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欢
作为一名小学教师,笔者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两个基础相同的学生,他们拥有相同的学习能力,处在不同氛围的班级中,他们所学到的远远不同。这就是学习氛围的重要性。
虽然学生对于学习英语兴致勃勃,但在学校,学生能接触到英语的唯一途径就是英语课,而一周只有三至四节英语课,每次仅40分钟;在校外,学生用英语交流的机会更少,几乎为“零”。多数学生经过小学几年的英语学习,词汇量仅有七八百,用英语交流的能力差。事实上,绝大多数学生都希望自己能够学好一门外语,但是在平时的生活和学习中,严重缺乏使用英语的语言环境和氛围。
创设怎样的英语学习氛围才有润物无声的效果呢?如果能在校园中注入一些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英语元素,让学生们置身于童话般的英语知识王国,时时处处感受着英美文化的熏陶,又怎能学不好英语?于是,笔者开始一些尝试。
一、开口说英语
由于校园中缺乏英语语言环境,学生们似乎羞于开口说英语,很难在课后见到主动用英语交流的学生。怎么样才能鼓励孩子们勇于开口说英语呢?笔者认为身为一名英语教师,应当以身作则,见到学生主动用英语打招呼,一句简单的“Hello”“Good morning/ afternoon”,便能激发学生开口说英语的兴趣。如果每天早上站在学校门口,迎接全校师生的值日教师和学生能用英语与全校师生打招呼,这不就能为全体学生营造一个轻松自由的英语语言环境吗?学生们自然会勇于开口说英语,久而久之,用英语问候将成为学生的习惯。
二、举目见英语
1.如今校园布置得越来越美丽,有科技之窗、艺术长廊、开放书吧,可是很难见到英文的影子,笔者决定开辟一块有关英语文化的知识窗,取名为“小百灵”英语之窗。在这片小天地里,布置了各类英语知识介绍,有介绍世界名人的,有介绍异国风情的,还有展示学生英语学习成果的。学生们常常被其中多姿多彩的内容所吸引,纷纷驻足观看。除了校园橱窗,笔者把每个班级的内外墙壁也用英文词汇和图片装饰起来,还在每班的板报上写一些充满童趣的英语诗歌和小故事,学生们在课余时间驻足观赏,感受英美文化的熏陶。这样既能扩大学生的英语词汇输入量,还能开阔学生的文化视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2.让教室成为英语知识的海洋,让学生自由地徜徉。教室中的每样物品,都给它贴上英文标签,比如board, clock,teacher’s desk, computer, books, bookcase, English corner, reading club....让学生与英语“零距离”接触。每位学生都可以为教室的装饰出谋划策,捐赠各种资料。每个月,还会亲自指导学生制作英语小报,每期一个主题,让学生广泛搜罗相关的英语素材,设计并制作小报。展示于“小百灵”英语之窗中,这些措施有利于学生比较系统地积累相关话题的英语知识。
三、天天听英语
“听”是英语学习的基础,只有听明白了,才有可能与他人交流。因此,只有充分训练听的技能,逐步提高听的能力,才能让学生有开口说英语的能力与自信。如果仅仅依赖英语课堂上短短的40分钟,学生“听”的训练是远远不够的。因此,要求学生每天课后听读英语半小时,听读内容可以多种多样,可以是CCTV-9的英语新闻,也可以是有趣的英语故事。
四、处处寻英语
笔者一贯坚持在学中用和在用中学的教育理念,常常鼓励学生在生活中找寻英语的痕迹。从街道路牌到零食包装,从书籍到车牌,各处都能找到英语的藏身之处。充分利用网络搜罗各种形式的资源,从英文原版动画到英语儿歌视频,从英语新闻到旅游节目,从英文诗歌到英文故事……把这些丰富多彩的内容呈现在学生面前,他们都兴致盎然,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一下子被激发起来,争相模仿学习。置身于这种英语文化学习氛围之中,学生可以无拘无束地感知英语,感受英美文化的魅力,自然会用英语进行思考和交流。
在平时教学中,还积累了些对英语教学有帮助的活动:
活动一:English “Do-re-me”
发现孩子们对歌曲的兴趣总是那么浓厚,在每节英语课前都会放上两首英文儿歌,学生们边听边跟着哼唱,轻松活泼的节奏和朗朗上口的词句,一下子把学生的热情调动起来。有的学生甚至模仿着儿歌中的人物动起来,别提有多高兴了,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不知不觉练习了语音。
活动二:“每周一句”
书到用时方恨少,学习英语也应该重视平日的积累,我们可以见缝插针,利用班级文化布置版块,植入一些英语谚语或激励的话,让学生每天都能读到,一定要让学生自己推荐,每周推荐一句,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英美文化的熏陶。
活动三:“故事大王”
虽然我们每个班里都有一套英文绘本故事书,但是学生们的借阅率不高。于是,笔者决定每节英语课的前五分钟由一位同学来介绍一本英文绘本或一个英语故事,其他同学根据介绍者的表现进行评价,讲故事的同学均可获得奖励。学生们的积极性一下子被激发起来,纷纷踊跃报名,一下子爱上了英文绘本故事,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也日渐浓厚。