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建筑公共空间设计

2016-12-05 03:05王世怡
天津建设科技 2016年5期
关键词:等候病患者人性化

□文/王世怡

医院建筑公共空间设计

□文/王世怡

从人性化角度分析了医院建筑公共空间特点,对医院公共空间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阐述了公共空间在医疗建筑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结合其人性化需求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医院建筑;公共空间;人性化;服务平台;环境;设计

经过上百年的发展,医院建筑已成为公共建筑类型中专门的分支,有其明确界定。现代医院是为病患者、生理精神缺陷者以及健康人群提供医学诊断、治疗、护理等服务的综合性机构,其作用还应包括疫病预防、医学研究、医学教学等功能。可以说,医院的定义已摆脱了传统意义上只为患病者服务的概念。作为医疗服务的提供者,它的服务对象已从单一的病患者扩展到涵盖健康人群在内的全人群,所提供的服务也从病患者的诊断、治疗、护理、逐步延伸到健康养生,医学美容等提高人类生活品质的全新领域。

但病患者作为最为重要和特殊的人群,依然是医院最具代表性的服务对象和核心,也是评判医院整体服务水平的重要群体。

因此,医生、医疗资源、病患者便成为医院最基本的组成要素。医生利用医院这一平台使病患者得以正确享用医疗资源,解除病痛,恢复健康。医院则以建筑空间的形态为医疗活动提供最适宜的行为空间和环境保障。

1 医院建筑内部空间特点

医院建筑内部空间(从使用功能角度)可划分如下。

1)诊疗空间。是医护人员工作的场所,如门急诊、医技、病房、手术室、治疗室等功能性空间,以提供各种诊疗服务为活动内容。

2)辅助空间。包括动力设备间、后勤供给、医疗废物清运、专用通道、专用食堂等是支撑医院正常运行的非诊疗空间,以提供各种保障服务为核心内容。

3)公共空间。包括门、急诊大厅、疏散通道、应诊通道、候诊区、休息区、咨询、交流等非诊疗空间,以为病患者提供就诊前后的各项服务为核心。

诊疗空间、辅助空间设置条件明确、单一且使用对象以健康人群(病患者在可控条件下方可进入诊疗区)为主导,相对固定,干扰因素相对较少,可控,有序,易于管理。

而公共空间则展现出完全不同的特点。

1)服务对象特殊。以非正常状态的非健康人群为服务核心,涵盖社会各阶层全体人群;有别于其他任何建筑类型。

2)功能重叠交叉。交通、疏散、应诊过渡、候诊、休息、预检、咨询等多种功能混杂,界限不清,相互干扰不可避免。

3)人流复杂不可控。完全开放的公共空间,任由不同需求、不同状态的人在任意时间随意出入,相对非公共空间在人流上呈现出不可控状态。

4)环境缺乏人性化。以功能导向为主导的医院建筑往往忽视了病患者的行为特点和心理感受,人性化程度不足导致空间使用效率低下。

5)人流量巨大。由于优质医疗资源相对集中,加之医患者的盲从性,导致各大综合医院人满为患。

6)使用时间集中。医生出诊时间相对固定,加之相当科目的病症化验检查有一定要求,通常每天上午成为医院最繁忙的时段。

这就是医院建筑公共空间通常表现出:无序、拥挤、凌乱、压抑、紧张、吵闹的根本缘由。

2 医院公共空间的功能

1)承接载体。是将医疗工作流程串联在一起的纽带,更是所有医疗功能性区域的组合平台,是医院启动程序化动线的始发端和终结端,是承接病患者的重要载体。

2)服务平台。是病患就诊者接受挂号、收费、核帐、取药、预检、咨询等直接服务的重要场所,也是各种人流通行、停留、等候、休息、交流的主要场所,包括卫生间等必备的生活服务设施。

3)交通枢纽。公共空间是医院诊治活动的集散空间,包括医护和患者、门诊和急救、住院和探视、教学与研究以及陪同人员等多种不同需求的人流在这里汇集、流动,是各类人员流动最为集中的场所。

4)安全保障。任何建筑空间都应确保安全性,医院更是如此。公共空间是安全疏散和避险滞留的主要场所,明确的标识引导,便捷的无障碍设施,可靠的应急设备是医院公共空间的必备条件。

医院公共空间是最直接服务于病患者的开放区域,是病患者得以抵达功能性医疗空间的重要联系空间。正常情况下,病患者因身份、病症情况等诸多原因,抑或是受医生支配,只能有选择地接触到部分功能性医疗空间。因此,医院建筑公共空间就成为病患者认知医院环境、感受医疗服务最重要的体验场所。诊疗过程中的往返、等待在这里不断重复,它也是医院建筑中最重要的行为空间。

因此,安全、有序、高效成为医院建筑公共空间设计的关键要素。这就要求有合理的空间组织、完善的功能设施和科学的管理模式作为强大的支撑。

3 病患者心理需求探究

对病患者及家属、医护人员等各类人群的心理需求作深入研究。据此配置适量的人性化设施,以提升使用者满意度。

使用者满意度模型见图1。

图1 使用者满意度模型

1)等候心理。根据服务等候心理学,实际的等待与感受到的等待有很大的差别。病痛致其要尽快获得医治的急切心理与等候的矛盾表现得更为突出。

2)环境要求。患者对环境的敏感程度要明显超出正常人。人性化带来尊重感;秩序性带来安全感;科学性带来信任感;患者对环境的要求是综合性的。良好的就医环境有利于平复患者的心绪。

