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富强
(北京体育大学,北京 100084)
2015年第28届男篮锦赛中韩之战中国队制胜因素分析
裴富强
(北京体育大学,北京 100084)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对第28届男篮亚锦赛中中国对阵韩国的赛进行分析,以期找出中国队的优势与不足,深入剖析新男篮的技战术风格,探讨中国男篮未来的发展之路。
亚锦赛;中国队;韩国队;制胜因素;技战术
自2013年第27届亚洲男篮锦标赛,中国队兵败马尼拉,再到2014年仁川亚运会,输给日本,2次亚洲大赛,中国男篮仅获得第5名。2015年第28届亚洲男篮锦标赛赛前,网友打出了 “保卫长沙”的旗号,可以说外界对男篮夺冠的信心是十分不足。然而,中国队先是在小组赛中大胜新加坡,稳步开启亚锦赛之旅,紧接着逆转劲敌韩国队,之后势如破竹一路过关斩将,半决赛力克伊朗,决赛打败上届亚军菲律宾队,以9站全胜的战绩成功卫冕,拿到里约奥运会的入场券。
小组赛中,中韩之战是所有人备受关注的。在落后20分之多的情况下逆转韩国队,为队员们树立了很大信心。这场比赛虽然是一场小组赛,但其精彩程度不亚于淘汰赛。双方在比赛中展现出了各自的实力,可以说这场强强对话,对中韩双方都是一种考验,都是一种提升。因此对这场比赛进行深入剖析,一是能了解韩国队技战打法,二是挖掘中国队的自身的优势与不足。
1.1 研究对象
本文以第28届男篮亚锦赛中国队与韩国队比赛作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查阅与本文有关的文献资料,为本文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1.2.2 录像观察法 通过对中国队与韩国队的比赛录像进行观察,进行相关比赛数据的统计和处理。录像资料由权威网站下载而成。通过分段的反复观看比赛录像,记录所需数据。
1.2.3 数理统计法 针对研究中的相关数据,按研究目的和内容进行分类,利用Excel 2003对数据指标进行统计处理。
回顾整个亚锦赛之旅,中国队9战9胜成功卫冕,反观韩国队9战5胜,仅获得第6名。中国队与韩国队的对阵中,最终是中国队艰难逆转取胜,比分定格为76:73。
2.1 中国队与韩国队的比赛技术特点
由表1可以看出,全场比赛,中国队的命中率为39.7%,韩国队为44.3%。3分投篮方面,中国队命中率为25%,远远低于韩国队的41.2%。中国队罚篮命中率为70.4%,韩国队为92.3%,可以说在投篮方面,中国队毫无优势可言。篮板球方面,中国队44:33,高出韩国队11个之多,抢断双方都是3个。全场比赛中国队送出11次助攻,韩国队8次助攻。中国队全场失误8次,韩国队失误9次。
表1 中国队与韩国队比赛的技术统计
在投篮命中率方面,韩国队更胜一筹。在篮板球方面,中国队则是优势明显。韩国队在技术上更为细腻,利用技术上的优势弥补身体上不足。而中国队则相反,利用内线球员优势,争取篮板,争取更多的进攻机会。
2.1.1 中韩双方投篮技术运用 纵观全场比赛,整场比赛韩国队投篮命中率远远高于中国队,特别是在3分投篮方面,韩国队在出手次数远远高于中国队情况下,维持了较高的命中率。但是,中国队在罚球和两分球方面,虽然在命中率上远远低于对手,但是在命中次数上高于对手。中国队罚球命中19球,韩国队命中12球,2分球中国队命中24球,韩国队命中20球。可以说,较多的投篮和罚球次数是中国队获胜的关键,而韩国队较高的命中率是可以和中国队竞争的关键。
在中距离投篮方面,中国队与韩国队差距不大,只是韩国队在开局命中率很高,造成了中国队全场落后的局面。行进间上篮方面中国队7:5领先于韩国队,特别是比赛的下半场,中国队小将郭艾伦屡次突破上篮得手,并且还有造成对方犯规,缩小了比分的差距。在篮下打板和扣篮方面,也都领先于韩国队,主要得益于中国队内线队员巨大身高优势,中锋周琦一记隔扣,不紧点燃了主场球迷的热情,更是吹响中
国队反击的号角。
投稿日期:2016-07-02
2.1.2 中韩双方抢篮板球情况 “得篮板者得天下”,中国队的胜利充分印证了这一点。首先在数据上(表2),我们明显的看到在篮板总数上,44:33,中国队多出对手11个,而多出的这11个,全部来自于进攻篮板。这多出来的11次进攻篮板,一是增加了球队二次进攻的机会,所以在投篮出手次数上,中国队要比韩国队多。虽然中国队投篮命中率低,但是中国队有更多的出手机会。二是很大程度上减少了韩国队快速反击的机会,降慢了韩国队进攻速度。
2.2 中国队与韩国队战术特点对比
2.2.1 中韩双方进攻战术运用情况 根据对中国队与韩国的比赛录像分析,对2队的进攻战术使用情况表明(表3),中国队在快攻次数上少于韩国队3次,但在快攻得分上与韩国队相同。2队在衔接段进攻次数较少。在阵地进攻中,在次数上中国队69:58领先,但是在得分上中国队49:67远远落后于对手。
