还曾命令郡县官员将华佗遣送回来,但是华佗还是不肯回来,先说是老婆病了,后来说是老婆生孩子了……种种借口。久等不来,曹操大怒,派使者前去查看,使者到华佗家一看,夫妻俩正乐呵呵地过日子,生病、生孩子都是骗曹操的,于是华佗被抓起来并被曹操处死了。
曹操杀华佗是不是一时意气用事呢?曹操向来以“动以王法从事”著称,是个时时、事事标榜自己按汉代法律和规矩办事的人。依照汉律的规定,华佗犯了两宗罪:一是欺骗罪,二是不从征召罪。汉律中有“大不敬”罪,对“亏礼废节”之犯者都要处以重刑, “大不敬”罪中“征召不到大不敬”适用于华佗所犯之罪。
由此看来,华佗之死,也不能全怪罪曹操。他个性狷介,并最终为自负和狷介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医生毕竟是医生,而不是政客,倘若华佗是政客,自然就不会与曹操如此对峙,搭上自己的性命了。
(摘自《老梁论成败》重庆出版社 图/子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