3)服务便利。便利是人类本能的需求,对病患者更是如此。患者对便利的要求是全方位的,包括各类设备设施、标识引导系统以及相关服务等。

4 医院建筑公共空间设计策略

4.1人性化策略

基于运营成本,在医院建筑公共空间区域配置满足甚至超越使用者期望的人性化设施。

1)无障碍。医院公共空间要做到无障碍全覆盖并确保无障碍辅助工具的通过性以及无障碍设备设施的易用性。

医院无障碍环境要远复杂于其他类型的公共建筑。涉及人数众多,无障碍人群类型也相当复杂。此外,无障碍辅助设备类型也是最多的。

医院无障碍人群包括病患者、负伤和肢体残缺者与感官系统缺陷者;机能和感觉衰退的老人以及孕妇、儿童、过度肥胖者等。所使用的辅助工具包括拐杖、轮椅、担架以及一些电动辅助工具等。

2)便捷服务。对医院来说,必要的生活辅助设施是必不可少的。它不仅解决了病患者及家属的一些实际问题,在一定程度上还能起到缓解他们心理压力的作用。

医院的便民服务设施,包括网络通讯、金融服务、咨询服务以及餐饮、零售、快递托运等生活服务设施。还可包括调节病患者心理,缓解紧张情绪的花卉店、书吧、茶屋、艺术画廊等休闲设施。

3)等候心理。变纯等待为附加行为等待可有效缓解病患者的情绪。

(1)吸引患者注意力。轻松的电视节目、易于接受的医疗科普视频、趣味性画展、幽默小贴士等。

(2)诱导患者相互交流。如改变座椅布置方式,营造易于围合的小空间,让患者在等候过程中自发交流。

(3)预告患者等候信息。科学设置排队等候提示系统,让患者预知等候时间,以便自主调节行为顺序,让患者在一定条件下获取自我支配权,避免纯被动等候,以示尊重。

(4)改善患者候诊环境。提高环境舒适度,可有效消除影响患者心理的不良因素。

4.2环境策略

医院公共空间是病人就诊主要滞留、等候场所,在此过程中极易产生急躁焦虑等不良情绪,所以公共空间的设置,应充分考虑环境的舒适性、趣味性和交往性,让枯燥烦恼的等候过程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

1)舒适性。自然通风、天然采光、自然景致、令人愉悦的环境色彩,可以有效放松人的心情,减轻心理压力。在尺度适宜的建筑空间中布置足够量的舒适座椅以减轻病患者身体疲劳。

2)趣味性。设置一定量的娱乐性和趣味性设施,如背景音乐、漫画等趣味艺术画廊等来分散患者注意力,缓解患者等待过程的漫长心理感受。

3)交往性。公共空间布置应利于交往,等候区域的座椅排布方式以及围合空间的形成,可有效营造交往的氛围,调节人际关系,缓和医院的环境气氛。

4)私密性。病患者对私密性的要求是发自内心的,也是个人尊严的基本保障。在公共空间适当设置隔声,遮挡视线的设施,可以使病患者在获得尊重的同时,有效缓解因环境造成的压力。

4.3交通策略

1)扶梯。方便快捷,零等候,可控,不可货运,需动力支持,需维护。适合在人流较大的公共区域,一般在门诊大厅或医技中心等处布置,高峰时能承担医院70%左右的垂直交通流量

2)电梯。方便快捷,无障碍,可货运,可控,需等候,需动力支持,需维护。高层区域的主要交通工具。对于有无障碍要求的使用者如老幼、孕妇、轮椅担架等,包括医院的货物运输等,电梯最为有效,但需要有一定的滞留空间和滞留时间,以及避免前厅被穿越形成干扰。

3)楼梯。便捷程度低,货运受限,全时候,无须动力,零维护,是安全疏散的保障。

因此,公共空间的楼梯、电梯以及自动扶梯布置的合理性。将直接影响医院运行的效率、安全和环境的舒适度。这就要求医院建筑公共空间的交通布置应做到有针对性,对医院人流的密集程度、行为特点和服务需求要有所分析。合理布局垂直交通,做到人流、物流疏散均衡,便捷,高效,安全,包括交通标识要有良好的识别性。

4.4安全策略

医院公共空间人员最为集中且流动性大,是医院造成危害机率最大的区域,需特别予以重视。先进科学的安全监控设备是必不可少的;对医院重点防范区域设置禁止标志,辅以相应安全的防护措施;可靠的应急设施,良好的标识导向,合理的交通疏散组织;针对疫情、火灾、地震等重大灾害,具备有效防御措施;对人为突发事故,有科学的应急预案和相对应的防范措施。

5 结语

综上所述,医院空间在组织上的复杂性,远远超过其他类型建筑,尤以其室内公共空间更具代表性。医院公共空间是最直接服务于病患者的开放区域,是病患者认知医院环境、感受医疗服务最重要的体验场所。是医院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为医院正常运行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这就要求严格遵循医院建筑空间安全、人性、实用、效率四大原则,结合医院公共空间特点,充分考虑使用者生理和心理需求及其行为特征,才能设计出安全、有序、高效的医院建筑公共空间,成就真正人性化的医院建筑。

□DOI编码:10.3969/j.issn.1008-3197.2016.05.027

□TU246.1

□C

□1008-3197(2016)05-78-03

□2016-8-16

□王世怡/女,1990年出生,天津市建筑设计院,从事建筑设计工作。

猜你喜欢
等候病患者人性化
等候时的学习
为罕见病患者提供健康保障
节能技术在呼吸病患者康复中的应用
等候体检
等候
论如何提升博物馆人性化公共服务质量
人性化
包装色彩人性化设计观
加入人性化考量令体验更佳 TDG Audio IWLCR-66 & IWS-210
让慢病患者及时获得创新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