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大麦13号高产稳产性及产量构成因素分析

2016-12-04 03:05保山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云南保山678000
种子 2016年11期
关键词:通径大麦单产

, , , , (保山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云南 保山 678000)

·新品种选育与推广·

保大麦13号高产稳产性及产量构成因素分析

赵加涛,刘猛道,付正波,杨向红,字尚永
(保山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云南 保山 678000)

为了更全面详细地了解保大麦13号的生产特性,以2009—2011年云南省饲料大麦区域试验以及2013—2015年国家大麦区域试验结果为资料,通过产量、变异系数、产量构成因素分别对保大麦13号的丰产性、稳定性、适应性及其产量构成因素的相关和通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保大麦13号的丰产性、稳定性、适应性优于对照品种,是一个比较理想的高产大麦新品种。产量构成因素中与产量相关程度依次为:有效穗(0.404 6)、千粒重(0.104 7)、穗实粒数(-0.144 3);对产量的直接影响依次是:有效穗(0.442 0)、千粒重(0.117 6)、穗实粒数(-0.164 2)。提出保大麦13号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及时灌分蘖水、抽穗扬花水,早施、重施分蘖肥,促进分蘖提高有效穗,拔节期适当追施平衡肥,增加千粒重,以促进该品种在生产中的推广应用。

保大麦13号; 丰产性; 稳定性; 适应性; 相关性;

保大麦13号系保山市农业科学研究所2004年从V 24中选变异单株经系统选育而成的高产稳产大麦新品种,2006—2008年进行单株扩繁鉴定,综合性状表现较好。2009—2011年参加云南省饲料大麦区域试验,2年平均单产7 006.5 kg/hm2,居第1位,较对照显著增产。2013—2015年参加国家大麦区域试验,3年平均单产5 925 kg/hm2,居第2位,已具备国审资格。2014年定名为保大麦13号,并通过云南省非主要农作物登记委员会登记(登记编号:滇登记大麦2014018号),2015年被云南省农业厅列为云南省5个主推大麦品种之一。为更全面地了解保大麦13生产性能,特对其丰产性、稳定性、适应性及产量构成因素进行分析,为保大麦13号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分析材料为2009—2011年云南省饲料大麦区域试验及2013—2015年国家大麦区域试验的试验结果。分析方法采用与区域试验所用对照品种相比较的方法进行。产量稳定性参照Francis提出的以品种平均产量为参数,以变异系数来度量产量的稳定性[1-2];采用DPS[3]数据处理软件,计算保大麦13号主要农艺性状(有效穗x1、穗实粒数x2、千粒重x3)的相关系数和通径系数,分析其对产量的影响和互作效应。

2 结果与分析

2.1 丰产性分析

由表1可看出,保大麦13号2009—2011年连续2年参加云南省大麦区域试验,共计6点次,2年平均单产7 006.5 kg/hm2,比对照品种YS 500增产1 441.5 kg/hm2,增25.9%,增产点次率为100%。2013—2015年连续3年参加国家大麦区域试验,共计10点次,3年平均单产5 925 kg/hm2,比参试品种增产414 kg/hm2,增7.5%,增产点次率为60%。2012年在隆阳区板桥镇举办13.33 hm2保大麦13号烟后大麦丰产样板,平均单产为7 807.5 kg/hm2,较对照增产12.1%;2013年在龙陵县举办6.67 hm2保大麦13号丰产样板,平均单产7 690.5 kg/hm2,较对照增产11.5%;2014年在隆阳区辛街乡举办13.33 hm2山地大麦样板,平均单产6 384 kg/hm2,较对照增产11.3%;2015年在腾冲市滇滩镇举办16.67 hm2丰产样板,平均单产7 900.5 kg/hm2,较对照增产12.1%;总之,在国家级、省级区域试验和大田生产中,保大麦13号在水田和旱地上都表现出较好的丰产性及增产能力。

表1 保大麦13号及对照品种的产量、变异系数及回归系数

试验品种单产(kg/hm2)ck(%)增产点次率(%)位次CV(%)回归系数2009—2011云南省区试保大麦13号7006.525.910016.560.98YS500(ck)5565813.61.172013—2015国家区试保大麦13号59257.56028.560.6参试品种平均单产(ck)5511910.431

2.2 稳产性及适应性分析

稳产性是品种对外界环境条件适应性的一个指标。以各品种在各区试点的产量的变异系数来衡量品种的稳定性[1]。由表1可知,2009—2011年云南省饲料大麦区试,保大麦13号的CV%为6.56%,明显小于对照品种(13.6%);2013—2015年国家大麦区试,保大麦13号的CV%为8.56%,明显小于于对照品种(10.43%)。说明保大麦13号与省内外品种相比,其稳定性均优于对照品种的稳定性。

以参试品种在各试验点的平均产量作为依变量,以各参试点全部供试品种的平均产量(环境指数)为自变量进行回归分析,以其回归系数的大小来度量品种的适应性,当b=1,表示该品种具有平均适应性;当blt;1,表示该品种的适应性高于平均适应性;当bgt;1,表示该品种的适应性低于平均适应性[1]。从表1可见,在2009—2011年云南省大麦区试中,保大麦13号的回归系数为0.98,小于1,也小于对照品种(d=1.17);2013—2015年国家大麦区试中,保大麦13号的回归系数为0.6,明显小于1,也小于对照品种(d=1)。说明该品种无论是在省内还是在省外,对不同的生态条件具有比较好的适应性,加之在区域试验中保大麦13号产量明显高于对照品种,表明保大麦13号是一个高产而适应性强的品种。

