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 帅
(福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福建 福州 350000)
福州市二环—乌山立交选型分析
董 帅
(福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福建 福州 350000)
根据福州市二环—乌山交叉口的现状用地与交通状况,对立交总体设计思路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保持现状交通不中断的条件下,采用部分互通立交的设计方案,为城市中心交通繁重区域内立交方案的选型提供了参考。
道路,立交选型,交通量,半定向匝道
福州市二环—乌山立交工程位于市中心区,是西二环路和乌山路(乌山西路)的交叉点,其中西二环路是福州市交通量最大的主干道,串联起各个城区,是过境交通的主要通道;乌山路(西)是通往金山的主要通道之一;乌山路(东)是通往市政府、五一广场的主要通道。交叉口西北角为美景良辰居住小区,西南侧是福州教育学院附中及百安居建材市场,是两个较大的交通吸引点,东北侧及东南侧为乌山荣域A和B居住小区。西南角人行道外侧的现状绿地内拟建设大凤山垃圾转运站。
目前交叉口规划红线(虚线)得到较好控制,用地呈菱形,边长约200 m,总体用地偏小,但总体用地面积不大,周边高层建筑距红线较近。交叉口周边用地概况见图1。
2.1 现状交通组织方式
交叉口目前为二环主线高架,地面辅道与乌山路十字交叉,相交道路乌山西路为一块板道路[1],其中:东侧乌山路路幅宽度16 m,路口为4进3出,机非共板。西侧乌山西路路幅宽23.5 m,路口为4进3出。二环北进口西辅路为9.7 m,路口为5进3出,机非划线分离。南进口东辅路11 m,路口为4进3出。路口人行道外侧与节点互通用地之间为绿化,用地已预留。
2.2 交通量调查
根据交警部门提供的调查数据,该节点地面交叉口高峰小时机动车流量达到了6 970 pcu/h,路口流量流向如图2所示。
受部分转向车道通行能力不足的影响,整个交叉口已达到饱和,饱和度超过了1.0,车辆拥堵严重,需经过2次~3次信号周期才能疏散。二环—乌山现状交叉口高峰小时服务水平见表1。
表1 二环—乌山现状交叉口高峰小时服务水平
交通组成中以小汽车为主,机动车与非机动车车流较混乱。其中北向左转、东向直行、左转、西向左转、南向右转是目前交叉口交通的主流向。次要交通流向为北向右转,西向的直行、左转交通量。交叉口部分转向交通已达到饱和状态。
1)保持二环高架现状不变,采用部分互通立交。由于二环路高架段现状交通量大,若拆除现状高架,将对整个福州市西片区的居民出行造成巨大影响,因此,本项目的设计思路首先要保持现有二环路的高架交通不中断。
考虑到地面辅道及非机动车、行人通行需要,若采用全互通立交方案,需拆除二环路部分高架进行顺接延长,施工难度大。同时采用全互通方案,缺乏对二环路上下游的总体衔接规划,虽能缓解本节点交通,但相邻节点的交通状况将加剧恶化。
在此基础上,本次设计针对交通量大的方向设置匝道或增加车道,采用部分互通立交方案。
2)根据交通量,确定半定向匝道的转向。根据交通量分析,地面辅路直行交通主要为乌山路东往西(941 pcu/h)(二环路直行主要由现有高架通过),相对而言并不大,只要增加车道即可满足。因此不考虑东西方向的直行交通分离。
右转方向中,仅北往西(624 pcu/h),南往东(890 pcu/h)交通量较大,其他方向均较小,考虑到右转车道的通行能力较大,就目前的交通量而言,通过设置专用右转车道,考虑利用绿地设置专用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减少人车之间的冲突,可基本满足右转交通需要。不考虑设置右转定向匝道。
左转方向对交叉口通行能力影响最大。其中,南往西方向交通量最小,不予考虑,北往东交通量最大,西往北及东往东方向次之。因此,本次设计主要考虑在3个左转方向设置半定向匝道[2]。
若同时设置三个左转匝道,因相互交叉净空要求,则立交规模将达到4层,对于现有的立交用地及前后构造物间距条件,纵坡无法满足规范的要求,因此,本次主要考虑设置两个方向的左转半定向匝道,另外方向通过地面交叉口解决。
4.1 立交方案一
设置东往南、西往北两个方向(即乌山西路左转进入二环路)的左转匝道,匝道宽8 m,为单向单车道。考虑到西南侧绿化用地拟利用它作为大凤山垃圾转运站,西往北匝道布置尽量靠近二环高架桥,不影响垃圾转运站主体结构用地,匝道跨过二环高架后接二环地面辅路。东往南匝道也沿乌山路人行道起坡后跨过二环高架引道接入二环高架,考虑交叉口北侧均为高层建筑,匝道布置时尽量拉大与建筑间距。方案见图3。
优点:1)解决了交通量较大的两个左转方向,符合城市交通组织中“快出慢进”的思想,减小了对内城区道路的交通冲击,又能有效增大通行能力;2)匝道布置相对紧凑,对周边的影响较小,同时兼顾了大凤山垃圾转运站的用地(4.3亩),体现了集约化用地。
存在问题:若东往南方向的匝道布置在乌山西路最右侧车道,将导致教院附中的车辆无法出入,因此本方案考虑东往南方向的匝道由乌山西路最内侧车道驶出,即采用“左出右进”的方式,教院附中出入口与乌山路地面辅道相接。
4.2 立交方案二
对交通量最大的北往东及东往南方向设置左转匝道,匝道宽8 m,为单向单车道,两条匝道均上跨二环高架或引道,在西二环(南)设置交织段,交织段为单向双车道,长约180 m(如图4所示)。
优点:1)该方案满足了交叉口左转交通量最大的方向的通行需要,对于改善二环—乌山交叉口的交通拥堵、提高通行能力作用较大;2)兼顾西南角大凤山转运站的用地(3.5亩)。
存在问题:1)将二环路大量左转交通快速引入乌山路,乌山路向东为市政府、五一广场等,目前交通量已饱和,交通量的快速增大将使其不堪负荷,不符合“快出慢进”的思想;2)局部超红线,占用阳光乌山荣域的少量停车位。
对于城市中心区的立交选型,应考虑中心区“快出慢进”的交通组织思想;在集约化用地的情况下,考虑解决主要流向的部分互通立交方案。综上所述,福州市二环—乌山立交选型推荐方案一。
通过对二环—乌山交叉口的现状用地、交通流量等基础条件的分析,提出了立交选型的基本设计思路,并通过不同方案的比较,确定该节点采用部分立交的具体推荐型式。对于城市中心交通繁重的区域内,交叉口立交的选型设计方案提供了一定的帮助。
[1] CJJ 37—2012,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S].
[2] 黄兴安.公路与城市道路设计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Type selection of interchange of the Second Ring Road and Wushan Road in Fuzhou city
Dong Shuai
(FuzhouPlanning&DesignInstitute,Fuzhou350000,China)
According to the current status of land use and traffic of the intersection of the Second Ring Road and Wushan Road and analysis on the design of overall scheme for the interchange, using part of the interchange design scheme is put forward at the premise of status quo of traffic.This paper put forward some ideas about the type selection of interchange for the city center area of heavy traffic.
road, type selection of interchanges, traffic volume, semi-directional ramp
1009-6825(2016)24-0149-02
2016-06-09
董 帅(1984- ),男,工程师
U412.352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