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广权,郭艳东,贾跃玮,孙兵
(中石化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 100083)
松辽盆地南部金山气田成藏模式及气藏主控因素分析
张广权,郭艳东,贾跃玮,孙兵
(中石化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 100083)
为分析气藏的主控因素并明确有利储层的展布,结合区域地质背景及测录井、地震等资料,分析了金山气田的烃源岩、储集层、盖层的特征和展布以及油气运移通道的方式。金山气田的烃源岩有机碳含量较高,有机质类型以腐殖型Ⅲ型为主;储层物性呈低孔低渗致密特征,油气运移通道主要以断裂和连通砂体为主。总结了该气田的成藏规律并初步建立了成藏模式:金山气田为下生上储、断砂输导、盖层封堵的成藏模式,沙河子组为最有利的储集层发育层位。据此综合分析了研究区的构造特征、沉积砂体特征,结合完钻井的试气试采动态资料开展了储层发育影响因素研究,并对该气藏的主控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金山气田储层具有河道控砂、微相控储和层状分布的特征,气藏具有岩性控藏、差异聚集和丰度控产的特征,以此指导有利储层展布规律认识和井位部署。
梨树断陷;金山气田;烃源岩;储集层;成藏模式;主控因素
图1 金山气田沙河子组顶面构造图
金山气田位于松辽盆地南部的梨树断陷东部斜坡带南端的金山构造,其构造背景、形成演化及构造特征受松辽盆地整体构造作用及应力场的控制,为西断东超的箕状盆地,地层由西部洼陷向东部、南部超覆沉积,向北部减薄。梨树断陷是一单断式箕状断陷,为长期发育的古斜坡背景。西侧紧邻桑树台控盆断层,东侧发育金山同沉积断层,控制了沙河子组和营城组地层沉积。金山构造处于长期古斜坡背景,是油气长期运移指向区。区域地质研究成果表明,火石岭组沉积时期为断陷初期、沙河子组沉积时期为断陷活跃期、营城组沉积时期为断陷中晚期,登娄库组沉积时期为断坳转换期,属于填平补齐阶段[1~4](见图1、图2)。
图2 金山气综合柱状图
金山气田工区面积180km2,主要含气层位为营城组和沙河子组,岩性十分复杂、类型多样,除了不同粒度的砂岩储层外,还发育了大量的不同砾级的砂砾岩储层,沉积体系主要为扇三角洲和水下扇沉积。2010年实施的梨6井是金山构造的第一口探井,位于研究区的缓坡带,测试显示沙河子组获得工业气流,常规测试产气最高1.9×104m3/d。金1井位于研究区陡坡带,压裂产气2.1×104m3/d。笔者就该气田气藏的成藏模式和主控因素确定2个方面内容开展研究分析,以期指导有利储层展布规律认识和井位部署。
2.1 岩性及沉积构造特征
金山气田储层岩性复杂,包括不同粒级的砂岩储层、不同砾级的砾岩和砂砾岩储层,储层粒度分选差、粗细混杂。储层碎屑颗粒成分以长石和岩屑为主,石英含量较低。岩心分析化验资料表明,长石和岩屑含量分别为28.9%和45.48%,砂岩类型主要为岩屑砂岩,其次为长石岩屑砂岩。通过对取心井的岩心观察表明,取心井岩心多为中粗砂岩、砂砾岩,砾石磨圆度和分选均较差;冲刷面、板状和槽状交错层理大量发育,河道特征明显;泥岩颜色为灰色、绿灰色和灰黑色等还原色,表明其水下沉积环境的特征。
综合研究认为缓坡带梨6井区主要发育扇三角洲沉积相,其亚相主要发育扇三角洲平原和扇三角洲前缘,其中梨6井~梨602井大部分处于扇三角洲前缘沉积环境,其微相类型主要发育分流河道、砾石坝、河口坝、滩坝和分流间湾(见图2)。陡坡带金1井区主要发育水下扇沉积体系,其亚相主要包括中扇,内扇和外扇欠发育。受物源方向、河道迁移及水动力大小的影响,平面上,沙河子组优势相为河道微相,主要分布在缓坡带的梨6-9井~梨602井和梨6井~梨601井2个南北向条带(见图3)。
2.2 储集层特征及分布
