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开平
一座移动的长城
在湘江解开国民党的第四道锁链
向贵州进发
一条叫做赤水的河流
做梦都没有想到
会和红军长征联系在一起
土城的硝烟熏痛了红军的眼睛
只好挥师东进
1935年的1月
天寒地冻 山高路滑
一不小心就会摔倒
赤水河冷 暗流汹涌
稍不留神就会被淹
在鸡鸣三省的扎西
毛泽东这位四渡赤水的摆渡人
手里的香烟不断地洞穿黑夜
一次次修正坐标和航向
使红军在赤水河的往返冲折中
跳出了国民党的重重包围
赤水 这条来源于乌蒙腹地的河流
在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鸿篇巨制中
是最为精彩的一个章节
是为顺利通过皎平渡埋下的伏笔
80年过去
仰望赤水河
重读红军长征这部经典著作
依然气势磅礴 荡气回肠
赤水河很短
只有红军的一双草鞋那么长
赤水河很长
却长不过红军的一双脚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