快攻攻方面,韩国队发动9次快攻,但只有3次成功。通过录像观察发现,中国队战术犯规起到了关键作用,无法及时退守时,后场队员迅速犯规,因此降低了韩国队快攻的成功率。反观中国队,在整场比赛快攻出现于第2节末段和下半场。由于韩国队在上半场命中率较高,失误较少,没有快攻机会,上半时最后阶段以及下半时时,伴随着中国队的防守变化,中国队快攻次数有所增加。
“衔接段进攻”是在快攻不成对方防守未完全落位,或未进入集体防守之际,迅速进行的三两人之间的有目的的配合,所完成的一次进攻。在本场比赛中,双方在衔接段进攻不多,主要是双方防守积极性很高,进攻不成功的情况下能够迅速转入防守状态,组织防守阵型。
表2 中韩双方抢篮板球情况统计表
表3 中国队进攻战术统计表
阵地进攻中,中国队攻击次数多于对手,但是得分远远少于对手,说明中国队在进攻韩国队阵地防守时效率不高。原因是,面对韩国队的防守,特别是在进攻联防中,没有找到很好的进攻办法。中国队在转入阵地进攻后,利用内线队员给韩国队造成很大杀伤 ,并多次罚球。韩国队则是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利用积极跑动,以及掩护, 寻找空位投篮机会。整场比赛中,韩国队投篮命中率远远高于中国队。
通过对比分析可以发现,进攻中中国队快攻次数较少,缺乏衔接段的进攻。在阵地进攻中通过前场板,获得更多进攻机会,但是进攻效率很低。反观韩国队,快速风格明显,阵地进攻中,能够通过战术跑动,发挥出出色的投篮能力。
2.2.2 中韩双方防守战术运用情况 在防守快攻方面,中国队较多使用战术犯规,来阻止韩国队的快攻。韩国队发动快攻9次,其中4次被中国队破坏。虽说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但是以犯规为代价的防守方式,也使赵继伟提前5犯离场。中国队快攻发动6次,其中有1次被犯规。
中国队主要防守方式为半场人盯人。究其原因为:韩国队队员的投射能力较强,所以要运用人盯人方式限制对手接球,尽最大限度干扰对手投篮。然而韩国队依靠在第1节火热的手感,迅速将比分拉大。中国队在上半场结束前以及下半场,运用全场紧逼人盯人,通过抢断对手或是造成对手失误,打乱了韩国队的节奏,可以说中国队的紧逼防守是逆转的关键。
反观韩国队,由于整场比赛一直领先对手,所以没有运用紧逼人盯人的防守方式。韩国队更多运用半场区域联防和半场人盯人方式,其原因为:中国队队员在身高上占据绝对优势,因此更多运用半场区域联防来限制对手内线队员的进攻。在下半场中国队追分阶段,韩国队不断变换2种防守方式,以期望限制中国队。但整场比赛中,韩国队防守中国队内线队员时,常常伴随着协防和夹击,特别是对易建联持球低位单打时,更多受到包夹;王哲林进攻时则运用战术犯规,让王哲林走上罚球线。
3.1 结 论
3.1.1 在技术方面,韩国队在投篮方面远远领先于中国队,中国队在篮板球方面高于对手,特别是表现在进攻篮板上,中国队更多的二次进攻是取胜重要因素。
3.1.2 在战术方面,进攻中中国队快攻次数较少,缺乏衔接段的进攻。在阵地进攻中通过前场篮板,获得更多进攻机会,但是进攻效率很低。反观韩国队,快速风格明显,阵地进攻中能够通过战术跑动,发挥出出色的投篮能力。
3.1.3 在防守中,中国队更多地运用半场人盯人方式。转换为全场紧逼人盯人方式,更是中国队能够逆转的关键。韩国队,更多是运用半场区域联防和半场人盯人,通过这2种防守方式转变来限制中国队。
3.2 建 议
3.2.1 中国队要提高外线中远投能力,内外结合,才能充分发挥中国队高度的优势,也不利于对手防守。内线队员的进攻区域偏于外线, 易建联、周琦得分方式多为外线投篮和篮下扣篮,王哲林在低位进攻中成功率不高。因此,要强化内线队员攻击能力。
3.2.2 在进攻中,中国队要提高进攻速度,转换进攻节奏。单一的阵地进攻,容易对手防守。在防守中,面对像韩国队这种对手时,要通过积极跑动干扰对手,比分落后时要积极地转变防守方式。
[ 1 ]田麦久,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 2 ]张勇,现代篮球战术体系的系统研究[ D ].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
[ 3 ]孙民治.篮球运动高级教程[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
[ 4 ]张大为.竞技篮球比赛制胜因素的分析[ D ].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4.
[ 5 ]陈永亮.中国男篮技战术风格研究[ D ].郑州:郑州大学,2007.
G841
A
1674-151X(2016)08-023-02
裴富强(1990—),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
10.3969/j.issn.1674-151x.2016.16.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