碎屑岩储集层的物性特征主要是指其孔隙度和渗透率的基本特征,不仅是储层研究的基本对象,也是储层评价和预测的核心内容的基本参数。统计沙河子组各段的孔隙度和渗透率数据表明,沙一段孔隙度介于1.6%~12.6%,平均6.3%,渗透率介于0.056~9.87mD,平均2.7mD;针对主要含气层段沙一段,开展内部3个砂层组的物性分析,其中沙一段第2砂层组平均孔隙度为7.5%,渗透率为1.24mD,沙一段第3砂层组平均孔隙度为10%,渗透率为2.28mD。总体上认为,主要含气层段沙河子组储层为低孔-低渗致密储层。储集空间以次生孔隙为主,储层吼道分选较差,且以小吼道居多。结合动态测试资料研究认为,储集层为砂砾岩的气井产能相对颗粒较细的碎屑岩的气井产能要高[5~7]。
图3 金山气田沙一段砂砾岩储层厚度等值线图
金山气田的储层厚度分布在平面上差异较大,沙一段和沙二段的储层西北部较厚、向东南变薄;沙三段、沙四段的储层中部厚度较大,两翼薄。其中在主要含气层段沙一段,完钻井揭示沙一段砂岩和砂砾岩均较发育,其中研究区陡坡带金1井区砂岩和砂砾岩厚度相近,达40m;缓坡带砂岩和砂砾岩厚度差异较大,其中梨602井区砂砾岩厚度达80m(见图3)。
2.3 烃源岩特征及分布
通过油气地球化学特征分析表明,金山地区的火石岭组烃源岩有机碳体积分数较高,达3.57%,有机质类型以腐殖型Ⅲ为主。井流物组分分析结果显示,甲烷体积分数为92.009%,乙烷体积分数为5.113%,丙烷-丁烷体积分数为1.347%,戊烷以上体积分数为0.512%,氮气体积分数1.019%[8]。
通过对烃源岩热演化程度(见图4)的分析发现,火石岭组已进入高-过成熟演化阶段,镜质体反射率Ro与埋深呈良好的对数关系,火石岭组的烃源岩整体处于高成熟阶段(Ro介于1.2%~2.0%)。现今Ro显示,火石岭组烃源岩在研究区中部金1井区~梨6井区以北成熟度大于1.3%,达到生烃门限的烃源岩占全区2/3。火石岭组黑色烃源岩的厚度较大,缓坡带烃源岩厚度介于100~200m,深部位烃源岩厚度大于250m。
图4 金山地区生烃史模拟(据中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无锡石油地质研究所研究报告)
图5 储层包裹体油气充注期次综合判别图 (据中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无锡石油地质研究所研究报告)
通过包裹体试验,根据油气包裹体的产状、颜色、荧光和均一温度分布等将其分为2期:第1期为液烃包裹体,104~108℃,105~103.5Ma;第2期为气烃包裹体,123~145℃,100.5~76.5Ma。包裹体油气充注期次和生烃史模拟试验表明,梨树断陷油气成藏期次可分为登娄库末、泉头组末和嫩江组末3个期次,油气藏的分布与优质烃源岩分布具有良好的配置关系。金山地区主要为中晚期充注形成,因此,有效成藏期以中晚期的泉头组沉积末期和嫩江组沉积末期为主(见图5)。
2.4 盖层分布及油气运移通道分析
金山地区主要含气层位发育地区性盖层和局部性盖层,不发育区域性盖层。营城组底部的褐色泥岩分布较广泛,可作为区域性盖层;营城组中上部的泥岩可作为局部性盖层。
图6 过梨6井~梨6-4井的地震剖面
图7 金山气田成藏模式示意图
区域上梨树断陷自西北到东南发育3条断裂带,控制油气的聚集,分别为皮家、小宽和秦家屯走滑断裂[9~11]。烃源岩排烃运移主要沿3个走滑断裂指向北东向,其次通过桑树台断裂、不整合面、连通砂体向南部金山地区运移。金山地区主要含气层段内部不发育大的不整合面,区域上烃源岩排烃运移主要沿3个走滑断裂指向北东向,而金山地区在梨树断陷南端,不发育大型走滑断裂,没有最优势的运移通道。该地区可作运移通道的断裂有限,主要是通过桑树台断裂,其次通过不整合面和连通砂体运移。
2.5 金山气田成藏模式建立
