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郝 赫
佳作双唱西河大鼓大渡桥横铁索寒
文 郝 赫
合 红军撤离井冈山,万里长征只等闲。冲破层层封锁线,捷报频频四海传!
甲 娄山关,而今迈步从头越,
乙 腊子口,立马横刀扫狼烟。
甲 遵义会议,红旗漫卷,
乙 毛泽东,掌兵权,率领人马进四川。
甲 蒋介石,无可奈何,几声长叹,食不甘味夜难眠。他亲自,登上飞机去查看,但只见,红军不怕远征难。他对戴笠下命令:为让朱、毛军心散,快快快,快向地面撒传单。告诉他们,唐朝李白留诗句:危乎高哉,蜀道难,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金翅大鹏飞不过,猿猴狸猫难登攀。大渡河,自古以来是天险,太平天国石达开,率领兵马三万三,离中原,走西南,雪山脚下,大渡河边,全军覆灭,有来无还,工农红军,既不是神、也不是仙,我打算盘,我敢断言,你们是,石达开第二,生死在顷刻间!
乙 红军战士,忠心赤胆,捡起传单笑开颜,嘿嘿,老蒋头,真不善,考虑问题挺周全。他不愧,号称运输大队长,送枪炮、送子弹、送战马、送吃穿,他知道,红军战士,要上厕所,派飞机,把成捆手纸送给咱!谈笑之间抬头看——大渡河,在眼前,河两岸,百米宽,河水咆哮浪拍天,看河面,不见船,泸定桥,拆桥板,只剩下,铁索寒,河对岸,好森严,驻守敌军两个团,要渡河,难上难,千难万难,万难千难,难不倒,工农红军好儿男!
甲 毛泽东,挥动巨手传军令,
乙 刘伯承、聂荣臻,左右掩护,炮火连天。
甲 炮火中,二十二名勇士,挺身而站,
乙 一个个,气宇轩昂好威严。
甲 真好比,二十二尊铁罗汉,
乙 又似那,二十二座昆仑山。
甲 杨成武政委,心潮起伏浪涛卷,
乙 他向勇士们,庄严敬礼热泪含。
甲 同志们,事到万难须放胆,我们是,百战百胜红四团。莫辜负,中央的委托与信任,别忘记,你们都是共产党员!
乙 请首长,只管放心休惦念,千钧重任,我们敢承担。任凭它,大渡河水连天涌,看我们,乘风破浪闯龙潭!
合 众勇士,怀中抱起搭桥板,飞向河边,似箭离弦。但见那,十三根铁索,摇摇颤颤,勇士们,咬牙关,顶风浪,冒硝烟,攀铁索,铺桥板,一分分、一寸寸、一尺尺,一丈丈,风口浪尖,艰险万千,为了胜利,为了明天,舍生忘死,勇往直前,红旗插到河对岸,胜利号角,嘀嘀嘀、嗒嗒嗒,奏响凯旋!
甲 千军万马桥上过,
乙 驻守敌军被全歼。
甲 毛泽东,手拢丝缰回头看,
乙 抒感慨,威武壮烈对青天——
甲 (白)我们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工农红军,不是太平军,
乙 (白)我和朱德也不是石达开第二,
合 (白)蒋介石的如意算盘又打错了!
合 (唱)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甲 歌声中,长征万里,红旗插遍,
乙 歌声中,播下火种,星火燎原。
甲 歌声中,宣传真理,唤醒万众,
乙 歌声中,奔赴陕北,走向延安。
合 日月穿梭快如箭,长征胜利八十年。看今日,中华民族挺身站,莫忘记,大渡桥横铁索寒!
创作构想:
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到达陕北,取得了万里长征的伟大胜利。天津曲艺团为了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筹备专题晚会,并让我为郝秀洁、王丹丹创作一段双唱西河大鼓。接受任务后,我查阅了相关资料,长征中可歌可泣的故事千千万万。如何选材?我首先觉得,应该选择一段大家所熟悉的长征故事,会使观众产生亲切感。这段故事还应该是一次极有分量的战役,方能显示出长征的艰难和红军战士的英勇。最后,我决定写《大渡桥横铁索寒》。这个标题是毛主席诗词《长征》中的一句,内容描述了1935年5月红军抢修泸定桥,飞越大渡河。内容尽人皆知,同时也是一次极有分量的战役。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段故事也符合西河大鼓的风格与特色。鼓曲艺术种类繁多,各种鼓曲的选材势必不同。西河大鼓的唱腔没有京韵大鼓那样华美,也没有梅花大鼓那样缠绵。它历来以简捷、明快、铿锵有力而著称曲坛。抢修泸定桥、飞越大渡河,那种紧迫、危险的氛围,恰好用西河大鼓的唱腔去表达。为了更好地发挥西河大鼓唱腔特色,我在作品中写了三段“哚哚句”,这既是西河大鼓之长,又能使观众产生紧迫感。
(责任编辑/杜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