2.3 产量构成因素分析

作物的籽粒产量是有效穗、穗粒数和千粒重三因素协调作用的结果,各因素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补偿的,只有这些因素都能协调发展和乘积很大时,才能获得高产[4]。对保大麦13号产量构成三要素(有效穗、穗实粒数、千粒重)与产量进行相关和通径分析可知,保大麦13号产量构成三因素相关程度为有效穗(0.404 6)gt;千粒重(0.104 7)gt;穗实粒数(-0.144 3)。有效穗与千粒重呈正相关,穗实粒数与有效穗呈正相关,有效穗与产量关系最为密切,其次是千粒重,穗实粒数居第3位(表2)。由表3可知,保大麦13号产量构成三因素对产量贡献大小依次是有效穗(0.442 0)、千粒重(0.117 6)、穗实粒数(-0.164 2)。有效穗对产量的直接通径系数最大,通过其他性状对产量的间接效应较小。穗实粒数通过有效穗对产量有一定的正效应,千粒重通过穗实粒数对产量有一定正效应。以上分析说明,保大麦13号在目前产量水平下,主要以增加有效穗和千粒重获取高产,增加穗实粒数获取高产是困难的,在栽培过程中要及时灌分蘖水、抽穗扬花水,早施、重施分蘖肥,促进分蘖提高有效穗,拔节期适当追施平衡肥,增加千粒重。

表2 产量构成因素间的相关系数

相关系数x1x2x3yx11.00000.1262-0.14240.4046x20.12621.0000-0.3053-0.1443x3-0.1424-0.30531.00000.1047y0.4046-0.14430.10471.0000

表3 产量构成因素的通径分析

变量直接系数通过x1通过x2通过x3x10.4420-0.0207-0.0167x2-0.16420.0558-0.0359x30.1176-0.06300.0501

3 结果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保大麦13号具有较好的丰产性、稳产性及适应性。试验示范推广表明,该品种为四棱皮大麦,全生育期155 d,春性,幼苗直立,株型紧凑、整齐,长粒、长芒,株高适中,分蘖力强,中抗倒伏,高抗锈病,中抗白粉病、条纹病。产量构成因素中与产量相关程度依次为:有效穗、千粒重、穗实粒数;对产量的直接影响依次为:有效穗、千粒重、穗实粒数。针对保大麦13号适应性强、增产潜力大的特点,在生产推广中应充分发挥其高水肥条件下增产潜力大的优势,做好在高水肥区的推广工作。鉴于保大麦13号特征特性及相关和通径分析结果,在生产中应采取措施,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其优势。保大麦13号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为:适量播种,田麦90~120 kg/hm2,地麦120~150 kg/hm2,保证基本苗,但不宜过密,防止倒伏。合理施肥,氮肥适量,适当增加磷、钾肥施用量,施农家肥15 t/hm2,尿素300 kg/hm2、过磷酸钙450 kg/hm2,硫酸钾120 kg/hm2作底肥;分蘖期及时灌分蘖水并追施尿素180 kg/hm2作分蘖肥,促进分蘖,保证适宜有效穗;拔节期追施尿素120 kg/hm2作平衡肥并及时灌抽穗杨花水、灌浆水,增加千粒重。

[1]杨进军,王成社,李景琦,等,小麦新品种陕农78的丰产性稳产性及适应性分析[J].麦类作物学报,2004(3):134-135.

[2]黄金堂,陈德禄,李清华,等.大麦新品种莆大麦9号丰产性稳产性及适应性分析[J].大麦与谷类科学,2009(2):16-17.

[3]唐启义,冯明光.DPS数据处理系统[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4]杨金华,于亚雄,刘丽,等.CIMMYT不同棱型大麦产量构成因素及其对产量的影响[J].西南农业学报,2008,21(4):920-924.

Analysis on High and Stable Yield and Its Component Factors of Baodamai No.13

ZHAOJiatao,LIUMengdao,FUZhengbo,YANGXianghong,ZIShangyong

2016-06-03

农业部大麦青稞产业技术体系项目(编号:CARS-05);国家科技支撑项目(编号:2006 BAD 02 B 04-12)。

赵加涛(1983—),男,农艺师,主要从事啤饲大麦育种与示范推广工作;E-mail:zhaojiatao1234@126.com。

通径分析

10.16590/j.cnki.1001-4705.2016.11.105

S 512.3

A

1001-4705(2016)11-0105-03

猜你喜欢
通径大麦单产
我的大麦哥哥
牡丹江市气象因子与PM2.5浓度影响通径分析
农大农企联手创山西小麦最高单产新纪录
大麦虫对聚苯乙烯塑料的生物降解和矿化作用
圆锥曲线焦点弦的一条斜率性质
油菜“不务正业”,单产3.4吨
Global interest in Chinese baijiu
气动通径机设计及使用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单产948.48千克!“金种子”迸发大能量
我国玉米单产纪录第七次被刷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