通过烃源岩、储集层特征及分布,盖层及油气运移通道分析和空间配置特征,建立了金山气田的成藏模式(见图6、图7):金山气田为下生上储、断砂输导和盖层封堵的成藏模式。
烃源岩主要发育在火石岭组,储集层主要分布在上部地层的沙河子组和营城组。缓坡带圈闭类型以岩性圈闭为主,包括透镜状岩性气藏、相变型上倾尖灭气藏、超覆型上倾尖灭气藏和断层气藏;陡坡带圈闭类型以构造圈闭为主,包括滚动背斜气藏和断层圈闭。油气运动以断裂和连通砂体为主,营城组底部厚层泥岩可作为沙河子组储层的有效盖层[12,13]。
3.1 储层发育的控制因素分析
金山气田发育多期辫状河三角洲和水下扇沉积体系,多期叠置河道控制砂体展布范围。其中,缓坡带北北西向的辫状河道控制砂体展布,陡坡带水下扇体控制砂体展布。
图8 不同沉积微相产能对比图
通过分析各沉积微相与储层的关系,砾石坝、水下扇水道是河道的有利沉积微相,以细砾质砂砾岩为主、物性较好;砾石坝、水下扇水道的吼道半径较大、排驱压力较低;通过分析,有效储层最小孔喉半径0.056μm,最大排驱压力13MPa。平面上,受物源方向、河道迁移及水动力大小的影响,缓坡带的砾石坝沉积微相主要发育在近物源区。结合动态测试资料,砾石坝沉积微相的产能普遍较高,可达1.8×104m3/d;其次是水下扇的水道,产能达1.415×104m3/d(见图8)。如梨6井的测试层段沙一段的2516~2545m,其主要为砾石坝微相,测试初期产气达2.7×104m3/d,油压8.2MPa,套压10.2MPa。
储层全区分布广泛,纵向上砂体呈多期叠置特征,各期河道砂井间连续性较为稳定。砂组间的隔层较连续且厚度分布较稳定(7~18.49m,平均12.68m),砂组内部的夹层较发育、横向连续性较差(厚度3.5~11.48m,平均7.01m)。储层在隔夹层分隔作用下呈层状分布。因此,金山气田储层具有河道控砂、微相控储和层状分布的特征。
3.2 产能的主控因素分析
气井的产能由多种因素控制决定,包括储层的物性参数、储层岩性和沉积相等。通过对无阻流量与储层参数、岩性以及沉积相的相关性分析,得到影响气井产能的主要因素。
通过分析气层展布特征,中东部缓坡区气层分布受岩性控制明显,钻探结果表明,构造高部位不一定含气,而低部位也可以发育高产气层。此外,高产层主要产自砂砾岩储层。气层分布具有分带、分区差异聚集的特征。西部陡坡区气层厚度较大,受构造控制明显。以过金1井-金5井的东西向沙河子组气藏剖面为例,缓坡区气层主要分布在沙二段和沙一段的中下部,具有单层厚度薄,横向变化快的特征,且呈层状分布,受岩性控制明显(见图9)。
图9 过金1井~梨6-5井~梨601井~梨602井~金5井的气藏剖面
图10 无阻流量与地层系数的关系曲线
另外,通过分析测试段储层的物性差异,气井产能受含气丰度的控制明显。如梨601井和梨602井的沙一段储层较发育,但测试产能差异大。梨601井测试段的孔隙度为7.5%,含气饱和度为36.7%,测试产能产气0.4×104m3/d;梨602井测试段的孔隙度为7.9%,含气饱和度为50.5%,测试产能产气2.4×104m3/d。由此可见,缓坡区的储层孔隙度相对较高的储层含气丰度高,测试产能高,受含气丰度控制明显。通过对无阻流量与储层地层系数KH的相关性分析发现,二者具有很好的相关性,无阻流量主要受地层系数影响明显(见图10)。因此,金山气田具有岩性控藏、差异聚集和丰度控产的特征。
1)金山气田的储层岩性复杂,包括不同粒级的砂岩和砾岩,砂岩类型以岩屑砂岩为主;储层物性差,为低孔-低渗致密储层,储集空间以次生孔隙为主;平面上储层分布差异较大。
2)烃源岩有机碳含量较高,有机质类型以腐殖型Ⅲ型为主;火石岭组烃源岩进入成熟阶段;金山地区的油气运移通道以桑树台断裂为主,其次为不整合面和连通砂体。
3)盖层的分布特征和空间配置特征明确了金山气田的下生上储、断砂输导和盖层封堵的成藏模式。
4)通过分析储层发育的控制因素和产能的主控因素,明确了金山气田储层的影响因素有河道控砂、微相控储和层状分布的特征,气藏具有岩性控藏、差异聚集和丰度控产的特征。
[1]李娟,舒良树.松辽盆地中、新生代构造特征及其演化[J].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38(4):525~531.
[2] 雷金波.梨树断陷油气成藏规律及主控因素分析[J].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2012,25(1):10~15.
[3] 解习农,李思田.陆相盆地层序地层研究特点[J].地质科技情报,1993,12(1):22~26.
[4] 胡玉双,张明学.松辽盆地梨树断陷沉积演化规律及层序地层学模式[J].大庆石油学院学报,1999,23(1),5~7.
[5] 刘招君,董清水,郭巍.断陷湖盆层序地层特征及模式以松辽盆地梨树断陷为例[J].长春科技大学学报(盆地地球动力学、层序地层学及含油气系统专辑),1998,28(增刊):54~58.
[6] 胡授权.断陷湖盆陡坡带陆相层序地层学模式研究[J].长春科技大学学报,1999,29(2):151~156.
[7] 邓宏文,王红亮,王居峰.层序地层构成与层序控砂、控藏的自相似特征——以三角洲-浊积扇体系为例[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04,25(5):491~495.
[8] 顾忆,周卓明.梨树断陷主力烃源岩与油气动态成藏初探[R].无锡: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无锡石油地质研究所,2014.
[9] 杨帆.松辽盆地南部梨树断陷下白垩统营城组物源分析[J].断块油气田,2012,19(6):701~705.
[10] 张玉明,李明,李瑞磊.松辽盆地南部深层系天然气成藏规律[J].石油天然气地质,2006,27(6):841~848.
[11] 唐黎明.松辽盆地十屋断陷沉积特征与油气前景[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2,32(4):345~348.
[12] 冯增昭主编.沉积岩石学(下册)[M].第2版.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3.
[13] 赵澄林,朱筱敏.沉积岩石学[M].第3版.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2001:327~329.
[14] 董艳蕾,朱筱敏,成克男,等. 松辽盆地南部西斜坡层序格架内油气成藏特征[J].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37(2):29~38.
[15] 马凤荣,付新,张博,等. 松辽盆地南部沙河子组孢粉组合[J]. 地质与资源,2014,23(2):111~113.
[16] 孙楠,卢志强. 金山气田主要气层组储层特征[J]. 当代化工,2014(3):383~386.
[编辑] 辛长静
2016-06-17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油田开发先导性项目(G5800-13-ZS-YTB053)。
张广权(1979-), 男,高级工程师,现主要从事石油与天然气开发方面的研究工作;E-mail:zhanggq.syky@sinopec.com。
TE121
A
1673-1409(2016)28-0013-06
[引著格式]张广权,郭艳东,贾跃玮,等.松辽盆地南部金山气田成藏模式及气藏主控因素分析[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2016,13(28):1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